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晾衣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992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晾衣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晾衣架。
背景技术
市场上已有的大多数晾衣架,一般包括拉绳组件、晾杆和衣架挂钩,其中衣架挂钩与晾杆的连接方式基本上是,衣架挂钩具有两个环,一个是开缝环套于晾杆,拧紧开缝环上的螺钉,可将开缝环固定于晾杆上,开缝环下端再连接一挂环,衣架就挂在此环上;而拉绳组件与晾杆的连接方式则是,拉绳组件包括吊环和拉绳,吊环夹套于上述开缝环上或直接固定在晾杆上,其上还设有夹槽,用于夹设拉绳。上述连接方式不但结构复杂、外形不美观,而且安装、拆卸和使用都很不方便。为此,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代替的连接方式。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98251599.5公开的晾衣架就通过在晾杆的底部设置一导槽,将衣架挂钩设计成挂头和挂环两部分,挂头可在导槽内滑动,挂环上则挂置衣架,从而代替了上述衣架挂钩与晾杆的连接方式,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然而拉绳组件与晾杆之间的连接所存在的上述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晾衣架,其拉绳组件在与晾杆连接时不但安装、拆卸和使用都很方便,而且连接后的整个晾衣架结构新颖、外形美观。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进的晾衣架,包括拉绳组件、晾杆和衣架挂钩;其中,所述晾杆的底部设有第一导槽,所述的衣架挂钩可以在所述第一导槽内移动,并可固定在该第一导槽内的任一位置;所述晾杆的顶部设有第二导槽,所述拉绳组件的一端可以在所述第二导槽内移动,并可固定于该第二导槽内的任一位置。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进的晾衣架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所述晾杆的横截面呈一椭圆状,其长轴方向分别设有一上部开口和一下部开口,所述的第二导槽由所述的上部开口、位于该上部开口内侧的上隔板和该上隔板与上部开口之间的晾杆壁形成;所述的第一导槽由所述下部开口、位于该下部开口内侧的下隔板和该下隔板与下部开口之间的晾杆壁形成;且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的宽度分别大于所述的上部开口和下部开口。
所述的上隔板为一横板,其与所述晾杆壁的结合处成形有一对对称的竖壁,所述竖壁的高度a小于所述晾杆壁的高度b。
所述的下隔板由所述晾杆内的两竖壁和连接该两竖壁的一横壁构成,所述的下部开口处还设有两个对称的突起,该突起与下隔板之间则形成了两个卡口。
所述的拉绳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螺栓、吊球及拉绳;其中,所述螺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导槽配合、并可在其内滑动的滑座,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吊球螺接的外螺纹。
所述的滑座包括一与所述上隔板间隙配合的水平底部、一与所述晾杆壁间隙配合的弧部和一与所述上部开口间隙配合的凸台。
所述底部的截面为一四个角均为圆角的矩形,其宽度c略小于两竖壁之间的宽度e,长度d则大于两竖壁之间的宽度e。
所述的吊球近似圆台状,其截面大体呈一扇形,所述吊球上部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拉绳的阶梯孔,下部设有与所述螺栓外螺纹配合的螺孔。
所述的衣架挂钩包括挂环、挂头以及连接挂环和挂头的连接杆,其中,所述的挂头可在所述第一导槽内滑动,并可固定于该导槽内的任一位置。
所述挂头的截面大体呈一椭圆状,其底面在长轴方向、连接杆的两侧还设有与所述卡口配合的凸起,所述的挂环呈一蝴蝶状。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进的晾衣架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首先,本实用新型在晾杆的顶部设有一第二导槽,使得拉绳组件可以在该第二导槽内任意移动,并可固定在导槽内的任一位置,从而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整拉绳组件的位置,因而使用方便;其次,通过拉绳组件端部与导槽的配合实现拉绳组件与晾杆之间的连接,不但弥补了现有技术中拉绳组件在与晾杆连接时存在的结构复杂、外形不美观的缺陷,而且安装和拆卸时都很方便。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进的晾衣架的示意主视图;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进的晾衣架的示意右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衣架挂钩A-A方向的的示意剖视图;图4为本使用新型中所述晾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使用新型中所述螺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示意俯视图;图7为本使用新型中所述吊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该晾衣架包括拉绳组件1、晾杆2和衣架挂钩3;其中,所述晾杆2的底部设有第一导槽21,所述的衣架挂钩3可以在所述第一导槽21内移动,并可固定在该第一导槽21内的任一位置;所述晾杆2的顶部设有第二导槽22,所述拉绳组件1的一端可以在所述第二导槽22内移动,并可固定于该第二导槽22内的任一位置,这样一来,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整拉绳组件1的位置,因而使用方便,同时,通过拉绳组件1端部与第二导槽22的配合实现拉绳组件1与晾杆2之间的连接,不但弥补了现有技术中拉绳组件在与晾杆连接时存在的结构复杂、外形不美观的缺陷,而且安装和拆卸时都很方便。
如图所示,所述晾杆2的横截面呈一椭圆状,所述第二导槽22由所述晾杆2长轴方向的上部开口221、位于该上部开口221内侧的上隔板222和该上隔板222与上部开口221之间的晾杆壁223形成,所述上隔板222的宽度大于所述上部开口221,从而可以防止拉绳组件1的脱落。所述的上隔板为一横板,其与所述晾杆壁223的结合处成形有一对对称的竖壁224,所述竖壁224的高度a小于所述晾杆壁223的高度b。
