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磁力片的发光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42475发布日期:2020-08-05 02:03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磁力片的发光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玩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具有磁力片的发光体结构。



背景技术:

发光玩具属于一种儿童玩具,尤其是一些具有磁力片的发光玩具,是当下兴起的一种儿童益智玩具,其利用磁力片之间的磁吸力搭建一些简单的三维模型,对于儿童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开发有很大的帮助,然而适龄儿童在接触一段时间后就会对磁力片玩具产生厌烦心理,不再玩磁力片,主要原因在于现有的磁力片功能较为单一,不能带给儿童更多的惊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磁力片的发光体结构,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磁力片的发光体结构,包括若干磁力片,还包括发光体组件、遥控器和控制按钮,所述发光体组件呈立方体结构,所述发光体组件的每个侧面上各设有一所述磁力片,所述控制按钮安装在所述发光体组件上,且所述控制按钮控制所述发光体组件,所述遥控器与所述发光体组件信号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发光体组件包括电路板部分和壳体,所述电路板部分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呈立方体结构,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和上盖,所述上盖扣合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电路板部分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内侧壁上。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底座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一斜切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每一夹角处各设有一所述第一斜切部,每一所述第一斜切部上各设有一第一凹榫和一第一螺丝孔,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两侧。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还包括第二凸榫,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的两侧以及所述第二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的两侧各设有一所述第二凸榫。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底座还包括若干支撑柱,若干所述支撑柱均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且若干所述支撑柱呈矩形阵列。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电路板部分包括电路板、电源开关、usb接口模块、led灯和遥控信号接收器,所述电路板上设有若干圆形孔,每一所述支撑柱分别插设在一所述圆形孔内,所述电路板上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若干所述led灯和一所述遥控信号接收器,若干所述led灯呈环形阵列,所述遥控信号接收器设置在若干所述led灯之间,所述电路板上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一所述电源开关和一所述usb接口模块,其中,所述电源开关、所述usb接口模块、所述遥控信号接收器和若干所述led灯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遥控信号接收器与所述遥控器信号连接,所述电源开关上套设有所述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控制所述电源开关。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底板上还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控制按钮相正对,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usb接口模块相正对。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上盖包括顶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和第二斜切部,所述顶板的下表面的每一夹角处各设有一所述斜切部,每一所述斜切部上各设有一第二凹榫,且每一所述第二凹榫分别与一所述第二凸榫相正对,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对称地设置在所述顶板的下表面的两侧。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还包括若干第一凸榫,所述第三侧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一端的两侧以及所述第四侧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两侧各设有一所述第一凸榫和一第二螺丝孔,且每一所述第一凸榫分别与所述一所述第一凹榫相正对,每一所述第二螺丝孔分别与一所述第一螺丝孔相正对。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发光体组件的每个侧面上各通过两磁力片卡扣连接一个磁力片,且每个磁力片之间通过磁性连接,可以使得拼接后的磁力片更加稳定、防止磁力片脱落;而发光体组件能够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线、能够实现闪烁功能,增加了本发光体结构的趣味性、解决了磁力片功能单一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具有磁力片的发光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具有磁力片的发光体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发光体组件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发光体组件的第一种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发光体组件的第二种爆炸示意图。

