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成型自动封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55889发布日期:2020-06-02 20:24阅读:6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成型自动封边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封边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软成型自动封边机。



背景技术:

封边机是一种常见的木工机械,可以实现封边的机械化操作,其通过在封边条上涂胶,然后将涂有胶水的封边条胶黏在板材的侧边上,以实现对板材进行封边。现有的封边机的功能单一,只能对板材进行简单的封边,自动化程度低,封边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因此,缺陷十分明显,亟需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封边效率高、质量好的软成型自动封边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软成型自动封边机,其包括沿着对板材的加工顺序依次设置的平面整平机构、铣槽装置、刻槽储带装置、上胶裁剪机构、平面压带机构、槽压带机构、裁边机构、修边装置和刮边机构,所述平面整平机构用于对板材的侧面进行铣削,所述铣槽装置用于对侧面铣削后的板材进行铣槽,所述刻槽储带装置用于向上胶裁剪机构供应刻有槽的封边带,所述上胶裁剪机构用于向刻有槽的封边带涂胶水,并将定长封边带剪断,所述平面压带机构用于将涂有胶水的封边带的一端压合在板材的平面位置,所述槽压带机构用于将刻有槽后涂有胶水的封边带的另一端压合在板材的成型槽内,所述裁边机构用于对贴合有封边带的板材的两端进行裁边,所述修边装置用于对裁边后的板材上的封边带的顶面或/和底面进行修边并对修边后的板材上的封边带进行倒角,所述刮边机构用于对倒角后的板材进行刮边以消除刀纹。

进一步地,所述槽压带机构包括基座、转动设置于基座的压带装置、装设于基座并用于驱动压带装置转动的切换驱动装置及装设于基座并用于将压带装置锁紧于基座的锁紧装置,所述压带装置包括转动设置于基座的转轴、装设于转轴的转盘及装设于转盘的多组压带器,切换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转轴驱动连接,多组压带器围绕转轴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设置,多组压带器分别用于将刻有槽后涂有胶水的封边带压合在不同形状的成型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铣槽装置包括铣槽机架、活动设置于铣槽机架的铣槽机构及装设于铣槽机架并用于驱动铣槽机构移动的铣槽移动驱动装置,所述铣槽机构包括与铣槽移动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的铣槽驱动器、装设于铣槽驱动器的输出端的铣槽刀及套设于铣槽刀外的铣槽腔,所述铣槽驱动器用于驱动铣槽刀转动,所述铣槽刀位于铣槽腔内,所述铣槽腔设置有用于供侧面铣削后的板材移动的导料孔及用于吸取废料的吸料孔。

进一步地,所述刻槽储带装置包括刻槽机台、转动设置于刻槽机台的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引导辊、设置于引导辊的进料端的储带供带机构、设置于引导辊的出料端的导料组件、对导料组件内的封边带进行刻槽的刻槽器、用于吸取刻槽器对封边带刻槽时所产生的废料的刻槽吸尘器及设置于导料组件的出料端的送带机构,所述送带机构用于牵引封边带移动至上胶裁剪机构,所述储带供带机构用于储存封边带料并向引导辊供应封边带,所述刻槽器包括上刻槽机构和下刻槽机构,所述上刻槽机构的刻槽端和下刻槽机构的刻槽端均突伸至导料组件内。

