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475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烘碗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善用空间且确保使用卫生的烘碗机。
传统的烘碗机的机壳大都以塑胶一体成型,再于机壳内部设置供碗盘置放的网架,借由产生的热风将碗盘烘干;现以50~70℃的烘干温度而言,塑胶制的机壳在长时间的闷烤状态下,易散发出塑胶的臭味,而影响到碗盘烘干的卫生品质;且以往的烘碗机是直接摆置于桌面或流理台上,使原本就狭隘的餐厨活动范围更显拥挤,此为传统烘碗机的缺点。
本创作人有鉴于传统烘碗机所存在的上述缺点,积极研究创新,终于研制成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烘碗机,其具有善用空间且确保使用卫生的功效。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烘碗机,其包括一具有开口面的外机壳,其顶端设有卡槽,正面的一侧设有开关;一具有开口面的内机壳,其是由不锈钢薄板弯折并结合而成,其与外机壳间为留有适当间距的夹层,而于底板设有落水孔;一集水盘,其设置于内机壳的落水孔下方;一热风机,是设于内机壳下方,其出风口设于内机壳内部的适当位置;一面板,其面上可嵌套透明面板,使用时可封闭外机壳开口面,不使用时可隐匿于内、外机壳的夹层间;一组滑轨,是相向设于内、外壳体的上方夹层的两内侧,与前述面板两端的凸体为滑动配合,亦即供前述面板两端的凸体在其上滑移;一组定位体,其设于外机壳顶端的卡槽上,而将整体吊挂。
为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功效有更具体的了解,兹举一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外观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外观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图。
图4是图3中4-4断面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首先,请参阅各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有
一具有开口面的外机壳(1),其顶端设有卡槽(11),正面的一侧设有开关(12);一具有开口面的内机壳(2),其是由不锈钢薄板弯折并结合而成,其与外机壳(1)间留有适当间距的夹层(S),而在底板设有落水孔(21);一集水盘(3),其设置于内机壳(2)的落水孔(21)下方;一热风机(4),是设于内机壳(2)下方,其出风口(41)设于内机壳(2)内部的适当位置;一面板(5),其面上可嵌套透明面板(51),使用时可封闭外机壳(1)的开口面,不使用时可隐匿于内、外机壳(2)、(1)的上方夹层(S)间;一组滑轨(6),是相向设于内、外壳体(2)、(1)的上方夹层(S)的两内侧,供前述面板(5)两端的凸体(52)滑移;一组定位体(7),其设于外机壳(1)顶端的卡槽(11)上,而将整体吊挂。
借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善用空间且确保使用卫生的功效。
基于上述结构,该内机壳(2)是以不锈钢弯折结合而成的,不会有如塑胶制品经过烘烤的塑胶味臭气产生,以保证使用的卫生,且清洁整理方便;另,因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吊挂式设计,善于利用空间,可增加餐厨立体空间的利用性。
再者,如图3所示,上述内、外机壳(2)、(1)因预留有夹层(S),具有隔热效果,且上方的夹层恰可供面板(5)掀开后收藏,其使用方式如图4所示,将面板(5)由下掀起,然后利用二端的凸柱(52)而移入滑轨(6)内,不仅掀开或收合方便,且不占空间。
又,如图5所示,内机壳(2)内可置放一隔架体(8),以供置放盘子或餐具时方便定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为昔所无,且确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并具有可供产业利用性,完全符合实用新型专利要件。
上述所揭露的附图、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是熟悉此项技术人士,依本案精神所作的修饰或等效变化,仍应属于在本申请的技术内容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烘碗机,包括机壳、纲架、热风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具有开口面的外机壳,其顶端设有卡槽,正面的一侧设有开关;一具有开口面的内机壳,其是由不锈钢薄板弯折并结合而成,其与外机壳间为留有适当间距的夹层,而于底板设有落水孔;一集水盘,其设置于内机壳的落水孔下方;一热风机,是设于内机壳下方,其出风口设于内机壳内部的适当位置;一面板,其面上可嵌套透明面板,使用时可封闭外机壳开口面,不使用时可隐匿于内、外机壳的夹层间;一组滑轨,是相向设于内、外壳体的上方夹层的两内侧,与前述面板两端的凸体为滑动配合;一组定位体,其设于外机壳顶端的卡槽上,而将整体吊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机壳内部可置放隔架体。
专利摘要一种烘碗机,包括一具有开口面的外机壳,其顶端设有卡槽,正面的一侧设有开关;一具有开口面的内机壳,其与外机壳间为留有适当间距的夹层,而于底板设有落水孔;一集水盘,其设置于内机壳的落水孔下方;一热风机,是设于内机壳下方;一面板;一组滑轨,是相向设于内、外壳体的上方夹层的两内侧,一组定位体,其设于外机壳顶端的卡槽上,而将整体吊挂。其具有善用空间且确保使用卫生的功效。
文档编号A47L15/48GK2318971SQ97231888
公开日1999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31日
发明者许耀宗 申请人:许耀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