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弹丝及其加工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8978阅读:25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加弹丝及其加工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加弹丝,特别涉及到一种具有清凉感的加弹丝,以及这种加弹丝的生产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人类对服装、饰品及其它织物用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织物性能的要求也变得多种多样。目前市场上对具有一定功能性以及手感特殊的面料有大量的需求。比如具有阻燃、抗静电、抗紫外、抗菌、清凉透气性的织物面料深受广大客户的关注。其面料所制成的产品以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能,运用于不同的场所和各类从事特殊作业的人群,市场广阔、价格优势明显。在炎炎的夏日或在温热的环境中生活工作时,穿一件具有接触冷感、通气量大的衣服显得格外重要。日本专利特开平10-266041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使用粗纤度纤维制得的高反弹性素材,然而该素材中使用的纤维单丝纤度仅为4 6dtex;另外专利申请号为 CN200810146173. 9中公开了一种具有滑爽感、清凉感的织物,使用粗纤度纤维与其它纱线交织来改善织物的清凉性能,然而上述专利均没有考虑到单纤维的特殊结构对织物清凉效果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改善织物清凉感、具有特殊结构的加弹丝及其加工方法和用途。本发明加弹丝的单纤维纤度大于7dtex小于15dtex,表面具有微小的线圈,线圈高度在0. 75 1. Omm之间,且分布为100 500个/m。如果加弹丝单丝纤度小于7dtex,其与物体接触表面积就会变大,透气性不好,不具有清凉感;而加弹丝单丝纤度大于15dtex, 原丝的可纺性不好。线圈高度小于0. 75mm,加弹丝之间的摩擦力小,而大于1. Omm则体现为毛羽,影响织造;线圈数量小于100个/m,则加弹丝间的摩擦系数提高不明显。加弹丝表面具有线圈可增加纱线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制得织物的清凉感。本发明的加弹丝截面为具有3个以上凹槽的异型截面,其所具有凹槽的异型结构可增加加弹丝的空隙率,提高织物的透气性。本发明的加弹丝沸水收缩率在10%以下,优选5% 10%,伸缩复原率CR值在5% 25%之间,优选10% 20%。如果CR值低于5%则弹性不足,不能满足需求;CR值大于25%, 则纱线的蓬松性过大,织得的织物清凉效果不好。本发明的加弹丝其加工方法如下
将原料丝(涤纶或其他聚脂纤维),从原丝架上引出依次经过热箱、假捻器。DTY加工时, 第一热箱温度适宜的范围在130 170°C之间。假捻器为叠盘式假捻器,其使用的假捻盘为聚氨脂PU盘,叠盘组合为1/3/1,盘间距为0.8mm。纱线超喂后进入网络器,通过压缩空气吹捻形成网络,最后通过卷取机构,卷绕成型制得加弹丝。
3
本发明的加工方法中,为适合DTY高速生产工艺,选用了叠盘式假捻器,其使用的假捻盘为聚氨脂PU盘,叠盘组合为1/3/1,盘间距为0.8mm。叠盘数减少后,纱线在热箱中的假捻捻数可控制在3100T/M以下。与叠盘组合1/6/1加工比,所得加弹丝表面0. 75 1.0mm范围内的线圈数大量增多。线圈增多后,纱线之间的摩擦力变大,在机织物中使用时, 织物的稳定性变好。本发明的加弹丝的加工方法中,网络器中吹出的压缩空气,大于0.2MPa。由于本发明加弹丝的单丝纤度大,压缩空气小于0. 2MPa的话,交络不良,加弹丝抱合不好,织造困难。优选0. 2 0. 5MPa,生产成本较低,生产性能较佳。全部或部分采用本发明的加弹丝形成的织物,接触冷感可达到0. 1 0. 15 J/cm" * sec ,通气量大于 95 cmVcm" * sec ,优选 95 170 cm7cm: “ sec 。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各物性测试方法如下 1.沸水收缩率
在0. lg/D的张力条件下取10圈的纱线,在荷重(0. lg/D * 2 *圈数)状态下测定处理前长度Ltl和摄氏100°C水中处理30min后长度L,计算公式为(Ltl-L) / L0。2.伸缩复原率CR值
在0. lg/D的张力条件下取10圈的纱线,通过在摄氏90°C水内放置20min后取出测定 Ll (定荷重+初荷重下的长度)L2 (初荷重下的长度),其中初荷重=2mg/DX圈数X2,定荷重=0. lg/DX圈数X2,其计算公式为=(L1-L2)/L1的百分比。3.加弹丝的总纤度
取一定长度的加弹丝称其重量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取样重量g/取样长度 m) X10000/加弹丝F数。4.假捻器提供的捻数
纱线在加工状态下取其在第一热箱末端与假捻器之间的一段加捻状态的纱线,通过捻度仪测定后计算其Im长度的实际捻数。实施例1
选用异形八角断面的涤纶预取向丝Ρ0Υ,总纤度为140dtex、单丝根数为10。将该原料丝分别经过热箱、假捻器,其中第一热箱的温度为150°C,假捻器提供的捻数为3000T/M,力口工速度为400m/min,第二罗拉和第一罗拉间的拉伸比率为1. 80,加工丝在第二、三送丝罗拉之间超喂6%状态,通过网络器提供的0. 3Mpa的压缩空气吹捻形成网络,通过卷取机构, 卷绕成型制得加弹丝。制得的加弹丝伸缩复原率CR值为18.3 %,沸水收缩率为7. 5 %,单丝纤度为 7. 8dtex,丝体表面高度在0. 75 1. Omm之间的线圈数为375个/m。实施例2