进一步地,所述导料组件的出料端与送带机构之间转动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限位轮,所述第一限位轮的周向设置有用于对封边带限位的第一限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上胶裁剪机构包括涂胶机台、装设于涂胶机台的边带导料装置、装设于涂胶机台并位于边带导料装置的出料端的挡料板、与挡料板滚动抵触的抵触滚动件、设置于涂胶机台并用于对封边带的顶部进行限位的第一顶部限位件、装设于涂胶机台的涂胶装置、位于涂胶装置与第一顶部限位件之间的送带装置、设置于送带装置的出料端的导向板、位于送带装置与涂胶装置之间并用于对导向板内的封边带进行裁切的裁切装置及设置于涂胶装置的出料端的压带装置,所述压带装置包括转动设置的主压带辊及设置于主压带辊的底端的支撑环,所述边带导料装置的进料端与刻槽储带装置的出料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修边装置包括粗修机构和精修机构,所述粗修机构的进料端与裁边机构的出料端连通,所述粗修机构的出料端与精修机构的进料端连通,所述精修机构的出料端与刮边机构的进料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粗修机构包括粗修机架及升降设置于粗修机架的上粗修装置和下粗修装置,所述上粗修装置和下粗修装置相对设置,所述上粗修装置经由粗修上弹性件与粗修机架的顶部连接,所述下粗修装置经由缓冲器与粗修机架的底部连接,所述上粗修装置和下粗修装置均包括升降设置于粗修机架的粗修升降座、滑动连接于粗修升降座的粗修移动座、装设于粗修升降座并用于驱动粗修移动座移动的粗修移动驱动器、装设于粗修移动座的粗修驱动器、装设于粗修驱动器的输出端的粗修刀及转动设置于粗修移动座的若干个粗修滚动件,所述粗修移动座的移动方向与粗修升降座的移动方向交叉设置,所述上粗修装置的粗修刀与下粗修装置的粗修刀之间具有粗修间隙,若干个粗修滚动件沿着粗修间隙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粗修滚动件位于粗修间隙远离粗修驱动器的一侧,所述上粗修装置的粗修滚动件与下粗修装置的粗修滚动件之间具有可调压料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精修机构包括精修机架及升降设置于精修机架的上精修装置和下精修装置,所述上精修装置与下精修装置上下错位设置,所述上精修装置经由精修上弹性件与精修机架的顶部连接,所述下精修装置经由精修下弹性件与精修机架的底部连接,所述上精修装置的修边端所在的水平面与下精修装置的修边端所在的水平面之间设置有精修间隙,所述上精修装置的修边端设置有若干个精修第一侧滚动件和若干个精修上滚动件,所述下精修装置的修边端设置有若干个精修第二侧滚动件和若干个精修下滚动件,若干个精修第一侧滚动件、若干个精修上滚动件、若干个精修第二侧滚动件和若干个精修下滚动件均沿着精修间隙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精修第一侧滚动件和精修第二侧滚动件均位于精修间隙的内侧,精修上滚动件和精修下滚动件均位于精修间隙的外侧,且精修上滚动件和精修下滚动件分别位于精修间隙的顶面和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刮边机构包括刮边机架及升降设置于刮边机架的上刮边装置和下刮边装置,所述上刮边装置与下刮边装置上下错位设置,所述上刮边装置的刮边端所在的水平面与下刮边装置的刮边端所在的水平面之间设置有刮边间隙,所述上刮边装置的刮边端设置有若干个刮边第一侧滚动件和若干个刮边上滚动件,所述下刮边装置的刮边端设置有若干个刮边第二侧滚动件和若干个刮边下滚动件,若干个刮边第一侧滚动件、若干个刮边上滚动件、若干个刮边第二侧滚动件和若干个刮边下滚动件均沿着刮边间隙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刮边第一侧滚动件和刮边第二侧滚动件均位于刮边间隙的内侧,刮边上滚动件和刮边下滚动件均位于刮边间隙的外侧,且刮边上滚动件和刮边下滚动件分别位于刮边间隙的顶面和底面,所述上刮边装置的上方设置有上吸尘罩,所述下刮边装置的下方设置有下吸尘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自动化地对板材加工出成型槽,并对板材带有成型槽的侧面进行贴边、裁边、修边、倒角和刮边,一体化地对板材进行封边,提高了对板材封边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且由于封边带提前刻槽,所以能够对带有异形成型槽的板材进行封边,提高了封边机的使用范围,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铣槽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刻槽储带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刻槽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导料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上胶裁剪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槽压带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槽压带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转盘和锁紧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一调节座、压带滚轮、轮座和压带缓冲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第二压带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粗修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粗修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精修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刮边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至图1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软成型自动封边机,其包括沿着对板材的加工顺序依次设置的平面整平机构1、铣槽装置2、刻槽储带装置3、上胶裁剪机构4、平面压带机构5、槽压带机构6、裁边机构7、修边装置8和刮边机构91,所述平面整平机构1用于对板材的侧面进行铣削,所述铣槽装置2用于对侧面铣削后的板材进行铣槽,所述刻槽储带装置3用于向上胶裁剪机构4供应刻有槽的封边带,所述上胶裁剪机构4用于向刻有槽的封边带涂胶水,并将定长封边带剪断,所述平面压带机构5用于将涂有胶水的封边带的一端压合在板材的平面位置,所述槽压带机构6用于将刻有槽后涂有胶水的封边带的另一端压合在板材的成型槽内,所述裁边机构7用于对贴合有封边带的板材的两端进行裁边,所述修边装置8用于对裁边后的板材上的封边带的顶面或/和底面进行修边并对修边后的板材上的封边带进行倒角,所述刮边机构91用于对倒角后的板材进行刮边以消除刀纹。

实际应用中,移动的板材依次经过平面整平机构1、铣槽装置2、刻槽储带装置3、上胶裁剪机构4、平面压带机构5、槽压带机构6、裁边机构7、修边装置8和刮边机构91,平面整平机构1对板材的待贴封边带的侧面进行铣削,使得待贴封边带的侧面平整,以提高板材的待贴封边带的侧面的平面度,铣槽装置2对铣削后的板材的待贴封边带的侧面加工成型出成型槽,使得板材的待贴封边带的侧面具有平面和成型槽,成型槽的形状根据实际需求而选择,同时,刻槽储带装置3将刻有槽的封边带供应至上胶裁剪机构4,上胶裁剪机构4向该封边带涂胶水,平面压带机构5将刻有槽后涂有胶水的封边带的一端压合在板材的平面上,当上胶裁剪机构4对封边带涂胶的长度为设定值(涂有胶水的封边带长度大于板材的长度)时,上胶裁剪机构4将定长的封边带剪断,随着板材的移动,平面压带机构5将剪断后的封边带全部压合在板材的平面上,同时槽压带机构6将封边带的另一端压合在成型槽内,由于封边带预刻有槽,所以封边带的另一端能够顺畅地沿着成型槽的槽壁紧密地贴合在成型槽的表面,从而实现对板材的侧面进行贴边,裁边机构7对贴边后的板材的两端多余的封边带进行裁切,使得封边带的两端与板材的两端平齐,修边装置8对板材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多余的封边带进行修边,使得封边带的上侧和下侧分别与板材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平齐,并对修边后的板材上的封边带的上边角和下边角进行倒角,最后刮边机构91对倒角后的封边带进行刮边处理以消除封边带上的刀纹,提高了对板材封边的质量。本发明自动化地对板材加工出成型槽,并对板材带有成型槽的侧面进行贴边、裁边、修边、倒角和刮边,一体化地对板材进行封边,提高了对板材封边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且由于封边带提前刻槽,所以能够对带有异形成型槽的板材进行封边,提高了封边机的使用范围,实用性好。

本实施例中,槽压带机构6包括基座41、转动设置于基座41的压带装置42、装设于基座41并用于驱动压带装置42转动的切换驱动装置43及装设于基座41并用于将压带装置42锁紧于基座41的锁紧装置44,所述压带装置42包括转动设置于基座41的转轴421、装设于转轴421的转盘422及装设于转盘422的多组压带器,切换驱动装置43的输出端与转轴421驱动连接,多组压带器围绕转轴421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设置,多组压带器分别用于将刻有槽后涂有胶水的封边带压合在不同形状的成型槽内。