图中:1、磁力片;2、发光体组件;3、控制按钮;4、电路板部分;401、电路板;402、电源开关;403、usb接口模块;404、led灯;405、遥控信号接收器;406、圆形孔;5、底座;501、底板;502、第一侧板;503、第二侧板;504、第一斜切部;505、第一凹榫;506、第一螺丝孔;507、第二凸榫;508、支撑柱;509、第一通孔;510、第二通孔;6、上盖;601、顶板;602、第三侧板;603、第四侧板;604、第二斜切部;605、第二凹榫;606、第一凸榫;607、第二螺丝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具有磁力片的发光体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具有磁力片的发光体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发光体组件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发光体组件的第一种爆炸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发光体组件的第二种爆炸示意图,请参见图1至图5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具有磁力片的发光体结构,包括:若干磁力片1,还包括发光体组件2、遥控器(图中未示出)和控制按钮3,发光体组件2呈立方体结构,发光体组件2的每个侧面上各设有一磁力片1,控制按钮3安装在发光体组件2上,且控制按钮3控制发光体组件2,遥控器与发光体组件2信号连接。本实施例中,发光体组件2为立体结构,具有六个侧面,发光体组件2的每个侧面上分别设有两个磁力片卡扣,并通过磁力片卡扣将磁力片1扣合在发光体组件2的侧面上。本实施例中,可以使用遥控器控制发光体组件2,方便实用。本实施例中的磁力片1包括具有四个夹角部的框型结构、以及设置在每个夹角部内的磁性结构,而每个磁性结构均包括磁铁和包裹部分,磁铁转动地设置在包裹部分内,包裹部分设置在夹角部内,且包括部分突出于夹角部的上侧、下侧;或部分突出于夹角部的一侧、或夹角部完全包裹住包裹部分。本实施例中的发光体组件2的每个侧面上的磁力片之间均是通过磁性结构相互吸引连接,从而将发光体组件包裹在六个磁力片1之间。本实施例中的框型结构采用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或透亮材料制成,发光体组件2发光时,光源会透过框型结构散射出来。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发光体组件2包括电路板部分4和壳体,电路板部分4设置在壳体内,壳体呈立方体结构,壳体包括底座5和上盖6,上盖6扣合在底座5上,电路板部分4设置在底座5的内侧壁上。本实施例中,上盖6位于底座5的上侧,且底座5与上盖6之间通过扣合的方式连接,底座5与上盖6之间形成腔体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底座5的内侧壁是指底座面向腔体结构的侧壁。本实施例中的壳体采用透明材料或半透明材料或透亮材料制成。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底座5包括底板501、第一侧板502、第二侧板503和第一斜切部504,底板501的上表面每一夹角处各设有一第一斜切部504,每一第一斜切部504上各设有一第一凹榫505和一第一螺丝孔506,第一侧板502和第二侧板503对称地设置在底板501的上表面的两侧。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榫505位于第一斜切部504上靠近底板501的一侧,第一螺丝孔506位于第一斜切部504上远离底板501的一侧。设置的第一斜切部504可以增加底座5的稳定性。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底座5还包括第二凸榫507,第一侧板502远离底板501的一端的两侧以及第二侧板503远离底板501的一端的两侧各设有一第二凸榫507。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底座5还包括若干支撑柱508,若干支撑柱508均设置在底板501的上表面,且若干支撑柱508呈矩形阵列。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电路板部分4包括电路板401、电源开关402、usb接口模块403、led灯404和遥控信号接收器405,电路板401上设有若干圆形孔406,每一支撑柱508分别插设在一圆形孔406内,电路板401上远离底板501的一侧设有若干led灯404和一遥控信号接收器405,若干led灯404呈环形阵列,遥控信号接收器405设置在若干led灯404之间,电路板401上靠近底板501的一侧设有一电源开关402和一usb接口模块403,其中,电源开关402、usb接口模块403、遥控信号接收器405和若干led灯404分别与电路板401电连接,遥控信号接收器405与遥控器信号连接,电源开关402上套设有控制按钮3,控制按钮3控制电源开关402。电路板401用于为usb接口模块403、led灯404和遥控信号接收器405供电,电源开关402用于控制电路板401的供电和断电功能,控制按钮3用来控制电源开关402的启闭。usb接口模块403用于为电路板401充电,led灯404起到发光、闪烁、能够变化不同颜色的作用,遥控信号接收器405用于接收遥控器发来的指令,从而控制led灯404的闪烁或变换光源颜色。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底板501上还设有第一通孔509和第二通孔510,其中,第一通孔509与控制按钮3相正对,第二通孔510与usb接口模块403相正对。本实施例中,控制按钮3向下突出于第一通孔509,usb接口模块403的一端插设在第二通孔510内。本实施例中,底板501上还设有两个声音检测孔。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上盖6包括顶板601、第三侧板602、第四侧板603和第二斜切部604,顶板601的下表面的每一夹角处各设有一第二斜切部604,每一第二斜切部604上各设有一第二凹榫605,且每一第二凹榫605分别与一第二凸榫507相正对,第三侧板602和第四侧板603对称地设置在顶板601的下表面的两侧。本实施例中,第二凸榫507插设在第二凹榫605内,将上盖6与底座5扣合在一起。设置的第二斜切部604可以增加上盖6的稳定性。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上盖6还包括若干第一凸榫606,第三侧板602远离顶板601的一端的两侧以及第四侧板603远离顶板601的两侧各设有一第一凸榫606和一第二螺丝孔607,且每一第一凸榫606分别与一第一凹榫505相正对,每一第二螺丝孔607分别与一第一螺丝孔506相正对。本实施例中,第一凸榫606用于插入第一凹榫505内将上盖6与底座5扣合在一起。当上盖6与底座5扣合在一起后,可以通过螺丝依次插入第一螺丝孔506和第二螺丝孔607内,能够增加上盖6与底座5连接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螺丝孔506是贯穿第一斜切部504的,当上盖6与底座5拼接后,可从底座5的外侧插入螺丝。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