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入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083阅读:9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入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入边装置,特别是一种共轭凸轮式折入边装置,安装在无梭织机之左、右墙板上端部的胸梁上,用于将纬纱夹持住并切断,然后把切断的纬纱头折入梭口而形成光边,属于织机的附属配件。
背景技术
周知,无梭织机采用机外供纬,每纬都被纬纱剪刀剪断,因此在成形的织物两边均有一小段的纬纱头露在布边外,织出的都是毛边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各种织物的面料及编织质量要求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一些中高档无梭织机上在织高档面料时均要求织光边布,这就需要在织机上增设折入边装置。目前,较常见的折入边装置主要有沟槽凸轮、圆柱凸轮、靠弹簧力回复的径向盘形凸轮等几种结构形式,其中沟槽凸轮式折入边装置,由于凸轮与滚子均为钢体,为了使运转灵活,在槽与滚子间必须留有几丝的空隙,这样放大到执行机构时晃动较大,而折入边装置工作的对象是一根纬纱,因此要求执行机构必须动作稳定可靠,不能有大的晃动,而上述机构却却相反,因晃动较大而直接会影响到折入边装置动作的成功率;圆柱凸轮式折入边装置,与沟槽凸轮式折入边装置相似,同样存在着执行机构动作稳定性差、晃动较大的问题,而且该装置体积较大、影响与织机的安装;而靠弹簧力回复的径向盘形凸轮式折入边装置,因要克服弹簧力,需输入的功率较大,在升程时滚子与凸轮接触应力较大,易磨损,特别是在高速运转时,由于受惯性力和冲击振动的影响,导致滚子脱离与凸轮外圆轮廓线的配合,产生瞬时运动失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运动稳定可靠、无晃动、能有效提高钩针钩入纬纱头动作的成功率、降低万纬失误率的折入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折入边装置,它包括一机壳1;一机盖20,与机壳1相固定;一凸轮轴6,置于机壳1上,具轴键16;一剪刀轴共轭凸轮5、一旋转共轭凸轮7、一钩针轴共轭凸轮12、一压脚轴共轭凸轮17,分别安装在凸轮轴6上,且与凸轮轴6上的轴键16固定;一剪刀轴47,安装在机壳1上,可轴向移动;一导向杆60,固定在机壳1上;一对滚轮座56,一端活套在导向杆60上,另一端与剪刀轴47固定;一对轴承滚轮54,分别安装在一对滚轮座56上,且与剪刀轴共轭凸轮5的两轮沿接触;一钩针轴50,安装在机壳1上,可轴向移动;一导向杆22,固定在机壳1上;一对滚轮座51,一端活套在导向杆22上,另一端与钩针轴50固定;一对轴承滚轮23,分别安装在一对滚轮座51上,且与钩针轴共轭凸轮12的两轮沿接触;一压脚轴49,安装在机壳1上,可轴向移动;一导向杆48,固定在机壳1上;一对滚轮座52,一端活套在导向杆48上,另一端与压脚轴49固定;一对轴承滚轮21,分别安装在一对滚轮座52上,且与压脚轴共轭凸轮17的两轮沿接触;一摆臂轴15,安装在机壳1上;一摆臂11,枢置于摆臂轴15上;一对轴承滚轮13,分别安装在摆臂11上,且与旋转共轭凸轮7的两轮沿接触;一钩针轴套53,设在钩针轴50上,具平面55;一旋转滑动套57,安装在钩针轴套53上;一调整连杆9,一端与摆臂11枢接,另一端与旋转滑动套57枢接;一剪刀座42,位于机壳1外,具下剪刀40,且一端固定在剪刀轴47上,另一端活套在压脚轴49上;一压脚座37,枢置于剪刀座42上,具滑道31、压脚杆29、压脚弹簧35、压脚39;一上剪刀38,固定在压脚座37上,且与下剪刀40相配;一滑块座30,固定在压脚轴49上;一滑块32,枢接在滑块座30上,且位于压脚座37的滑道31内;一钩针座24,固定在钩针轴50上;一钩针26、一压板27,分别安装在钩针座24上,且使压板27位于压脚杆29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的共轭凸轮式折入边装置后,当凸轮轴6上输入动力转动时,带动四组共轭凸轮同时旋转,四组共轭凸轮通过轴承滚轮分别控制剪刀轴47、钩针轴50、压脚轴49的轴向往复运动及钩针轴50的转动,由安装在上述三根轴上的下剪刀40、上剪刀38、压脚39、钩针26等执行机构作出相应的动作来将纬纱夹持住并切断,接着再把切断的纬纱头折入梭口而形成折入边,该机构具有结构紧凑、运动稳定可靠、无晃动、能提高折入边装置动作的成功率、降低万纬失误率的优点。