实际应用中,根据铣槽装置2对板材所加工出不同形状的成型槽,切换驱动装置43驱动转轴421转动设定的角度,转动的转轴421带动转盘422转动设定的角度,转动的转盘422带动多组压带器同步转动设定的角度,以实现对压带装置42中多组压带器进行切换,使得压带装置42中与板材的成型槽配对的一组压带器转动设置设定的位置,然后锁紧装置44将压带装置42锁紧在基座41上,使得压带装置42保持目前的压带状态,提高了压带装置42的稳定性,该组压带器将刻有槽后涂有胶水的封边带的另一端压合在成型槽内。盖槽压带机构6根据板材的不同形状的成型槽自动化地切换与其配对的压带器,能够满足对不同成型槽的板材进行压带,切换方便,压带器的切换效率高,提高了压带的效率,不需要人工调节压带件或频繁更换不同结构的压带件,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通过锁紧装置44对压带装置42进行锁紧,保证了压带装置42的稳定性,进而能够提高压带的质量。

具体地,转盘4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转盘422分别装设于转轴421的两端,压带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转盘422连接,两个转盘422均位于基座41内。通过增设两个转盘422对压带器进行固定和支撑,避免了压带器处于悬臂的状态,提高了压带器的强度及所能承受负荷的能力,延长了压带器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所述转盘422包括呈圆饼状的转板4221及均装设于转板4221的多个固定板,多个固定板围绕转板4221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设置,所述固定板大致呈凵字型,多个压带器分别装设于多个固定板,固定板的两端均突伸出转板4221外。该结构设计,使得多个固定板分布均匀,转盘422每次只需转动设定角度,即可实现对压带器进行切换,切换方便、快捷,自动化程度高,且切换的位置精度高。

具体地,所述转板4221经由连接键装设于转轴421,所述转板4221设置有多个限位滑槽4222,多个限位滑槽4222与多个固定板一一对应设置,每个固定板均设置有与限位滑槽4222滑动配合的限位滑块4223;转板4221与固定板组装时,固定板的限位滑块4223沿着转板4221的限位滑槽4222移动,直至限位滑块4223与限位滑槽4222组装到位,再通过固定螺栓将固定板锁紧在转板4221上;该结构设计,不但便于转板4221与固定板的组装,还提高了转板4221与固定板组装的稳固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带器的数量为三组,三组压带器分别为第一压带器423、第二压带器424和第三压带器425,所述固定板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固定板分别为第一固定板4224、第二固定板4225和第三固定板4226,第一压带器423、第二压带器424和第三压带器425分别装设于第一固定板4224、第二固定板4225和第三固定板4226;第一固定板4224、第二固定板4225和第三固定板4226的结构相同,第一压带器423、第二压带器424和第三压带器425分别能够对板材的不同形状的成型槽进行压带,即转盘422每转动120°就能切换一组压带器。

具体地,第一压带器423的结构与第三压带器425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压带器423或/和第三压带器425包括分别装设于第一固定板4224的两端的两根第一连接轴4231及分别装设于两根第一连接轴4231的两排第一压带组件4232;实际工作时,通过两排第一压带组件4232配合以对板材的成型槽进行压带;每排第一压带组件4232均包括多个沿着第一连接轴423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压带件4233;具体地,所述第一压带件4233包括活动设置于第一连接轴4231的第一调整架4234、装设于第一调整架4234的一端的第一调节座4235、转动设置于第一调节座4235的压带滚轮4236及用于将第一调整架423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轴4231的第一固定件234,所述第一固定件234为螺丝。

第一调整架4234不但能够沿着第一连接轴4231的长度方向以调节相邻两个第一调整架4234之间的距离,还能够沿着第一连接轴4231的中心轴线转动以调节第一调整架4234的倾斜角度,从而调整两排第一压带组件4232中第一调整架4234间的位置关系,进而使得两排第一压带组件4232的相对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板材的成型槽而调节;且通过调节第一调节座4235在第一调整架4234上的倾斜角度,调节完后,再将第一调节座4235固定在第一调整架4234上,从而调节压带滚轮4236的倾斜角度,进而调节两排第一压带组件4232中压带滚轮4236间的相对位置,两排第一压带组件4232的压带滚轮4236相互配合以对板材的成型槽进行压带;在不需要拆装的情况下,只需调整第一调整架4234的倾斜角度(压带角度)、压带滚轮4236的倾斜角度(压带角度)、两排第一压带组件4232中第一调整架4234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和两排第一压带组件4232中压带滚轮4236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就能够对板材的不同形状的成型槽进行压带。

在第一压带器423中,两排第一压带组件4232呈八字型设置,两排第一压带组件4232的第一调整架4234错位设置,即两排第一压带组件4232的压带滚轮4236错位设置,且两排第一压带组件4232的压带滚轮4236平行设置。在第三压带器425中,两排第一压带组件4232交叉设置,两排第一压带组件4232的第一调整架4234间隔设置,即两排第一压带组件4232的压带滚轮4236间隔设置,且两排第一压带组件4232的压带滚轮4236交叉设置。

具体地,所述第一压带件4233还包括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轮座4237及压带缓冲件4238,所述压带滚轮4236转动连接于轮座4237,所述轮座4237的一端与第一调节座4235的一端铰接,压带缓冲件4238设置于轮座4237的另一端与第一调节座4235的另一端之间,所述第一调节座4235远离铰接点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部4230,所述轮座4237设置有与第一限位部4230抵触的第二限位部4239;具体地,所述压带缓冲件4238为弹簧。通过增设缓冲组件对压带滚轮4236进行缓冲,使得压带滚轮4236对板材的成型槽压带时柔性接触,避免了压带滚轮4236与板材发生硬性冲击碰撞而损坏板材、边带或压带滚轮4236。其中,轮座4237的一端与第一调节座4235的一端铰接,第一调节座4235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限位部4230对轮座4237的第二限位部4239进行限位,使得轮座4237只能在设定的角度范围能转动,提高了轮座4237及压带滚轮4236在压带时的稳定性。

