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商标钉塑机机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929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商标钉塑机机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纺织品商标固定专用设备部件,尤其与商标钉塑机 才几头有关。
背景技术
将商标标识固定在针纺织品上是一道产品出厂前的必须工艺,现有商标标
识的固定通常是采用手持式胶针枪来完成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点一是 胶针枪各部件易损坏,塑料胶针容易卡住,并不能自由方便取出;二是胶针枪易 损伤手,效率低;三是不能打较厚织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科学合理,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可 靠性高,能在较厚织物上固定商标标识的自动商标钉塑机机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自动商标钉塑 机机头,包括机头壳体、机头盖板、胶针输送机构、针刺机构、可调行程气缸、 压脚机构及压针手柄,胶针输送机构设于机头壳体中,针刺机构的顶针设于机头 盖板中,可调行程气缸固定于机头盖板上方,并与顶针连接,针刺机构中的机针 设于机头壳体下端,压针手柄与机针垂直设置且二者各自的切口相对应,机头盖 板盖在机头壳体上,机针的内孔与顶针相对应,顶针位于输入到位的胶针上部, 胶针设于机头壳体及机头盖板上的胶针输送槽上,压脚机构设于机头壳体下方。所述的自动商标钉塑机机头,其胶针输送机构包括胶针推进齿轮、棘轮、拨
动杆、拨块i、拉簧、定位钩、连接片、拨块n、退料手柄、销子、顶簧、支点、 连接轴及轴承,拨动杆中部通过支点与机头壳体活动连接,其一端与拨块i活动 连接,另一侧与拉簧连接,拨块i上的弯钩与棘轮的齿配合,拨块i的下端与销子 及顶簧连接,上端与退料手柄接触,退料手柄通过支点与机头壳体活动连接,在 退料手柄下方连接有拉簧,拨块n的一端与拨块i接触,中部通过支点与机头壳 体活动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片活动连接,定位钩一端与连接片活动连接并连接拉 簧,另一端的钩部与齿配合,定位钩的中部通过支点与机头壳体活动连接,连接 轴穿过机头壳体,其两端分别与棘轮及胶针推进齿轮连接,连接轴设于机头壳体 上的轴承上。
所述的自动商标钉塑机机头,其压脚机构包括压脚板、导向柱及弹簧,导向 柱及弹簧设于机头壳体内的导向孔内,弹簧位于导向柱上方,在导向柱上设有限 位台阶,在导向孔上设有限位螺钉。
所述的自动商标钉塑机机头,还包括压片及压簧,压簧设于机头壳体上,压
片设于机头盖板上,压簧压住压片,压片与顶针及胶针接触,输送槽为楔形结构,
胶针进口处为大端,胶针的到位处的宽度小于大端并与胶针相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性能稳定,各零部件经
久耐用,工作效率提高60%以上;(二)是塑料胶针输送相当平稳,并且配有手动 退料装置,更换胶针方便灵活,从而大大提高了塑料胶针的使用率;(三)是钉制 位置准确有效;(四)是顶针处设有可调行程气缸.适应钉制各种厚薄不一的织 物.特别对超厚织物更具有其优越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商标钉塑机机头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商标钉塑机机头机头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商标钉塑机机头压针手柄与机针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商标钉塑机机头胶针输送机构及压脚机构的结构示 意图。
图5是图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的背面胶针推进齿轮的位置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商标钉塑机机头机头壳体底部导向孔的位置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商标钉塑机机头机头盖板上压片位置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商标钉塑机机头机头壳体上压簧位置示意图。 图IO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商标钉塑机机头输送槽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l及图2所示,自动商标钉塑机机头,机头壳体1、机头盖板2、胶针输 送机构3、针刺机构4、可调行程气缸5、压脚机构6及压针手柄7,胶针输送 机构3设于机头壳体1中,针刺机构4的顶针8设于机头盖板2中,可调行程气 缸5固定于机头盖板2上方,并与顶针8连接,针刺机构4中的机针9设于机头 壳体1下端,如图3所示,压针手柄7与机针9垂直设置且二者各自的切口相 对应,机头盖板2盖在机头壳体1上,机针9的内孔10与顶针8相对应,顶针8 位于输入到位的胶针25上部,胶针25设于机头壳体1及机头盖板2上的胶针输 送槽36上,压脚机构6设于机头壳体1下方。