附图
及图面说明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凸轮轴6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4安装在机壳1的凸轮轴承孔18内,一对凸轮轴轴盖3分别套设在机壳1外侧的凸轮轴6上,且通过若干螺钉2固定在机壳1的前、后两侧上。在凸轮轴1的一端上安装有传动齿轮,用于连接织机的动力传动机构,藉由该传动齿轮,将织机的动力传递给凸轮轴6。本实用新型的机盖20固定在机壳1的上端部,在机壳1的壳腔内四只共轭凸轮剪刀轴共轭凸轮5、旋转共轭凸轮7、钩针轴共轭凸轮12、压脚轴共轭凸轮17分别套设在凸轮轴6上并与凸轮轴6上的轴键16固定,四对轴承滚轮54、13、23、21分别与上述四只共轭凸轮5、7、12、17的轮沿接触并贴合。本实用新型的剪刀轴47一端活设在机壳1上,另一端在穿过机壳1、轴座46后与剪刀座42上的轴孔43固定,轴座46通过螺钉固定在机壳1的外侧,导向杆60的两端固定在机壳1上,一对滚轮座56连为一体,且一端分别活套在导向杆60上,另一端则分别与剪刀轴47固定,当凸轮轴6旋转时,由剪刀轴共轭凸轮5推动一对轴承滚轮54作左、右往复运动,从而由与轴承滚轮54固定的滚轮座56带动剪刀轴47作同步的左、右轴向往复运动,在此过程中导向杆60起导向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钩针轴50的一端活设在机壳1上,另一端在穿过机壳1、轴座44后与钩针座24上的轴孔25固定,轴座44通过螺钉固定在机壳1的外侧,导向杆22的两端固定在机壳1上,一对滚轮座51连为一体,且一端分别活套在导向杆22上,另一端分别与钩针轴50固定,当凸轮轴6旋转时,由钩针轴共轭凸轮12推动一对轴承滚轮23作左、右往复运动,从而由与轴承滚轮23固定的一对滚轮座51带动钩针轴50作同步的左、右轴向往复运动,在此过程中导向杆22起导向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压脚轴49的一端活设在机壳1上,另一端在穿过机壳1、轴座45后插配在剪刀座42的轴孔28内,轴座45通过螺钉固定在机壳1的外侧,导向杆48的两端固定在机壳1上,一对滚轮座52连为一体,且一端分别活套在导向杆48上,另一端分别与压脚轴49固定,当凸轮轴6旋转时,由压脚轴共轭凸轮17推动一对轴承滚轮21作左、右轴向往复运动,从而由与轴承滚轮21固定的滚轮座52带动压脚轴49作同步的左、右轴向往复运动,在此过程中导向杆48起导向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摆臂轴15的两端安装在机壳1前、后两端的摆臂轴孔19内,在摆臂轴15上安装有摆臂轴座14,摆臂11安装在摆臂轴座14上,一对轴承滚轮13固设在摆臂11上且与旋转共轭凸轮7的两轮沿接触并贴合。本实用新型的钩针轴套53可与钩针轴50一体制作,也可以分体后再固定,在钩针轴套53的上、下方分别制有平面55,平面55外安装有一旋转滑动套57,旋转滑动套57位于滑动套座59内,滑动套座59固定在机壳1上。本实用新型的调整连杆9的一端通过连杆轴10枢接在摆臂11上,另一端则通过轴螺钉8枢接在旋转滑动套57的轴孔58内,当凸轮轴6旋转时,由旋转共轭凸轮7推动一对轴承滚轮13作上、下摆动,从而由摆臂11带动调整连杆9作上、下摆动,进而由调整连杆9一端的旋转滑动套57带动钩针轴50,使钩针轴50在作左、右轴向运动的同时还作径向的旋转运动。本实用新型的压脚座37通过轴螺钉36枢接在剪刀座42上,压脚座37能绕轴螺钉36作上、下方向的旋转运动,上剪刀38固定在压脚座37上,且与剪刀座42上的下剪刀40组合成一把完整的剪刀。本实用新型的滑块座30通过其上的轴孔61固定在压脚轴49上,滑块32通过轴34枢接在滑块座30上,使滑块32能绕轴34旋转,在滑块3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33,滑块32通过其上的滑槽33嵌设在压脚座37的滑道31内,当剪刀座42、滑块座30跟随着剪刀轴47、压脚轴49作左、右移动时,由滑块座30上的滑块32推动压脚座37绕轴螺钉36作上、下方向的旋转运动。本实用新型的钩针座24通过其上的轴孔25固设在钩针轴50上,钩针26通过调整螺钉62安装在钩针座24上,通过拧松调整螺钉62,可调节钩针26在钩针座24上的位置。同样压板27通过调整螺钉安装在钩针座24上,并位于压脚杆29的正上方,通过拧松调整螺钉,可调节压板27在钩针座24上的位置。
