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秋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2901发布日期:2018-06-15 20:53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秋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休闲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秋千。



背景技术:

秋千是一种休闲体育器材,传统的秋千是将长绳系在架子上,下挂蹬板。荡秋千时人随蹬板来回摆动,借助长绳在空中悠荡,是我国的传动运动项目。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秋千多作为娱乐设施,供人们在休闲娱乐,得到放松和休息。

授权公告号为CN20565940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秋千椅,包括有两间隔设置的支撑架、一衔接在两个支撑架顶端间的连杆、一可摇荡的吊装在连杆下方的摆荡座以及设置在两个支撑架上的顶蓬,摆荡座通过至少两组吊装组件吊装在连杆下方。摆荡座呈座椅的形状。

但是上述秋千椅存在以下缺点:荡秋千时,可坐在呈座椅状的摆动座上摆动,背靠着摆动座上的靠背;不荡秋千时,人员在在秋千上休息,摆荡座上的靠背不能翻转,让人员不能完全躺下休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秋千,具有翻转调节靠背便于躺下休息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秋千,包括支撑架、悬吊于所述支撑架上的悬吊框,所述悬吊框上设置有坐板、两侧铰接于所述悬吊框上的靠背、固定于所述悬吊框上且位于所述靠背下方用于支撑所述靠背的支撑杆一,所述靠背上设置有连接架,所述支撑杆一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连接架锁定于所述支撑杆一上的锁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荡秋千时,人员坐在坐板上,靠着靠背,随悬吊框在空中摆动。当不荡秋千需要在秋千上休息时,用锁定件松开靠背上的连接架,翻转靠背使靠背沿铰接处翻转,直至靠背下端面抵触在下方的支撑杆一上,靠背放平后,可躺在坐板及靠背上休息,达到了调整靠背翻转、便于躺下休息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靠背上设置有位于所述靠背一侧的定位杆,所述悬吊框上铰接定位钩,当所述靠背翻转后放置于所述支撑杆一上时,所述定位钩转动后勾住所述定位杆以限定所述靠背翻转。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转靠背直至靠背下端面抵触在支撑杆上,翻转定位钩使定位钩勾住靠背上的定位杆,限定靠背转动,对靠背进行定位,避免人员躺在坐板及靠背上时靠背翻转。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悬吊框上设置有位于所述悬吊框侧壁的限位座一,所述限位座一上端面设置有限位孔一;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对应于所述限位座一的限位座二,所述限位座二上端面设置有限位孔二;所述限位座一和所述限位座二之间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一端设置有用于插接于所述限位孔一的限位杆一且另一端设置用于插接于所述限位孔二内的限位杆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荡秋千时,人员可躺在坐板及靠背上休息。将限位件上的限位杆一插入到限位座一的限位孔一内,限位件上的限位杆二插入到限位座二的限位孔二内,限定悬吊框摆动,避免人员躺在坐板及靠背上休息时从悬吊框上掉落下来,减少秋千使用时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呈长条状且中部设置有用于插接于所述限位孔二内的限位杆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荡秋千时,将限位件取下,限位件上的限位杆一脱离限位孔一,限位件上的限位杆二脱离限位孔二,悬吊框能在支撑架上来回摆动。将长条状的限位件放置于限位座二上端,限位件中部的限位杆三插接于限位孔二内,将限位件放置于支撑架上的限位座二上,对限位件起到定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坐板铰接于所述靠背上,所述悬吊框上设置有位于所述坐板下方供所述坐板放置的承重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荡秋千时,锁定件将靠背的连接架锁定于支撑杆一上,坐板放置在承重杆上且与靠背铰接,坐板与靠背所呈的凹角朝上,人员坐在坐板与靠背所呈的凹角内,在荡秋千时不易从坐板上掉出,提高秋千使用时的安全性。在秋千上休息时,翻转坐板和靠背,坐板和靠背均翻转至水平状态时,靠背下端面抵触于支撑杆一上。再翻转定位钩使得定位钩勾在靠背的定位杆上,限定靠背翻转。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悬吊框上设置有上端面与所述承重杆上端齐平的支撑杆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二的上端与承重杆的上端齐平,坐板翻转至水平状态时,坐板下端抵触在支撑杆二和承重杆上,使坐板在水平状态时稳定,人员躺在坐板上时坐板不易翻转。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撑杆一上供所述连接架嵌入的固定钩、铰接于所述固定钩上用于翻转后将所述连接架锁定于所述固定钩内的锁定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荡秋千时,翻转靠背使靠背上的连接架嵌入到固定钩内,转动锁定钩,锁定钩勾住连接架将连接架锁定在固定钩内,将连接架锁定。当不需要荡秋千时,翻转锁定钩直至锁定钩脱离连接架,翻转靠背及连接架,使得连接架脱离固定钩后,翻转调节靠背。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件为穿设过所述连接架后螺纹连接于所述支撑杆一上的连接螺栓或所述锁定件为固定于所述支撑杆一上的卡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螺栓穿设过连接架后螺纹连接在支撑杆一上,将连接架锁定在支撑杆一上。锁定件也可以为固定在支撑杆上的卡箍,将连接架锁定在支撑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悬吊框两侧均设置有吊杆,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且下端固定于所述吊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悬吊框两侧均设置有吊杆,吊杆通过弹簧悬吊在支撑架上,起到缓冲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顶篷,所述支撑架上端两侧设置有限位盘一,所述限位盘一的端面设置有限位齿一,所述顶篷两侧设置有对应于所述限位盘一的柔性杆、固定于所述柔性杆上的限位盘二,所述限位盘二上设置有啮合于所述限位齿一的限位齿二,所述柔性杆上设置有通孔一,所述限位盘二上设置有通孔二,所述柔性杆上设置有依次穿设过所述通孔一、所述通孔二后螺纹连接于所述限位盘一的调节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上设置顶篷,起到遮雨、遮阳的作用。调节螺栓穿设过通孔一、通孔二后螺纹连接在限位盘一上,带动柔性杆发生弹性形变后,柔性杆上限位盘一抵紧在限位盘二上,限位盘一上的限位齿一与限位盘二上的限位齿二相互咬合,对顶篷起到定位。当旋转调节螺栓远离限位盘二,柔性杆恢复形变,限位盘一脱离限位盘二后,可转动顶篷起到调节顶篷角度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悬吊框悬吊在支撑架上,荡秋千时坐在坐板上,靠着靠背,随悬吊框来回摆动;松开锁定件将靠背的连接架脱离悬吊框上的支撑杆,翻转靠背及坐板至水平状态,靠背下端抵触在支撑杆一上,坐板下端抵触在承重杆和支撑杆二上,可躺在水平的坐板及靠背上休息;其次,转动定位钩勾住靠背上的定位杆,限定靠背翻转;再次,限位件上的限位杆一插接在限位孔一内,限位杆二插接在限位孔二内,限定悬吊框摆动,避免人员在坐板及靠背上休息时掉落下来,达到了翻转靠背便于躺下休息、使用安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悬吊框、坐板、靠背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坐板架、靠背架、支撑杆一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的连接架、支撑杆一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的锁定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1的悬吊框、坐板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A处放大图;

