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形滑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5350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变形滑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道游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变形滑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去水上娱乐场,尤其是水上滑道娱乐项目深受广大游客的欢迎。游客不仅能在其中享受到惊险、刺激的娱乐体验,而且还能够锻炼身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目前,市场上的水上滑道娱乐设备多种多样,但是,其结构单一,滑道的形状、倾斜度和弯曲度往往是固定不变的,缺少了一定的新奇,满足不了人们对娱乐生活的体验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形滑道装置,其可以调整滑道的弯曲度和倾斜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形滑道装置,其可以改变滑道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形滑道装置,其可以给游客带来惊险、刺激的娱乐体验。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可变形滑道装置,包括滑道和支撑组件,所述滑道包括起滑入口和末段滑道,所述起滑入口的设置位置高于所述末段滑道的设置位置,并且在所述起滑入口与所述末段滑道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可变形螺旋滑道、第一直滑道、第二可变形螺旋滑道、U型滑道、第二直滑道和贝壳状滑道;其中,所述第一可变形螺旋滑道和所述第二可变形螺旋滑道均呈管道结构,并且均包括有若干个依次交替设置的第一段管和第二段管,所述第一段管和所述第二段管可轴向拉伸连接,所述第一段管靠近所述第二段管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段管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呈长条状的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段管的轴线方向相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与所述限位凹槽对应的设置有圆柱状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可在所述限位凹槽内沿所述限位凹槽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实现所述第一段管与所述第二段管的轴向拉伸;所述限位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圆柱状限位凸起的直径,以使所述第一段管与所述第二段管可相对转动;所述贝壳状滑道设有由中部向两侧延伸的弧度结构,所述末段滑道远离所述贝壳状滑道的一端设置有落水池。

设置多段不同结构的滑道,使得游客在滑行时能从滑道的不同弯曲度和不同倾斜度中体验到别样的惊险感和刺激感;设置第一段管和第二段管可轴向拉伸,通过轴向拉伸第一段管和第二段管,改变第一可变形螺旋滑道和第二可变形螺旋滑道的弯曲度。通过设置限位凹槽的宽度大于圆柱状限位凸起的直径,能够实现第一段管与第二段管可相对转动,通过转动第一段管和第二段管可以改变螺旋的旋转方向,或者使第一可变形螺旋滑道和第二可变形螺旋滑道变为直滑道;通过限位凸起和限位凹槽相配合,可使第一段管和第二段管固定。

作为所述的可变形滑道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设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起滑入口、所述第一可变形螺旋滑道和所述第一直滑道;所述第二支撑架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可变形螺旋滑道、所述U型滑道和所述第二直滑道;所述第三支撑架用于支撑所述贝壳状滑道。

设置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有利于对滑道各个的不同位置有效的支撑,增加了滑道的牢固性。

作为所述的可变形滑道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立柱、第一支臂和第一托臂,所述第一支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托臂非端部位置连接,所述第一托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托座,相邻的所述第一立柱之间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二立柱、第二支臂和第二托臂,所述第二支臂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立柱和所述第二托臂的非端部位置,所述第二托臂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立柱,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托座,相邻的所述第二立柱之间设置有连接架连接。

第一支臂的一端与第一立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托臂非端部位置连接,可形成呈三角形状结构,第二支臂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立柱和第二托臂非端部位置,可形成呈三角形状结构,均利用了三角形状结构的稳定性,加强了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结构稳定性。

作为所述的一种可变形滑道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均为可调节高度的立柱。

设置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均为可调节高度的立柱,使得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高度能够适应第一可变形螺旋滑道和第二可变形螺旋滑道的形变。

作为所述的可变形滑道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支撑架为加强网架。

作为所述的可变形滑道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起滑入口的下方设置起滑平台,所述起滑平台的下方设置有可调节高度的支撑柱。

可调节高度的支撑柱,能够根据需要调节起滑平台的高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作为所述的可变形滑道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起滑入口和所述贝壳状滑道均呈开敞式结构,所述第一直滑道、所述U型滑道和所述末段滑道均呈管道状结构。

一部分滑道为开敞式结构,一部分滑道为管道状滑道,游客在滑行的过程中经过的两种不同结构的滑槽,增加了滑行的乐趣。

作为所述的可变形滑道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段管和第二段管轴向均设置有至少两条加强筋。

设置加强筋有利于加强第一段管和第二段管的结构。

作为所述的可变形滑道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起滑入口和所述末段滑道之间的高度差至少为18.5m。

