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筷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425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子筷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子筷生产装置。
技术背景子母筷由塑料母筷和子筷组成,如图1、图2所示,塑料母筷12的下端部为凸柱13, 子筷15的上端部设有与塑料母筷的凸柱大小相对应的凸柱孔14,使用时,塑料母筷的凸柱 插入子筷的凸柱孔中,构成筷子;塑料母筷为塑料制品,子筷为木或竹材料。子筷可以更换, 利用木材的边角余料就可生产子筷,与市场同类产品比较,每年可为国家节约木材400万立 方米;同时筷子的丢弃部分体积小,减少了垃圾处理量,有利于环境卫生。目前,子筷生产装置的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子筷生产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子筷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锯条状 机、圆柱状成型机、钻孔机、打磨抛光机、机架组成;锯条状机包括锯条状电机、第二皮带轮、皮带、第一轴承座、第一皮带轮、圆盘锯、旋 转轴、第二轴承座;旋转轴上固定有圆盘锯、第一皮带轮,旋转轴的一端部由轴承与第一轴 承座相连,旋转轴的另一端部由轴承与第二轴承座相连,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分别与机 架固定连接,圆盘锯处的机架上设有圆盘锯孔,第一皮带轮处的机架上设有第一皮带轮孔, 第一皮带轮由皮带与锯条状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二皮带轮相连;圆柱状成型机包括滑块、液压缸、第一导轨、上刀架、第一挡条、第二挡条、上刀片、 下刀片、下刀架,第一挡条、第二挡条相互平行固定在机架上,第一挡条与第二挡条之间构 成滑道,第一挡条与第二挡条构成的滑道入口处设有上刀片、下刀片,上刀片、下刀片分别 为弧形,上刀片与下刀片构成圆形孔,上刀片与上刀架固定连接,上刀架的两端部分别与第一挡条、第二挡条固定连接,下刀片与下刀架固定连接,下刀架与机架固定连接;滑块上的 顶块位于上刀片、下刀片的前方,滑块上的滑槽位于第一导轨上,液压缸的缸体与机架固定 连接,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滑块固定连接;钻孔机包括第二导轨、第一滑架、钻孔电机、第二滑架、第三导轨、钻孔钻头,钻孔钻 头位于第一挡条与第二挡条构成的滑道出口处,钻孔钻头由联轴器与钻孔电机的输出轴相 连,钻孔电机与第一滑架、第二滑架固定连接,第一滑架上的滑槽位于第二导轨上,第二滑 架上的滑槽位于第三导轨,第二导轨与第三导轨相互平行并固定在机架上,钻孔电机处的机 架上设有钻孔电机移动孔;打磨抛光机由支撑架、打磨抛光电机、砂轮组成,打磨抛光电机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支 撑架与机架固定连接,打磨抛光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砂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其结构简单。


