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1403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适用于消毒、杀菌、去氯保健便携净水器。
最近五年调查,全国生活饮用水质不容乐观,约79%的人口的饮用水受到有害的污染,7亿人的饮用水大肠杆菌超标,自来水不能生饮,而且,因自来水仍采用氯型消毒剂而存在致癌风险。外出人员及在校中小学生更是难觅合格饮用水。
本实用新型目的提出应用非氯型“三碘树脂”消毒剂消毒,并带有过滤去氯结构的便携净水器。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携净水器,包括杯体和盖,其特征在于由上盖、外桶及内桶互相嵌套而成一体的过滤消毒盖,其内有进水口至入杯口的S型水道顺序填充着固体消毒剂、二段活性碳纤维、及精滤布,并有穿过过滤消毒盖由杯底至盖外的一根饮水管。
所述上盖有一个可盘入露在消毒盖外饮水管的上凹槽,上凹槽配置一个维系在上盖的可开合的防尘盖。
所述外桶、内桶的桶底有能通水的小孔。
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图图中1、杯体2、过滤消毒盖 3、饮水管 4、防尘盖5、上盖6、内桶7、外桶8、固体消毒剂9、活性碳纤维 10、精滤布 11、活性碳纤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该便携净水器包括杯体和由上盖5、外桶7及内桶6互相嵌套而成一体的过滤消毒盖2,其内有进水口至入杯口的S型水道顺序填充着固体消毒剂、二段活性碳纤维、及精滤布,并有穿过过滤消毒盖由杯底至盖外的一根饮水管。
图中最上面的箭头表示进水口,最下面的箭头表示入杯口,由进水口至入杯口之间的S型水道充填着过滤消毒剂。内桶6的上层固体消毒剂8可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非氯型三碘树脂,内桶6的下层和外桶7的上层是能吸附重金属及有机氯等有害成份的二段活性碳纤维9、11,最后,外桶下层是精滤布10,它可滤掉死亡菌体及沙尘等残渣。这样,经过过滤消毒盖2而进入杯体1的净水,是供饮用的合格净水消毒水。
当使用一段时间后,若发现滤水明显减慢时,可将容器倒置并用嘴将污垢吹出饮水管,使水从进水口流出;片刻后,即可照常使用。
饮水完毕,将露在消毒盖2外的饮水管3盘回在上盖5的凹槽内,并把防尘盖4盖好。
本实用新型优点消毒、杀菌;保养简单,使用方便。
实施例杯体用白色塑料,过滤消毒盖用绿色塑料。
打开防尘盖,进水口直接联接自来水管,即可正常滤水;将饮水管从上盖凹槽拉出,即可饮水。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净水器,包括杯体和盖,其特征在于由上盖、外桶及内桶互相嵌套而成一体的过滤消毒盖,其内有进水口至入杯口的S型水道顺序填充着固体消毒剂、二段活性碳纤维、及精滤布,并有穿过过滤消毒盖由杯底至盖外的一根饮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有一个可盘入露在消毒盖外饮水管的上凹槽,上凹槽配置一个维系在上盖的可开合的防尘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内桶的桶底有能通水的小孔。
专利摘要便携净水器涉及生活用品,适用于消毒、杀菌、去氯保健便携净水器。目的提出应用非氯型“三碘树脂”消毒剂消毒,并带有过滤去氯结构的便携净水器。便携净水器包括杯体和由上盖、外桶及内桶互相嵌套而成一体的过滤消毒盖,其内有进水口至入杯口的S型水道顺序填充着固体消毒剂、二段活性炭纤维、及精滤布,并有穿过过滤消毒盖由杯底至盖外的一根饮水管。消毒、杀菌;保养简单,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47J31/00GK2364810SQ9920120
公开日2000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9年2月2日 优先权日1999年2月2日
发明者韩国友 申请人:韩国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