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亲肤的按摩凸点编织物及其织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750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亲肤的按摩凸点编织物及其织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编织物的织造工艺,公开了一种亲肤的按摩凸点绒面编织物及其织造工艺,其织造工艺流程为1.染纱;2.脱水;3.织造;4.平洗;5.硅油洗;6.烘干;7.定型;8.预缩。本发明采用特殊的制造工艺产生亲肤的按摩凸点,改变了以往橡胶基体、麦饭石填充等颗粒材质的凸点的亲肤舒适性、耐用性等问题,且该编织物具有超级柔软、吸湿排汗、轻薄保暖功能且更易护理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亲肤的按摩凸点编织物及其织造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编织物的织造工艺,具体涉及一种按摩凸点编织物的织造工艺。【背景技术】
[0002]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懂的不断提高,着装理念已经由原来的追求耐用、美观向追求舒适、健康转变。消费者不但要求面料的色彩、风格、手感独特,而且迫切要求针织面料科技含量的提升和更多功能型针织面料的出现。
[0003]目前具有按摩功效的衣物,一般采用橡胶基体、麦饭石填充等颗粒材质的凸点,这类材质的衣物在亲肤舒适性、织造、耐用度等方面均存在缺陷,利用化纤长丝纬编面料织造具有按摩功效的凸点,且能满足超级柔软、吸湿排汗、轻薄保暖、经久耐用功能的面料甚少见报道。因此,开发一款具有超级柔软、吸湿排汗、轻薄保暖功能且更易护理的面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人认真研究了影响编织物柔暖性、耐用性及吸湿排汗等功能的因素,在研究纤维的类型、纱线的规格、织物的组织、针背垫纱的移针距、织造密度、染整等多种工艺因素的基础上,总结了影响织物的各种功能效果的重要条件,发明了一种亲肤的按摩凸点编织物以及其织造工艺。
[0005]本发明提供的亲肤按摩凸点编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编织物由面层、中间层、里层三部分组成,面层采用40S锦/棉混纺纱+40D氨纶丝,中间的连接丝为75D/144F的超细旦涤纶丝,里层采用150D/384F的超细旦涤纶丝。其中,7OT/144F的单丝纤度0.57dtex,150D/384F的单丝纤度0.43dte。且该编织物含有由生产工艺形成的编织物按摩凸点,可以对人体形成一定的按摩效果,缓解疲劳。
[0006]该编织物织造工艺流程如下:
[0007]1.染纱;2.脱水;3.织造;4.平洗;5.硅油洗;6.烘干;7.定型;8.预缩。
[0008]其中,为了保证该编织物的吸湿排汗、保暖功效,在染纱过程中加入⑶-1000N。而编织物的亲肤按摩凸点则是由选择的面料及编织工艺形成的。
[0009]该发明的织造工艺中的关键工艺及其参数如下:
[0010](一)染纱工艺
[0011]采用进口意大利巴佐尼环保O型低张力染色机,染色机入水并在常温下分管入布,加入成大(上海)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CD-1000N,将其在染色机副缸中搅拌并开具自动加料系统,其将被自动泵入染色机内。然后在电脑系统输入以下工艺参数:张力20N,转速150m/min,喷嘴压力0.2MP/cm2,主泵转速1005r/min,浴比1: 5,前处理温度98°C,升温2°C /min,保温时间20min ;然后以1.5°C /min的速度降温至常温,水洗2次,并加入⑶-1000N ;然后以2V /min的速度升温至后处理温度50°C,保温时间20min后。在电脑系统输入以上工艺参数,电脑自动形成工艺制定。把电脑设定为自动,整个工艺运行自动操作完成后即可出布。
[0012]其中,纱线染色后采用⑶-1000N进行纱线的吸湿排汗整理时,把PH值控制在3~6之间;整理过程中的温度控制至关重要,升温要缓慢(2°C /min),控制在较低温度进行反应,以防⑶-1000N的不稳定析出。
[0013](二)脱水工艺
[0014]用离心力转速脱水机,参数:转速500r/min,时间5min。
[0015](三)织造工艺
[0016]1、首先检查设备,按工艺要求排列三角和织针。
[0017]2、向织机输入织布花型程序,调节参数。
[0018]3、安排织布所需原料,按工艺要求排列纱线:
[0019]将纱I排列织机第一口 ;纱2排列在织机第二口 ;纱3排列在织机第三口,后续依次排列。
[0020]4、开始进行编织调试,有纱线张力调试;喂纱咀位置调试;织针弯纱深浅的具体调试;卷布机的张力调试等。
[0021]5、织机初步调试完成,在第二口喂入纱4。
[0022]6、此时调试完成,确定产品风格正确,织机各部位调试准确无误后进行织造生产。
[0023]7、坯布进入正常生产,织机运转速度为15r/min。
[0024]8、然 后检验人员进行坯布检验。
[0025](四)硅油洗工艺