图1是子母筷合在一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子母筷分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图4中的A向视图;图6是塑料母筷注塑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混合搅拌加热壳盖,2-搅拌电机,3-混合搅拌加热壳体,4-合成空腔,5-旋转 杆,6-叶片,7-加热腔,8-电加热管,9-阀门,10-输送管,11-模具;12-塑料母筷,13-凸 柱,14-凸柱孔,15-子筷;16-锯条状电机,17-皮带,18-第一轴承座,19-第一皮带轮,20-圆盘锯,21-旋转轴,22-滑块,23-活塞杆,24-液压缸,25-第一导轨,26-第二导轨,27-第一滑架,28-钻孔电机,29-支撑架,30-打磨抛光电机,31-砂轮,32-机架,33-第一皮带 轮孔,34-圆盘锯孔,35-第二轴承座,36-顶块,37-上刀架,38-第一挡条,39-第二挡条, 40-第二滑架,41-第三导轨,42-钻孔电机移动孔,43-钻孔钻头,44-上刀片,45-下刀片, 46-下刀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子筷生产装置由锯条状机、圆柱状成型机、钻孔机、打磨抛光机、机架32 组成;如图3、图4所示,锯条状机包括锯条状电机16、第二皮带轮、皮带17、第一轴承座 18、第一皮带轮19、圆盘锯20、旋转轴21、第二轴承座35;旋转轴21上固定有圆盘锯20、 第一皮带轮19,旋转轴21的一端部由轴承与第一轴承座18相连,旋转轴21的另一端部由 轴承与第二轴承座35相连,第一轴承座18、第二轴承座35分别与机架32固定连接,圆盘 锯20处的机架32上设有圆盘锯孔34,第一皮带轮19处的机架32上设有第一皮带轮孔33, 第一皮带轮19由皮带17与锯条状电机16的输出轴上的第二皮带轮相连;圆柱状成型机包括滑块22、液压缸24、第一导轨25、上刀架37、第一挡条38、第二挡 条39、上刀片44、下刀片45、下刀架46,第一挡条38、第二挡条39相互平行固定在机架 32上,第一挡条38与第二挡条39之间构成滑道,第一挡条38与第二挡条39构成的滑道入 口处设有上刀片44、下刀片45,上刀片44、下刀片45分别为弧形,上刀片44与下刀片45 构成圆形孔(如图5所示),上刀片44与上刀架37固定连接,上刀架37的两端部分别与第 一挡条38、第二挡条39固定连接,下刀片45与下刀架46固定连接,下刀架秘与机架32 固定连接;滑块22上的顶块36位于上刀片44、下刀片45的前方,滑块22上的滑槽位于第 一导轨25上,液压缸24的缸体与机架32固定连接,液压缸24的活塞杆23与滑块22固定 连接;钻孔机包括第二导轨26、第一滑架27、钻孔电机28、第二滑架40、第三导轨41、钻孔 钻头43,钻孔钻头43位于第一挡条38与第二挡条39构成的滑道出口处,钻孔钻头43由联 轴器与钻孔电机28的输出轴相连,钻孔电机28与第一滑架27、第二滑架40固定连接,第 一滑架27上的滑槽位于第二导轨26上,第二滑架40上的滑槽位于第三导轨41,第二导轨 26与第三导轨41相互平行并固定在机架32上,钻孔电机28处的机架32上设有钻孔电机移 动孔42;打磨抛光机由支撑架29、打磨抛光电机30、砂轮31组成,打磨抛光电机30与支撑架 29固定连接,支撑架29与机架32固定连接,打磨抛光电机30的输出轴上设有砂轮31。子筷生产装置的工作过程木或竹由圆盘锯20锯成条状;条状的木或竹放入上刀片44、 下刀片45与顶块36之间,活塞杆23縮回,条状的木或竹被顶入上刀片44与下刀片45构成圆形孔,成圆柱状的木或竹进入第一挡条38与第二挡条39构成的滑道;手推动钻孔电机 28前进,钻孔钻头43对圆柱状的木或竹钻孔(钻成与塑料母筷的凸柱大小相对应的凸柱孔 14),得毛坯子筷;毛坯子筷由砂轮31打磨抛光(可打磨成尖形),得子筷。如图6所示,塑料母筷注塑机,它由混合搅拌加热装置、模具组成;混合搅拌加热装置 包括混合搅拌加热壳盖l、搅拌电机2、混合搅拌加热壳体3、旋转杆5、电加热管8、输送 管10,混合搅拌加热壳体3设有合成空腔4、加热腔7,加热腔7位于合成空腔4的下方, 加热腔7内设有电加热管8;搅拌电机2的输出轴由联轴器与旋转杆5的上端相连,旋转杆 5上设有叶片6,搅拌电机2与混合搅拌加热壳盖1固定连接,混合搅拌加热壳盖1盖在混 合搅拌加热壳体3上,叶片6位于合成空腔4内;混合搅拌加热壳体3上设有输送管10,输 送管10的入口端与合成空腔4的底部相通,输送管10的出口端位于模具11的浇注口的上 方,输送管10上设有阀门9;模具11的模具腔的形状大小与塑料母筷相对应,塑料母筷的 下端部为凸柱,模具11由上半模、下半模组成,上半模上设有浇注口,浇注口与模具腔相 通。