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玩具套件以及发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6546阅读:992来源:国知局
陀螺玩具套件以及发射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6年9月5日提交的名称为“コマ玩具セット及びランチャ”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172640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陀螺玩具套件以及发射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具备陀螺玩具以及发射器(陀螺玩具发射装置)的陀螺玩具套件,已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陀螺玩具套件。在该陀螺玩具套件中,陀螺玩具具有:小齿轮,其设置于与旋转轴共用轴心的输入轴;以及被卡止部,其设置于输入轴上的小齿轮的正上方,并以与该小齿轮的齿顶相同的程度朝输入轴的径向外侧伸出。

另外,发射器具有齿条带(rack belt)以及保持件(holder)。齿条带的带部具有弹性,在带部的一面形成有齿条齿。另外,保持件通过在陀螺玩具的被卡止部的正下方使小齿轮和齿条齿啮合而利用带部从下方支承被卡止部,由此对陀螺玩具进行支承。而且,在以该方式将陀螺玩具支承于保持件的状态下向规定方向拉动齿条带,由此使与齿条齿啮合的小齿轮旋转而对陀螺玩具施加旋转力,并且通过解除小齿轮和齿条齿的啮合而使陀螺玩具从保持件脱离。

在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陀螺玩具套件中,保持件的前端形成为コ字状部。具体而言,保持件在前端具有:上下的平行板部,其在使用状态下水平地伸出;以及连结部,其将上述上下的平行板部彼此在基端侧相互连结。而且,连结部的内表面为平面状的带状体引导面。该带状体引导面在齿条带的所述规定方向上还朝コ字状部的与小齿轮对置的部分延伸。该带状体引导表面以如下方式发挥功能:与齿条带的带部的背面抵接,将齿条齿朝与小齿轮的齿啮合的位置引导,并且维持齿条齿和小齿轮的齿的啮合状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3-91466号公报(日本实愿昭61-187193号的缩微胶片(microfilm))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陀螺玩具套件中,在带部的背面与处于和小齿轮对置的部分的带状体引导面抵接的状态下,小齿轮和齿条齿恰好啮合,因此,在将齿条带装配于保持件之后,无法将陀螺玩具保持于保持件。

其理由在于,若欲在将齿条带装配于保持件之后再将陀螺玩具保持于保持件,则被卡止部会在中途与带部触碰,从而无法使小齿轮和齿条齿啮合。

因此,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陀螺玩具中,需要一边用单手保持陀螺玩具的旋转轴插入于在下侧的平行板部形成的小齿轮插入孔的状态,一边用另一只手将齿条带插入コ字状部内而在陀螺玩具的被卡止部的下方使小齿轮和齿条齿啮合。

其结果是,将陀螺玩具保持于保持件的操作繁琐。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射器的操作简单的陀螺玩具套件以及发射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一方案的特征在于,具备:

陀螺玩具,其具有小齿轮以及被卡止部,所述小齿轮设置于主体部的上方、且设置于具有与旋转轴共用的轴心的输入轴,所述被卡止部设置于所述输入轴上的所述小齿轮的正上方、且比该小齿轮的齿间凹部更朝径向外侧伸出;以及

发射器,其具有齿条带以及保持件,所述齿条带具有带部、且在该带部形成有能与所述小齿轮啮合的齿条齿,所述带部具有弹性,所述保持件供所述齿条带进行装配,通过使所述带部钻入所述被卡止部的下侧、且在所述被卡止部的下方使所述齿条齿与所述小齿轮啮合而使所述保持件对所述陀螺玩具进行保持,从该状态下向规定方向拉动所述齿条带,由此使所述小齿轮旋转而对所述陀螺玩具施加旋转力,接着解除所述小齿轮和所述齿条齿的啮合而将所述陀螺玩具发射,

在所述保持件形成有:

空间,其设置于所述齿条齿和所述小齿轮的啮合位置附近,且能够使先装配于所述保持件的所述齿条带的所述带部进行弹性变形以使得所述陀螺玩具向所述保持件的设置不会被所述带部妨碍;以及

带引导部,其以与所述带部的所述齿条齿的相反侧的面抵接而利用所述带部的弹性使所述小齿轮和所述齿条齿啮合的方式对所述带部进行引导。

在第一方案的基础上,第二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件的所述空间设置于所述齿条齿和所述小齿轮的啮合位置的附近,且形成为能够使先装配于所述保持件的所述齿条带的所述带部朝所述被卡止部的径向外侧后退以使得所述带部和所述被卡止部在上下方向上不重叠。

在第一方案或第二方案的基础上,第三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陀螺玩具的所述被卡止部的上表面外周部以朝向下方扩径的方式形成为锥状。

