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套装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233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套装鼎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庭生活用具,特别是一种可用于蒸、炒、煮的多用套装鼎。
普通的鼎都是单用的,也没有防烧焦装置,且由于鼎呈U形,离火时无法平放,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这些都是其结构缺陷所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配有鼎盖、蒸格、蒸盘、鼎活动脚座,既可炒、可蒸、又可煮,且可随便存放的多用套装鼎。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多用套装鼎包括有鼎盖、蒸格、蒸盘、深鼎、鼎活动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鼎盖呈倒置半球状,顶部中央凹下部分装有一小手柄,蒸格呈

型,两对侧上端各装上一个组合手柄,底部开有若干小孔,蒸格底部周边呈

型,刚好与深鼎顶周相吻合;蒸盘呈

型,两对侧上端装上两个活动手柄,底部也开有若干小孔装在蒸格上部。深鼎呈

型,上部两侧相对处配有两个组合式手柄,鼎上面开口,内周呈

型,刚好的蒸格底首周边的

型相吻合。鼎活动脚座呈

型,作为存放鼎专用。
其中,鼎盖、蒸格、蒸盘、深鼎、鼎活动脚座都是用不锈钢冲压而成,也可用铝等金属材料铸成。
深鼎底部制作为双包底,双层不锈钢、中间为铝板,以保持受热平衡,使煮炒东西不易粘鼎。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的鼎相比较,其优点是,鼎盖可反过来用于作装东西的器皿,蒸格与蒸盘可用来蒸炊食物,深鼎用双复合包底,能防止食物粘鼎,该鼎还设有一个可活动的鼎脚座,实现一鼎多用,安全实用。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


图1是该多用套装鼎的剖视图; 附图2是蒸格的俯视图; 附图3是蒸盘的俯视图; 附图4是鼎盖的俯视图。
其中,标号1为鼎盖,2为手柄,3为蒸格,4为组合手柄,5为气孔,6为蒸盘,7为活动手柄,8为深鼎,9为鼎耳,10为鼎活动脚座。
如附
图1至4所示的该种多用鼎,包括由鼎盖1,蒸格3,蒸盘6,深鼎8,鼎活动脚座10所构成,鼎盖1是一个倒置半球外壳,顶部中央

型作为隐装手柄用,蒸炒东西时用它作鼎盖,平时可将其倒放过来作盛装东西的盆子;蒸格3与蒸锅的蒸笼格相同,呈

型,两上侧相对处装有两个组合手柄4,底部开有若干小气孔5,底部外周边呈

型,与深鼎8鼎口内侧所呈

型相迎合,作蒸炊食物用;蒸盘呈

型,盘口两侧上面各装有用铅条或钢条等金属制成的活动手柄7,底部也开有若干小气孔5,同样可作蒸炊食物之用。
蒸格3较深,蒸盘6较浅,两个同用时变成双层蒸鼎;只需蒸格3时,可免去蒸盘6;只需蒸盘6时,可免去蒸格3;深鼎8呈

型,鼎口内侧呈

型,刚好与蒸格3的底周外侧相迎合;深鼎8底部是双复合包底,即双层不锈钢中间夹一层铝,以使鼎底受热均匀,防止食物粘鼎。
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套装鼎,其特征是包括有鼎盖、蒸格、蒸盘、深鼎、鼎活动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鼎盖呈倒置半球状,顶部中央凹下部分装有一小手柄,蒸格呈
型,两对侧上端各装上一个组合手柄,底部开有若干小孔,蒸格底部周边呈
型,刚好与深鼎顶周相吻合;蒸盘呈
型,两对侧上端装上两个活动手柄,底部也开有若干小孔装在蒸格上部,深鼎呈
型,上部两侧相对处配有两个组合式手柄,鼎上面开口,内周呈
型,刚好的蒸格底首周边的
型相吻合,鼎活动脚座呈
型,作为存放鼎专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套装鼎,其特征是所述深鼎底部制作为双包底,双层不锈钢、中间为铝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用套装鼎。它包括有鼎盖、蒸格、蒸盘、深鼎、鼎活动脚座,所述的鼎盖呈倒置半球状,顶部中央凹下部分装有一小手柄,蒸格呈型,两对侧上端各装上一个组合手柄,底部开有若干小孔,蒸格底部周边呈型,刚好与深鼎顶周相吻合;蒸盘呈型,两对侧上端装上两个活动手柄,底部也开有若干小孔装在蒸格上部。深鼎呈型,上部两侧相对处配有两个组合式手柄,鼎上面开口,内周呈型,鼎活动脚座呈型,作为存放鼎专用。其优点是,鼎盖可反过来用于作装东西的器皿,蒸格与蒸盘可用来蒸炊食物,深鼎用双复合包底,能防止食物粘鼎,该鼎还设有一个可活动的鼎脚座,实现一鼎多用,安全实用。
文档编号A47J27/00GK2335518SQ9824145
公开日1999年9月1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23日
发明者吴璧洲 申请人:吴璧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