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健身用能量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69252阅读:721来源:国知局
体育健身用能量训练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体育健身用能量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材和健康越来越重视,于是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和各种器械锻炼身体,如跑步机等电子设备、球类、能量训练类器械等。能量管是一种较轻便的训练设备,现有技术的能量管功能单一,训练时使用的方式有限,且表面光滑,在训练时容易脱手,尤其是出汗以后,更加容易打滑。根据不同的训练需求,能量管有不同的重量级别,需要配备多根能量管,成本高,收纳存储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体育健身用能量训练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体育健身用能量训练装置,包括能量管本体、四个侧提手槽、多条侧防滑凸纹、一对端部凸缘、多条凸缘防滑纹、一对中部提手槽、多条中部防滑凸纹、多根增重内管、多根增重能量棒、多个封口塞、多根能量管固定条及多个手指通孔;所述的能量管本体为中空的圆形管状结构,所述的四个侧提手槽分别两两对称设置在所述的能量管本体的两端,位于所述的能量管本体的一侧端面上,且相邻两个所述的侧提手槽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的多条侧防滑凸纹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能量管本体的表面,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的侧提手槽之间的间隙处;所述的一对端部凸缘为圆环形结构并固定设置在所述的能量管本体的两端,所述的一对端部凸缘的外径大于所述的能量管本体的外径,所述的多条凸缘防滑纹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一对端部凸缘的表面;所述的一对中部提手槽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能量管本体的中部,位于所述的能量管本体的另一侧端面上,所述的多条中部防滑凸纹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能量管本体的表面,位于所述的一对中部提手槽之间;所述的多根增重内管分别通过所述的多根能量管固定条固定设置在所述的能量管本体的内壁上,均匀分布在所述的四个侧提手槽与所述的一对中部提手槽之间,所述的多根增重内管分别为一端封闭的圆柱形中空管状结构,所述的多根增重能量棒分别对应插入在所述的多根增重内管内,所述的多个封口塞分别对应塞入在所述的多根增重内管的开口端;所述的多个手指通孔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能量管本体的两端,位于所述的四个侧提手槽与所述的一对端部凸缘之间。

上述的体育健身用能量训练装置,其中,所述的能量管本体的中部及两侧分别间隔设有多个凹陷部,位于所述的能量管本体的顶部及底部,且位于中部的所述的凹陷部的宽度大于位于两侧的所述的凹陷部。

上述的体育健身用能量训练装置,其中,所述的多个凹陷部内分别铺设有软垫,所述的软垫与所述的能量管本体的表面通过粘合剂活动连接。

上述的体育健身用能量训练装置,其中,所述的能量管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或多个连接环,位于所述的能量管本体的另一侧端面上,所述的一个或多个连接环分别位于所述的一对端部凸缘的内侧。

