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动物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9301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仿真动物玩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真动物玩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仿生型玩具大多是简单的静态动物模型,或者是动物仿真外壳和简单运动部分组成。对于可以实现动态运动的仿生型玩具,其原理基本上只是运用安装在腿部的小轮运动,或只是腿部的前后圆周式摆动实现运动,需要多个驱动机构,结构复杂成本高昂,且不能生动地表达动物的运动特点,趣味性不强且较为呆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的仿真动物玩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仿真动物玩具,包括动物身体部、动物头部、分设于所述动物身体部左右两侧的两组前腿与后腿,所述前腿包括前大腿部与前小腿部,其中,所述前大腿部的上端部通过第一轴枢轴连接在所述动物身体部上,所述前大腿部的下端部与所述前小腿部的上端部通过第二轴相枢轴连接;所述后腿包括后大腿部与后小腿部,其中,所述后大腿部的上端部通过第三轴枢轴连接在所述动物身体部上,所述后大腿部的下端部与所述后小腿部的上端部通过第四轴相枢轴连接,所述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第四轴的轴心线相互平行;所述仿真动物玩具还包括用于驱使位于同一侧所述前腿与后腿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驱动轮,其可绕自身轴心线旋转地设置;

第一连杆,其一端部通过一一轴枢轴连接在所述驱动轮上,其另一端部通过一二轴枢轴连接在所述前大腿部上,所述一一轴的轴心线与所述驱动轮的轴心线相平行,所述一二轴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一轴的轴心线相平行;

第二连杆,其一端部通过二一轴枢轴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上,其另一端部通过二二轴枢轴连接在所述前小腿部上,所述二一轴的轴心线与所述一二轴的轴心线相互平行,所述二二轴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二轴的轴心线相平行;

第三连杆,其一端部通过三一轴枢轴连接在所述驱动轮上,其另一端部通过三二轴枢轴连接在所述后大腿部上,所述三一轴的轴心线与所述驱动轮的轴心线相平行,且所述三一轴与一一轴的轴心线相互平行或共线延伸,所述三二轴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三轴的轴心线相平行;

第四连杆,其一端部通过四一轴枢轴连接在所述第三连杆上,其另一端部通过四二轴枢轴连接在所述后小腿部上,所述四一轴的轴心线与所述三二轴的轴心线相平行,所述四二轴的轴心线与所述第四轴的轴心线相平行。

优选地,所述二一轴在所述第一连杆长度延伸方向上位于所述一二轴与一一轴之间;和/或,所述四一轴在所述第三连杆长度延伸方向上位于所述三二轴与三一轴之间。

优选地,所述一二轴在所述前大腿部的长度延伸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轴的上方;和/或,所述三二轴在所述后大腿部的长度延伸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三轴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有两组,分别为用于驱使左侧所述前腿与后腿运动的左驱动机构、用于驱使右侧所述前腿与后腿运动的右驱动机构,其中,所述左驱动机构与所述右驱动机构这两组驱动机构分别采用的所述驱动轮绕同一轴心线旋转地设置,或者这两组驱动机构共用一个所述驱动轮。

进一步地,所述左驱动机构中的所述一一轴与所述右驱动机构中的所述一一轴这两者的轴心线相平行地设置,所述左驱动机构中的所述三一轴与所述右驱动机构中的所述三一轴这两者的轴心线相平行地设置。

更进一步,所述左驱动机构中所述一一轴与所述三一轴共线延伸且构成第一转动中心线,所述右驱动机构中所述一一轴与所述三一轴共线延伸且构成第二转动中心线,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与第二转动中心线在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与所述驱动轮轴心线形成的平面内关于所述驱动轮轴心线对称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仿真动物玩具还包括用于驱使所述驱动轮绕自身轴心线旋转的旋转驱动件,所述动物身体部上具有收容腔,所述驱动轮与所述旋转驱动件均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中。

优选地,所述动物头部通过第五轴枢轴连接在所述动物身体部的前端部上,所述仿真动物玩具还包括用于驱使所述动物头部相对所述动物身体部前后摆动的头部驱动件。

进一步地,所述头部驱动件包括第五连杆,所述第五连杆的一端部通过五一轴枢轴连接在所述动物头部上,所述第五连杆的另一端部通过五二轴枢轴连接在其中一侧的所述前大腿部上,所述五一轴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五轴的轴心线相平行,所述五二轴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一轴的轴心线相平行,且所述五二轴的轴心线与所述一二轴的轴心线相平行或共线延伸。

