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木质家装建材产品生产用弯料开料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56788发布日期:2022-02-08 02:32阅读:89来源:国知局
异形木质家装建材产品生产用弯料开料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开料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异形木质家装建材产品生产用弯料开料锯。


背景技术:

2.精密开料锯是采用全自动触摸屏控制,人机一体化操作,在触摸屏或者pc机上输入需要开料的数据,启动机器,机器自动运行对需要加工的板材进行精准裁切。随着家具业的迅速发展,企业厂家在板材开料机械中的开料精度方面要求越来越高,普通推台锯凸显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精度不够、崩边、断层、工伤、效率低下的现象困扰着这类企业的发展,然异形木材弯料开料尤为艰难。
3.然市面上的开料锯大多成直线、斜线开料,异性木材开料大多靠人工开料,且开料难度大,为此我们提出异形木质家装建材产品生产用弯料开料锯。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异形木质家装建材产品生产用弯料开料锯,弯料开料可通过模具夹块顶端表面开设的曲线限位孔进行限位开料,模具夹块与木材夹块固定搭配设置使得的异形木材开料线统一,使得开料边精确度高,同时减轻人工弯料开料的难度。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异形木质家装建材产品生产用弯料开料锯,包括开料锯主体、木料、操作台、开料机构,所述开料机构包括锯刀、模具夹块、木材夹块、夹套,所述木料处于木材夹块内侧,所述模具夹块处于木材夹块底端,所述木材夹块与模具夹块固定连接,所述模具夹块顶端表面开设有曲线限位孔,所述锯刀贯穿模具夹块顶端表面开设的曲线限位孔,所述夹套套设于木材夹块两端,所述开料机构对异形木材起到夹紧模块化曲线开料。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模具夹块底端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锯刀中轴线处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端两侧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两端处于滚轮中心处开设的环形槽内,所述滚轮处于模具夹块底端表面开设的限位槽内侧。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料锯主体顶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开料锯主体与连接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顶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操作台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顶端表面开设有转槽,所述连接块顶端处于转槽内侧,所述限位块两侧设置有插销,所述连接块表面对称开设有凹槽,所述连接块与限位块通过插销固定。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锯刀双向均设有锯齿。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木材夹块两侧均设置有手柄,所述木材夹块内侧面为弧形。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模具夹块底端表面开设有限位槽与模
具夹块顶端表面开设的曲线限位孔相连通。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过设置的开料机构,有效使得弯料开料可通过模具夹块顶端表面开设的曲线限位孔进行限位开料,通过模具夹块与木材夹块固定搭配设置,使得的异形木材开料线统一,使得开料边精确度高,同时减轻人工弯料开料的难度;
13.2、通过支撑杆与滚轮的搭配设置,有效使得滚轮处于限位槽内侧对锯刀起到限位保护的作用,通过设置支撑杆对锯刀双向设置的锯齿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板卡套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锯刀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其中:1、开料锯主体;2、锯刀;3、模具夹块;4、木材夹块;5、手柄;6、夹套;7、连接块;8、限位块;9、木料;10、滚轮;11、限位槽;12、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20.实施例:
21.如图1、图2、图3所示,异形木质家装建材产品生产用弯料开料锯,包括开料锯主体1、木料9、操作台、开料机构,开料机构包括锯刀2、模具夹块3、木材夹块4、夹套6,木料9处于木材夹块4内侧,模具夹块3处于木材夹块4底端,木材夹块4与模具夹块3固定连接,模具夹块3顶端表面开设有曲线限位孔,锯刀2贯穿模具夹块3顶端表面开设的曲线限位孔,夹套6套设于木材夹块4两端,开料机构对异形木材起到夹紧模块化曲线开料。
22.当人员使用异形木质家装建材产品生产用弯料开料锯时,需将木料9通过夹套6卡紧固定在木材夹块4内侧,同时保持锯刀2底端设置的滚轮10处于模具夹块3底端表面的开设的限位槽11内侧,此时启动开料锯主体1,开料锯主体1带动锯刀2进行开料,人员握紧手柄5通过模具夹块3顶端表面开设有曲线限位孔由木料9一端向另一端移动进行开料,开料完成关闭开料锯主体1即可。
23.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请如图2、图4所示,模具夹块3底端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1,锯刀2中轴线处设置有支撑杆12,支撑杆12底端两侧设置有转杆,转杆两端处于滚轮10中心处开设的环形槽内,滚轮10处于模具夹块3底端表面开设的限位槽11内侧;通过本设置,有效使得滚轮10处于限位槽11内侧对锯刀2起到限位保护的作用,通过设置支撑杆12对锯刀2双向设置的锯齿进行保护。