具体地,所述第二压带器424包括装设于第二固定板4225的第二连接轴4241及沿着第二连接轴4241的长度方向依次装设于第二连接轴4241的多个第二调整架4242,多个第二调整架4242分别设置有不同结构的第二压带件4243,多个第二调整架4242上的不同结构的第二压带件4243配合以对板材的成型槽进行压带。第二调整架4242的数量为四个,第一个第二调整架4242上的第二压带件4243为多个呈直线排列设置的压带轮,第二个第二调整架4242上的第二压带件4243为靠近第一个第二调整架424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弧面的压带板,第三个第二调整架4242上的第二压带件4243为靠近第二个第二调整架424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导弧面的压带板,第四个第二调整架4242上的第二压带件4243为带有压带直边的压带板;第二压带器424对板材的成型槽压带时,首先第一个第二调整架4242上的多个压带轮对板材的成型槽压带,然后经由第二个第二调整架4242上设置有第一导弧面的压带板对板材的成型槽压带,再经由第三个第二调整架4242上设置有第二导弧面的压带板对板材的成型槽压带,最后经由第四个第二调整架4242上带有压带直边的压带板对板材的成型槽压带。四个第二调整架4242的第二压带件4243依次对板材的成型槽进行压带。具体地,所述第一个第二调整架4242的第二压带件4243可拆卸地连接有导向杆4244,导向杆4244包括倾斜部及与倾斜部连接的直杆部,直杆部靠近第二个第二调整架4242设置,倾斜部远离第二个第二调整架4242的一端自倾斜部靠近第二个第二调整架4242的一端向外倾斜设置。通过增设可拆卸的导向杆4244对板材的成型槽进行压带,使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具体地,第二调整架4242包括活动设置于第二连接轴4241的安装座4245、升降设置于安装座4245的升降架4246、设置于升降架4246与安装座4245之间的纵向缓冲件4247、滑动设置于升降架4246的滑动架4248及设置于滑动架4248与升降架4246之间的横向缓冲件4249,滑动架4248的滑动方向与升降架4246的移动方向交叉设置,第二压带件4243装设于滑动架4248远离横向缓冲件4249的一端。该结构设计,通过纵向缓冲件4247和横向缓冲件4249对第二压带件4243进行缓冲,使得第二压带件4243对板材的成型槽压带时柔性接触,避免了第二压带件4243与板材发生硬性冲击碰撞而损坏板材、封边带或第二压带件4243;其中,安装座4245不但能够沿着第二连接轴4241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调节相邻两个安装座4245之间的距离,还能够绕第二连接轴4241的中心轴线转动设定的角度,从而调节安装座4245的倾斜角度,进而调节第二压带件4243的倾斜角度(压带角度),能够对板材的不同成型槽进行压带。

具体地,所述纵向缓冲件4247的结构与横向缓冲件4249的结构相同,所述纵向缓冲件4247包括与升降架4246螺纹连接的螺栓、与螺栓螺纹连接的螺母及套设于螺栓外的压簧,所述压簧的一端与螺母抵触,压簧的另一端与升降架4246的顶部抵触。当需要对纵向缓冲件4247的缓冲力大小进行调节时,只需扭动螺母以改变压簧的弹性形变量,从而调节压簧的回弹力大小,进而调节纵向缓冲件4247的缓冲力大小,调节方便、快捷,实用性强。

具体地,所述基座41的底部驱动连接有第一移动驱动机构45,所述第一移动驱动机构45包括底座451、转动设置于底座451的丝杆452、与丝杆452螺纹连接的螺纹件453、装设于丝杆452的读数器454及设置于丝杆452的一端的驱动件455,所述螺纹件453与基座41连接。通过第一移动驱动机构45对基座41的位置进行调节,提高了基座41的灵动性,且通过读数器454来对基座41的调节距离进行检测,使得基座41的调节距离可视化,数据可以直接读取,提高了对基座41进行位置调节的精度。具体地,所述驱动件455可以为与丝杆452一体成型的正多边体,也可以为电机431,所述多边形体为正方体或正六边体。实际工作时,通过带有对应正多边形槽的扳手扭动驱动件455,使得驱动件455带动丝杆452转动,从而能够手动调节基座41的移动位置。

具体地,所述锁紧装置44包括装设于基座41的一侧的气缸441及装设于气缸441的活塞杆的锁紧件442,所述基座41设置有通孔,锁紧件442容设于通孔内并能够沿着通孔滑动,所述转盘422的转板4221设置有用于与通孔连通的多个锁紧孔4227,多个锁紧孔4227围绕转轴421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设置,多个锁紧孔4227与多组压带器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锁紧件442贯穿通孔后插装于其中一个锁紧孔4227内。实际工作时,当切换驱动装置43驱动转盘422转动设定的角度后,转板4221的其中一个锁紧孔4227与基座41的通孔连通,此时,气缸441驱动锁紧件442沿着通孔的内壁靠近转板4221移动,直至锁紧件442插装于对应的锁紧孔4227内,使得锁紧件442对转盘422进行锁紧,避免转盘422发生自转而导致压带装置42转动,提高了压带装置42的稳定性。

具体地,所述切换驱动装置43包括装设于基座41的另一侧的电机431、转动设置于基座41的蜗杆432及与蜗杆432啮合的蜗轮433,所述蜗轮433装设于转轴421的一端,所述电机431的输出轴与蜗杆432的一端驱动连接。通过蜗轮433与蜗杆432配合传动,实现多组压带器的切换,其传动的稳定性好,传动精度高,且能够改变传动力的方向,使得切换驱动装置43的结构紧凑。

本实施例中,铣槽装置2包括铣槽机架10、活动设置于铣槽机架10的铣槽机构11及装设于铣槽机架10并用于驱动铣槽机构11移动的铣槽移动驱动装置12,铣槽机构11包括与铣槽移动驱动装置12的输出端连接的铣槽驱动器111、装设于铣槽驱动器111的输出端的铣槽刀112及套设于铣槽刀112外的铣槽腔113,铣槽驱动器111用于驱动铣槽刀112转动,铣槽刀112位于铣槽腔113内,所述铣槽腔113设置有用于供侧面铣削后的板材移动的导料孔114及用于吸取废料的吸料孔115,所述铣槽腔113朝远离导料孔114的一侧凸设有吸料管116,所述吸料孔115贯穿吸料管116,吸料管116与外部的吸料装置连通。

