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口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503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起口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一种电脑针织横机,具体而言是指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起口针,属于
纺织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横机的主关部件除了机头编织部件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部件是牵拉巻取装置。牵 拉过程是将已形成的线圈横列拉向针背,引出编织区域,同时在第二次退圈时将旧线圈位 紧,使其不随着织针的上升而浮出筒口线过多,从而保证连续成圈的顺利进行。横机的牵拉 是由牵拉机构来完成的,其牵拉机构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定幅梳栉(也称穿线板)和重锤来 完成;二是采用罗拉巻取装置来完成。 一般,自动化程度低的横机采用第一种牵拉形式,而 自动化程度高的横机则采用第二种形式。横机上的牵拉力是通过所有纵行线圈的圈柱而始 终作用在新线圈的廷展弧上。针织电脑横机的优点是,它可以进行放针和收针操作,从而使 织物可以成所需要的式样,但是,当成批地以成形方法编织时,针织操作过程在起口阶段存 在下述问题进行收.放针成形织物的末端横列宽度小于下一段成形织物的起口横列时, 那就需要在针织物的末端横列与下一片织物的起口横列之间提供大量的分离横列,这样这 些起口横列要连续地加宽一直到达下一片织物的起口横列为止,否则,下一片织物的起口 横列就要遭受部分牵伸而且在针织结构内就得不到纬向均匀度。这就需要一种起口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起口装置上的起口针。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起口针,其特征在于包
括外针,安装于外针中的内针,以及用于固定内针的铆钉,其中,内针的顶部具有一个钩头,
内针上设有孔,内针的尾部为一弯折半圆形结构,外针的顶部设有一个喇叭型缺口,缺口与
内针的钩头相配合,在外针上设有孔与内针上的孔相对应,铆钉通过孔、孔与外针、内针相
铆合,外针上还设置有用于内针顶部钩头进出的第一缺口,以及用于内针针体进出的第二
缺口,外针的尾部设有定位凸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 钩头是由圆弧面、钩面及连接钩面的内针凹面构成。 喇叭型缺口的入口端略带V型,底端为直线型。 外针与内针相动配,内针能沿着铆钉转动一定角度,外针的第一缺口、第二缺口内 部相通。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针的结构示意图;[0012] 图3是图2的右侧视图; 图4是图2的左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内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状态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起口针包括外针l,安装于外针1中的内针2,以 及用于固定内针2的铆钉3,其中,内针2的顶部具有一个钩头20,钩头20是由圆弧面21、 钩面22及连接钩面22的内针凹面23构成,内针2顶部的钩头20与外针1的缺口 22相配 合可用来握持纱线,在内针2上设有孔24可用来装置铆钉3,内针2的尾部25为一弯折半 圆形结构,用来传递动力。外针1的顶部有一个喇叭型缺口 12,外针1顶部的喇叭型缺口 12由顶部向下两斜面(10、11)构成,缺口 12的入口端略带V型、底端为直线型,外针1顶部 两斜面(10、11)在起口针起底时便于纱线滑入缺口 12,缺口 12与内针2的钩头20配合用 来握持纱线,在外针1上设有孔13与内针上的孔24相对应,用来装置铆钉3,外针1上还 设置有第一缺口 14和第二缺口 15,其中,第一缺口 14用于内针2顶部钩头20进出,外针1 第二缺口 15用于内针2针体进出,外针1的尾部设有一定位凸部16,定位凸部16可放在起 底板的凹槽中,用来定位。 铆钉3与外针1、内针2相铆合,铆钉3用来结合外针1及内针2,外针1与内针2 动配,内针2能沿着铆钉3转动一定角度。外针l的第一缺口 14、第二缺口 15内部相通,内 针2大部分处于外针1内,内针2的顶部钩头20宽度大于外针1顶部的喇叭口缺口 12的 一侧宽度,使内针2的顶部钩头20微露外针1的一侧,内针2的尾部25露出外针1,并可沿 铆钉3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起口方法是这样的,在前、后针床上的编织针都前移至工作位 置,并在此状态下,双针床线圈的横列起口纱线垫到两针床上的织针之间,从而使一个前移 行程罗纹横列垫纱于两针床的织针之间并呈锯齿形,并和垫在两针床织针之间并呈锯齿形 的回退行程罗纹线圈横列在该间隙中结合在一起,此时副罗纹呈分开状态,起底板穿过副 罗拉,再穿过针板,到达一定位置,然后起底板的起口针作用在织物双线圈横列纱线的交叉 部分,当纱线沿外针1喇叭口两斜面20、21进入缺口 22时,内针2尾部在外力作用下沿铆 钉3转动,如图7所示,此时起口针握住纱线,起底板开始下降,带动编织物下降,当到达一 定的高度,退回副罗拉以下时,此时副罗拉合拢,夹住编织物,起底板上的内针2尾部在外 力作用下,处于图6位置,此时纱线在自身的涨力的作用下,沿外针1顶部喇叭口脱线,起口 结束,针织物在副罗拉带动下,均匀向下牵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在起口阶段就采用了牵拉技术,保证了编织物纬向 的均匀度,编织物不会出现倒巻布现象,使编织物能够稳定.均匀地向下牵拉,提高了产品 的质量及数量。
权利要求一种起口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针(1),安装于外针(1)中的内针(2),以及用于固定内针(2)的铆钉(3),其中,内针(2)的顶部具有一个钩头(20),内针(2)上设有孔(24),内针(2)的尾部(25)为一弯折半圆形结构,外针(1)的顶部设有一个喇叭型缺口(12),缺口(12)与内针(2)的钩头(20)相配合,在外针(1)上设有孔(13)与内针上的孔(24)相对应,铆钉(3)通过外针(1)上的孔(13)、内针(2)上的孔(24)与外针(1)、内针(2)相铆合,外针(1)上还设置有用于内针(2)的钩头(20)进出的第一缺口(14),以及用于内针(2)针体进出的第二缺口(15),外针(1)的尾部设有定位凸部(16)。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起口针,其特征在于钩头(20)是由圆弧面(21)、钩面 (22)及连接钩面(22)的内针凹面(23)构成。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起口针,其特征在于喇叭型缺口 (12)的入口端略带V型, 底端为直线型。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起口针,其特征在于外针(1)与内针(2)相动配,内针(2) 能沿着铆钉(3)转动一定角度,外针(1)的第一缺口 (14)、第二缺口 (15)内部相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起口针,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包括外针,安装于外针中的内针,以及用于固定内针的铆钉,其中,内针的顶部具有一个钩头,内针上设有孔,内针的尾部为一弯折半圆形结构,外针的顶部设有一个喇叭型缺口,缺口与内针的钩头相配合,在外针上设有孔与内针上的孔相对应,铆钉通过孔、孔与外针、内针相铆合,外针上还设置有用于内针顶部钩头进出的第一缺口,以及用于内针针体进出的第二缺口,外针的尾部设有定位凸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稳定的优点。
文档编号D04B15/00GK201459352SQ200920121130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6日
发明者丁原章, 唐彪, 沈妙根, 钱福海 申请人:钱福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