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下肢健身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2721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的下肢健身器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育用品,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的下肢健身器械。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增加。户外健身器材成了都市人必备的生活设施。但是现在的健身器材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多为中老年人设置,多数是增加腰,腿的活动量,很少有适合年轻人使用的,能锻炼人的四肢的协调能力的,特别是下肢的协调能力,提高身体的敏捷度的健身器材。

第二,健身器材功能单一,不利于节约资源。

第三,健身器材没有专门针对单个下肢提供康复训练器材。也就是针对单个下肢暂时性损伤或永久性残缺的人设置的康复训练器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第一,可以锻炼人的下肢的健身器材。

第二,可以锻炼人下肢的协调能力的训练器材。

第三,也可以作为针对单个下肢的康复训练器材。

第四,具有多种功能。

一种多功能的下肢健身器械,也可以说是一种健身器械包括杆子(1),旋转器(2),底座(3),根基(4),螺栓(5),钢珠(6);其特征是:所述杆子(1)与所述底座(3)、所述根基(4)固定连接;旋转器(2)包括孔洞(2.1),圆环凸起(2.2),圆环盘(2.3),旋转横板(2.4);所述旋转器(2)的中心有一个所述圆环盘(2.3),所述圆环盘(2.3)的中心有一个所述孔洞(2.1),所述圆环盘(2.3)的下端有一个所述圆环凸起(2.2),所述圆环盘(2.3)的左右两侧有两个所述旋转横板(2.4);所述杆子(1)穿过所述孔洞(2.1);所述螺栓(5)有至少4个,并穿过所述根基(4);所述底座(3)设有一个圆环凹槽(3.1),所述圆环凹槽(3.1)设置至少所述18个所述钢珠(6),所述圆环凸起(2.2)的位置与所述圆环凹槽(3.1)的位置对应,所述圆环凸起(2.2)嵌入所述圆环凹槽(3.1)内。

本发明也可以说是一种锻炼下肢协调能力的健身器械,其特征是:所述杆子(1)中间有一个90°弯角,将所述杆子(1)分为上端的水平杆部分和下端的垂直杆部分,所述杆子(1)的上端的水平杆部分的长度至少为所述旋转器(2)宽度的一半。

本发明也可以说是一种下肢锻炼的健身器械,其特征是:所述旋转横板(2.4)的一侧设置了穿绳孔(2.5),绳子(7)穿过所述穿绳孔(2.5)并系个双8字结,所述绳子(7)另一端穿过一个圆锥体(8),并且在末端打个结,所述圆锥体(8)中心穿孔。

本发明也可以说是一种康复训练器械,其特征是:所述旋转横板(2.4)的外侧两端设置为圆弧型。

本发明也可以说是一种单下肢康复训练器械,其特征是:所述旋转横板(2.4)的前后两侧中的一侧固定踏脚板(9)。所述踏脚板(9)为底面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所述踏脚板(9)直角面与旋转横板(2.4)固定连接。

本发明也可以说是一种腿部健身器械,其特征是:所述旋转横板(2.4)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两个踏脚板(9)。所述踏脚板(9)为底面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所述踏脚板(9)直角面与旋转横板(2.4)固定连接。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所述圆环盘(2.3)的直径为30cm-60cm。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所述圆环凹槽(3.1)的底面为中间低两端高的弧形。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所述圆环凸起(2.2)的底面为中间高两端低的弧形。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所述圆环凹槽(3.1)放置黄油,将所述钢珠(6)均匀地嵌在黄油中。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所述杆子(1)中间有一个90°弯角,将所述杆子(1)分为上端的水平杆部分和下端的垂直杆部分,所述杆子(1)的上端的水平杆部分为圆弧形状。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旋转抓环(10)为一个圆环,并且在圆环的外侧有一个拉环,所述旋转抓环(10)由橡胶制成,所述杆子(1)中间有一圈凹槽,所述旋转抓环(10)的圆环穿过所述杆子(1)的一圈凹槽。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所述圆环凹槽(3.1)设置至少18个凹坑(3.2),所述凹坑中放置所述钢珠(6)。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方式一的分解的细节示意图。

图3为实施方式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方式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方式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方式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方式五的俯视图。

