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式拳击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668阅读:7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落地式拳击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拳击训练或健身娱乐用的拳击器具,特别是一种落地式拳击球。
拳击是一项青少年十分喜爱的体育健身活动,它可以培养人们勇敢、顽强、拼搏的良好品质。在进行拳击训练时,拳击球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器具。对于专业的拳击训练场所,拳击球要么固定在墙壁上,要么采用落地式拳击球。但是,对于广大业余的拳击爱好者,拳击球固定在墙壁上很难做到,因为这需要在墙壁上钻孔等措施,且对墙壁造成一定的损坏。因此,选择使用落地式拳击球的人较多。目前人们所使用的或者所设计的落地式拳击球尽管种类很多,但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重量较重、不便移动,如中国专利95208962.9提供的“健身娱乐拳击球”等。这是由于现有的落地式拳击球是依靠其自重来保持训练者在击打过程中位置固定、不会移位的。这样,造成了落地式拳击球移动不方便、产品成本较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颖的落地式拳击球,使它具有重量轻、移动方便、结构简单的特点,尤其是适合于广大业余拳击爱好者健身娱乐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落地式拳击球包括一根连杆,连杆的上端固连着球体,连杆的下端固连着底座,它还包括一块踏板,上述的底座固定在踏板的偏心位置上。由于底座处于踏板的偏心位置,使用时拳击者可以站在踏板上进行击打拳击球的训练。因此,本实用新型是利用了人的自身重量来保证整个器具位置不会移动。显然,实际的产品重量可以做得较轻,便于搬运。
为了使上述的拳击球具有一定的摆动幅度和反弹力,本实用新型中连杆是由相互独立的上连杆和下连杆所组成,上连杆和下连杆之间通过弹簧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
给出。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落地式拳击球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落地式拳击球包括连杆2、球体1、底座4和踏板5等零件。连杆2是由相互独立的上连杆20和下连杆2 1所组成,上下连杆2之间通过弹簧3联接,且上下连杆2与弹簧3联接处固连在一起。弹簧3的作用是在击打球体1过程中使上连杆20有一定的摆动幅度和反弹力。球体1固连在连杆2、准确地说是上连杆20的上端。与下连杆21固连的底座4则通过螺钉40固定在踏板5上。本实施例中,踏板5为长方形,底座4固定在踏板5前部的位置。踏板5可采用重量较轻、成本较低的木板或者塑料板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连杆2处还设有升降机构,用于调节拳击球1的高度。本实施例中,该机构设在上连杆20处,使上连杆20由一根内杆2a和套接在内杆2a上的外杆2b所组成,内杆2a位于外杆2b上部,外杆2b上端设置调节螺钉6,调节螺钉6沿横向穿过外杆2b。内杆2a能够在外杆2b中上下升降,调节螺钉6起紧固作用,一旦内杆2a的升降调节完成后,拧紧调节螺钉6,使内杆2a定位,整个落地式拳击球的高度就保持不变。显而易见,完全相同的结构还可设置在下连杆21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重量轻、结构简单、产品成本低等优点,适合于广大业余拳击爱好者放置于居室或者办公室作健身娱乐使用;由于拳击球的高度可以调节,能够适应不同年龄、不同身高的人使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落地式拳击球,包括一根连杆(2),连杆(2)的上端固连着球体(1),连杆(2)的下端固连着底座(4),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块踏板(5),上述的底座(4)固定在踏板(5)的偏心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拳击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2)是由相互独立的上连杆(20)和下连杆(21)所组成,上连杆(20)和下连杆(21)之间通过弹簧(3)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落地式拳击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连杆(2)与弹簧(3)联接处固连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落地式拳击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2)处还设有升降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落地式拳击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设在上连杆(20)或者下连杆(21)处,使上连杆(20)或者下连杆(21)由一根内杆(2a)和套接在内杆(2a)上的外杆(2b)所组成,内杆(2a)位于外杆(2b)上部,外杆(2b)上端设置调节螺钉(6),调节螺钉(6)沿横向穿过外杆(2b)。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落地式拳击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踏板(5)为长方形,底座(4)固定在踏板(5)前部的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健身娱乐或拳击训练用的落地式拳击球,它包括一根连杆,连杆的上端固连着球体,连杆的下端固连着底座;它还包括一块踏板,上述的底座固定在踏板的偏心位置上。由于底座处于踏板的偏心位置,使用时拳击者可以站在踏板上进行击打拳击球的训练。本实用新型具有重量轻、结构简单、产品成本低等优点,适合于广大业余拳击爱好者放置于居室或者办公室作健身娱乐使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文档编号A63B69/20GK2478637SQ01211168
公开日2002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15日
发明者董根友 申请人:董根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