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横机叉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2619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针织横机叉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横机。
背景技术
叉针是横机编织组合针中的其中一个部件,叉针在定位轴间滑动,定位轴从前至后并列设有五根,叉口上支叉搭接在第二根定位轴上,叉柄位于第三根定位轴和第四根定位轴下方,现有的叉针叉柄前端叉口中的上支叉内壁平滑,在定位轴上滑动时容易跳针错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针织横机叉针,增大针织横机编制密度的调节范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针织横机叉针,包括叉柄, 所述叉柄前端为叉口,所述叉口由上支叉和下支叉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叉内壁为前后延伸的波浪形面。本实用新型将上支叉内壁设为前后延伸的波浪形面,波浪形面与定位轴接触滑动,既保证了滑动的平顺,又可以避免跳针错位。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针织横机叉针的实施例,所述叉针在定位轴3间滑动,所述定位轴从前至后并列设有五根,定位轴间的距离固定,所述叉针包括叉柄1,所述叉柄前端为叉口 2,叉口由上支叉21和下支叉22组成,所述上支叉内壁23为前后延伸的波浪形面。所述上支叉搭接在第二根定位轴32上,所述叉柄位于第三根定位轴33和第四根定位轴34下方,所述叉柄的长度为第三根定位轴与第四根定位轴间距离的2. 4到2. 6倍。以前为3倍,叉针改短后,叉口与定位轴之间的间隙也相对变大了,叉针在两轴之间的移动范围就增加了,并相应增加了织针编织密度的调节范围。
权利要求1.针织横机叉针,包括叉柄(1),所述叉柄前端为叉口 O),所述叉口由上支叉和下支叉0 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叉内壁为前后延伸的波浪形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针织横机叉针,包括叉柄,所述叉柄前端为叉口,所述叉口由上支叉和下支叉组成,所述上支叉内壁为前后延伸的波浪形面。本实用新型将上支叉内壁设为前后延伸的波浪形面,波浪形面与定位轴接触滑动,既保证了滑动的平顺,又可以避免跳针错位。
文档编号D04B35/02GK202047229SQ20112013049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8日
发明者傅建新, 章建伟 申请人:浙江丰帆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