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跷跷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62252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跷跷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儿童娱乐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跷跷板。



背景技术:

跷跷板,一种多人(二人以上)参与的儿童玩具。玩的儿童坐在跷跷板上,一人坐一头,一个人上去,一个人下来;跷跷板是一个需要配合才能玩得起来的游乐儿童游乐设备,玩的时候要求两个儿童之间要好好合作;通过玩跷跷板,儿童不仅得到了快乐,更懂得了合作,让儿童从小就懂得在合作中寻找快乐。

跷跷板是利用杠杆原理进行一上一下的,而传统的跷跷板不适合两个体重相差较大的孩子一起玩跷跷板;因为在传统跷跷板中,人到跷跷板固定点的距离相同,重的儿童对跷跷板的压力远大于轻的儿童对跷跷板的压力,这导致跷跷板无法一上一下,一般重的儿童所在跷跷板的一端就靠近地面,轻的儿童所在跷跷板的一端就远离地面,除非重的儿童用力蹬地面才可能时跷跷板进行一上一下运动,这不能使儿童真正享受到玩跷跷板时的快感,更无法体会到合作精神。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玩的儿童双方体重相差较大,但依然能让儿童双方享受到玩跷跷板快乐的新型跷跷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跷跷板,包括有翘板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一端与地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翘板相铰接;所述翘板分为翘板中部和翘板两端,所述翘板中部与支撑座相铰接;所述翘板两端均设置有空腔,两个所述空腔内均设置有用于人坐的滑板,两块所述滑板分别与翘板两端滑动连接且两块滑板部分延伸至翘板外,翘板一端空腔内设置有能够带动同端滑板运动的第一驱动组件,另一端空腔内设置有能够带动同端滑板运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翘板中部背离第一驱动组件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驱动组件耦接的第一接近开关,所述翘板中部背离第二驱动组件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驱动组件耦接的第二接近开关,所述翘板中部还设置有能够使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闭合的感应块,所述感应块与翘板中部滑动连接;所述翘板中部设置有能够使感应块滑动的滑槽,感应块根据重力作用在滑槽内滑动,当感应块与第一接近开关相接近时,第一接近开关闭合驱动第一驱动组件带动第一滑板向背离翘板中部方向移动,当感应块与第二接近开关相接近时,第二接近开关闭合驱动第二驱动组件带动第二滑板向背离翘板中部方向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空腔内均设置有凹槽,所述滑板朝向凹槽的一侧设置有与凹槽相适配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板固定连接,滑块在凹槽内滑动;所述滑板朝向翘板中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滑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空腔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弹簧提供滑板在第一接近开关或者第二接近开关断开后回到初始位置的回复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一电磁铁块,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二电磁铁块,所述第一电磁铁块、第二电磁铁块均设置在同端凹槽上且与同端凹槽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上均涂有磁性涂料,第一接近开关闭合,第一电磁铁块吸引同端滑块向背离翘板中部方向移动;第二接近开关闭合,第二电磁铁块吸引同端滑块向背离翘板中部方向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槽两侧内壁上设置有横槽,所述感应块上设置有与横槽相适配的限位块,限位块在横槽内滑动以限制滑块滑动。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板背离翘板中部的一侧均设置有扶手和座椅,所述扶手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增大摩擦力的摩擦条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座椅包括座板和靠背,所述座板和靠背构成“l型”,所述座板两侧均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一端为座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靠背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板朝向地面的一侧均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第一阻尼橡胶垫,所述第一阻尼橡胶垫上设置有第二弹簧和第二阻尼橡胶垫,所述第二弹簧和第二阻尼橡胶垫上设置有第三阻尼橡胶垫,所述第一阻尼橡胶垫和第三阻尼橡胶垫将第二阻尼橡胶垫和第二弹簧夹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阻尼橡胶垫为环状,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第二阻尼橡胶垫的中空部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当体重相差较大的两个人分别坐在翘板两端时,假设体重较重的人坐在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的一端,体重较轻的人坐在设置有第二驱动组件的一端,因为重量相差较大,所以体重较重的人坐的滑板会向靠近地面的方向运动,体重较轻的人坐的滑板会向背离地面的方向运动,位于翘板中部的感应块在重力作用下,会慢慢接近第二接近开关,直到第二接近开关闭合,从而使第二驱动组件工作,第二驱动组件会带动同端滑板向背离翘板中部的方向移动,这样就增加了力臂长度,力矩也增大,体重较轻的人坐的滑板就会向朝向地面的方向移动,体重较重的人坐的滑板会向背离地面的方向移动,此时感应块就会向靠近第一接近开关的方向移动,第二接近开关断开,第二滑板在复位装置作用下回复到初始状态,第一接近开关闭合,使第一驱动组件工作,第一驱动组件带动同端滑板向背离翘板中部的方向移动,力臂增长,体重较重的人坐的滑板会向靠近地面的方向运动,体重较轻的人坐的滑板会向背离地面的方向运动,如此往复循环,进行上下运动;假设体重较重的人坐在设置有第二驱动组件的一端,体重较轻的人坐在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的一端,也能达到类似结果,那么两个体重相差较大的人就可以一起玩跷跷板,享受到玩跷跷板的快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路控制图;