在第一方案~第三方案的任一方案的基础上,第四方案的特征在于,通过一侧的凹部和另一侧的凸部嵌合而相对于所述保持件对所述陀螺玩具进行定位。

在第四方案的基础上,第五方案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陀螺玩具的所述被卡止部的上表面形成有所述凹部,在所述保持件形成有所述凸部。

第六方案是一种发射器,该发射器在陀螺玩具中使用,该陀螺玩具具有小齿轮以及被卡止部,所述小齿轮设置于主体部的上方、且设置于具有与旋转轴共用的轴心的输入轴,所述被卡止部设置于所述输入轴上的所述小齿轮的正上方、且比该小齿轮的齿间凹部更朝径向外侧伸出,

所述发射器具有齿条带以及保持件,所述齿条带具有带部、且在该带部形成有能与所述小齿轮啮合的齿条齿,所述带部具有弹性,所述保持件供所述齿条带进行装配,通过使所述带部钻入所述被卡止部的下侧、且在所述被卡止部的下方使所述齿条齿与所述小齿轮啮合而使所述保持件对所述陀螺玩具进行保持,从该状态下向规定方向拉动所述齿条带,由此使所述小齿轮旋转而对所述陀螺玩具施加旋转力,接着解除所述小齿轮和所述齿条齿的啮合而将所述陀螺玩具发射,所述发射器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持件形成有:

空间,其设置于所述齿条齿和所述小齿轮的啮合位置附近,且能够使先装配于所述保持件的所述齿条带的所述带部进行弹性变形以使得所述陀螺玩具向所述保持件的设置不会被所述带部妨碍;以及

带引导部,其以与所述带部的所述齿条齿的相反侧的面抵接而利用所述带部的弹性使所述小齿轮和所述齿条齿啮合的方式对所述带部进行引导。

在第六方案的基础上,第七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件的所述空间设置于所述齿条齿和所述小齿轮的啮合位置的附近,且形成为能够使先装配于所述保持件的所述齿条带的所述带部朝所述被卡止部的径向外侧后退以使得所述带部和所述被卡止部在上下方向上不重叠。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第一方案以及第六方案,只要在齿条带装配于保持件的状态下使带部进行弹性变形,那么即使在装配齿条带之后也能够将陀螺玩具保持于保持件。因此,发射器的操作变得简单。

根据第二方案以及第七方案,只要在齿条带装配于保持件的状态下使带部后退,那么即使在装配齿条带之后也能够将陀螺玩具保持于保持件。因此,发射器的操作变得简单。

根据第三方案,由于陀螺玩具的被卡止部的上表面以朝向下方扩径的方式形成为锥状,因此若在齿条带装配于保持件的状态下将陀螺玩具按压于保持件,则带部被锥状部分按压而向被卡止部的外侧后退。因此,能够简单地将陀螺玩具安装于保持件。

根据第四方案以及第五方案,在上下方向上使凹部和凸部嵌合即可进行陀螺玩具的定位,因此,能够简单地将陀螺玩具安装于保持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陀螺玩具套件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陀螺玩具套件的输入轴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从一个方向观察图1的陀螺玩具套件的保持件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从其他方向观察图1的陀螺玩具套件的保持件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1的陀螺玩具套件的保持件的仰视图。

图6(A)~图6(C)是用于对图1的陀螺玩具套件的小齿轮与齿条带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的图,图6(A)是表示对陀螺玩具进行保持之前的小齿轮与齿条带之间的关系的图,图6(B)是表示对陀螺玩具进行保持的中途的小齿轮与齿条带之间的关系的图,图6(C)是表示对陀螺玩具进行保持之后的小齿轮与齿条带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7(A)、图7(B)是用于对图1的陀螺玩具套件的腔室(chamber)的作用进行说明的图,图7(A)是表示对陀螺玩具进行保持的中途的齿条带的状态的图,图7(B)是对陀螺玩具进行保持之后的齿条带的状态的图。

图8(A)~图8(C)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陀螺玩具套件的小齿轮与齿条带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的图,图8(A)是表示对陀螺玩具进行保持之前的小齿轮与齿条带之间的关系的图,图8(B)是表示对陀螺玩具进行保持的中途的小齿轮与齿条带之间的关系的图,图8(C)是表示对陀螺玩具进行保持之后的小齿轮与齿条带之间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陀螺玩具套件的外观的立体图。

该陀螺玩具套件100具备陀螺玩具10以及发射器50。

陀螺玩具10构成为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分解为几个部件。大体上划分,该陀螺玩具10具备轴部11、主体部12以及输入轴13。

