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育教学用便捷型鞍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1800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体育教学用便捷型鞍马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教学用鞍马,尤其涉及一种体育教学用便捷型鞍马。



背景技术:

体育用品就是在进行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的过程中所使用到的所有物品的统称,体育用品一词和体育一词的出现是紧密相连的。体育指的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直译为身体的教育,简称为体育。我国体育历史悠久,但“体育”却是一个外来词。它最早见于20世纪初的清末。1902年左右,一些在日本留学的学生从日本传来了“体育”这一术语。随着西方文化不断涌入我国,学校体育的内容也从单一的体操向多元化发展,课堂上出现了篮球、田径、鞍马等。

鞍马是竞技体操项目之一,只有男子体操有这个项目。起初是金属架子支撑木头制作包裹皮革的“马”,马体上有一对铁环。现在大部分支架采用新型的塑料或合成金属,而“马”用塑料制作。

现有的体育教学用鞍马存在移动不便,取放不便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移动便利,取放便利的体育教学用便捷型鞍马。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体育教学用鞍马存在移动不便,取放不便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便利,取放便利的体育教学用便捷型鞍马。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体育教学用便捷型鞍马,包括有鞍马、安装箱、车轮、支撑板、驱动机构、升降机构和固定机构,用于移动的车轮与安装箱底部滚动式连接,支撑板固接于安装箱内,用于控制升降机构运作的驱动机构固接于支撑板顶部,升降机构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固接,安装箱顶部开设有供升降机构通过的一字孔,鞍马与升降机构的输出端固接,用于固定车轮的固定机构固接于安装箱底部。

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杆、电机、第一丝杆、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第二丝杆、第二支杆、第一轴承座、第一滑块、第一滑轨、第二滑块、第三支杆、第三滑块、第二滑轨、第四滑块和第四支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固接于支撑板顶部两侧,电机固接于第一支杆顶端,第一轴承座固接于第二支杆顶端;第一丝杆一端部与电机输出端固接,第一丝杆另一端部与第二丝杆固接,且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螺纹方向不同;第二丝杆与第一轴承座枢接,第一螺母与第一丝杆螺接,第二螺母与第二丝杆螺接,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沿支撑板长度方向固接,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均与第一滑轨滑动式连接,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均与第二滑轨滑动式连接,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通过第三支杆与第一螺母固接,第一滑块和第四滑块通过第四支杆与第二螺母固接。

优选地,升降机构包括有第三滑轨、第五滑块、第一支撑杆、第一连接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第四支撑杆、第二连接杆、第六滑块和第三连接杆,第三滑轨固接于鞍马底部,第五滑块与第六滑块均与第三滑轨滑动式连接;第一支撑杆一端部与第五滑块转动式连接,第一支撑杆另一端部与第四支撑杆转动式连接;第二支撑杆一端部与第六滑块转动式连接,第二支撑杆另一端部通过第二连接杆与第三支撑杆转动式连接;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转动式连接,第一连接杆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转动式连接,第二连接杆与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转动式连接。

优选地,固定机构包括有插杆和固定架,插杆固接于安装箱侧部,固定架靠近安装箱一侧部开有凹槽,凹槽与插杆配合。

优选地,固定架材料为钢材料。

优选地,安装箱材料为木材料。

工作原理:当需要升高鞍马的高度时,控制驱动机构运转,驱动机构运转带动升降机构上升,升降机构上升带动鞍马上升,当需要降低鞍马的高度时,控制驱动机构运转,驱动机构运转带动升降机构下降,升降机构上升带动鞍马下降,需要移动鞍马时,把固定机构往外掰,需要固定鞍马时,把固定机构往里按。

因为驱动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杆、电机、第一丝杆、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第二丝杆、第二支杆、第一轴承座、第一滑块、第一滑轨、第二滑块、第三支杆、第三滑块、第二滑轨、第四滑块和第四支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固接于支撑板顶部两侧,电机固接于第一支杆顶端,第一轴承座固接于第二支杆顶端;第一丝杆一端部与电机输出端固接,第一丝杆另一端部与第二丝杆固接,且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螺纹方向不同;第二丝杆与第一轴承座枢接,第一螺母与第一丝杆螺接,第二螺母与第二丝杆螺接,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沿支撑板长度方向固接,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均与第一滑轨滑动式连接,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均与第二滑轨滑动式连接,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通过第三支杆与第一螺母固接,第一滑块和第四滑块通过第四支杆与第二螺母固接,当需要升高鞍马的高度时,控制电机顺时针转动,电机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一丝杆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第二丝杆顺时针转动,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靠拢,进而带动第一、三滑块和第二、四滑块靠拢,第一、三滑块和第二、四滑块靠拢带动升降机构上升,当需要降低鞍马的高度时,控制电机逆时针转动,电机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一丝杆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第二丝杆逆时针转动,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远离,进而带动第一、三滑块和第二、四滑块远离,第一、三滑块和第二、四滑块远离带动升降机构下降。如此达到了节约能源和便捷升降鞍马的效果。

