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睡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640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睡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睡枕。
人的三分之一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科学地选用睡枕不仅仅是人体睡眠的需要,同时对人体的健康也有着至关紧要的作用。特别是中老年人经常有头颈僵硬、颈部活动不灵、酸胀、头昏、手臂麻木无力等症状,以早晨起床后较为明显,这些都是颈椎病引起的综合症,以中老年人、长期伏案工作者比较常见。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延用着平枕面睡枕。由于枕面形状与人体曲线不相吻合,使用中,极其不适。人们为了改变这一不适,通过选择质地不同的各种不同材料制作睡枕,但这并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甚至形成不良的用枕习惯。睡枕的或高或低、或软或硬,都会给颈椎带来不适感,长期使用造成颈椎疾病。同时,由于局部压迫,易带来脑供血障碍,引起神经性病变(落枕)。颅内压升高,造成一些脑血管病症的突发,如脑血栓、脑血管破裂等病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新型睡枕,以期在改善睡眠的同时,能有效地使睡眠者保持正确的头、颈姿式,降低颈椎疾病的发病率,并尽可能避免由于枕形不适所造成的脑供血障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在于枕面的形状,所述枕面,其横向截面具有人体枕部和颈椎之生理弧度,由头枕段和颈椎垫托段构成。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明显优点。
本实用新型按照人体生理弧度而设计,并将睡枕在横向上,不仅设置了头枕段,同时还延伸设置了颈椎垫托段。因而,可使疲劳的颈椎得到最大限度的放松,就象有一双手轻轻地托着头颈部。长期使用,可有效地纠正不良的用枕习惯,降低颈椎病的发生率,并对已经形成的颈椎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枕面的弧形设计,还可有效地避免已有技术中平面睡枕带来局部压迫、造成的大脑供血障碍,减少意外脑血管病症的突发。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向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参见
图1、图2和图3,枕面在横向截面上由头枕段1和颈椎垫托段2构成。并依具人体标准枕部和颈椎的生理弧度进行设计。使用时,使用者的枕部和颈椎与枕面贴合。这一“贴合”,既可有利于保持人体颈椎不变形,又可对已经发生的颈椎变形进行纠正。同时,这一“贴合”还因为增大了人体与枕面之接触面,从而避免局部压迫。
本实施例中,采用如图2所示的实心枕,枕体及枕面均可采用橡胶等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成,在枕面上设有如
图1所示的纵向致密沟纹3。沟纹3的深度一般不超过3mm,沟纹间距不超过2mm。沟纹3的设置可提高枕面的柔软程度,并改善其透气性能。
实施例2参见图4,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所不同的,仅仅在于其枕体为橡胶材料制成的可充气或充水的囊袋式。在其一侧,设置可封闭的袋口4。所形成的充气枕或充水枕在使用适当时,具有一定的温度调节作用,可达到镇静、催眠、和治疗(冷、热敷)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睡枕,其特征在于枕面的形状,所述枕面,其横向截面具有人体枕部和颈椎之生理弧度,由头枕段(1)和颈椎垫托段(2)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睡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枕面上设有纵向致密沟纹(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的新型睡枕,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枕面形状的枕体为橡胶材料制成的可充气或充水的囊袋式。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睡枕,其特征在于枕面的形状,所述枕面其横向截面具有人体枕部和颈椎之生理弧度,由头枕段和颈椎垫托段构成。本实用新型在改善睡眠的同时,能有效地使睡眠者保持正确的头、颈姿式,降低颈椎疾病的发病率,并尽可能避免由于枕形不适所造成的脑供血障碍。
文档编号A47G9/00GK2295408SQ97235978
公开日1998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6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6日
发明者陈学稼 申请人:陈学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