图4为本发明中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翘板中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感应块在滑槽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翘板;2、支撑座;3、翘板两端;31、空腔;32、滑板;321、扶手;322、座椅;323、摩擦条纹;324、座板;325、靠背;326、防护板;33、第一驱动组件;34、第一弹簧;35、滑块;36、第一电磁铁块;37、凹槽;4、第二驱动组件;41、第二电磁铁块;5、翘板中部;51、第一接近开关;52、第二接近开关;53、感应块;531、滑槽;54、横槽;55、限位块;6、缓冲装置;61、第一阻尼橡胶垫;62、第二弹簧;63、第二阻尼橡胶垫;64、第三阻尼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至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跷跷板,包括有翘板1和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一端与地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翘板1相铰接;所述翘板1分为翘板中部5和翘板两端3,所述翘板中部5与支撑座2相铰接;所述翘板两端3均设置有空腔31,两个所述空腔31内均设置有用于人坐的滑板32,两块所述滑板32分别与翘板两端3滑动连接且两块滑板32部分延伸至翘板1外,翘板1一端空腔31内设置有能够带动同端滑板32运动的第一驱动组件33,另一端空腔31内设置有能够带动同端滑板32运动的第二驱动组件4,所述翘板中部5背离第一驱动组件33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驱动组件33耦接的第一接近开关51,所述翘板中部5背离第二驱动组件4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驱动组件4耦接的第二接近开关52,所述翘板中部5还设置有能够使第一接近开关51和第二接近开关52闭合的感应块53,所述感应块53与翘板中部5滑动连接;所述翘板中部5设置有能够使感应块53滑动的滑槽531,感应块53根据重力作用在滑槽531内滑动,当感应块53与第一接近开关51相接近时,第一接近开关51闭合驱动第一驱动组件33带动第一滑板32向背离翘板中部5方向移动,当感应块53与第二接近开关52相接近时,第二接近开关52闭合驱动第二驱动组件4带动第二滑板32向背离翘板中部5方向移动。