因为升降机构包括有第三滑轨、第五滑块、第一支撑杆、第一连接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第四支撑杆、第二连接杆、第六滑块和第三连接杆,第三滑轨固接于鞍马底部,第五滑块与第六滑块均与第三滑轨滑动式连接;第一支撑杆一端部与第五滑块转动式连接,第一支撑杆另一端部与第四支撑杆转动式连接;第二支撑杆一端部与第六滑块转动式连接,第二支撑杆另一端部通过第二连接杆与第三支撑杆转动式连接;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转动式连接,第一连接杆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转动式连接,第二连接杆与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转动式连接,当第一、三滑块和第二、四滑块靠拢时,第一、三滑块和第二、四滑块靠拢带动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转动上升,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转动上升带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转动上升,进而带动鞍马上升,当第一、三滑块和第二、四滑块远离时,第一、三滑块和第二、四滑块远离带动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转动下降,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转动下降带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转动下降,进而带动鞍马下降。如此达到了节约能源和便捷升降鞍马的效果。

因为固定机构包括有插杆和固定架,插杆固接于安装箱侧部,固定架靠近安装箱一侧部开有凹槽,凹槽与插杆配合,当需要固定时,把车轮往里按,插杆与凹槽分离,安装架旋转90度,当需要推动时,把车轮往外掰,插杆与凹槽紧扣。如此达到了便于推动或固定鞍马的效果。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机构、升降机构和固定机构的配合,对鞍马进行便捷的升降和移动,达到了提高鞍马的使用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鞍马,2-一字孔,3-安装箱,4-车轮,5-支撑板,6-驱动机构,61-第一支杆,62-电机,63-第一丝杆,64-第一螺母,65-第二螺母,66-第二丝杆,67-第二支杆,68-第一轴承座,69-第一滑块,610-第一滑轨,611-第二滑块,612-第三支杆,613-第三滑块,614-第二滑轨,615-第四滑块,616-第四支杆,7-升降机构,71-第三滑轨,72-第五滑块,73-第一支撑杆,74-第一连接杆,75-第二支撑杆,76-第三支撑杆,77-第四支撑杆,78-第二连接杆,79-第六滑块,710-第三连接杆,8-固定机构,81-插杆,82-凹槽,83-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体育教学用便捷型鞍马,如图1-7所示,包括有鞍马1、安装箱3、车轮4、支撑板5、驱动机构6、升降机构7和固定机构8,用于移动的车轮4与安装箱3底部滚动式连接,支撑板5固接于安装箱3内,用于控制升降机构7运作的驱动机构6固接于支撑板5顶部,升降机构7与驱动机构6的输出端固接,安装箱3顶部开设有供升降机构7通过的一字孔2,鞍马1与升降机构7的输出端固接,用于固定车轮4的固定机构8固接于安装箱3底部。

驱动机构6包括有第一支杆61、电机62、第一丝杆63、第一螺母64、第二螺母65、第二丝杆66、第二支杆67、第一轴承座68、第一滑块69、第一滑轨610、第二滑块611、第三支杆612、第三滑块613、第二滑轨614、第四滑块615和第四支杆616,第一支杆61和第二支杆67固接于支撑板5顶部两侧,电机62固接于第一支杆61顶端,第一轴承座68固接于第二支杆67顶端;第一丝杆63一端部与电机62输出端固接,第一丝杆63另一端部与第二丝杆66固接,且第一丝杆63和第二丝杆66的螺纹方向不同;第二丝杆66与第一轴承座68枢接,第一螺母64与第一丝杆63螺接,第二螺母65与第二丝杆66螺接,第一滑轨610和第二滑轨614沿支撑板5长度方向固接,第一滑块69与第二滑块611均与第一滑轨610滑动式连接,第三滑块613和第四滑块615均与第二滑轨614滑动式连接,第二滑块611和第三滑块613通过第三支杆612与第一螺母64固接,第一滑块69和第四滑块615通过第四支杆616与第二螺母65固接。

升降机构7包括有第三滑轨71、第五滑块72、第一支撑杆73、第一连接杆74、第二支撑杆75、第三支撑杆76、第四支撑杆77、第二连接杆78、第六滑块79和第三连接杆710,第三滑轨71固接于鞍马1底部,第五滑块72与第六滑块79均与第三滑轨71滑动式连接;第一支撑杆73一端部与第五滑块72转动式连接,第一支撑杆73另一端部与第四支撑杆77转动式连接;第二支撑杆75一端部与第六滑块79转动式连接,第二支撑杆75另一端部通过第二连接杆78与第三支撑杆76转动式连接;第三支撑杆76和第四支撑杆77与驱动机构6的输出端转动式连接,第一连接杆74与第一支撑杆73和第二支撑杆75转动式连接,第二连接杆78与第三支撑杆76和第四支撑杆77转动式连接。