本折入边装置的O°应与织机打纬位置的O°对应,开始时,引入的纬纱由钢箍打纬并被边经纱织住后,压脚座49、剪刀轴47、钩针轴50向右伸出,此时钩针26保持在上方,而钩针座24上的压板27压住压脚杆29,迫使压脚弹簧35压缩,压脚杆29连同其下端部的压脚39一起向下住移,而使压脚39与压脚座37之间形成开口,随着三根轴的进一步向右伸出,最终纬纱进入压脚39与压脚座37间的开口,与此同时,钩针轴50带动其上的钩针26向下旋转,而钩针座24上的压板27也一起向上旋转而放开压脚杆29,此时压脚杆29在压脚弹簧35回复力的作用下,带动压脚39一起向上位移而与压脚座37闭合,将开口内的纬纱压住,然后压脚轴49相对于剪刀轴47向右前伸,推动压脚座37上的上剪刀38与下剪刀40闭合,将纬纱剪断。此时钩针26继续向下旋转,伸到布边开口的当中、纬纱的上方,在靠近压脚座37的地方停顿住,然后向左后退,伸入压脚座37中。再由于压脚轴49和剪刀轴47的相对运动,带动压脚座37绕轴螺钉36向上旋转,并向左退过钩针26,压在压脚39内的纬纱被压脚座37带着绕到了钩针26上,最后钩针26向上旋转,带着所绕的纬纱进入布边开口,通过下一纬的打纬动作,将纬纱头织入布边内而形成整齐的折入光边。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于织机上的折入边装置是由左、右各一套构成,分别安装在在织机左、右墙板上端部的胸梁上,成对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折入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机壳(1);一机盖(20),与机壳(1)相固定;一凸轮轴(6),置于机壳(1)上,具轴键(16);一剪刀轴共轭凸轮(5)、一旋转共轭凸轮(7)、一钩针轴共轭凸轮(12)、一压脚轴共轭凸轮(17),分别安装在凸轮轴(6)上,且与凸轮轴(6)上的轴键(16)固定;一剪刀轴(47),安装在机壳(1)上,可轴向移动;一导向杆(60),固定在机壳(1)上;一对滚轮座(56),一端活套在导向杆(60)上,另一端与剪刀轴(47)固定;一对轴承滚轮(54),分别安装在一对滚轮座(56)上,且与剪刀轴共轭凸轮(5)的两轮沿接触;一钩针轴(50),安装在机壳(1)上,可轴向移动;一导向杆(22),固定在机壳(1)上;一对滚轮座(51),一端活套在导向杆(22)上,另一端与钩针轴(50)固定;一对轴承滚轮(23),分别安装在一对滚轮座(51)上,且与钩针轴共轭凸轮(12)的两轮沿接触;一压脚轴(49),安装在机壳(1)上,可轴向移动;一导向杆(48),固定在机壳(1)上;一对滚轮座(52),一端活套在导向杆(48)上,另一端与压脚轴(49)固定;一对轴承滚轮(21),分别安装在一对滚轮座(52)上,且与压脚轴共轭凸轮(17)的两轮沿接触;一摆臂轴(15),安装在机壳(1)上;一摆臂(11),枢置于摆臂轴(15)上;一对轴承滚轮(13),分别安装在摆臂(11)上,且与旋转共轭凸轮(7)的两轮沿接触;一钩针轴套(53),设在钩针轴(50)上,具平面(55);一旋转滑动套(57),安装在钩针轴套(53)上;一调整连杆(9),一端与摆臂(11)枢接,另一端与旋转滑动套(57)枢接;一剪刀座(42),位于机壳(1)外,具下剪刀(40),且一端固定在剪刀轴(47)上,另一端活套在压脚轴(49)上;一压脚座(37),枢置于剪刀座(42)上,具滑道(31)、压脚杆(29)、压脚弹簧(35)、压脚(39);一上剪刀(38),固定在压脚座(37)上,且与下剪刀(40)相配;一滑块座(30),固定在压脚轴(49)上;一滑块(32),枢接在滑块座(30)上,且位于压脚座(37)的滑道(31)内;一钩针座(24),固定在钩针轴(50)上;一钩针(26)、一压板(27),分别安装在钩针座(24)上,且使压板(27)位于压脚杆(29)的上方。
专利摘要一种折入边装置,特别是一种共轭凸轮式折入边装置,安装在无梭织机之左、右墙板上端部的胸梁上,用于将纬纱夹持住并切断,然后把切断的纬纱头折入梭口而形成光边,属于织机的附属配件。它包括一机壳;一机盖;一凸轮轴;一剪刀轴共轭凸轮组;一旋转共轭凸轮组;一钩针轴共轭凸轮组;一压脚轴共轭凸轮组;一剪刀轴;一钩针轴;一压脚轴;一剪刀座;一压脚座;一滑块座;一滑块;一钩针座;一钩针;一压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运动稳定可靠、无晃动、能提高折入边装置动作的成功率、降低万纬失误率的优点。
文档编号D03D47/00GK2646167SQ0327744
公开日2004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4日
发明者汪建明, 龚月锋, 陆中华 申请人:常熟纺织机械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