如图4、图5及图6所示,胶针输送机构3包括胶针推进齿轮11、棘轮12、拨动 杆13、拨块114、拉簧15、定位钩16、连接片17、拨块1118、退料手柄19、销子20、顶簧21、支点22、连接轴26及轴承27,拨动杆13中部通过支点22 与机头壳体1活动连接,其一端与拨块114活动连接,另一侧与拉簧15连接,拨 块114上的弯钩23与棘轮12的齿24配合,拨块114的下端与销子20及顶簧21 连接,上端与退料手柄19接触,退料手柄19通过支点22与机头壳体1活动连接, 在退料手柄19下方连接有拉簧15,拨块1118的一端与拨块114接触,中部通过 支点22与机头壳体1活动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片17活动连接,定位钩16 —端 与连接片17活动连接并连接拉簧15,另一端的钩部与齿24配合,定位钩16的中 部通过支点22与机头壳体1活动连接,连接轴26穿过机头壳体1,其两端分别与 棘轮12及胶针推进齿轮11连接,连接轴26设于机头壳体1上的轴承27上,压 脚机构6包括压脚板28、导向柱29及弹簧30,导向柱29及弹簧30设于机头壳 体1内的导向孔31 (如图7所示)内,弹簧30位于导向柱29上方,在导向柱29 上设有限位台阶32,在导向孔31上设有限位螺钉33。如图8、图9及图10所示, 自动商标钉塑机机头,还包括压片34及压簧35,压簧35设于机头壳体1上,压 片34设于机头盖板2上,机头壳体1与机头盖板2合上后,压簧35压住压片 34,压片34与顶针8及胶针25接触,输送槽36为楔形结构,胶针25进口处为 大端,胶针25的到位处的宽度小于大端并与胶针25相应。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商标钉塑机机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头壳体(1)、机头盖板(2)、胶针输送机构(3)、针刺机构(4)、可调行程气缸(5)、压脚机构(6)及压针手柄(7),胶针输送机构(3)设于机头壳体(1)中,针刺机构(4)的顶针(8)设于机头盖板(2)中,可调行程气缸(5)固定于机头盖板(2)上方,并与顶针(8)连接,针刺机构(4)中的机针(9)设于机头壳体(1)下端,压针手柄(7)与机针(9)垂直设置且二者各自的切口相对应,机头盖板(2)盖在机头壳体(1)上,机针(9)的内孔(10)与顶针(8)相对应,顶针(8)位于输入到位的胶针(25)上部,胶针(25)设于机头壳体(1)及机头盖板(2)上的胶针输送槽(36)上,压脚机构(6)设于机头壳体(1)下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商标钉塑机机头,其特征在于胶针输送机构(3) 包括胶针推进齿轮(ll)、棘轮(12)、拨动杆(13)、拨块1(14)、拉簧(15)、定位 钩(16)、连接片(17)、拨块11(18)、退料手柄(19)、销子(20)、顶簧(2D、支 点(22)、连接轴(26)及轴承(27),拨动杆(13)中部通过支点(22)与机头壳体(1) 活动连接,其一端与拨块1(14)活动连接,另一侧与拉簧(15)连接,拨块1(14)上 的弯钩(23)与棘轮(12)的齿(24)配合,拨块I (14)的下端与销子(20)及顶簧(21) 连接,上端与退料手柄(19)接触,退料手柄(19)通过支点(22)与机头壳体(1)活 动连接,在退料手柄(19)下方连接有拉簧(15),拨块I1 (18)的一端与拨块1(14) 接触,中部通过支点(22)与机头壳体(1)活动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片(17)活 动连接,定位钩(16) —端与连接片(17)活动连接并连接拉簧(15),另 一端的钩部 与齿(24)配合,定位钩(16)的中部通过支点(22)与机头壳体(1)活动连接,连接 轴(26)穿过机头壳体(1),其两端分别与棘轮(12)及胶针推进齿轮(11)连接,连 接轴(26)设于机头壳体(1)上的轴承(27)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商标钉塑机机头,其特征在于压脚机构(6) 包括压脚板(28)、导向柱(29)及弹簧(30),导向柱(29)及弹簧(30)设于机头壳体(1)内的导向孔(31)内,弹簧(30)位于导向柱(29)上方,在导向柱(29)上设有限 位台阶(32),在导向孔(31)上设有限位螺钉(33)。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商标钉塑机机头,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压片(34) 及压簧(35),压簧(35)设于机头壳体(1)上,压片(34)设于机头盖板(2)上, 压簧(35)压住压片(34),压片(34)与顶针(8)及胶针(25)接触,输送槽(36)为楔 形结构,胶针(25)进口处为大端,胶针(25)的到位处的宽度小于大端并与 胶针(25)相应。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商标钉塑机机头,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压片(34) 及压簧(35),压簧(35)设于机头壳体(1)上,压片(34)设于机头盖板(2)上,压簧(35) 压住压片(34),压片(34)与顶针(8)及胶针(25)接触,输送槽(36)为楔形结 构,胶针(25)进口处为大端,胶针(25)的到位处的宽度小于大端并与胶针(25 )相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商标钉塑机机头。它包括机头壳体、机头盖板、胶针输送机构、针刺机构、可调行程气缸、压脚机构及压针手柄,胶针输送机构设于机头壳体中,针刺机构的顶针设于机头盖板中,可调行程气缸固定于机头盖板上方,并与顶针连接,针刺机构中的机针设于机头壳体下端,机头盖板盖在机头壳体上,机针的内孔与顶针相对应,顶针位于输入到位的胶针上部,胶针设于机头壳体及机头盖板上的胶针输送槽上,压脚机构设于机头壳体下方。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科学合理,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可靠性高等优点。
文档编号D05B3/00GK201310011SQ20082016880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5日
发明者李景峰 申请人:李景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