轴部11形成为近似倒圆锥状,并形成为朝向下方的旋转轴11a阶梯式地缩径的形状。旋转轴11a位于轴部11的中心。

主体部12形成为圆盘状,并在外周形成有凹凸。通过该凹凸而能够使对战具有变化。

输入轴13具有与旋转轴11a共用的轴心。而且,如图2所示,在输入轴13形成有小齿轮14,该小齿轮14具有与该输入轴13共用的轴心。在输入轴13上的小齿轮14的正上方形成有被卡止部15,该被卡止部15伸出至小齿轮14的齿顶、且从上方将小齿轮14的齿间凹陷部分覆盖。被卡止部15的上表面外周部15a以朝向下方扩径的方式形成为锥(bevel)状。另外,输入轴13的上端平坦地形成,在其中心形成有圆形的孔16。该孔16为陀螺玩具10的定位用孔。

发射器50构成为包括齿条带60以及保持件70。

齿条带60具备带部61以及操作部62。

带部61形成为带状,并在一面形成有齿条齿63。而且,带部61至少在齿条齿63的齿高方向上具有弹性。

操作部62设置于带部61的基端部,并朝齿条齿63的齿高方向两侧突出。例如能够通过将食指卡挂于一方的突出部并将中指卡挂于另一方的突出部的方式对该操作部62进行操作。

保持件70形成为能用单手捏住的程度的大小。如图3及图4所示,保持件70在俯视时为在近似矩形的表面板70a的外周部垂直设置有侧壁70b的形状。由表面板70a以及侧壁70b划分的部分为空洞,该空洞朝向下方开口。

如图3所示,在保持件70的侧壁70b的一端侧,在保持件70的宽度方向上隔开规定距离地形成有两个插入口71a、71b。插入口71a、71b分别与保持件70的内侧的空洞连通。该插入口71a、71b用于插拔齿条带60。另外,如图4所示,在保持件70的另一端侧,在宽度方向上隔开规定距离地形成有两个导出口72a、72b。导出口72a、72b分别与保持件70的内侧的空洞连通。该导出口72a、72b用于在齿条带60的插入时将该齿条带60的前端导出。

如图5所示,在保持件70的内侧形成有陀螺玩具10的支承部73。支承部73为圆筒状的突起。该支承部73形成为能够插入于上述陀螺玩具10的孔16的大小。另外,在保持件70的内表面形成有:通路74a,其将插入口71a和导出口72a连结;以及通路74b,其将插入口71b和导出口72b连结。

通路74a由相对于支承部73处于较近位置的内侧壁75a、以及处于较远位置的外侧壁76a划分而形成。内侧壁75a为直线状,并缺少与支承部73对置的部分。另外,外侧壁76a具有以朝向宽度方向外侧凸出的方式呈弧状地弯曲的部分。进一步,在外侧壁76a的下端,相互隔开规定距离地形成有两个从下方对带部61进行支承的支承片77a。此处,插入口71a的边缘、导出口72a的边缘、外侧壁76a中的呈直线状的部分作为用于使小齿轮14和齿条齿63啮合的带引导部而发挥功能。该带引导部只要是通过与带部61的齿条齿63的相反侧的面(背面)抵接而利用带部61的弹性使小齿轮14和齿条齿63啮合的部分便足矣,对其设置部位、个数、形状没有限制。

通路74b由相对于支承部73处于较近位置的内侧壁75b、以及处于较远位置的外侧壁76b划分而形成。内侧壁75b为直线状,并缺少与支承部73对置的部分。另外,外侧壁76b具有以朝向宽度方向外侧凸出的方式呈弧状地弯曲的部分。进一步,在外侧壁76b的下端,相互隔开规定距离地形成有两个从下方对带部61进行支承的支承片77b。此处,插入口71b的边缘、导出口72b的边缘、外侧壁76b中的呈直线状的部分作为用于使小齿轮14和齿条齿63啮合的带引导部而发挥功能。该带引导部只要是通过与带部61的背面抵接而利用带部61的弹性使小齿轮14和齿条齿63啮合的部分便足矣,对其设置部位、个数、形状没有限制。

以该方式构成的保持件70构成为能够以背对的状态将两个相同形状的保持件彼此连结。

即,保持件70的形成有导出口72a、72b的那侧的形状在导出口72a的部分处朝向外侧凸出、而在导出口72b的部分处朝向外侧凹陷。在凸部79a的外壁形成有爪78a,在凹部79b的内壁形成有爪78b。而且,通过使另一方的保持件70的凹部79b及凸部79a与一方的保持件70的凸部79a及凹部79b对准并从上下方向嵌合,能够将两个保持件70、70相互连结。通过使用连结后的两个保持件70、70,能够一次发射两个陀螺玩具10。在该情况下,能够从连结后的两个保持件70、70中的任一方的保持件70的插入口71a或71b将齿条带60插入。此时,另一方的保持件70的插入口71a或插入口71b成为齿条带60的导出口。

