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至少一个可沿着导线器导轨运动的导线器的针织横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205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至少一个可沿着导线器导轨运动的导线器的针织横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至少一个可沿着导线器导轨(FadenfUhrerschiene)运动的导线器(FadenfUhrer)的针织横机(Flachstrickmaschine),导线器具有可在垂直的方向上调整的给线器(FadenzufUhrteil)。
背景技术
利用现代的高功率针织横机可制造复杂的针织物(Gestrick),其中,常常需要大量不同的织线(Strickfaden)以用于制造单个针织物。在此,经常有用于这些织线的导线器中的几个位于工作位置(Tatigkeitsposition)中并且其它导线器位于非工作位置中。应用的织线和由此导线器越多,其如此定位越重要,即,导线器的线不交叉(Uberkreuzen)并且其不妨碍用于毛圈形成所必须的针运动和邻近的导线器的运动。在导线器的非工作位置时,导线器通常应位于在相对的针床之间的梳齿间隙 (Kammspalt)之上的可靠的间距中。如果相反地给线器将线输送到针处,则对于可靠的线插入(Fadeneinlage)甚至可为必须的是,将导线器带入脱圈间隙中直至针交叉部 (Nadelkreuz)(也就是说两个针床的被运出(austreiben)的针的交叉点)之下。此外,在其给线器构造成小管形的导线器中可需要的是,其在其非工作位置中也利用其给线器伸入到脱圈间隙中。因此,为了实现对导线器的垂直位置的不同要求,在文件WO 2006/056843中提出了自动地驱动的导线器,其相对于脱圈间隙的间距可调整。已知的导线器具有以可垂直地运动的方式支承的给线器,其可借助于可水平地运动的轨道在高度上调整。在此,通过轨道借助于斜置的长孔支承在与导线器导轨相连接的栓处,将轨道的水平运动转换成轨道的垂直运动。如果现在使轨道在水平的方向上移位,则其附加地实施垂直运动,轨道将该垂直运动传递到导线器的给线器上。然而,该解决方案可仅仅应用于带有短的针空间的针织机,因为带有增加的长度的轨道具有如此大的尺寸,即,仅仅可困难地以需求的速度使其加速和减速。此外,在所引用的文件WO 2006/056843中显示了带有可垂直地调整的给线器的导线器,在其中通过控制曲线实现给线器的垂直运动。控制曲线可位于控制盘中,控制盘可平行于导线器导轨运动。分别由独立的驱动单元使导线器和控制盘运动。通过在控制盘和导线器之间的短时间的速度差,给线器借助于栓沿着控制曲线滑动并且由此被抬起或降低。为了共同引导控制盘和导线器,该实施方案需要相对高的导线器导轨,在现代的针织横机中对于高的导线器导轨通常不存在安装空间。此外,必须借助于高动力性的电机(其必须精确地同步)操控导线器和控制盘。因此,该解决方案为复杂的且高成本的。在文件JP 2001-64854中描述了独立地驱动的特殊导线器,其同样具有可调整高度的给线器。通过齿带使该导线器运动,由导线器驱动马达驱动该齿带。通过控制元件促使给线器的高度调整,借助于第二齿带驱动控制元件。只要两个齿带具有相同的速度,则不发生给线器的高度位置的改变。相反地,通过两个齿带的短时间的速度差促使给线器的高
3度调整。同样对于该解决方案需要高动力的电机和两个电机的准确的同步,由此,该提出的解决方案同样为高成本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为,实现带有这样的导线器的针织横机,S卩,可以简单的且成本适宜的方式调整该导线器的给线器的高度。该目的通过这样的针织横机实现,S卩,其带有至少一个可沿着导线器导轨运动的导线器,导线器具有可在垂直的方向上调整的给线器,其特征在于,设置可绕平行于导线器导轨延伸的轴线旋转地驱动的控制元件,利用该控制元件可在导线器在导线器导轨上的每个位置处加载导线器的给线器,并且给线器可在其垂直的位置中调整。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只有当需要改变高度位置时,才必须使控制元件运动以用于调整给线器的高度。因此在此,如在根据背景技术的几个实施形式中那样控制盘或控制仿制器(Steuermimik)的持续的共同运动是不必的。由此,可相对简单地设计控制元件的驱动器,并且驱动器仅仅遭受相对小的负载。根据本发明的针织横机的另一优点在于,导线器不必具有独立的驱动器。相反地, 也可借助于带动件通过针织横机的滑块带动导线器。此外,导线器的给线器的高度调整的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也可应用在带有非常长的针床和由此非常长的导线器行进路径的机器中。在此有利的是,控制元件平行于导线器导轨在导线器的整个运动空间上延伸。