图8为实施方式五的透视图。

图9为实施方式六的俯视图。

图10为实施方式六的透视图。

图11为实施方式七的俯视图。

图12为实施方式八的俯视图。

图13为实施方式九的俯视图。

图1-13中,1为杆子,2为旋转器,3为底座,4为根基,5为螺栓,6为钢珠,7为绳子,8为圆锥体,9为踏脚板,10为旋转抓环2.1为孔洞,2.2为圆环凸起,2.3为圆环盘,2.4为旋转横板,2.5为穿绳孔,3.1为圆环凹槽,3.2凹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2,杆子(1)与底座(3)、根基(4)固定连接。这样杆子是固定的,不会旋转。

旋转器(2)的中心有一个圆环盘(2.3),圆环盘(2.3)的中心有一个孔洞(2.1),所述杆子(1)穿过所述孔洞(2.1);这样设计的作用是,圆环盘(2.3)可以围绕着杆子(1)旋转。

所述圆环盘(2.3)的下端有一个圆环凸起(2.2),底座(3)设有一个圆环凹槽(3.1),所述圆环凹槽(3.1)设置至少所述18个钢珠(6)。这样设计的作用是,钢珠(6)在凹槽中滚动带动圆环凸起(2.2)旋转,从而带动圆环盘(2.3)旋转。

圆环凸起(2.2)的底面为中间高两端低的弧形。这样设计的作用是,圆环凸起(2.2)与钢珠(6)接触面很小,可以减少阻力。

所述圆环凸起(2.2)的位置与所述圆环凹槽(3.1)的位置对应,所述圆环凸起(2.2)嵌入所述圆环凹槽(3.1)内。这样设计的作用是,圆环凸起(2.2)可以固定旋转器(2)与底座(3)的相对位置,不会左右移动。

由于旋转器(2)的荷载都在钢珠(6)上,为了延长钢珠的使用寿命,圆环凸起(2.2)的底面为中间高两端低的弧形。这样可以将作用在钢珠(6)上垂直方向的重力分解为两个侧面的分力,使得原来对钢珠(6)表面一个点的磨损变为对钢珠(6)表面一个圆弧面的磨损,磨损面大,磨损程度就小,钢珠(6)就能更长时间保持外观为圆形,也就延长钢珠的使用寿命。

圆环盘(2.3)的左右两侧有两个所述旋转横板(2.4);是将脚踩踏在旋转横板(2.4)可以使得旋转器(2)旋转。

所述圆环凹槽(3.1)放置黄油,将所述钢珠(6)均匀地嵌在黄油中。黄油起润滑和固定作用,使得所述钢珠(6)不会随意在所述圆环凹槽(3.1)中滚动,也就是说所述钢珠(6)均匀地放置在圆环凹槽(3.1),这样旋转器(2)就能比较平稳地旋转。

所述螺栓(5)有至少4个,并穿过所述根基(4);用螺栓(5)将根基(4)是固定在坚硬的水泥地上,并埋在地下或者用水泥浇注表面。这样能起到固定作用,防止倾倒。

实施方式一的使用方法有三种:

第一,站在本发明旁边,用一只脚向前踏在旋转横板(2.4)上,并用力向前蹬,使得旋转器(2)旋转。然后抬起这只脚,如果抬脚不及时,会被旋转横板(2.4)打到脚,当旋转横板(2.4)旋转到脚的位置时,再踩一下旋转横板(2.4),一直重复这个动作。

第二,站在本发明旁边,用一只脚向后钩踏在旋转横板(2.4)上,并用力向后蹬,使得旋转器(2)旋转。然后抬起这只脚,如果抬脚不及时,会被旋转横板(2.4)打到脚,当旋转横板(2.4)旋转到脚的位置时,再踩一下旋转横板(2.4),一直重复这个动作。

以上两种方法,如果觉得单脚站立不稳,可以用手扶住杆子(1)。

第三,站在本发明的圆环盘(2.3)上面,手扶住杆子(1),用一只脚蹬地,使得旋转器(2)旋转。当然手扶住扶住杆子(1)时,不能握太紧,否则容易磨伤皮肤,因为杆子(1)是固定的,不会旋转。正确的握法是将手臂肘部跨在杆子(1)上。

第一种方法,是近固定的运动方式,使足伸(背屈)、内收和外展,锻炼了人腿部的胫骨前肌。

第二种方法,是近固定的运动方式,使小腿屈,小腿伸直时可使大腿伸,相当于后踢腿跑和后蹬跑动作,锻炼了人腿部的股二头肌和小腿三头肌。

由于以上两种方法都是用一只脚向前踏在旋转横板(2.4)上,并用力向前蹬,使得旋转器(2)旋转。然后抬起这只脚,如果抬脚不及时,会被旋转横板(2.4)打到脚。所以这两种方法都能够锻炼人的下肢的协调能力,提高身体的敏捷度。抬起的速度取决于旋转器(2)的转速和踩踏的频率,而这两项都使用者都能自己控制。所以虽然有被旋转横板(2.4)打到脚的可能性,但是可能性很低。就比如我们开车也有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但是只要正确驾驶,这种可能性是极低的。

