拖把绒毛排列之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879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拖把绒毛排列之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把绒毛排列之改良结构,尤指一种组合省时省力,并可避免拖地产生死角的拖把绒毛结构。
按,现有的具有绒毛之拖把,是将绒毛10利用织线30车缝于一布体20上(如图1所示),而将绒毛10由织线30处向两侧掀开时,仿佛布体20上已布满了绒毛10,但事实不然,这些未缝上绒毛10处A(如图1、图2)常常就是造成拖地时之死角,使得同一个地方,得拖上一两次之后才见干净,令使用者相对花上数倍时间及体力,颇令人困扰,且织线30是由绒毛10中央处缝过将之一分为二,事实上却令绒毛长短不一、参差不齐,大大地降低产品价值,且利用织线30缝制绒毛10亦相当费时费力,更为业者所诟病,长久以来使质量无法提高,降低市场竞争力,已为业者造成相当大之损失。
鉴于上述,现有的结构未达完备之境界,创作人乃深入研究,终于有所突破,首创一种拖把绒毛排列之改良结构,整体所欲达成之目的即将现有的之弊端予以有效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拖把绒毛排列之改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在一网层之格状孔上等距离地植入绒毛,并藉一面上具有粘胶之绒布贴粘网层顶面固定绒毛,并由一侧边线包覆车缝网层及绒布四周边。
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优点在于拖地使用时无死角产生。
为了深入了解本实用新型之构造特色及其实用功效,现结合
于下。其中图1为现有的拖把绒毛底视立体图。
图2为图1的G-G正视剖视图。
图3为图本实用新型底视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网层及绒毛部分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视组合立体图。
图6为图8的H轴向剖视图。
图7为图6的F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首先,请参阅图3~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在一格状之网层40上植上绒毛50,该网层40是于每一小段等距离处便设上一撮绒毛50(如图5、图6、图7所示),且绒毛50乃呈对称由上往下植入网层40之格状孔41中(如图4),且两两绒毛50间必有一处共同植入同一格状孔41中(如图6、图7),以使得网层40底面布满着浓密之绒毛50,接着再由一绒布60于一面沾上粘胶贴粘于网层40顶面,以将各绒毛50由背面粘设固定于网层40上,最后再由一侧边线70围绕包覆于网层40及绒布60四周边,并将之车缝在一起,即完成本实用新型之组装;使用时,则于绒布60上粘设一板块80,板块80上并设具一扶杆90(如图8所示),以藉由扶杆90的带动,以使绒毛50可进行拖地、抹地之工作。
是以,本实用新型拖把较现有的显然至少具有下列进步性与增进之功效;一.绒毛50乃一撮撮对称整齐等距离地植入网层40中,且两两绒毛50间同有一处植于网层40之格状孔41中,以使绒毛50浓密度增加,而不会出现死角,定可减少多次拖地于同一处,相对节省拖地时间及体力。
二.本实用新型仅利用侧边线70包覆车缝网层40及绒布60周边,而不像现有的需用织线30将绒毛10一一地缝制,具省时省力之功效。
三.绒毛50植入网层40后具有整齐一致性,将可大幅地提升产品价值,增加市场竞争力。
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确能改进拖把达于更尽善之境界,可符合专利条件,故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拖把绒毛排列之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一网层之格状孔上等距离地植入绒毛,并藉一于一面上具有粘胶之绒布贴粘网层顶面固定绒毛,并由一侧边线包覆车缝网层及绒布四周边,以藉此结构,于拖地使用时无死角产生。
专利摘要一种拖把绒毛排列之改良结构,它是藉由对称之绒毛等距离地植入一网层中,以使网层底面布满浓密之绒毛,以避免死角产生,减少拖地所需之工时及体力,并藉由一绒布粘设于网层顶面固定绒毛,再由一侧边线将网层及绒布四周包覆车缝,以藉由此装置,达到组立之简捷便利,绒毛并整齐一致,以提高产品价值及市场竞争力。
文档编号A47L13/24GK2309116SQ9721894
公开日1999年3月3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9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9日
发明者陆宝驎 申请人:陆宝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