以这种方式以尽可能小的成本保证,可在导线器在其运动空间中的每个任意的位置处调整导线器的给线器的位置。当给线器可通过控制元件锁止在其垂直的位置中时得到其它优点。那么,不必设置附加的构件以用于锁止。在此,通过控制元件可直接地或者也可间接地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 (Zwischenglieder)加载给线器。主要当由此可实现从控制元件到给线器上的更适宜的力传递时,那么带有中间元件的成本较高的解决方案可为优选的。在根据本发明的针织横机的优选的设计方案中,控制元件可支承在导线器导轨处。在此,不仅可在控制元件的端部处实现支承,而且可在位于端部之间的部位处实现支承,从而即使在带有大的针空间的机器中也保证给线器的精确的高度调整。不会出现由于控制元件的弯曲而引起的偏差。可逐步式地或者但是优选地无级地进行给线器的高度调整。给线器的垂直位置的无极的可调整性使最佳地与相应针织情况(Mrickverhaltniss)相匹配成为可能。在针织横机的优选的设计方案中,控制元件基本上构造成轴形或管形,并且在其表面处具有一个或多个纵向地伸延的凸出部或凹入部,给线器或至少一个与给线器共同作用的中间元件可与该凸出部或凹入部引入接合中。控制元件设计为可驱动的轴或管给予控制元件高的刚性,并且此外允许控制元件的简单的摆动和支承。在如此设计的控制元件的第一变型方案中,控制元件可仅仅具有一个纵向地伸延的凸出部,其自由的纵向棱边具有基本上圆形的横截面并且可以形状配合的方式与在给线器中的或在与给线器相连接的中间元件中的凹处引入接合中。在导线器的运动期间,给线器或与该给线器相连接的中间元件可沿着该凸出部滑动。如果在给线器在凸出部上沿着滑动期间未使控制元件摆动,则该凸出部用于锁止给线器的高度位置。相反地,如果应使给线器的垂直位置改变,则在导线器运动期间或在导线器静止时可使控制元件摆动并且由此抬高或降低给线器。在此,优选地,在给线器中的或在中间元件中的凹处构造成基本上U形的槽,其形状配合地包围凸出部的自由的纵向棱边。以这种方式,实现控制元件的旋转运动到给线器的所需的平移运动的简单的转换。在另一变型方案中,控制元件在其表面上可具有沿着控制元件延伸的啮合部,布置在给线器处的或在中间元件处的啮合部可与该啮合部引入接合中。同样在该解决方案中,可以简单的方式将控制元件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给线器的垂直运动。同时,在控制元件处的啮合部用于锁止给线器的一次调整的垂直位置。在此,在给线器的运动期间或在其静止时垂直位置的调整也是可能的。在另一设计方案中,控制元件可具有纵向地开口的管的形状,并且在管的内部中抗扭地且可纵向移位地支承有中间元件,该中间元件具有穿过控制元件的开口向外伸出 (treten)的突出部或啮合区域,给线器可与该突出部或啮合区域处于接合中或引入接合中。因此,在该解决方案中,通过支承在控制元件中的中间元件实现管形的控制元件的旋转运动的传递。中间元件可在管形的控制元件的内部中且沿着控制元件移位。向外伸出的凸出部或啮合区域可与导线器的给线器引入接合中并且由此固定或调整给线器的高度位置。 可在导线器的运动期间或者同样在其静止时实施这些功能。但是,控制元件也可具有轴的形状,设有凸出部或啮合部的中间元件抗扭地且可纵向移位地支承在该轴上。为此,中间元件可完全地或部分地包围该轴并且通过凸出部或啮合部作用于给线器。


下面根据图纸进一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带有可调整高度的给线器和其驱动装置的导线器的优选的实施例。其中图Ia显示了导线器、导线器导轨以及第一控制元件的从前部观察的的视图;图Ib显示了图Ia的导线器的在箭头方向X上的视图;图Ic显示了图Ia的导线器的给线器的垂直的调整路径的示意性的图示;图2显示了沿着线A-A穿过图Ia的导线器的放大的截面图;图3显示了带有控制元件和给线器的第二设计方案的相应于图2的图示;图4显示了控制元件和给线器的第三实施例的相应于图2的图示;图5显示了控制元件和给线器的第四实施例的相应于图2的图示;图6显示了控制元件和给线器的第五实施例的相应于图2的图示;图7显示了控制元件和给线器的第六实施例的相应于图2的图示。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Ia中示出了导线器1,其具有给线器2,给线器2以可调整高度的方式支承在