第三种方法,是近固定的运动方式,使小腿屈,小腿伸直时可使大腿伸,相当于后踢腿跑和后蹬跑动作,锻炼了人腿部的小腿三头肌和股二头肌。在第三种方法中,人是会随着旋转器(2)一起旋转的,所以这种方法还可以锻炼人克服晕眩的感觉。

以上这三种方法都可以针对单个下肢提供康复训练,也就是针对单个下肢暂时性损伤或永久性残缺的人提供的康复训练。

实施方式二,参见图3,所述旋转横板(2.4)的一侧设置了穿绳孔(2.5),绳子(7)穿过所述穿绳孔(2.5)并系个双8字结,所述绳子(7)另一端穿过一个圆锥体(8),并且在末端打个结,所述圆锥体(8)中心穿孔。这样设计的作用是,绳子(7)可以在旋转器(2)旋转的时候,离地作圆周运动。当然旋转器(2)旋转速度要达到一定的速率,否则向心力不足以使得绳子(7)圆周运动。圆锥体(8)是为了增加绳子(7)末端的重量,使绳子(7)晃起来比较直,不会飘起来。

实施方式二的使用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方法,站在本发明旁边,用一只脚向前踏在旋转横板(2.4)上,并用力向前蹬,使得旋转器(2)旋转。然后抬起这只脚,当旋转横板(2.4)的系的绳子(7)旋转到脚的位置时,双脚要跳高,跃过绳子(7),等到旋转横板(2.4)旋转到脚的位置时,再踩一下旋转横板(2.4),一直重复这个动作。

第二种方法,站在本发明旁边,用一只脚向后踏在旋转横板(2.4)上,并用力向后蹬,使得旋转器(2)旋转。然后抬起这只脚,当旋转横板(2.4)的系的绳子(7)旋转到脚的位置时,双脚要跳高,跃过绳子(7),等到旋转横板(2.4)旋转到脚的位置时,再踩一下旋转横板(2.4),一直重复这个动作。

这两种方法都能够锻炼人的下肢的协调能力,提高身体的敏捷度。原因和实施方式一类似。

第三种方法和实施方式一一样,这里不再详述。

实施方式三,参见图4。在实施方式一和二的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中,如果觉得单脚站立不稳,可以用手扶住杆子(1)。但是由于杆子(1)与人的身体有一段距离,用手扶住杆子(1)比较费劲。所以实施方式三将杆子(1)进行改进,所述杆子(1)中间有一个90°弯角,将所述杆子(1)分为上端的水平杆部分和下端的垂直杆部分,所述杆子(1)的上端的水平杆部分的长度至少为所述旋转器(2)宽度的一半。由于杆子(1)的上端的水平杆部分离人的身体很近,这样手就可以不费力地抓住杆子(1)的水平杆部分。

实施方式四,参见图5。在实施方式一、二和三的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中会有旋转横板(2.4)打到脚的可能性。虽然可能性很小,但是万一发生了旋转横板(2.4)打到脚时,将所述旋转横板(2.4)的外侧两端设置为圆弧型,就可以使得旋转横板(2.4)对脚的损伤降到比较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晓,当打击伤害发生时,对同一体积和质量的打击物体而言,并且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打击物体外形存在的钝角比锐角的伤害要小,而类似圆形的打击物体比外形存在的钝角的伤害又要小。

实施方式五,参见图6-8。人的脚踩踏旋转横板(2.4)垂直面的时候,由于脚踝的转动的范围限制,脚掌通常呈一个倾斜面,所以真正的着力点在脚掌前端,而踩踏的部位通常在旋转横板(2.4)垂直面的上端。为了使得旋转横板(2.4)的整个面都能均匀的受力,同时整个脚掌也能均匀施加作用力,因此将所述旋转横板(2.4)的前后两侧中的一侧固定踏脚板(9)。所述踏脚板(9)为底面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所述踏脚板(9)直角面与旋转横板(2.4)固定连接。这样旋转横板(2.4)就会有一个倾斜面,与脚掌的倾斜面相对应,这样优点在于:第一,使得旋转横板(2.4)的整个面都能均匀的受力,同时整个脚掌也能均匀施加作用力,这样使用者在踩踏旋转横板(2.4)的过程中会比较舒服和省力。第二,如果不加设踏脚板(9),踩踏的部位通常在旋转横板(2.4)垂直面的上端,容易磨损器械,缩短使用寿命,即,加设了踏脚板(9)有利于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