实际工作时,移动的板材穿经铣槽腔113的导料孔114,导料孔114不但对板材起到导向和避让的作用,导料孔114的内壁还对板材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长条状的板材因没有支撑而变形,保证了板材移动的稳定性以及铣槽的质量,同时铣槽驱动器111驱动铣槽刀112转动,且移动驱动装置12驱动铣槽机构11靠近铣槽腔113内的板材移动,使得转动的铣槽刀112对移动的板材进行连续铣削,以对板材加工出成型槽,在铣槽的过程中,吸料孔115吸取铣槽腔113内铣槽时所产生的废料,便于对废料进行收集和清理,避免废料随意飞溅,提高了工作环境的洁净。该铣槽装置2的结构简单,工作稳定,能够在线式连续地对移动的板材进行铣槽,对板材的铣槽质量好、效率高,且能够及时地对废料进行收集和清理,避免废料影响机器正常对板材铣槽,进一步提高了铣槽的质量。

具体地,所述移动驱动装置12的数量和铣槽机构11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移动驱动装置12关于铣槽机架10的中心线a对称设置,两个铣槽机构11关于铣槽机架10的中心线a对称设置。两个铣槽机构11依次对板材进行铣槽,进一步提高了铣槽的效率和质量。

本实施例中,刻槽储带装置3包括刻槽机台20、转动设置于刻槽机台20的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引导辊21、设置于引导辊21的进料端的储带供带机构22、设置于引导辊21的出料端的导料组件23、对导料组件23内的封边带进行刻槽的刻槽器24、用于吸取刻槽器24对封边带刻槽时所产生的废料的刻槽吸尘器25及设置于导料组件23的出料端的送带机构26,送带机构26用于牵引封边带移动至上胶裁剪机构4,所述储带供带机构22用于储存封边带料并向引导辊21供应封边带,所述刻槽器24包括上刻槽机构241和下刻槽机构242,所述上刻槽机构241的刻槽端和下刻槽机构242的刻槽端均突伸至导料组件23内。

实际工作时,封边带料储存于储带供带机构22,储带供带机构22将封边带料的封边带供应至相邻的两个引导辊21之间,且该边带依次贯穿导料组件23、送带机构26,送带机构26牵引封边带沿着绕设的移动轨迹移动,在封边带移动的过程中,上刻槽机构241和下刻槽机构242分别对位于导料组件23内的封边带进行刻槽,使得封边带的不同位置刻有槽,使得封边带刻有槽,一次性能够在封边带上加工出两道刻槽,提高了对封边带刻槽的效率,刻槽的位置精度高,在刻槽的同时,刻槽吸尘器25能够及时地吸附刻槽时所产生的废料(如:粉屑等),便于对废料进行收集和清理,避免废料随意飞溅或散落,提高了工作环境的洁净。该装置的刻槽和储带一体设置,能够保证封边带移动的稳定性,提高了对封边带刻槽的质量,能够在线式连续地对移动的封边带进行刻槽,一次性能够加工出两道刻槽,提高了对封边带刻槽的效率,两道刻槽之间的位置精度高,增加了加工封边带的样式,且能够及时地对废料进行收集和清理,避免废料影响机器正常对边带刻槽,进一步提高了刻槽的质量,降低了操作员的劳动强度。

本实施例中,上刻槽机构241或/和下刻槽机构242包括装设于刻槽机台20的第二移动驱动机构243、装设于第二移动驱动机构243的输出端的刻槽驱动器244及装设于刻槽驱动器244的输出端的刻槽刀245,所述刻槽刀245的刀刃位于刻槽吸尘器25内并突伸至导料组件23内,所述刻槽驱动器244用于驱动刻槽刀245转动。实际工作时,刻槽驱动器244驱动刻槽刀245转动,第二移动驱动机构243驱动刻槽刀245移动至刻槽的位置,转动的刻槽刀245突伸至导料组件23内并对位于导料组件23内的封边带刻槽。

具体地,所述导料组件23包括第一导料板231及与第一导料板231平行设置的第二导料板232,所述第一导料板231设置有刻槽孔233,所述刻槽刀245的刀刃经由刻槽孔233突伸至第一导料板231与第二导料板232之间,所述刻槽吸尘器25与刻槽孔233连通。封边带经由引导辊21导引后进入第一导料板231和第二导料板232之间,第一导料板231和第二导料板232对封边带进行限位和导向,以保证封边带移动的稳定性,且刻槽孔233为刻槽刀245的刀刃提供避让的空间,以保证刻槽刀245能够对封边带进行刻槽,刻槽吸尘器25吸取刻槽时所产生的废料。

本实施例中,所述储带供带机构22包括储带座221、对称设置于储带座221的两侧的两个储料架及对称设置于储带座221的两侧的两个放带轮223,储带座221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导带辊224,位于储带座221同一侧的多个导带辊224按照封边带的绕设位置围绕放带轮223设置。该结构设计的储带供带机构22,能够储存两卷相同或不相同的封边带料,一卷封边带料处于工作状态,另一卷封边带料处于非工作状态,节省了更换封边带料的时间,提高了更换封边带料的效率,进而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或者一卷封边带料的封边带需要经过刻槽处理,另一卷封边带料的边带不需要刻槽处理,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而选择储存于不同工位的封边带料,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优选地,储带座221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有边带的光电开关225,光电开关225电连接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刻槽储带装置3启闭。通过光电开关225对封边带进行检测,以确保储料架上有封边带,当封边带用完后,提醒操作员更换新的封边带料。具体地,引导辊21的数量为三个。两个封边带分别经由两个相邻引导辊21导引,以对封边带进行限位和导向,提高了边带移动的稳定性和效率。