另外,在单独使用保持件70、以及连结使用两个保持件70、70的任意一种情况下,通过将保持件70的插入口71a用作插入口、或者将插入口71b用作插入口,能够改变陀螺玩具10的旋转方向。

(使用方法)

接下来,对陀螺玩具套件100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此外,此处虽然对使用一个保持件70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将两个保持件70、70连结时也大致相同。

首先,使齿条带60的前端与插入口71a对准并将带部61插入保持件70内。在该状态下,带部61的前端部从保持件70的导出口72a被导出。接下来,使陀螺玩具10的孔16与保持件70的支承部73对准,并将陀螺玩具10压入而使陀螺玩具10的孔16与支承部73嵌合。在该过程中,陀螺玩具10的被卡止部15的上表面外周部15a的锥状的斜面与带部61的齿条齿63抵接(图6(A))。随着陀螺玩具10的压入,被卡止部15的上表面外周部15a的锥状的斜面将齿条齿63向外侧推出(图6(B)及图7(A))。而且,当陀螺玩具10的孔16和支承部73嵌合时,带部61因弹性而复原,因此,齿条齿63和小齿轮14啮合(图6(C)及图7(B))。于是,由于形成为被卡止部15将齿条齿63和小齿轮14的啮合部覆盖的形状,因此,即使将陀螺玩具10置于下方也能防止陀螺玩具10从保持件70脱落。换言之,陀螺玩具10被保持于保持件70。

接下来,用单手把持保持件70,并用另一只手向规定方向拉动齿条带60。由此,陀螺玩具10被施加旋转力。而且,若带部61的前端从小齿轮14通过,则陀螺玩具10失去被卡止部15的支承,因此,陀螺玩具10一边旋转一边因自重而从保持件70掉落。

(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该陀螺玩具套件100,即使在齿条带60安装于保持件70的状态下,也能够将陀螺玩具10保持于保持件70,因此较为方便。特别是若将被卡止部15的上表面外周部15a形成为锥状的斜面,则仅通过将陀螺玩具10的该斜面按压于齿条带60便可使得齿条带60向陀螺玩具10的小齿轮14的外侧后退,因此能够更简单地进行陀螺玩具10的保持。

《第二实施方式》

图8中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带部61具有扭转弹性,在将陀螺玩具10设置于保持件70时当锥状的斜面对带部6进行按压时,带部61进行扭转(图8(A)及图8(B))。而且,此后小齿轮14和齿条齿63借助带部61的弹性而啮合(图8(C))。由此,即使在将齿条带60装配于保持件70之后,也能够将陀螺玩具10保持于保持件70。此外,在图8中由符号65指代的部分为带引导部。该带引导部65形成于不会对带部61的扭转空间造成阻碍的部分。

此外,此处,关于带部61的后退空间,由于带部16的厚度小,因此仅在与被卡止部15的轴向平行的方向上形成带部61的后退空间。在该情况下,与带部61的背面抵接的带引导部还可以在与装配于保持件70的陀螺玩具10的小齿轮14对置的部分形成。

由于其他部分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因此,将图示及其说明省略。

《实用新型的变形例》

以上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方式,理所当然地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划分出通路74a的外侧壁76a、以及划分出通路74b的外侧壁76b设置有呈弧状地弯曲的部分,该弯曲部分是供带部61后退而使用的部分,也可以缺少该部分。总之,为了在之后对陀螺玩具10进行保持而具有供带部61后退的空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孔(凹部)16设置于陀螺玩具10侧、且支承部(凸部)设置于保持件70侧而进行陀螺玩具10的定位,但反之亦可。另外,只要能够进行定位,则对其形状没有限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被卡止部15的上表面外周部形成为锥状的斜面,但也可以不形成为锥状的斜面。特别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即使上表面平坦,通过小齿轮14的触碰也能够使齿条带60的带部61扭转。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小齿轮14的触碰而使齿条带60的带部61变形,但也可以由用户使用手、工具而使带部61变形。

符号说明

10 陀螺玩具

11 轴部

11a 旋转轴

12 主体部

13 输入轴

14 小齿轮

15 被卡止部

15a 上表面外周部

16 孔

50 发射器

60 齿条带

61 带部

62 操作部

63 齿条齿

70 保持件

100 陀螺玩具套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