塑料母筷注塑机的工作过程将塑料(如聚丙烯或改性聚乙烯,也可掺杂少量颜料、少 量助剂),加入到合成空腔4内,电加热管8工作对合成空腔4内的物料加热,同时启动搅 拌电机2,叶片6旋转对合成空腔4内的物料混合搅拌,当合成空腔4内的物料温度达到 160-22(TC时(成熔融状),打开阀门9,高温混合物料由输送管IO经模具11的浇注口流入 模具腔内(模具腔的形状根据产品的形状确定,浇注口与模具腔相通),冷却后脱模,得塑 料母筷。
权利要求1.子筷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锯条状机、圆柱状成型机、钻孔机、打磨抛光机、机架(32)组成;锯条状机包括锯条状电机(16)、第二皮带轮、皮带(17)、第一轴承座(18)、第一皮带轮(19)、圆盘锯(20)、旋转轴(21)、第二轴承座(35);旋转轴(21)上固定有圆盘锯(20)、第一皮带轮(19),旋转轴(21)的一端部由轴承与第一轴承座(18)相连,旋转轴(21)的另一端部由轴承与第二轴承座(35)相连,第一轴承座(18)、第二轴承座(35)分别与机架(32)固定连接,圆盘锯(20)处的机架(32)上设有圆盘锯孔(34),第一皮带轮(19)处的机架(32)上设有第一皮带轮孔(33),第一皮带轮(19)由皮带(17)与锯条状电机(16)的输出轴上的第二皮带轮相连;圆柱状成型机包括滑块(22)、液压缸(24)、第一导轨(25)、上刀架(37)、第一挡条(38)、第二挡条(39)、上刀片(44)、下刀片(45)、下刀架(46),第一挡条(38)、第二挡条(39)相互平行固定在机架(32)上,第一挡条(38)与第二挡条(39)之间构成滑道,第一挡条(38)与第二挡条(39)构成的滑道入口处设有上刀片(44)、下刀片(45),上刀片(44)、下刀片(45)分别为弧形,上刀片(44)与下刀片(45)构成圆形孔,上刀片(44)与上刀架(37)固定连接,上刀架(37)的两端部分别与第一挡条(38)、第二挡条(39)固定连接,下刀片(45)与下刀架(46)固定连接,下刀架(46)与机架(32)固定连接;滑块(22)上的顶块(36)位于上刀片(44)、下刀片(45)的前方,滑块(22)上的滑槽位于第一导轨(25)上,液压缸(24)的缸体与机架(32)固定连接,液压缸(24)的活塞杆(23)与滑块(22)固定连接;钻孔机包括第二导轨(26)、第一滑架(27)、钻孔电机(28)、第二滑架(40)、第三导轨(41)、钻孔钻头(43),钻孔钻头(43)位于第一挡条(38)与第二挡条(39)构成的滑道出口处,钻孔钻头(43)由联轴器与钻孔电机(28)的输出轴相连,钻孔电机(28)与第一滑架(27)、第二滑架(40)固定连接,第一滑架(27)上的滑槽位于第二导轨(26)上,第二滑架(40)上的滑槽位于第三导轨(41),第二导轨(26)与第三导轨(41)相互平行并固定在机架(32)上,钻孔电机(28)处的机架(32)上设有钻孔电机移动孔(42);打磨抛光机由支撑架(29)、打磨抛光电机(30)、砂轮(31)组成,打磨抛光电机(30)与支撑架(29)固定连接,支撑架(29)与机架(32)固定连接,打磨抛光电机(30)的输出轴上设有砂轮(3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子筷生产装置。子筷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锯条状机、圆柱状成型机、钻孔机、打磨抛光机、机架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
文档编号B27C5/00GK201158083SQ20082006527
公开日2008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10日
发明者杨琦慧 申请人:杨琦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