优选地,所述仿真动物为具有行走四肢的兽类动物。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的仿真动物玩具,其较好地模拟了具有行走四肢动物的行走步伐与动作,生动地表达了动物的运动特点,具有良好的逼真效果,趣味性较强。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施例中玩具马运动状态一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施例中玩具马运动状态二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施例中玩具马运动状态三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施例中玩具马运动状态四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施例中玩具马运动状态五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施例中玩具马运动状态六的示意图;

其中:1、动物身体部(马身);2、动物头部(马头);3、前腿(左);31、前大腿部;32、前小腿部;4、后腿(左);41、后大腿部;42、后小腿部;

5、驱动轮;51、驱动轮轴;

6、第一连杆;61、一一轴;62、一二轴;

7、第二连杆;71、二一轴;72、二二轴;

8、第三连杆;81、三一轴;82、三二轴;

9、第四连杆;91、四一轴;92、四二轴;

10、第五连杆;101、五一轴;102、五二轴;

11、第一轴;12、第二轴;13、第三轴;14、第四轴;15、第五轴;

3’、前腿(右);31’、前大腿部(右);32’、前小腿部(右);

4’、后腿(右);41’、后大腿部(右);42’、后小腿部(右);

61’、一一轴(右);81’、三一轴(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图1至图6所示的仿真动物玩具,其包括动物身体部1、动物头部2及分设于动物身体部1左右两侧的两组前腿3(3’)与后腿4(4’)。本实施例中示出的仿真动物为马的造型,即动物身体部1、动物头部2及两侧的前腿3(3’)与后腿4(4’)均按照马的外形予以仿真设置,亦即,动物身体部1为马身、动物头部2为马头。

以下以马左侧的前腿3与后腿4为例具体阐述其结构及工作原理:

参见各附图所示,前腿3包括前大腿部31与前小腿部32,前大腿部31的上端部通过第一轴11枢轴连接在动物身体部1上,前大腿部31的下端部与前小腿部32的上端部通过第二轴12相枢轴连接;后腿4包括后大腿部41与后小腿部42,后大腿部41的上端部通过第三轴13枢轴连接在动物身体部1上,后大腿部41的下端部与后小腿部42的上端部通过第四轴14相枢轴连接,上述的第一轴11、第二轴12、第三轴13、第四轴14的轴心线相互平行;

该仿真动物玩具还包括用于驱使上述左侧的前腿3与后腿4运动的左驱动机构。该左驱动机构包括:

驱动轮5,其轴心处设有驱动轮轴51,驱动轮5可绕驱动轮轴51的轴心线旋转地设置;

第一连杆6,其一端部通过一一轴61枢轴连接在驱动轮5上,其另一端部通过一二轴62枢轴连接在前大腿部31上,一一轴61的轴心线与驱动轮5的轴心线相平行,一二轴62的轴心线与第一轴11的轴心线相平行,此处,一二轴62在前大腿部31的长度延伸方向上位于第一轴11的上方;

第二连杆7,其一端部通过二一轴71枢轴连接在第一连杆6上,其另一端部通过二二轴72枢轴连接在前小腿部32上,二一轴71的轴心线与一二轴62的轴心线相互平行,二二轴72的轴心线与第二轴12的轴心线相平行。在这里,二一轴71在第一连杆6的长度方向上位于一二轴62与一一轴61之间;

第三连杆8,其一端部通过三一轴81枢轴连接在驱动轮上,其另一端部通过三二轴82枢轴连接在后大腿部41上,三一轴81的轴心线与驱动轮5的轴心线相平行,且该三一轴81的轴心线与一一轴61的轴心线相互平行或共线延伸,三二轴82的轴心线与第三轴13的轴心线相平行,此处,三二轴82在后大腿部41的长度延伸方向上位于第三轴13的上方;

第四连杆9,其一端部通过四一轴91枢轴连接在第三连杆8上,其另一端部通过四二轴92枢轴连接在后小腿部42上,四一轴91的轴心线与三二轴82的轴心线相平行,四二轴92的轴心线与第四轴14的轴心线相平行。在这里,四一轴91在第三连杆8的长度延伸方向上位于三二轴82与三一轴81之间。

依上述,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前大腿部31与前小腿部32之间构成一四连杆机构,且第三连杆8、第四连杆9、后大腿部41及后小腿部42之间构成另一四连杆机构。当驱动轮5旋转时,便可驱使第一连杆6与第三连杆8分别转动,从而使得上述的两个四连杆机构分别运动,进而使得前大腿部31绕第一轴11相对动物身体部1前后摆动的同时,前小腿部32绕第二轴12相对前大腿部31前后摆动,以及后大腿部41绕第三轴13相对动物身体部1前后摆动的同时,后小腿部42绕第四轴14相对后大腿部41前后摆动。