具体地,所述导料组件23的出料端与送带机构26之间转动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限位轮29,所述第一限位轮29的周向设置有用于对封边带限位的第一限位槽,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轮29的数量为两个。封边带的一端突伸至第一限位槽内,第一限位槽对封边带进行限位,提高了封边带移动的稳定性,两个第一限位轮29分别对两卷封边带料的封边带进行限位。

具体地,所述第二导料板232包括固定件234、弹片235及挡板236,所述固定件234可拆卸地装设于刻槽机台20,所述弹片235的一端装设于固定件234,所述挡板236装设于弹片235的另一端,所述挡板236位于弹片235靠近第一导料板231的一侧,弹片235向挡板236提供朝向第一导料板231的弹力。封边带位于挡板236与第一导料板231之间,弹片235向挡板236提供一个弹力,使得挡板236将封边带按压在第一导料板231上,从而使得封边带能够始终贴着第一导料板231的内侧面移动,以提高了封边带移动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刻槽的质量,且由于弹片235具有弹性,所以挡板236与第一导料板231之间的距离能够根据实际封边带的厚度而自动调节,挡板236的灵动性好,适合对不同厚度的封边带进行导向,使得导料组件23的使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具体地,所述刻槽机台20螺纹连接有若干个刻槽连接杆292,所述刻槽机台20还设置有刻槽弹性片,刻槽弹片的一端与刻槽机台20固定连接,刻槽连接杆292贯穿刻槽弹性片的另一端,在刻槽弹性片的弹性力作用下,将刻槽连接杆292固定于刻槽机台20的设定位置,若干个刻槽连接杆292与若干个第一限位轮29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限位轮29转动设置于刻槽连接杆292的底端。当按压刻槽弹性片的另一端使得刻槽弹性片释放对刻槽连接杆292的锁紧力时,即可调节刻槽连接杆292升降移动,调节完刻槽连接杆292的竖直位置后,只需释放对刻槽弹性片的另一端的按压力,在回弹力的作用下,刻槽弹性片的另一端重新将刻槽连接杆292固定在刻槽机台20上,从而实现限位轮29的升降调节。通过刻槽连接杆292对第一限位轮29在竖直方向的位置进行调节,以便于第一限位轮29对不同规格的封边带进行限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胶裁剪机构4包括涂胶机台31、装设于涂胶机台31的边带导料装置32、装设于涂胶机台31并位于边带导料装置32的出料端的挡料板33、与挡料板33滚动抵触的抵触滚动件34、设置于涂胶机台31并用于对封边带的顶部进行限位的第一顶部限位件35、装设于涂胶机台31的涂胶装置36、位于涂胶装置36与第一顶部限位件35之间的送带装置37、设置于送带装置37的出料端的导向板38、位于送带装置37与涂胶装置36之间并用于对导向板38内的封边带进行裁切的裁切装置39及设置于涂胶装置36的出料端的压合装置30,所述压合装置30包括转动设置的主压带辊301及设置于主压带辊301的底端的支撑环302,所述边带导料装置32的进料端与刻槽储带装置3的送带机构26连通。

实际工作时,刻槽储带装置3向上胶裁剪机构4供应刻有槽的封边带,使得封边带依次经过边带导料装置32、挡料板33与抵触滚动件34之间、第一顶部限位件35、送带装置37、导向板38、涂胶装置36和压合装置30,送带装置37对封边带进行输送,使得封边带能够持续移动,封边带移动的过程中,边带导料装置32对移动的封边带起到导向的作用,抵触滚动件34将封边带抵触至挡料板33,使得封边带始终贴着挡料板33移动,第一顶部限位件35抵触封边带的顶部,顶部被限位后的封边带经由送带装置37进入至导向板38,导向板38将移动的封边带导向至涂胶装置36,涂胶装置36对封边带涂胶,涂胶后的封边带经由压合装置30压紧并胶黏在板材的侧边上,以实现对板材进行贴边,当贴边的长度等于预设长度时,裁切装置39对导向板38内的封边带进行裁切,以使设定长度的封边带胶黏在板材的侧边。当涂胶后的封边带移动至压合装置30后,支撑环302对涂胶后的封边带的底部进行支撑,主压带辊301与封边带上没有涂胶的一侧面滚动抵触,以将封边带上涂有胶水的一面紧紧地胶黏在板材的侧边,通过支撑环302对封边带进行支撑,避免封边带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出现下垂的现象,提高了对板材贴边的质量。盖上胶裁剪机构4对封边带的移动进行导向,保证了封边带移动的稳定性,提高了封边带移动的效率,且在压带时通过支撑环302对封边带进行支撑,避免对板材进行压带贴边的时候封边带出现下垂的现象,提高了对板材贴边的精度和质量。

具体地,涂胶装置36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边带导料装置32的底部设置有两道导料槽324,边带导料装置32转动设置有两个第二限位轮325,两个第二限位轮325分别位于两道导料槽324的上方,第二限位轮325的周向设置有第二限位槽326,两道导料槽324分别对刻槽储带装置3的两卷封边带料的封边带进行导向,两个第二限位轮325的第二限位槽326分别对刻槽储带装置3的两卷封边带料的封边带进行限位,以保证封边带移动的稳定性。

具体地,修边装置8包括粗修机构81和精修机构82,粗修机构81的进料端与裁边机构7的出料端连通,粗修机构81的出料端与精修机构82的进料端连通,精修机构82的出料端与刮边机构91的进料端连通,所述粗修机构81用于对板材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多余的封边带进行修边,使得封边带的上侧和下侧分别与板材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平齐,精修机构82用于对修边后的板材上的封边带的上边角和下边角进行倒角,使得封边带上产生r角。