实施方式六,参见图9-10。实施方式五中旋转横板(2.4)的前后两侧中的一侧固定踏脚板(9)。这样对于同一只脚而言,只能有第一种使用方法和第二种使用方法的其中一种,不能两种使用方法都可以使用。而且实施方式五只能对固定的一只右脚(左脚)进行锻炼,不能对左脚和右脚都适用。这是实施方式五中的两个缺陷。实施方式六中所述旋转横板(2.4)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两个踏脚板(9)。所述踏脚板(9)为底面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棱柱,所述踏脚板(9)直角面与旋转横板(2.4)固定连接。这样解决了实施方式五中的缺陷。即,对于同一只脚而言,两种使用方法都可以使用。同样,也可以针对左脚和右脚都适用。

实施方式七,参见图11。人在扶着杆子(1)时,身体是向前倾斜的,正好是呈现一个弧形,所以所述杆子(1)中间有一个90°弯角,将所述杆子(1)分为上端的水平杆部分和下端的垂直杆部分,所述杆子(1)的上端的水平杆部分为圆弧形状。这样杆子(1)的上端的水平杆部分的圆弧形状与人身体向前倾斜的弧形相对应,符合人体功能学的设计,这样使用起来更舒适。

实施方式八,参见图12。实施方式一中第三种使用方法站在本发明的圆环盘(2.3)上面,手扶住杆子(1),用一只脚蹬地,使得旋转器(2)旋转。当然手扶住扶住杆子(1)时,不能握太紧,否则容易磨伤皮肤,因为杆子(1)是固定的,不会旋转。虽然用手臂肘部跨在杆子(1)上可以克服这个缺陷,但是如果操作不正确的话,在使用过程中有磨伤皮肤的可能性。针对实施方式一中的缺陷,旋转抓环(10)为一个圆环,并且在圆环的外侧有一个拉环,所述旋转抓环(10)由橡胶制成,所述杆子(1)中间有一圈凹槽,所述旋转抓环(10)的圆环穿过所述杆子(1)的一圈凹槽。这样使用者可以抓住旋转抓环(10)的拉环,而旋转抓环(10)位于杆子(1)的一圈凹槽处,这样旋转抓环(10)就不会向下向上移动,与所述杆子(1)脱离。而且旋转抓环(10)可以相对于杆子(1)进行旋转运动,所以使用者抓住旋转抓环(10)的拉环时,可以带动旋转抓环(10)旋转,就不会产生磨伤皮肤的问题了。

实施方式九,参见图13。实施方式一中的,底座(3)设有一个圆环凹槽(3.1),所述圆环凹槽(3.1)设置至少所述18个钢珠(6)。这样有可能钢珠(6)会在圆环凹槽(3.1)滚动,造成钢珠(6)在圆环凹槽(3.1)分布不均匀,从而会影响旋转器(2)平稳旋转,同时也会造成对器械的不均匀磨损,这样既影响使用者使用器械,又会减少器械的寿命。所以实施方式九,所述圆环凹槽(3.1)设置至少18个凹坑(3.2),所述凹坑中放置所述钢珠(6)。这样可以将钢珠(6)固定在圆环凹槽(3.1)的凹坑(3.2)中,使得钢珠(6)在圆环凹槽(3.1)分布均匀,旋转器(2)能够平稳旋转。

实施方式十,前述实施方式一到九,可以在合理范围内组合使用。

本发明比较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缺陷问题:

第一,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二以及实施方式九都可以锻炼人的四肢的协调能力,特别是下肢的协调能力,提高身体的敏捷度的健身器材。

第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和实施方式二分别都有三种使用方法,以及实施方式三到实施方式九也有多种使用方式,而且这些使用方法可以锻炼人下肢的不同部位的肌肉群,解决了以往健身器材功能单一的缺陷,并且也利于节约资源。

第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的三种使用方法都是针对单个下肢提供康复训练,也就是针对单个下肢暂时性损伤或永久性残缺的人提供的康复训练。

当然,本发明也能像其他健身器材一样,针对大众人群进行下肢的锻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