如上所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拉绳组件1包括依次连接的螺栓11、吊球12及拉绳13。其中所述螺栓11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导槽22配合、并可在其内滑动的的滑座111,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吊球12螺接的外螺纹112;所述的滑座111包括一与所述上隔板222间隙配合的水平底部225、一与所述晾杆壁223间隙配合的弧部226和一与所述上部开口221间隙配合的凸台227;所述底部225的截面为一四个角均为圆角的矩形,其宽度c略小于两竖壁224之间的宽度e,长度d则大于两竖壁224之间的宽度e,从而可以防止滑座111在第二导槽22内串位;所述的吊球12近似圆台状,其截面大体呈一扇形,外形十分美观,所述的吊球12上部设有用于固定拉绳的阶梯孔121,下部设有与为外螺纹112配套的螺孔122。安装时,首先将拉绳13穿入阶梯孔121后再打个结,然后将螺栓11中的滑座111装入第二导槽22内,并根据使用要求移动到所需位置,最后再把吊球12旋紧在固定螺栓11的外螺纹112端,使吊球12的下端面卡接在晾杆壁223的外表面上,从而实现拉绳组件1牢靠的固定在晾杆2上。
参见图1至图7,所述的第一导槽21由所述下部开口211、位于该下部开口211内侧的下隔板212和该下隔板212与下部开口211之间的晾杆壁213形成,所述下隔板212的宽度大于所述的下部开口211。所述的下隔板212由所述晾杆2内的两竖壁214和连接该两竖壁的一横壁215构成,所述的下部开口211处还设有两个对称的突起216,该突起216与下隔板212之间则形成了两个卡口217。所述的衣架挂钩3包括挂环31、挂头32以及连接挂环31和挂头32的连接杆33,其中,所述挂头32的截面大体呈一椭圆状,其可在所述第一导槽21内滑动,而且底面在长轴方向、连接杆33的两侧还设有与所述卡口217配合的凸起218,因而使用时用户只需将挂头32移动至所需位置,再左方向或右方向旋转即可实现固定的目的,所述的挂环31呈一蝴蝶状,因而外形十分美观。
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晾衣架,包括拉绳组件(1)、晾杆(2)和衣架挂钩(3);其中,所述晾杆(2)的底部设有第一导槽(21),所述的衣架挂钩(3)可以在所述第一导槽(21)内移动,并可固定在该第一导槽(21)内的任一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晾杆(2)的顶部设有第二导槽(22),所述拉绳组件(1)的一端可以在所述第二导槽(22)内移动,并可固定于该第二导槽(22)内的任一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晾杆(2)的横截面呈一椭圆状,其长轴方向分别设有一上部开口(221)和一下部开口(211),所述的第二导槽(22)由所述的上部开口(221)、位于该上部开口(221)内侧的上隔板(222)和该上隔板(222)与上部开口(221)之间的晾杆壁(223)形成;所述的第一导槽(21)由所述下部开口(211)、位于该下部开口(211)内侧的下隔板(212)和该下隔板(212)与下部开口(211)之间的晾杆壁(213)形成;且所述上隔板(222)和下隔板(212)的宽度分别大于所述的上部开口(221)和下部开口(2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隔板(222)为一横板,其与所述晾杆壁(223)的结合处成形有一对对称的竖壁(224),所述竖壁(224)的高度a小于所述晾杆壁(223)的高度b。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隔板(212)由所述晾杆(2)内的两竖壁(214)和连接该两竖壁的一横壁(215)构成,所述的下部开口(211)处还设有两个对称的突起(216),该突起(216)与下隔板(212)之间则形成了两个卡口(217)。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绳组件(1)包括依次连接的螺栓(11)、吊球(12)及拉绳(13);其中,所述螺栓(11)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导槽(22)配合、并可在其内滑动的滑座(111),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吊球(12)螺接的外螺纹(11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座(111)包括一与所述上隔板(222)及竖壁(224)间隙配合的底部(225)、一与所述晾杆壁(223)间隙配合的弧部(226)和一与所述上部开口(221)间隙配合的凸台(22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225)的截面为一四个角均为圆角的矩形,其宽度c略小于两竖壁(224)之间的宽度e,长度d则大于两竖壁(224)之间的宽度e。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球(12)近似圆台状,其截面大体呈一扇形,所述吊球(12)上部的中间部位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拉绳的阶梯孔(121),下部的中间部位设有与所述螺栓外螺纹(112)配合的螺孔(122)。
9.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6或7或8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衣架挂钩(3)包括挂环(31)、挂头(32)以及连接挂环(31)和挂头(32)的连接杆(33),其中,所述的挂头(32)可在所述第一导槽(21)内滑动,并可固定于该导槽(21)内的任一位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头(32)的截面大体呈一椭圆状,其底面在长轴方向、连接杆(33)的两侧还设有与所述卡口(217)配合的凸起(218),所述的挂环(31)呈一蝴蝶状。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晾衣架,包括拉绳组件、晾杆和衣架挂钩;其中,所述晾杆的底部设有第一导槽,所述的衣架挂钩可以在所述第一导槽内移动,并可固定在该第一导槽内的任一位置;所述晾杆的顶部设有第二导槽,所述拉绳组件的一端可以在所述第二导槽内移动,并可固定于该第二导槽内的任一位置。本实用新型中的拉绳组件在与晾杆连接时不但安装、拆卸和使用都很方便,而且连接后的整个晾衣架结构新颖、外形美观。
文档编号D06F53/00GK2709481SQ200420064500
公开日2005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7日
发明者侯鹏德 申请人:侯鹏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