5支承件(Lagerstilck) 11中,该支承件11布置在导线器箱盒10处。导线器1通过导线器箱盒10以可沿着导线器导轨100运动的方式支承在导线器导轨100上,并且可通过固定在在此未示出的针织横机的滑块(khlitten)处的带动件或者但是也可通过独立的驱动器使导线器1在双箭头HB的方向上运动。在所示出的示例中,给线器2位于这样的垂直位置中,即,给线器2的下端部21位于针交叉部NK之上,并且由此可将线输送到在此未示出的针处。为了改变给线器2的高度位置设置有控制元件3,给线器2的上端部22与控制元件 3形状配合地相连接。控制元件3至少与导线器1的运动路径一样长,并且在所有平面中平行于导线器导轨100伸延。通过在此未示出的装置可将旋转的运动引入到控制元件3中, 其促使给线器2在双箭头VB的方向上运动。如图Ib的侧视图显示的那样,由轴31形成控制元件3,轴31具有沿着伸延的凸出部32。轴31与其长度相关地如此可摆动地支承在多个轴承体4中,g卩,轴承体4的圆形的槽41以大于180°的角度包围控制元件3的轴31。轴承体4与导线器导轨100相连接。 凸出部32的自由的棱边在横截面中同样构造成基本上圆形,如尤其地也在图2中的细节图中显示的那样。给线器2的上端部22具有基本上U形的槽23 (图2),其包围凸出部32的圆形的横截面区域。在图Ic中示意性地显示了给线器2的最大调整路径VBS。给线器2的下顶端21 可占据最深的位置,其位于针交叉部之下并且以UNK表示。在顶端21的最高的位置ONK中, 顶端21明显位于针交叉部NK之上。借助于控制元件3可使给线器2无级地在两个位置 UNK和ONK之间运动。这通过控制元件3的相应的摆动运动实现,如尤其地同样图2表明的那样。一旦使导线器1沿着导线器导轨100运动,给线器2的U形的槽23沿着控制元件3 的凸出部32的圆形的横截面区域运动。由此,凸出部32也用于在导线器1的运动期间和在其静止时固定给线器2的垂直位置。在随后的图3至7中以相应于图2的图示中显示了与给线器2的上端部22相连接的控制元件的其它设计方案。与在图2中的构件功能相同的构件设有相同的参考标号。 在所有示出的示例中,将控制元件的旋转的运动转换成给线器2的平移的运动。图3显示了一种控制元件,其构造成控制轴5。在此未显示轴5的驱动装置。控制轴5的支承与在图2中的控制元件3的轴31的支承相同。控制轴5具有杆形的区域51, 其保持在轴承体4中。控制轴5在表面处具有啮合区域52,其在控制轴5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在该设计方案中,在给线器2的上端部22处同样设置啮合部M,其与控制轴5的啮合部52处于接合中。如果使导线器1沿着其导线器导轨运动,则给线器2的上端部22的啮合部M同样沿着控制轴5的啮合部52运动。图4和5显示了变型方案,在其中控制元件再次设计成轴的形式,然而,间接地通过中间元件将运动传递到给线器2的上端部22上。在图4中显示的变型方案中,控制轴5为异形轴,其由构造成U形的保持部110包围并且固定在其高度位置中。保持部Iio固定在导线器箱盒(图la)的支承件11处。杠杆6作为中间元件抗扭地且可纵向移位地在控制轴5上被引导。杠杆6在其自由的纵向棱边处具有圆形的横截面区域61,由给线器2的上端部22的U形的槽23包围该横截面区域 61。一旦使导线器沿着其导线器导轨运动,则其同样使杠杆6沿着控制轴5运动。通过控制轴5和由此同样杠杆6的摆动位置确定给线器2的高度位置。
在根据图5的变型方案中,控制元件同样为如在根据图4的变型方案中那样的异形轴5,并且也以与此相同的方式支承。现在在此,齿弧(Zahnsegment)7作为中间元件抗扭地且可纵向移位地在异形轴上被引导。齿弧7具有啮合部71,其与给线器2的上端部22的啮合部M处于接合中。同样,导线器1在其运动时沿着导线器导轨100带动齿弧7,齿弧7 然后沿着轴5滑动。在图6和7中显示的解决方案中,控制元件具有纵向地开口的管的形状。中间元件插入该控制元件中,中间元件与给线器2的上端部22处于接合中。在根据图6的变型方案中,以管8的形式的控制元件可旋转地支承在一个或多个轴承体4中。在管8的内部中布置有杠杆式的中间元件6,其穿过管8的纵切口 (Langsschnitt)Sl向夕卜伸出。通过管8的旋转实现给线器2的垂直位置的调整。杠杆6的圆形的横截面区域61可纵向运动地在管8的内面82中被引导。通过管8的开口 81的限制部83,84将管8的摆动运动传递到杠杆6的面62,63上并且杠杆6由此一起摆动。杠杆 6的自由端部64同样具有基本上圆形的横截面并且伸入到给线器2的上端部22的开口形的槽25中。一旦使导线器1沿着导线器导轨运动,则其也使杠杆6沿着管8的内面82运动。在图7中显示的变型方案中,控制元件同样为可摆动地支承的管8,齿弧7抗扭地且可纵向移位地在管8中被引导,与在图6的变型方案中的杠杆6相似。齿弧7的啮合部 71与给线器2的上端部22的啮合部M处于接合中,并且由此将管8的摆动运动传递到给线器2上。同样在该变型方案中,当导线器2沿着导线器导轨100运动时,导线器2使齿弧 7沿着管8的内面62运动。所显示的实施形式仅仅为示例性的。其它设计方案也是可行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至少一个可沿着导线器导轨(100)运动的导线器(1)的针织横机,所述导线器(1)具有可在垂直的方向上调整的给线器O),其特征在于,设置可绕平行于所述导线器导轨(100)延伸的轴线旋转地驱动的控制元件(3,5,8),利用所述控制元件(3,5,8)可在所述导线器(1)在所述导线器导轨(100)上的每个位置处加载所述导线器(1)的给线器 O),并且所述给线器(2)可在其垂直的位置中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3,5,8)平行于所述导线器导轨(100)在所述导线器(1)的整个运动空间上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织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给线器( 可通过所述控制元件(3,5,8)锁止在其垂直的位置中。