参各附图所示,本实施例中,一一轴61的轴心线与三一轴81的轴心线共线设置,即一一轴61与三一轴81可采用同一根轴,其轴心线构成第一转动中心线,该第一转动中心线与驱动轮轴51的轴心线之间具有间距地设置。该驱动轮5沿前后方向设于前腿3与后腿4之间,当驱动轮5绕驱动轮轴51的轴心线旋转时,使得第一连杆6与第三连杆8同时运动而驱使前腿3与后腿4做出类似四肢动物在行走时单侧双腿运动时的模拟运动。

该仿真动物玩具中,右侧的前腿3’与后腿4’的结构与上述左侧的前腿3及后腿4的设置方式相类似,即右侧的前腿3’包括前大腿部31’和前小腿部32’,右侧的后腿4’包括后大腿部41’和后小腿部42’。该仿真动物玩具还包括用于驱使右侧的前腿3’与后腿4’运动的右驱动机构。该右驱动机构的结构形式与上述左驱动机构的驱动形式相一致,即采用驱动轮与连杆组的驱动与连接方式。右驱动机构与左驱动机构各采用一个驱动轮且该两组驱动轮绕同一轴心线地设置;或者,右驱动机构与左驱动机构共用一个驱动轮5,左驱动机构与右驱动机构上的一一轴61(61’)、三一轴81(81’)分别地连接在上述驱动轮5的两侧上。在本实施例中,右驱动机构与左驱动机构各采用一个驱动轮,且该两者共用一个驱动轮轴51。

设置时,左驱动机构中的一一轴61与右驱动机构中对应的一一轴61’这两者的轴心线相互平行地设置,即两者为相独立而轴心线不重合的两根轴;且左驱动机构中的三一轴81与右驱动机构中对应的三一轴81’这两者的轴心线也相互平行地设置,该两者也为相独立而轴心线不重合的两根轴。这样,当驱动轮5旋转时,左前腿3与右前腿3’之间、左后腿4与右后腿4’之间可实现以交替迈进的步伐行走,亦即左侧双腿与右侧双腿之间在行走时始终保持相互错开的姿态,实现交替迈步行走。

在本实施例中,右驱动机构中的一一轴61’的轴心线与三一轴81’的轴心线也为共线延伸地设置,其轴心线构成第二转动中心线,该第二转动中心线与驱动轮轴51的轴心线之间也具有间距地设置,且该第二转动中心线与第一转动中心线对称地设于驱动轮轴51轴心线的两侧,亦即,第一转动中心与第二转动中心线在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与所述驱动轮51轴心线形成的平面内关于驱动轮轴51轴心线对称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转动中心、第二转动中心线及驱动轮轴51的轴心线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一转动中心线的转点a、驱动轮轴51的转点o、第二转动中心线的转点a’这三点共线延伸。这样,左侧双腿与右侧双腿之间交替换步且能够以同样大小的步伐予以迈进,获得包括但不限于图1至6所示的多种行走运动姿态,很好地模拟了马在行走时的运动步伐与各腿之间的协调动作。

参见各附图所示,动物头部2通过第五轴15枢轴连接在动物身体部1的前端部上,该仿真动物玩具还包括用于驱使动物头部2相对动物身体部1前后摆动的头部驱动件。具体地,该头部驱动件包括第五连杆10,该第五连杆10的一端部通过五一轴101枢轴连接在动物头部2上,其另一端部通过五二轴102枢轴连接在其中一侧的前大腿部31上,五一轴101的轴心线与第五轴15的轴心线相互平行,五二轴102的轴心线与第一轴11的轴心线相平行,且五二轴102的轴心线与一二轴62的轴心线相平行或共线延伸。在这里,第五连杆10与左侧的前大腿部31通过五二轴102相枢轴连接,该五二轴102在前大腿部31上位于第一轴11的上方且与一二轴62相平行地设置。这样,当左侧的前大腿部31前后摆动的同时,便会驱使第五连杆10转动从而驱使动物头部2绕第五轴15前后摆动,进而模拟动物行走时其动物头部2相应地抬起或低下的动作。

该仿真动物玩具还包括用于驱使驱动轮5绕驱动轮轴51轴心线旋转的旋转驱动件(图中未示出),两侧的驱动轮可共用一组旋转驱动件。动物身体部1上具有收容腔,驱动轮及旋转驱动件均收容于上述的收容腔中。通过切换旋转驱动件的旋转方向,相应地可使得仿真动物玩具的四肢实现前进或后退的行走动作。

该仿真动物玩具所模拟的仿真动物包括但不限于如马、牛、羊等具有行走四肢的兽类动物,其结构简单,可很好地模拟动物的行走步伐与动作,生动地表达了动物的运动特点,具有良好的逼真效果,趣味性较强。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