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帘用麻的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1784912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窗帘用麻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窗帘所使用的材料的加工方法,具体是一种窗帘用麻的加工 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竹帘的应用较为广泛,其帘体的主要结构是用多根纵向的连接线(细 绳)将横向的竹片(或杆)串联(交叉编织)而成。竹帘存在的缺点是重量较重,悬挂和 升降都不方便;柔韧性较差,容易断裂,使用寿命短,透气性较差;加工性能较差,不易加工 为各种造型和样式,装饰性较差。另外现有的麻在加工过程中(如漂白)采用强氧化的漂 白剂,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增加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窗帘用麻的加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重量较 重,悬挂和升降都不方便;柔韧性较差,容易断裂,使用寿命短,透气性较差;加工性能较 差,不易加工为各种造型和样式,装饰性较差;在麻的加工过程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增加加工 成本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窗帘用麻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浸泡将收割的麻的茎用清水浸泡,直至麻皮松软;
(2)手工剥皮;
(3)一次干燥将漂白的麻皮晒干或烘干; 所述的窗帘用麻包括黄麻、苎麻、红麻和治麻。还包括(4)纺织为细绳将一次干燥的麻皮加工为细绳;
(5)用多股细绳编织为花辨或纺织为粗绳。在所述的步骤( 后面还有以下步骤
(6)染色步骤染成需要的颜色(需要原色或白色的材料,可以省略);以及
(7)二次干燥步骤将染色的花辨或粗绳晒干或烘干,作为窗帘的成品原料入库备用。在所述的步骤( 后面还有漂白步骤,将步骤( 剥下的麻皮进行漂白。所述的漂白工艺是在重量比例15%的双氧水和85%的水中,用不锈钢锅加温,温 度70 90°C,时间40 50分钟;出锅后用清水冲洗,然后自然干燥或烘干,自然干燥为 佳。所述的漂白工艺是将麻皮用淘米水在陶瓷缸内进行一次浸泡,液面高于麻面 20%,浸泡时间48小时;出缸后用清水清洗;然后更换新的淘米水进行二次浸泡,时间M小
3时;出缸后用清水清洗;自然晒干,达到光洁,自然。在所述的淘米水中加入0 3 5 %的石灰水,石灰水的石灰与水的重量比例为 3% 10%,将麻皮浸泡36小时用清水洗一次,晒干后二次浸泡M小时;出缸后洗清。在所述的漂白步骤后进行染色和二次干燥步骤,然后再进行所述的步骤(4)、(5)。所述的染色步骤(6)的工艺方法是将3重量份的染料与400重量份的水混合, 另加0. 42重量份的固色剂,加温至90 100°C ;然后将120重量份的麻制品放入上述染料 液体中,时间为5-60分钟小时;捞出控干液体后进行所述的二次干燥步骤(7),干燥温度 40 60°C,时间24 48小时,含水率10% 15%。本发明的优点是重量很轻,悬挂、升降和折叠都很方便;柔韧性好,不容易断裂, 透气性好,使用寿命长;容易进行编织、纺织、拧成绳子、弯曲和折叠等各种加工,容易加工 为各种造型和样式,装饰性好;麻的漂白可采用天然漂白材料,低碳环保,并降低了加工成 本。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工艺流程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工艺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工艺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参见图1,该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1)浸泡将收割的麻(黄麻、苎麻、红麻和治麻)的茎用清水浸泡,直至麻皮松软。(2)手工剥皮采用原生态的手工拨皮,分成大片和小片,规格是宽1 20mm,长 1500 3200mm。(3) 一次干燥将剥下的麻皮晒干或烘干,含水率为10% 15%。上述工艺加工的麻成品可以用于制作窗帘的原料,可以直接编织帘布(单独使用 或与其他材料混合编织);或进行下面的加工,即
(4)加工为细绳将干燥的麻皮加工为细绳(拧成两股或三股绳),直径Φ0. 1 12mm。(5)用上述的多股细绳编织为花辫(多股鞭)或加工为粗绳,如加工为宽度为 2-2. 5mm的三股鞭,或宽度为3_50mm的五股鞭、七股鞭,采用编小辫的方法。该实施例加工出的细绳、多股鞭和粗绳均为原色,均可作为窗帘帘体的横线(代 替竹帘的竹杆或竹片),不同粗细的细绳、多股鞭和粗绳可以相互交替或任意组合,也可与 其他材料(如竹杆或竹片、草的茎叶原体或编织体等)任意组合构成帘体。实施例2 参见图2,将上一实施例加工出的细绳、多股鞭和粗绳染成需要的颜色; 然后进行二次干燥,采用晒干或烘干,干燥后作为窗帘的成品原料入库备用。染色的方法是将3重量份的染料与400重量份的水混合,另加0. 42重量份的固色剂,加温至90 100°C;然后将120重量份的麻制品放入上述染料液体中,时间为5 60 分钟;捞出控干液体后进行二次干燥,干燥温度40 60°C,时间 48小时,含水率约 为10% 15%,耐光达到4级以上。实施例3 参见图3,对于需要白色麻的情况(需要白色的材料或染成鲜艳的颜 色),可以在实施例1中步骤( 后增加漂白工艺,其他工艺步骤不变。漂白工艺有以下两 种