图8是实施例1的靠背、坐板翻转至水平的状态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1的靠背架、悬吊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B处放大图;

图11是实施例1的限位件与悬吊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1的限位件与支撑架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1的限位件与支撑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1的柔性杆、调节螺栓、限位盘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1的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3的C处放大图;

图17是实施例2的锁定件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实施例3的锁定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11、弹簧;12、限位盘一;121、限位齿一;122、螺纹孔;13、限位座二;131、限位孔二;2、悬吊框;21、支撑杆一;22、支撑杆二;23、承重杆;24、定位钩;25、吊杆;26、限位座一;261、限位孔一;27、侧垫;3、坐板;31、坐板架;32、坐垫;4、靠背;41、靠背架;42、靠垫;43、连接架;44、定位杆;5、锁定件;51、固定钩;511、铰接孔一;52、锁定钩;521、铰接孔二;53、锁定螺栓;54、锁定螺母;55、连接螺栓;56、卡箍;6、顶篷;61、柔性杆;611、通孔一;62、限位盘二;621、限位齿二;622、通孔二;63、调节螺栓;7、限位件;71、限位杆一;72、限位杆二;73、限位杆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秋千,如图1、图2所示,包括支撑架1、悬吊于支撑架1上的悬吊框2,悬吊框2两侧固定有吊杆25,吊杆25上端设置有弹簧11。弹簧11上端固定在支撑架1上,下端固定在吊杆25上端,使悬吊框2悬吊在支撑架1上。悬吊框2上设置有坐板3、靠背4,荡秋千时坐在坐板3上,靠着靠背4,随悬吊框2在空中来回摆动。

如图2、图3所示,坐板3包括坐板架31、固定在坐板架31上的坐垫32,靠背4包括靠背架41和固定在靠背架41上的靠垫42,悬吊框2两侧设置有侧垫27。靠背架41两侧铰接在悬吊框2上,靠背架41上铰接有连接架43,悬吊框2上固定有位于靠背4下方的支撑杆一21,支撑杆一21上设置有用于将连接架43锁定在支撑杆一21上的锁定件5。荡秋千时人员可坐在坐板3上荡秋千,当需要在秋千上休息时,松开锁定件5,翻转靠背4直至靠背4处于水平状态,靠背4下端面抵触在支撑杆二22上,便于人员躺下在秋千上休息。

如图4、图5所示,锁定件5包括固定在支撑杆一21上的固定钩51、铰接在固定钩51上端的锁定钩52。固定钩51上端设置有铰接孔一511,锁定钩52上设置有铰接孔二521,锁定件5包括依次穿设过铰接孔一511、铰接孔二521的锁定螺栓53、螺纹连接于锁定螺栓53的锁定螺母54,锁定钩52侧壁抵紧在固定钩51侧壁。当需要将连接架43锁定在支撑杆一21上时,连接架43嵌入到固定钩51内,用力翻转锁定钩52,锁定钩52勾住连接架43使得连接架43被锁定在固定钩51内,由于锁定钩52侧壁抵紧在固定钩51侧壁,锁定钩52通过摩擦力相对于固定钩51位置固定。当需要松开锁定件5翻转靠背4时,用力翻转锁定钩52使锁定钩52脱离连接架43,将连接架43脱离固定钩51后,即可翻转调节靠背4。