固定机构8包括有插杆81和固定架83,插杆81固接于安装箱3侧部,固定架83靠近安装箱3一侧部开有凹槽82,凹槽82与插杆81配合。

固定架83材料为钢材料。

安装箱3材料为木材料。

工作原理:当需要升高鞍马1的高度时,控制驱动机构6运转,驱动机构6运转带动升降机构7上升,升降机构7上升带动鞍马1上升,当需要降低鞍马1的高度时,控制驱动机构6运转,驱动机构6运转带动升降机构7下降,升降机构7上升带动鞍马1下降,需要移动鞍马1时,把固定机构8往外掰,需要固定鞍马1时,把固定机构8往里按。

因为驱动机构6包括有第一支杆61、电机62、第一丝杆63、第一螺母64、第二螺母65、第二丝杆66、第二支杆67、第一轴承座68、第一滑块69、第一滑轨610、第二滑块611、第三支杆612、第三滑块613、第二滑轨614、第四滑块615和第四支杆616,第一支杆61和第二支杆67固接于支撑板5顶部两侧,电机62固接于第一支杆61顶端,第一轴承座68固接于第二支杆67顶端;第一丝杆63一端部与电机62输出端固接,第一丝杆63另一端部与第二丝杆66固接,且第一丝杆63和第二丝杆66的螺纹方向不同;第二丝杆66与第一轴承座68枢接,第一螺母64与第一丝杆63螺接,第二螺母65与第二丝杆66螺接,第一滑轨610和第二滑轨614沿支撑板5长度方向固接,第一滑块69与第二滑块611均与第一滑轨610滑动式连接,第三滑块613和第四滑块615均与第二滑轨614滑动式连接,第二滑块611和第三滑块613通过第三支杆612与第一螺母64固接,第一滑块69和第四滑块615通过第四支杆616与第二螺母65固接,当需要升高鞍马1的高度时,控制电机62顺时针转动,电机62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一丝杆63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第二丝杆66顺时针转动,第一丝杆63和第二丝杆66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一螺母64和第二螺母65靠拢,进而带动第一、三滑块和第二、四滑块靠拢,第一、三滑块和第二、四滑块靠拢带动升降机构7上升,当需要降低鞍马1的高度时,控制电机62逆时针转动,电机62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一丝杆63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第二丝杆66逆时针转动,第一丝杆63和第二丝杆66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一螺母64和第二螺母65远离,进而带动第一、三滑块和第二、四滑块远离,第一、三滑块和第二、四滑块远离带动升降机构7下降。如此达到了节约能源和便捷升降鞍马1的效果。

因为升降机构7包括有第三滑轨71、第五滑块72、第一支撑杆73、第一连接杆74、第二支撑杆75、第三支撑杆76、第四支撑杆77、第二连接杆78、第六滑块79和第三连接杆710,第三滑轨71固接于鞍马1底部,第五滑块72与第六滑块79均与第三滑轨71滑动式连接;第一支撑杆73一端部与第五滑块72转动式连接,第一支撑杆73另一端部与第四支撑杆77转动式连接;第二支撑杆75一端部与第六滑块79转动式连接,第二支撑杆75另一端部通过第二连接杆78与第三支撑杆76转动式连接;第三支撑杆76和第四支撑杆77与驱动机构6的输出端转动式连接,第一连接杆74与第一支撑杆73和第二支撑杆75转动式连接,第二连接杆78与第三支撑杆76和第四支撑杆77转动式连接,当第一、三滑块和第二、四滑块靠拢时,第一、三滑块和第二、四滑块靠拢带动第三支撑杆76和第四支撑杆77转动上升,第三支撑杆76和第四支撑杆77转动上升带动第一支撑杆73和第二支撑杆75转动上升,进而带动鞍马1上升,当第一、三滑块和第二、四滑块远离时,第一、三滑块和第二、四滑块远离带动第三支撑杆76和第四支撑杆77转动下降,第三支撑杆76和第四支撑杆77转动下降带动第一支撑杆73和第二支撑杆75转动下降,进而带动鞍马1下降。如此达到了节约能源和便捷升降鞍马1的效果。

因为固定机构8包括有插杆81和固定架83,插杆81固接于安装箱3侧部,固定架83靠近安装箱3一侧部开有凹槽82,凹槽82与插杆81配合,当需要固定时,把车轮4往里按,插杆81与凹槽82分离,安装架旋转90度,当需要推动时,把车轮4往外掰,插杆81与凹槽82紧扣。如此达到了便于推动或固定鞍马1的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