24.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请如图1所示,开料锯主体1顶端设置有连接块7,开料锯主体1与连接块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连接块7顶端设置有限位块8,限位块8与操作台顶板固定连接,限位块8顶端表面开设有转槽,连接块7顶端处于转槽内侧,限位块8两侧设置有插销,连接块7表面对称开设有凹槽,连接块7与限位块8通过插销固定;通过本设置,有效使得开料锯主体1可灵活转动改变锯刀2的方向进行开料,同时开料锯主体1可固定在操作台内侧进行开料,且便于开料锯主体1安装拆卸及维护。
25.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请如图1、图4所示,锯刀2双向均设有锯齿;通过本设置,使得锯刀2可双向开料,增加开料锯主体1的实用性。
26.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请如图1、图3所示,木材夹块4两侧均设置有手柄5,木材夹块4内侧面为弧形;通过本设置,有效使得木料9被卡紧在木材夹块4内侧,同时手柄5便于辅助木料9开料移动。
27.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请如图1、图2所示,模具夹块3底端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1与模具夹块3顶端表面开设的曲线限位孔相连通;通过本设置,有效使得锯刀2贯穿模具夹块3顶端表面开设的曲线限位孔,且锯刀2底端转动连接的滚轮10处于限位槽11内侧。
2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异形木质家装建材产品生产用弯料开料锯,包括开料锯主体(1)、木料(9)、操作台、开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料机构包括锯刀(2)、模具夹块(3)、木材夹块(4)、夹套(6),所述木料(9)处于木材夹块(4)内侧,所述模具夹块(3)处于木材夹块(4)底端,所述木材夹块(4)与模具夹块(3)固定连接,所述模具夹块(3)顶端表面开设有曲线限位孔,所述锯刀(2)贯穿模具夹块(3)顶端表面开设的曲线限位孔,所述夹套(6)套设于木材夹块(4)两端,所述开料机构对异形木材起到夹紧模块化曲线开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木质家装建材产品生产用弯料开料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夹块(3)底端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1),所述锯刀(2)中轴线处设置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底端两侧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两端处于滚轮(10)中心处开设的环形槽内,所述滚轮(10)处于模具夹块(3)底端表面开设的限位槽(11)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木质家装建材产品生产用弯料开料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料锯主体(1)顶端设置有连接块(7),所述开料锯主体(1)与连接块(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7)顶端设置有限位块(8),所述限位块(8)与操作台顶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8)顶端表面开设有转槽,所述连接块(7)顶端处于转槽内侧,所述限位块(8)两侧设置有插销,所述连接块(7)表面对称开设有凹槽,所述连接块(7)与限位块(8)通过插销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木质家装建材产品生产用弯料开料锯,其特征在于:所述锯刀(2)双向均设有锯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木质家装建材产品生产用弯料开料锯,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材夹块(4)两侧均设置有手柄(5),所述木材夹块(4)内侧面为弧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木质家装建材产品生产用弯料开料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夹块(3)底端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1)与模具夹块(3)顶端表面开设的曲线限位孔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异形木质家装建材产品生产用弯料开料锯,包括开料锯主体、木料、操作台、开料机构,所述开料机构包括锯刀、模具夹块、木材夹块、夹套,所述木料处于木材夹块内侧,所述模具夹块处于木材夹块底端,所述木材夹块与模具夹块固定连接,所述模具夹块顶端表面开设有曲线限位孔,所述锯刀贯穿模具夹块顶端表面开设的曲线限位孔,所述夹套套设于木材夹块两端,所述开料机构对异形木材起到夹紧模块化曲线开料;通过设置的开料机构,有效使得弯料开料可通过模具夹块顶端表面开设的曲线限位孔进行限位开料,通过模具夹块与木材夹块固定搭配设置,使得的异形木材开料线统一,使得开料边精确度高,同时减轻人工弯料开料的难度。度。度。


技术研发人员:李咏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咏诚
技术研发日:2021.08.13
技术公布日:202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