保证了具有足够的速度经过弯曲的滑道,并且游客能在快速下降中体验惊险和刺激感。

作为所述的可变形滑道装置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道为玻璃钢滑道。

玻璃钢滑道为常用的滑道材料,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变形滑道装置,在起滑入口和末段滑道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可变形螺旋滑道、第一直滑道、第二可变形螺旋滑道、U型滑道、第二直滑道和贝壳状滑道,在此多种结构变化的滑道中,可以增加游客游玩的惊险度和刺激度。通过设置限位凹槽的宽度大于圆柱状限位凸起的直径,能够实现第一段管与第二段管可相对转动,通过转动第一段管和第二段管可以改变螺旋的旋转方向,或者使第一可变形螺旋滑道和第二可变形螺旋滑道改变为直滑道;通过限位凸起和限位凹槽相配合,可使第一段管和第二段管固定;通过限位凸起在限位凹槽内沿限位凹槽的长度方向移动,可改变第一可变形螺旋滑道和第二可变形螺旋滑道的螺旋的弯曲度和调整螺旋的方向。本实用新型可以改变滑道的形状,增加滑道的多样性,带给游客不同的惊险和刺激的体验,满足游客的体验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可变形滑道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所述可变形滑道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实施例所述可变形滑道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实施例所述可变形滑道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实施例所述可变形滑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所述可变形滑道装置的又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滑道;101、起滑入口;102、第一可变形螺旋滑道;103、第一直滑道;104、第二可变形螺旋滑道;105、U型滑道;106、第二直滑道;107、贝壳状滑道;108、末段滑道;2、第一支撑架;201、第一立柱;202、第一支臂;203、第一托臂;3、第二支撑架;301、第二立柱;302、第二支臂;303、第二托臂;4、连接架;5、第三支撑架;6、第一段管;7、第二段管;8、落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6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变形滑道装置,包括滑道1和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1包括起滑入口101和末段滑道108,所述起滑入口101的设置位置高于所述末段滑道108的设置位置,并且在所述起滑入口101与所述末段滑道108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可变形螺旋滑道102、第一直滑道103、第二可变形螺旋滑道104、U型滑道105、第二直滑道106和贝壳状滑道107;其中,所述第一可变形螺旋滑道102和所述第二可变形螺旋滑道104均呈管道结构,并且均包括有若干个依次交替设置的第一段管6和第二段管7,所述第一段管6和所述第二段管7可轴向拉伸连接,所述第一段管6靠近所述第二段管7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段管7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呈长条状的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段管6的轴线方向相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与所述限位凹槽对应的设置有圆柱状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可在所述限位凹槽内沿所述限位凹槽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实现所述第一段管6与所述第二段管7的轴向拉伸;所述限位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圆柱状限位凸起的直径,以使所述第一段管6与所述第二段管7可相对转动;所述贝壳状滑道107设有由中部向两侧延伸的弧度结构,所述末段滑道108远离所述贝壳状滑道107的一端设置有落水池8。设置第一可变形螺旋滑道102、第一直滑道103、第二可变形螺旋滑道104、U型滑道105和贝壳状滑道107,游客可以在此多结构变化的滑道1中体验到别样的惊险和刺激感。为防止游客在急转弯处从滑道1的边缘滑出,第一可变形螺旋滑道102和第二可变形螺旋滑道104均呈管道结构。设置呈长条状的限位凹槽和圆柱状的限位凸起,通过限位凸起在限位凹槽内沿限位凹槽的长度方向移动,能够实现滑道的拉伸,改变第一可变形螺旋滑道102和第二可变形螺旋滑道104的长度和弯曲度,通过设置限位凹槽的宽度大于圆柱状限位凸起的直径,能够实现第一段管6与第二段管7可相对转动,可以通过转动第一段管6和第二段管7可以改变螺旋的弯曲度以及螺旋的旋转方向,或者使第一可变形螺旋滑道102和第二可变形螺旋滑道104改变为直滑道。通过限位凸起和限位凹槽相配合,可使第一段管6和第二段管7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和第三支撑架5,第一支撑架2设有多个,用于支撑起滑入口101、第一可变形螺旋滑道102和第一直滑道103;第二支撑架3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第一可变形螺旋滑道102、U型滑道105和第二直滑道106;第三支撑架5用于支撑贝壳状滑道107。其中,第一支撑架2包括第一立柱201、第一支臂202和第一托臂203,第一支臂202的一端与第一立柱20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托臂203的非端部位置连接,第一托臂203的一端与第一立柱201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托座,相邻的第一立柱201之间设置有连接架4连接;第二支撑架3包括第二立柱301、第二支臂302和第二托臂303,第二支臂30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立柱301和第二托臂303的非端部位置,第二托臂303一端连接第二立柱301,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托座,相邻的第二立柱301之间设置有连接架4连接。其中,第一托座连接位于支撑起滑入口101、第一可变形螺旋滑道102和第一直滑道103处的滑道,第二托座连接位于第一可变形螺旋滑道102、U型滑道105和第二直滑道106处的滑道。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适应第一段管6和第二段管7的长度和弯曲度的改变,使游客具有足够的速度通过第一可变形螺旋滑道102和第二可变形螺旋滑道104,第一立柱201和第二立柱301均为可调节高度的立柱,通过调节立柱的高度,改变滑道1的倾斜度,在第一可变形螺旋滑道102或第二可变形螺旋滑道104拉长的情况下可以调节第一立柱201或第二立柱301使得游客获得更快的滑行速度。

具体的,所述第三支撑架5为加强网架。

为方便进入起滑入口101,起滑入口101的下方设置起滑平台,起滑平台的下方设置有可调节高度的支撑柱,通过调节支撑柱的高度改变起滑平台的高度,使之与起滑入口101相适应。

优选的,起滑入口101和所述贝壳状滑道107均呈开敞式结构,第一直滑道103、U型滑道105和末段滑道108均呈管道状结构。

为了加强滑道的架构,第一段管6和第二段管7轴向均设置有至少两条加强筋。

在本实施例中,为保证游客具有足够的速度经过弯曲的滑道,并且能在快速下降中体验惊险和刺激感,起滑入口101和末段滑道108之间的高度差至少为18.5m。

优选的,所述滑道1为玻璃钢滑道,玻璃钢滑道为常用的滑道材料,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不具有特殊含义。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