本实施例中,粗修机构81包括粗修机架51及升降设置于粗修机架51的上粗修装置52和下粗修装置53,上粗修装置52和下粗修装置53相对设置,上粗修装置52经由粗修上弹性件54与粗修机架51的顶部连接,下粗修装置53经由缓冲器55与粗修机架51的底部连接,上粗修装置52和下粗修装置53均包括升降设置于粗修机架51的粗修升降座521、滑动连接于粗修升降座521的粗修移动座522、装设于粗修升降座521并用于驱动粗修移动座522移动的粗修移动驱动器523、装设于粗修移动座522的粗修驱动器524、装设于粗修驱动器524的输出端的粗修刀525及转动设置于粗修移动座522的若干个粗修滚动件526,粗修移动座522的移动方向与粗修升降座521的移动方向交叉设置,上粗修装置52的粗修刀525与下粗修装置53的粗修刀525之间具有粗修间隙527,若干个粗修滚动件526沿着粗修间隙527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粗修滚动件526位于粗修间隙527远离粗修驱动器524的一侧,上粗修装置52的粗修滚动件526与下粗修装置53的粗修滚动件526之间具有可调压料间隙528。

实际应用中,粗修移动驱动器523驱动粗修移动座522连带粗修刀525和粗修滚动件526移动至设定的位置,使得粗修刀525处于切削的位置,粗修滚动件526处于压板的位置,由于上粗修装置52经由粗修上弹性件54与粗修机架51的顶部连接,下粗修装置53经由缓冲器55与粗修机架51的底部连接,所以上粗修装置52与上粗修装置52之间的距离(粗修间隙527和可调压料间隙528)能够根据板材的厚度而调节,在板材沿着粗修间隙527和可调压料间隙528移动的之前,板材的端部先与粗修滚动件526滚动抵触,当板材的厚度大于可调压料间隙528时,板材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分别与上粗修装置52的粗修滚动件526和下粗修装置53的粗修滚动件526滚动抵触,使得上粗修装置52和下粗修装置53分别挤压粗修上弹性件54和缓冲器55,从而使得上粗修装置52的粗修滚动件526和下粗修装置53的粗修滚动件526往彼此远离的方向移动,直至可调压料间隙528与板材的厚度相等,上粗修装置52的粗修滚动件526和下粗修装置53的粗修滚动件526配合对移动的板材进行按压和导向,提高了板材移动的稳定性,板材沿着可调压料间隙528移动并进入粗修间隙527,粗修驱动器524驱动粗修刀525转动,转动的粗修刀525对板材上多余的封边条进行切削,使得上粗修装置52和下粗修装置53分别对粗修间隙527内移动的板材的上侧和下侧上多余的封边条进行切削,以对板材上的封边条进行修边;当板材的厚度变小后,上粗修装置52和下粗修装置53分别在粗修上弹性件54和缓冲器55的回弹力作用下彼此靠近移动,从而能够自动地调节粗修间隙527的大小和可调压料间隙528的大小,以适合对不同厚度的板材进行压板和切削。该粗修机构81能够同时对板材上的封边带的上侧面和下侧面进行修边,提高了对板材修边的效率,通过粗修滚动件526与板材滚动抵触以对移动的板材进行按压和导向,提高了板材移动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对板材修边的质量,且粗修间隙527和可调压料间隙528能够根据实际板材的厚度调节,以满足对不同厚度的板材进行修边,适用范围广,不需要人工调节,降低了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提高了对板材修边的效率。

具体地,缓冲器55实现对下粗修装置53进行弹性支撑及缓冲,能够对板材进行保护,所述缓冲器55包括下弹簧552及与精修机架61的底部螺纹连接并用于调节下弹簧552的弹力的调节件551,所述下弹簧552的一端抵触调节件551,下弹簧552的另一端抵触下精修装置626的底部。通过调节件551调节下弹簧552的形变量,从而调节下弹簧552的弹力,进而能够调节下精修装置626的粗修滚动件526受挤压时的位移量,从而限定了粗修间隙527自动调节的行程范围。

具体地,所述粗修上弹性件54包括上固定座541、上螺杆件542、上连接件543及两个上弹簧544,上连接件543的一端与上粗修装置52连接,上连接件543的另一端与上螺杆件542的中部滑动连接,两个上弹簧544均套设于上螺杆件542外,上螺杆件542的顶端与上固定座541连接,一个上弹簧544的两端分别与上螺杆件542的螺帽和上连接件543的另一端抵触,另一个上弹簧544的两端分别与上固定座541与上连接件543的另一端抵触;具体地,所述上螺杆件542的顶端与上固定座541螺纹连接。上弹性件实现对上粗修装置52进行弹性吊挂,使得上粗修装置52始终位于上粗修装置52的上方,上粗修装置52的粗修刀525与下粗修装置53的粗修刀525之间具有粗修间隙527,上粗修装置52上移时,粗修升降座521挤压位于上固定座541与上连接件543之间的上弹簧544,该上弹簧544为上粗修装置52的上移提供调节的空间,且对上粗修装置52起到缓冲的作用;当上粗修装置52时,位于上螺杆件542的螺帽和上连接件543之间的上弹簧544对上粗修装置52提供支撑力,即可起到抵消重力的作用。当需要调节两个上弹簧544的弹力时,扭动上螺杆件542,上螺杆件542与上固定座541螺纹连接,使得上螺杆件542能够相对上固定座541上、下移动,上、下移动的上螺杆件542能够改变两个上弹簧544的变形量,从而改变两个上弹簧544的回弹力,进而能够限定粗修间隙527和可调压料间隙528自动调节的行程范围。

具体地,所述粗修间隙527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均设置有第一毛刷529,板材进入粗修间隙527和移出粗修间隙527均经由第一毛刷529对板材的顶面和底面进行清扫;所述粗修移动座522装设有粗修吸尘器520,粗修吸尘器520能够及时地对修边时所产生的废料进行吸附。