通过将整个翘板1分为翘板中部5和翘板两端3,所述翘板中部5与支撑座2相铰接,使得整个翘板1能够进行上下运动,在翘板两端3均设置有空腔31,在空腔31内均设置有用于玩跷跷板的人坐的滑板32,所述滑板32与翘板1滑动连接,且滑板32部分延伸至翘板1外,其中一个空腔31内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33,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3能够带动该空腔31内的滑板32进行运动,另一个空腔31内设置有第二驱动组件4,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能够带动该空腔31内的滑板32进行运动,从而改变坐在滑板32上的人到翘板1中心的距离,即改变力臂长度;所述翘板中部5背离第一驱动组件33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驱动组件33耦接的第一接近开关51,所述翘板中部5背离第二驱动组件4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二驱动组件4耦接的第二接近开关52,所述翘板中部5还设置有能够使第一接近开关51和第二接近开关52闭合的感应块53,所述感应块53与翘板中部5滑动连接,所述翘板中部5设置有能够使感应块53滑动的滑槽531,感应块53根据重力作用在滑槽531内滑动;所述空腔31内部还设置有复位装置,复位装置可以是气缸或电机;在第一接近开关51或者第二接近开关52断开后,复位装置能够提供将滑板32恢复到初始位置的回复力,便于滑板32继续使用。当体重相差较大的两个人分别坐在翘板两端3时,假设体重较重的人坐在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33的一端,体重较轻的人坐在设置有第二驱动组件4的一端,因为重量相差较大,所以体重较重的人坐的滑板32会向靠近地面的方向运动,体重较轻的人坐的滑板32会向背离地面的方向运动,位于翘板中部5的感应块53在重力作用下,会慢慢接近第二接近开关52,直到第二接近开关52闭合,从而使第二驱动组件4工作,第二驱动组件4会带动同端滑板32向背离翘板中部5的方向移动,这样就增加了力臂长度,力矩也增大,体重较轻的人坐的滑板32就会向朝向地面的方向运动,体重较重的人坐的滑板32会向背离地面的方向运动,此时感应块53就会向靠近第一接近开关51的方向运动,第二接近开关52断开,第二滑板32在复位装置作用下回复到初始状态,第一接近开关51闭合,使第一驱动组件33工作,第一驱动组件33带动同端滑板32向背离翘板中部5的方向运动,力臂增长,体重较重的人坐的滑板32会向靠近地面的方向运动,体重较轻的人坐的滑板32会向背离地面的方向运动,如此往复循环,进行上下运动;假设体重较重的人坐在设置有第二驱动组件4的一端,体重较轻的人坐在设置有第一驱动组件33的一端,也能达到类似结果,那么两个体重相差较大的人就可以一起玩跷跷板,享受到玩跷跷板的快乐。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空腔31内均设置有凹槽37,所述滑板32朝向凹槽37的一侧设置有与凹槽37相适配的滑块35,所述滑块35与滑板32固定连接,滑块35在凹槽37内滑动;所述滑板32朝向翘板中部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34,所述第一弹簧34一端与滑板3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空腔31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弹簧34提供滑板32在第一接近开关51或者第二接近开关52断开后回到初始位置的回复力。

通过在空腔31内设置有凹槽37,滑板32朝向凹槽37的一侧设置有滑块35,滑块35与滑板32固定连接,滑块35与凹槽37为间隙配合,滑块35能够在凹槽37内滑动从而使滑板32一起运动;作为优选,所述复位装置包括有第一弹簧34,所述第一弹簧34一端与滑板3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空腔31内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第一弹簧34,在第一驱动组件33或者第二驱动组件4停止工作后,滑板32能够在第一弹簧34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到初始位置,便于滑板32下次继续进行工作,确保两个体重相差较大的人能流畅地进行跷跷板运动;相比于电机或者气缸等复位装置,选用第一弹簧34作为复位装置的优点在于首先其不需要消耗电能,依靠的是通过其自身形变来达到复位,节约了电能,更加经济环保;其次第一弹簧34的体积小,方便安装,非常适合用于本发明中。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3包括有第一电磁铁块36,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包括有第二电磁铁块41,所述第一电磁铁块36、第二电磁铁块41均设置在同端凹槽37上且与同端凹槽37固定连接,所述滑块35上均涂有磁性涂料,第一接近开关51闭合,第一电磁铁块36吸引同端滑块35向背离翘板中部5方向移动;第二接近开关52闭合,第二电磁铁块41吸引同端滑块35向背离翘板中部5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3包括有第一电磁铁块36,所述第二驱动组件4包括有第二电磁铁块41,所述第一电磁铁块36、第二电磁铁块41均设置在同端凹槽37上且与同端凹槽37固定连接,所述滑块35上涂有磁性涂料,当第一接近开关51闭合后,第一电磁铁块36开始工作吸引同端滑块35向背离翘板中部5的方向移动,这样坐在滑板32上的人到翘板中心的距离就会增大,即力臂变长,设置有第一电磁铁块36的翘板一端会向朝向地面的方向运动;第二接近开关52闭合后第二电磁铁块41吸引同端滑块35与同端滑板32向朝向背离翘板中部5方向移动,此时设置有第二电磁铁块41的翘板一端会向朝向地面的方向移动,确保翘板能反复进行上下运动。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滑槽531两侧内壁上设置有横槽54,所述感应块53上设置有与横槽54相适配的限位块55,限位块55在横槽54内滑动以限制滑块35滑动。