上述的体育健身用能量训练装置,其中,所述的能量管本体的中部间隔设有多个呈矩阵结构排列的按摩凸点,位于所述的四个侧提手槽之间。

上述的体育健身用能量训练装置,其中,所述的一对端部凸缘的内侧端分别设有防脱落内环,所述的防脱落内环的内径小于所述的能量管本体的内径。

上述的体育健身用能量训练装置,其中,所述的能量管本体由内管及外管构成,所述的内管与所述的外管连接成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能单独或配合其他锻炼器械进行多种体育锻炼,达到较好的健身效果,满足多样化的训练需求;手持更稳定,可根据需要增重,收纳时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体育健身用能量训练装置的一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体育健身用能量训练装置的另一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体育健身用能量训练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3所示,一种体育健身用能量训练装置,包括能量管本体1、四个侧提手槽2、多条侧防滑凸纹3、一对端部凸缘4、多条凸缘防滑纹5、一对中部提手槽6、多条中部防滑凸纹7、多根增重内管8、多根增重能量棒9、多个封口塞10、多根能量管固定条11及多个手指通孔12;所述的能量管本体1为中空的圆形管状结构,所述的四个侧提手槽2分别两两对称设置在所述的能量管本体1的两端,位于所述的能量管本体1的一侧端面上,且相邻两个所述的侧提手槽2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的多条侧防滑凸纹3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能量管本体1的表面,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的侧提手槽2之间的间隙处;所述的一对端部凸缘4为圆环形结构并固定设置在所述的能量管本体1的两端,所述的一对端部凸缘4的外径大于所述的能量管本体1的外径,所述的多条凸缘防滑纹5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一对端部凸缘4的表面;所述的一对中部提手槽6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能量管本体1的中部,位于所述的能量管本体1的另一侧端面上,所述的多条中部防滑凸纹7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能量管本体1的表面,位于所述的一对中部提手槽6之间;所述的多根增重内管8分别通过所述的多根能量管固定条11固定设置在所述的能量管本体1的内壁上,均匀分布在所述的四个侧提手槽2与所述的一对中部提手槽6之间,所述的多根增重内管8分别为一端封闭的圆柱形中空管状结构,所述的多根增重能量棒9分别对应插入在所述的多根增重内管8内,所述的多个封口塞10分别对应塞入在所述的多根增重内管8的开口端;所述的多个手指通孔12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能量管本体1的两端,位于所述的四个侧提手槽2与所述的一对端部凸缘4之间。

所述的能量管本体1的中部及两侧分别间隔设有多个凹陷部13,位于所述的能量管本体1的顶部及底部,且位于中部的所述的凹陷部13的宽度大于位于两侧的所述的凹陷部13,能量管本体1扛在肩膀上或背在背部时,能贴合身体轮廓,使用更舒适。

所述的多个凹陷部13内分别铺设有软垫14,所述的软垫14与所述的能量管本体1的表面通过粘合剂活动连接,可拆卸,便于清洗消毒,软垫14使能量管本体1不直接压在身上,不容易受伤,进一步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所述的能量管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或多个连接环15,位于所述的能量管本体1的另一侧端面上,所述的一个或多个连接环15分别位于所述的一对端部凸缘4的内侧,可用于连接拉绳等,或配合其他锻炼装置使用,增加本实用新型的锻炼方式。

所述的能量管本体1的中部间隔设有多个呈矩阵结构排列的按摩凸点16,位于所述的四个侧提手槽2之间,按摩凸点16可用于体育锻炼后的肌肉按摩放松。

所述的一对端部凸缘4的内侧端分别设有防脱落内环17,所述的防脱落内环17的内径小于所述的能量管本体1的内径,可防止多根增重内管8内的增重能量棒9被甩出,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

所述的能量管本体1由内管18及外管19构成,所述的内管18与所述的外管19连接成一体结构,内管18的密度大于外管19的密度,使能量管本体1既具有硬度,有具有一定的弹性,可采用橡胶或塑料等材质制成。

使用时,四个侧提手槽2形成两个侧部的手持部,双手通过两个手持部手持能量管本体1,可进行多种方式的体育训练,多条侧防滑凸纹3可起到防滑的作用;一对中部提手槽6形成一个中部的手持部,一手通过手持部手持能量管本体1,可进行多种方式的体育训练,多条中部防滑凸纹7可起到防滑的作用;一对端部凸缘4可防止能量管本体1与地面、墙面等的摩擦,防止边缘处磨损,配合多条凸缘防滑纹5使手持时更稳定;需要增重时,可将多根增重能量棒9分别对称插入在多根增重内管8内,并通过多个封口塞10封口,多根能量管固定条11能确保多根增重内管8贴合能量管本体1的内壁设置;手持能量管本体1的一端时,可将手指插入多个手指通孔12内,配合一对端部凸缘4能更稳定的手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单独或配合其他锻炼器械进行多种体育锻炼,达到较好的健身效果,满足多样化的训练需求;手持更稳定,可根据需要增重,收纳时占用空间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