本实施例中,所述精修机构82包括精修机架61及升降设置于精修机架61的上精修装置62和下精修装置626,所述上精修装置62与下精修装置626上下错位设置,所述上精修装置62经由精修上弹性件63与精修机架61的顶部连接,所述下精修装置626经由精修下弹性件与精修机架61的底部连接,所述上精修装置62的修边端所在的水平面与下精修装置626的修边端所在的水平面之间设置有精修间隙65,所述上精修装置62的修边端设置有若干个精修第一侧滚动件66和若干个精修上滚动件661,所述下精修装置626的修边端设置有若干个精修第二侧滚动件67和若干个精修下滚动件671,若干个精修第一侧滚动件66、若干个精修上滚动件661、若干个精修第二侧滚动件67和若干个精修下滚动件671均沿着精修间隙65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精修第一侧滚动件66和精修第二侧滚动件67均位于精修间隙65的内侧,精修上滚动件661和精修下滚动件671均位于精修间隙65的外侧,且精修上滚动件661和精修下滚动件671分别位于精修间隙65的顶面和底面。

实际应用中,板材从粗修间隙527进入至精修间隙65并沿着精修间隙65移动,首先下精修装置626对板材的底面多余的封边条进行精修边,然后上精修装置62对板材的顶面多余的封边条进行精修边,能够一次性对板材的顶面、底面多余的封边条进行精修边,提高了精修边的效率;在板材移动的过程中,当板材处于下精修装置626处时,若干个精修第二侧滚动件67对板材的侧面抵触定位,若干个精修下滚动件671对板材的底面抵触定位,提高了板材沿着精修间隙65移动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对板材的底面多余封边条进行精修边的质量;当板材处于上精修装置62处时,若干个精修第一侧滚动件66对板材的侧面抵触定位,若干个精修上滚动件661对板材的顶面抵触定位,提高了板材沿着精修间隙65移动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对板材的顶面多余的封边条进行精修边的质量,修边质量好;由于下精修装置626经由精修下弹性件与精修机架61的底部弹性连接,上精修装置62经由精修上弹性件63与精修机架61的顶边弹性连接,所以当板材的厚度大于精修间隙65时,板材的底面和顶面分别挤压精修下滚动件671和精修上滚动件661,精修下滚动件671所承受的挤压力经由下精修装置626压缩精修下弹性件,使得下精修装置626能够向下移动,精修上滚动件661所承受的挤压力经由上精修装置62压缩精修上弹性件63,使得上精修装置62能够向上移动,使得上精修装置62的修边端所在的水平面与下精修装置626的修边端所在的水平面之间距离(精修间隙65的大小)等于板材的厚度,当板材的厚度变小后,下精修装置626和上精修装置62分别在精修下弹性件和精修上弹性件63的回弹力作用下彼此靠近移动并复位,从而精修间隙65能够根据板材的厚度而调节。

本实施例中,所述刮边机构91包括刮边机架71及升降设置于刮边机架71的上刮边装置72和下刮边装置73,所述上刮边装置72与下刮边装置73上下错位设置,所述上刮边装置72的刮边端所在的水平面与下刮边装置73的刮边端所在的水平面之间设置有刮边间隙74,所述上刮边装置72的刮边端设置有若干个刮边第一侧滚动件75和若干个刮边上滚动件751,所述下刮边装置73的刮边端设置有若干个刮边第二侧滚动件76和若干个刮边下滚动件761,若干个刮边第一侧滚动件75、若干个刮边上滚动件751、若干个刮边第二侧滚动件76和若干个刮边下滚动件761均沿着刮边间隙74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刮边第一侧滚动件75和刮边第二侧滚动件76均位于刮边间隙74的内侧,刮边上滚动件751和刮边下滚动件761均位于刮边间隙74的外侧,且刮边上滚动件751和刮边下滚动件761分别位于刮边间隙74的顶面和底面,所述上刮边装置72的上方设置有上吸尘罩752,所述下刮边装置73的下方设置有下吸尘罩762。

实际应用中,倒角后的板材移动至刮边间隙74并沿着刮边间隙74移动,首先下刮边装置73对板材的底边角进行刮边,然后上刮边装置72对板材的顶边角进行刮边,能够一次性对板材的顶边角、底边角进行刮边,提高了刮边的效率;在板材移动的过程中,当板材处于下刮边装置73处时,若干个刮边第二侧滚动件76对板材的侧面抵触定位,若干个刮边下滚动件761对板材的底面抵触定位,提高了板材沿着刮边间隙74移动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对板材的底边角进行刮边的质量;当板材处于上刮边装置72处时,若干个刮边第一侧滚动件75对板材的侧面抵触定位,若干个刮边上滚动件751对板材的顶面抵触定位,提高了板材沿着刮边间隙74移动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对板材的顶边角进行刮边的质量,刮边质量好;在刮边的过程中,下吸尘罩762和上吸尘罩752能够及时地分别对下刮边装置73和上刮边装置72刮边时所产生的废料(如粉尘等)进行吸附,能够提高了工作环境的洁净,还能够保证了刮边的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刮边装置72经由刮边上弹性件77与刮边机架71的顶部连接,所述下刮边装置73经由刮边下弹性件与刮边机架71的底部连接。该结构设计,刮边间隙74能够根据实际板材的厚度调节,以满足对不同厚度的板材进行刮边,使用范围广,实用性强,不需要人工调节刮边间隙74的大小,降低了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提高了对板材刮边的效率

具体地,平面整平机构1、平面压带机构5、送带机构26和裁边机构7均属于现有技术,所述第二移动驱动机构243的结构与移动驱动装置12的结构相同,所述移动驱动装置12包括纵移驱动机构121和横移驱动机构122,纵移驱动机构121的结构和横移驱动机构122的结构均与第一移动驱动机构45的结构相同,所述精修上弹性件63的结构和刮边上弹性件77的结构均与粗修上弹性件54的结构相同,所述精修下弹性件的结构和刮边下弹性件的结构均与缓冲器55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