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针织横机,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控制元件(3, 5,8)可直接地或者间接地经由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6,7)加载所述给线器O)。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针织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3,5,8) 支承在所述导线器导轨(100)处。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针织横机,其特征在于,可无极地调整所述给线器(2)的垂直位置。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针织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3,5,8) 基本上构造成杆形或管形,并且在其表面处具有一个或多个纵向地伸延的凸出部(32,52) 或凹入部,所述给线器(2)或至少一个与所述给线器(2)共同作用的中间元件可与所述凸出部(32,52)或凹入部引入接合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针织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3)具有纵向地伸延的凸出部(32),该凸出部(3 的自由的纵向棱边具有基本上圆形的横截面并且可以形状配合的方式与在所述给线器(2)中的或在与所述给线器(2)相连接的中间元件中的凹处03) 处于接合中或引入接合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针织横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给线器O)中的凹处03)构造成基本上U形的槽。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针织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 在其表面上具有沿着所述控制元件( 延伸的啮合部(52),布置在所述给线器( 处的或在所述中间元件处的啮合部04)可与所述啮合部(52)处于接合中或引入接合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针织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5)具有纵向地开口的管(8)的形状,并且在所述管(8)的内部中抗扭地且可纵向移位地支承有中间元件(6,7),所述中间元件(6,7)具有穿过所述控制元件(8)的开口 (81)向外伸出的突出部(62)或啮合区域(71),所述给线器(2)可与所述突出部(62)或啮合区域(71)处于接合中或引入接合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针织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5)具有轴的形状,设有凸出部(61)或啮合部(71)的中间元件(6,7)抗扭地且可纵向移位地支承在所述轴上。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针织横机,其特征在于,可通过所述针织横机的滑块的带动件或通过独立的驱动器使所述导线器(1)沿着所述导线器导轨(100)运动。
全文摘要
一种针织横机,带有至少一个可沿着导线器导轨(100)运动的导线器1),导线器(1)具有可在垂直的方向上调整的给线器(2),其中,设置可绕平行于导线器导轨(100)延伸的轴线旋转地驱动的控制元件(3,5,8),利用控制元件(3,5,8)可在导线器(1)在导线器导轨(100)上的每个位置处加载所引导器(1)的给线器(2),并且给线器(2)可在其垂直的位置中调整。
文档编号D04B15/56GK102439208SQ201080018360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3日
发明者H-G·哈尔滕霍夫 申请人:H.斯托尔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