通过在滑槽531两侧设置有横槽54,所述感应块53上设置有限位块55,限位块55与感应块53固定连接,限位块55与横槽54为间隙配合,限位块55在横槽54内滑动,保证感应块53能稳定地在滑槽531内滑动,不会发生感应块53滑出滑槽531等意外事故,起到了一定的限位作用,保证了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滑板32背离翘板中部5的一侧均设置有扶手321和座椅322,所述扶手321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增大摩擦力的摩擦条纹323。

通过设置有座椅322和扶手321,玩跷跷板的人特别是儿童就可以坐在座椅322上,双手握在扶手321上,所述扶手321为圆环状结构,在扶手321上设置有摩擦条纹323,摩擦条纹323能够增大儿童的手与扶手321之间的摩擦力,保证了儿童玩跷跷板时的安全,让儿童在保证自身安全情况下,享受玩跷跷板的快乐。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座椅322包括座板324和靠背325,所述座板324和靠背325构成“l型”,所述座板324两侧均设置有防护板326,所述防护板326一端为座板32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靠背325固定连接。

所述座椅322包括座板324和靠背325,座椅322两侧均设置有防护板326,防护板326一端与座板32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靠背325固定连接,通过在座椅322两侧设置有防护板326,一方面在儿童玩跷跷板时若发生左右摇晃,防护板326能起到防护作用,降低孩子摇晃的幅度,从而保证儿童玩跷跷板时的安全,另一方面能够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加强了座椅322与靠背325的连接牢固性。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滑板32朝向地面的一侧均设置有缓冲装置6,所述缓冲装置6包括第一阻尼橡胶垫61,所述第一阻尼橡胶垫61上设置有第二弹簧62和第二阻尼橡胶垫63,所述第二弹簧62和第二阻尼橡胶垫63上设置有第三阻尼橡胶垫64,所述第一阻尼橡胶垫61和第三阻尼橡胶垫64将第二阻尼橡胶垫63和第二弹簧62夹持。

第二弹簧62为线性的弹性元件,而第一阻尼橡胶垫61和第二阻尼橡胶垫63以及第三阻尼橡胶垫64均为非线性的弹性元件,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四元件模型,这样的设置使得当滑板32与地面相接触时,缓冲装置6虽然受到较大的应力,但缓冲装置6不会立即发生形变,而是在一段时间后,弹性缓冲装置6才会慢慢发生形变,直到形变达到最大值,而当应力消失时,缓冲装置6也不会立即恢复形变,而是在一段时间后,慢慢恢复形变,这样就能起到一个很好的缓冲作用;使得滑板32在与地面发生接触时能够形成一个较好蠕性变化,避免了儿童出现任何疼痛感,能更加舒适的进行跷跷板游戏。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阻尼橡胶垫63为环状,所述第二弹簧62设置在第二阻尼橡胶垫63的中空部位。

所述第二阻尼橡胶垫63为环状,所述第二弹簧62设置在第二阻尼橡胶垫63的中空部位,这样就可以将第二阻尼橡胶垫63与第二弹簧62牢固的结合在一起,确保了整个缓冲装置6能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安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