选用异形八角断面的涤纶预取向丝Ρ0Υ,纤度为160dtex、单丝根数为10。将该原料丝分别经过热箱、假捻器,其中第一热箱的温度为150°c,假捻器提供的捻数为3000T/M,加工速度为400m/min,第二罗拉和第一罗拉间的拉伸比率为1. 80,加工丝在第二、三送丝罗拉之间超喂6%,通过网络器提供的0. 5Mpa的压缩空气吹捻形成网络,通过卷取机构,卷绕成型制得加弹丝,丝体表面高度在0. 75 1. Omm之间的线圈数为475个/m。制得的加弹丝伸缩复原率CR值为18. 1%,沸水收缩率为7.8%,单丝纤度为 9. 3dtex。通过上述加工方法得到的加弹丝,与涤棉65/35、23S的OE纱,以经纬密度102*56 进行交织得到机织物。所得机织物的通气量可达到105. 4 cmVcrf * sec ,接触冷感可达到
0. 122 J/cirf sec ,清凉透气性明显,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实施例3
选用异形八角断面的涤纶预取向丝POY,纤度为沈0肚以、单丝根数为10。将该原料丝分别经过热箱、假捻器,其中第一热箱的温度为160°c,假捻器提供的捻数为3000T/M。纱线加捻的起始点为热箱前端的第一罗拉,加工速度为400m/min,第二罗拉和第一罗拉间的拉伸比率为1. 81,加工丝在第二、三送丝罗拉之间超喂6%状态,通过网络器提供的0. 5Mpa的压缩空气吹捻形成网络,通过卷取机构,卷绕成型制得加弹丝。制得的加弹丝伸缩复原率CR值为17.2 %,沸水收缩率为8.5%,单丝纤度为 14. 4dtex,丝体表面高度在0. 75 1. Omm之间的线圈数为363个/m。 实施例4
选用十字断面的涤纶预取向丝Ρ0Υ,纤度为160dtex、单丝根数为10。将该原料丝分别经过热箱、假捻器,其中第一热箱的温度为150°c,假捻器提供的捻数为3000T/M。纱线加捻的起始点为热箱前端的第一罗拉,加工速度为400m/min,第二罗拉和第一罗拉间的拉伸比率为1. 8,纱线在第二、三送丝罗拉之间超喂6%状态,通过网络器提供的3Mpa的压缩空气吹捻形成网络,通过卷取机构,卷绕成型制得加弹丝。制得的加弹丝伸缩复原率CR值为17.5 %,沸水收缩率为8%,单丝纤度为7. 9 dtex,丝体表面高度在0. 75 1. Omm之间的线圈数为425个/m。实施例5
选用星形断面的涤纶预取向丝Ρ0Υ,纤度为160dtex、单丝根数为10。将该原料丝分别经过热箱、假捻器,其中第一热箱的温度为160°c,假捻器提供的捻数为3000T/M。纱线加捻的起始点为热箱前端的第一罗拉,加工速度为400m/min,第二罗拉和第一罗拉间的拉伸比率为1. 8,加工丝在第二、三送丝罗拉之间超喂4%状态,通过网络器提供的0. 3Mpa的压缩空气吹捻形成网络,通过卷取机构,卷绕成型制得加弹丝。制得的加弹丝伸缩复原率CR值为18. 3 %,沸水收缩率为8. 3%,单丝纤度为7. 9 dtex,丝体表面高度在0. 75 1. Omm之间的线圈数为450个/m。
权利要求
1.一种加弹丝,其特征是该加弹丝的单纤维纤度大于7dtex小于15dtex,表面具有高度在0. 75 1.0mm之间且分布为100 500个/m的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弹丝,其特征是所述单纤维截面为具有3个以上凹槽的异型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弹丝,其特征是该加弹丝的沸水收缩率小于10%,CR 值在5 25%之间。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弹丝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将异形截面原料丝从原丝架上引出依次经过热箱、假捻器,其中假捻器的假捻捻数控制在3100T/M以下,纱线超喂后通过压缩空气吹捻形成网络,卷绕成型制得加弹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弹丝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热箱为接触式热箱,其温度为130 170°C。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弹丝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网络器使用的压缩空气大于 0. 2Mpa。
7.—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弹丝在制备织物中的应用,其特征是该织物的接触冷感大于0. 1 J/ctf sec,通气量大于95 cm5 /cirf 4 sec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弹丝及其加工方法和用途。该加弹丝是由异型截面原料丝加工所制得,其单纤维的纤度大于7tex小于15dtex,丝体表面具有高度在0.75~1.0mm之间,且分布为100~500个/m的线圈。加工时,假捻捻数控制在3100T/M以下,使用该加弹丝或与其他纱线交织可以得到透气量大、具有清凉感的织物。
文档编号D02G1/04GK102465373SQ20101054178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2日
发明者景红川, 清水敏昭, 陈春梅 申请人: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