1、双氧水漂白工艺将麻皮放入在重量比例15%的双氧水和85%的水中,使液体没过麻 皮,用不锈钢锅加温,温度70 90°C,时间40 50分钟;出锅后用清水冲洗,然后自然干 燥(晒干)或烘干,自然干燥为佳,含水率10% 15%。2、淘米水漂白工艺将治麻皮用淘米水在陶瓷缸内进行一次浸泡,液面高于麻面 20%,浸泡时间48小时;出缸后用清水清洗;然后更换新的淘米水进行二次浸泡,时间M小 时;出缸后用清水清洗;自然晒干,含水率为10% 15%,达到光洁,自然。更换淘米水浸泡 的次数根据漂白程度要求确定,可以进行多次。3、在淘米水中加入石灰水的漂白工艺还可在淘米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石灰水,提 高漂白效果和效率。在所述的淘米水中加入0 35%的石灰水,石灰水的石灰与水的重量 比例为3% 10%,将麻皮浸泡36小时用清水洗一次,晒干后二次浸泡M小时;出缸后用 清水洗净。实施例4 参见图4,在实施例3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彩色制品的情况,可以增加染 色工艺,对于加工出的多股鞭或粗绳进行染色,染色后进行二次干燥。染色和二次干燥的方 法与实施例2相同。其他工艺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5 参见图5,该实施例将实施例4中的“染色”步骤和“二次干燥”步骤提 前到“漂白”后面,即在漂白步骤后进行染色和二次干燥,具体操作方法与实施例4相同。本发明所述的“治麻”也称为“葛藤”或“野葛”。
权利要求
1.一种窗帘用麻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浸泡将收割的麻的茎用清水浸泡,直至麻皮松软;(2)手工剥皮;(3)一次干燥将漂白的麻皮晒干或烘干;所述的窗帘用麻包括黄麻、苎麻、红麻和治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用麻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4)纺织为细绳将一次干燥的麻皮加工为细绳;(5)用多股细绳编织为花辨或纺织为粗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帘用麻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 后面还 有以下步骤(6)染色步骤染成需要的颜色(需要原色或白色的材料,可以省略);以及(7)二次干燥步骤将染色的花辨或粗绳晒干或烘干,作为窗帘的成品原料入库备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窗帘用麻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2)后 面还有漂白步骤,将步骤( 剥下的麻皮进行漂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帘用麻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白工艺是在重 量比例15%的双氧水和85%的水中,用不锈钢锅加温,温度70 90°C,时间40 50分钟; 出锅后用清水冲洗,然后自然干燥或烘干,自然干燥为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帘用麻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白工艺是将麻 皮用淘米水在陶瓷缸内进行一次浸泡,液面高于麻面20%,浸泡时间48小时;出缸后用清水 清洗;然后更换新的淘米水进行二次浸泡,时间M小时;出缸后用清水清洗;自然晒干,达 到光洁,自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窗帘用麻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淘米水中加入 0 35%的石灰水,石灰水的石灰与水的重量比例为3% 10%,将麻皮浸泡36小时用清 水洗一次,晒干后二次浸泡M小时;出缸后洗清。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帘用麻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漂白步骤后进 行染色和二次干燥步骤,然后再进行所述的步骤G)、(5)。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帘用麻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染色步骤(6)的 工艺方法是将3重量份的染料与400重量份的水混合,另加0. 42重量份的固色剂,加温至 90 100°C;然后将120重量份的麻制品放入上述染料液体中,时间为5-60分钟小时;捞出 控干液体后进行所述的二次干燥步骤(7),干燥温度40 60°C,时间 48小时,含水 率 10% 15%。
全文摘要
一种窗帘用麻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浸泡将收割的麻的茎用清水浸泡,直至麻皮松软;手工剥皮;漂白;一次干燥将漂白的麻皮晒干或烘干;纺织为细绳将干燥的麻皮加工为细绳;用多股细绳编织为花辨或纺织为粗绳;染色染成需要的颜色;二次干燥将染色的花辨或粗绳晒干或烘干,作为窗帘的成品原料入库备用。所述的窗帘用麻包括黄麻、苎麻、红麻和治麻。本发明的优点是重量很轻,悬挂、升降和折叠都很方便;柔韧性好,不容易断裂,透气性好,使用寿命长;容易进行编织、纺织、拧成绳子、弯曲和折叠等各种加工,容易加工为各种造型和样式,装饰性好;麻的漂白可采用天然漂白材料,对环境没有污染,并降低了加工成本。
文档编号D01C1/00GK102102228SQ20101061100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9日
发明者戴海泉 申请人:戴海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