如图6、图7所示,坐板3上的坐板架31与靠背4的靠背架41铰接,悬吊框2上固定有位于坐板架31下方的承重杆23,坐板3放置在承重杆23上。悬吊框2上还固定有上端与承重杆23齐平的支撑杆二22。当靠背4上的连接架43通过锁定件5锁定在支撑杆一21上时,坐板3与靠背4所呈的凹角朝上,人员坐在坐板3上不易掉出。如图6到图8所示,当靠背4翻转至水平时,靠背4带动坐板3翻转,靠背4下端抵触在支撑杆一21上,坐板3下端抵触在承重杆23和支撑杆二22上,靠背4和坐板3均处于水平状态,便于人员躺下休息。

如图9、图10所示,靠背4两侧固定有定位杆44,悬吊框2两侧铰接有定位钩24。当靠背4翻转至水平状态时,靠背4下端抵触在支撑杆一21上,转动定位钩24直至定位钩24勾住靠背4上的定位杆44,限定靠背4翻转,避免人员躺在坐板3及靠背4上休息时靠背4发生翻转。

如图11、图12所示,悬吊框2两侧设置固定有限位座一26,限位座一26上端面设置有限位孔一261。支撑架1两侧设置有对应于限位座一26的限位座二13,限位座二13上端面设置有限位孔二131。限位座一26和限位座二13之间设置有限位件7,限位件7呈长条状,限位件7一端设置有用于插接于限位孔一261内的限位杆一71,限位件7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插接于限位孔二131内的限位杆二72。

如图8、图11、图12所示,当需要在秋千上休息时,将靠背4及坐板3翻转至水平,将限位件7上的限位杆一71插接于限位座一26的限位孔一261内,限位杆二72插接于限位座二13的限位孔二131内,限定悬吊框2的摆动,避免悬吊框2晃动导致人员掉落下来。如图13所示,限位件7中部还设置有限位杆三73,当需要荡秋千时,取下限位件7,限位杆一71脱离限位孔一261,限位杆二72脱离限位孔二131,将限位件7放置在限位座二13上端,限位件7中部的限位杆三73插接于限位孔二131内,将限位件7放置在支撑架1上的限位座二13上。

如图8、图14所示,支撑架1上还设置有顶篷6,顶篷6扣在支撑架1上端,用于遮雨、遮阳。如图14、图16所示,支撑架1两侧固定有限位盘一12,限位盘一12的端面设置有限位齿一121。顶篷6两侧设置有对应限位盘一12的柔性杆61,柔性杆61上固定有限位盘二62,限位盘二62上设置有限位齿二621。限位盘一12上设置有螺纹孔122,柔性杆61上设置有通孔一611,限位盘二62上设置有通孔二622。柔性杆61上设置有依次穿设过通孔一611、通孔二622后螺纹连接于螺纹孔122的调节螺栓63,调节螺栓63上设置有手柄。

如图14、图16所示,旋转调节螺栓63使得调节螺栓63靠近限位盘一12,调节螺栓63头部抵紧在柔性杆61上,驱动柔性杆61及限位盘二62靠近限位盘一12,直至限位盘二62上的限位齿二621与限位盘一12上的限位齿一121咬合,将顶篷6固定。当需要调整顶篷6角度时,旋转调节螺栓63使调节螺栓63远离限位盘一12,柔性杆61恢复形变远离限位盘一12,柔性杆61上的限位盘二62远离限位盘一12,限位盘二62脱离限位盘一12后,翻转顶篷6即可调节顶篷6的角度。

使用秋千时,人员坐在悬吊框2的坐板3上,随悬吊框2在空中来回摆动,荡秋千。当需要在秋千上休息时,用锁定件5松开连接架43,翻转靠背4带动坐板3运动,靠背4及坐板3翻转至水平状态时,靠背4下端面抵触在支撑杆一21上,坐板3下端抵触在承重杆23及支撑杆二22上,翻转定位钩24勾住靠背4上的定位杆44,限定靠背4翻转。从限位座二13上取下限位件7,限位件7上的限位杆一71插接在限位孔一261内,限位杆二72插接在限位孔二131内,限定悬吊框2的摆动,便于人员躺在坐板3及靠背4上休息。

实施例2:一种秋千,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17所示,靠背4的连接架43固定在靠背架41上,锁定件5为连接螺栓55,连接架43上设置有通孔三,连接螺栓55穿设过通孔三后与支撑杆一21螺纹连接。

实施例3:一种秋千,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如图18所示,锁定件5为固定在支撑杆一21上的卡箍56,卡箍56扣合在连接架43上。松开卡箍56,连接架43脱离卡箍56,即可翻转靠背4。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