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合叠层木板的抗变形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74908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胶合叠层木板的抗变形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均不断崛起,而木板作为家装中经常使用的材料,同时由于各种板材所具备的各项性能均有不同,因此在采用各种板材制造家装木板时均会存在一些问题,而胶合板是家具最为常用材料之一,大多运用于包装领域,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受的挤压力较大,易产生变形,使用寿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胶合叠层木板的抗变形制作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木板的耐磨性能,而且能够提高整体的刚性和强度,从而使得木板整体的抗变形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提高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胶合叠层木板的抗变形制作方法,包括:抗变形层、耐磨层和基板,所述耐磨层通过胶合剂胶合在所述抗变形层的上表面,所述基板通过胶合剂胶合在所述抗变形层的下表面,所述基板为木质纤维板,所述耐磨层由氧化铜粉和石英粉混合构成,所述氧化铜粉的含量占20-30%,所述石英粉的含量占70-80%,所述抗变形层由炭纤维和聚醚酰亚胺混合构成,所述炭纤维的含量为90-95%,所述聚醚酰亚胺的含量为5-10%。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抗变形层的条纹纹理为横向。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耐磨层和所述基板的条纹纹理为纵向。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胶合剂为聚氯乙烯,胶合效果较好,提高整体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不仅能够提高木板的耐磨性能,而且能够提高整体的刚性和强度,从而使得木板整体的抗变形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提高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

一种胶合叠层木板的抗变形制作方法,包括:抗变形层、耐磨层和基板,所述耐磨层通过胶合剂胶合在所述抗变形层的上表面,所述基板通过胶合剂胶合在所述抗变形层的下表面,所述基板为木质纤维板,所述耐磨层由氧化铜粉和石英粉混合构成,所述氧化铜粉的含量占20%,所述石英粉的含量占80%,所述抗变形层由炭纤维和聚醚酰亚胺混合构成,所述炭纤维的含量为90%,所述聚醚酰亚胺的含量为10%。

实施例2

一种胶合叠层木板的抗变形制作方法,包括:抗变形层、耐磨层和基板,所述耐磨层通过胶合剂胶合在所述抗变形层的上表面,所述基板通过胶合剂胶合在所述抗变形层的下表面,所述基板为木质纤维板,所述耐磨层由氧化铜粉和石英粉混合构成,所述氧化铜粉的含量占30%,所述石英粉的含量占70%,所述抗变形层由炭纤维和聚醚酰亚胺混合构成,所述炭纤维的含量为95%,所述聚醚酰亚胺的含量为5%。

实施例3:

一种胶合叠层木板的抗变形制作方法,包括:抗变形层、耐磨层和基板,所述耐磨层通过胶合剂胶合在所述抗变形层的上表面,所述基板通过胶合剂胶合在所述抗变形层的下表面,所述基板为木质纤维板,所述耐磨层由氧化铜粉和石英粉混合构成,所述氧化铜粉的含量占25%,所述石英粉的含量占75%,所述抗变形层由炭纤维和聚醚酰亚胺混合构成,所述炭纤维的含量为92%,所述聚醚酰亚胺的含量为8%。

进一步说明,所述抗变形层的条纹纹理为横向;所述耐磨层和所述基板的条纹纹理为纵向,纹理相互垂直能够进一步提高抗变形能力;所述胶合剂为聚氯乙烯,胶合效果较好,提高整体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再进一步说明,本发明采用的氧化铜粉和石英粉混合使用后使得耐磨层的耐磨性能更加优越,同时采用的炭纤维和聚醚酰亚胺混合使用后使得抗变形层的硬度和刚性都得到大幅提高,最后将上述耐磨层和抗变形层按照上下层叠层的配合方式,使得木板整体的抗变形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合叠层木板的抗变形制作方法,包括:抗变形层、耐磨层和基板,所述耐磨层通过胶合剂胶合在所述抗变形层的上表面,所述基板通过胶合剂胶合在所述抗变形层的下表面,所述基板为木质纤维板,所述耐磨层由氧化铜粉和石英粉混合构成,所述氧化铜粉的含量占20‑30%,所述石英粉的含量占70‑80%,所述抗变形层由炭纤维和聚醚酰亚胺混合构成,所述炭纤维的含量为90‑95%,所述聚醚酰亚胺的含量为5‑10%,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不仅能够提高木板的耐磨性能,而且能够提高整体的刚性和强度,从而使得木板整体的抗变形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提高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宿州市徽睿木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23
技术公布日:2018.04.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