[0026]在硅油洗过程中加入TK-R02亲水性柔软剂,其用量为重量比1.0%。
[0027](五)定型工艺
[0028]采用进口韩国理和热定型机(10箱),工艺参数:机架幅度155CM,温度160°C,机速30r/min,轧棍压力2.5t,超喂28个,机箱风量:上风500r/min,下风800r/min。
[0029]为确保定型后成品充分体现凸点的效果,有立体感,在入布轧辊调低压力为2.5t浸扎布面。设定温控电脑10箱温度160°C。调整超喂28个,此时入布不产生直拉,确保布面凸点不拉平。入布机速30m/min通过定型,出布测量布幅宽155CM。
[0030]通过上述工艺制备的亲肤按摩凸点编织物可以达到以下技术指标:
[0031]1、洗后外观平整度:洗前≥4级;20次洗后≥3.5级(AATCC124-2001);
[0032]2、缩水(Dimensional Stability to Washing):5%X5% (IS063304B);
[0033]3、甲醒(Free Formaldehyde Content):小于 75ppm (IS014184-1);
[0034]4、顶破强力(Bursting Strength):大于 60 磅(IS013938-1);
[0035]5、吸湿性≤ 5S (AATCC79ffater Drop)
[0036]本发明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0037]1、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面料和特殊的织造工艺使编织物产生亲肤的按摩凸点,改变了以往橡胶基体、麦饭石填充等颗粒材质的凸点的亲肤舒适性、耐用性等问题。
[0038]2、本发明采用⑶-1000N作为纳米整理剂,并通过控制纳米整理技术工艺要点,以及在硅油洗中加入TK-R02亲水性柔软剂,增强了该编织物的柔暖性、吸湿排汗和轻薄保暖功能,其固色能力更强。
[0039]3、本发明工艺采用特殊的针织工艺设计,满足正反面不同的功能要求,增强了单面拒水功能;且创造性的增加平洗去皱工序,提高功能整理的耐久性,达到20次洗后外观平整度仍大于3.5级。
[0040]4、本发明对纱线进行拒水拒油处理,使编织物更易护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1]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曲线图。
[0042]图2是生产工艺图中织针排列的基础三角图,其中①、②为提花位置,Λ表示织针按具体花型需要参与编织。
[0043]图3是生产工艺图中织针排列的基础编织图,其中①对应针织排列的基础三角图中①的位置,②对应针织排列的基础三角图中②的位置,③对应针织排列的基础三角图中
③的位置。
[0044]图4是未肤面电脑花型程序平面不意图。
[0045]图5针织结构示意图,其中I一凸点部位、2—40支黄色棉、3—40支棉麻灰、4一30D氨纶。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47]实施例1
[0048]1、一种亲肤的按摩凸点编织物的织造工艺
[0049](一)染纱
[0050]采用进口意大利巴佐尼环保O型低张力染色机,染色机入水并在常温下分管入布,加入成大(上海)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CD-1000N,将其在染色机副缸中搅拌并开具自动加料系统,其将被自动泵入染色机内。然后在电脑系统输入以下工艺参数:张力20Ν,转速150m/min,喷嘴压力0.2MP/cm2,主泵转速1005r/min,浴比1: 5,前处理温度98°C,升温2°C /min,保温时间20min ;然后以1.5°C /min的速度降温至常温,水洗2次,并加入⑶-1000N ;然后以2V /min的速度升温至后处理温度50°C,保温时间20min后。在电脑系统输入以上工艺参数,电脑自动形成工艺制定。把电脑设定为自动,整个工艺运行自动操作完成后即可出布,上述工艺曲线图见图1。
[0051]其中,纱线染色后采用⑶-1000N进行纱线的吸湿排汗整理时,把PH值控制在3?6之间;整理过程中的温度控制至关重要,升温要缓慢(2°C /min),控制在较低温度进行反应,以防⑶-1000N的不稳定析出。
[0052](二)脱水
[0053]用离心力转速脱水机,参数:转速500r/min,时间5min。
[0054](三)针织
[0055]1、首先检查设备,按工艺要求排列三角和织针,见图2和图3。
[0056]2、向织机输入织布花型程序,见图4,调节参数。
[0057]3、安排织布所需原料,按工艺要求排列纱线:
[0058]将纱I (40S棉)排列织机第一口 ;纱2 (40S棉麻灰)排列在织机第二口 ;纱3 (40S棉麻灰)排列在织机第三口,后续依次排列。[0059]4、开始进行织造调试,有纱线张力调试;喂纱咀位置调试;织针弯纱深浅的具体调试;卷布机的张力调试等。
[0060]5、织机初步调试完成,在纱2位置即第二 口喂入30D氨纶,具体织法如结构图见图5。
[0061]6、此时调试完成,确定产品风格正确,织机各部位调试准确无误后进行织造生产。
[0062]7、还布进入正常生产,织机运转速度为15r/min。
[0063]8、然后检验人员进行坯布检验。
[0064](四)平洗
[0065](五)硅油洗
[0066]在硅油洗过程中加入TK-R02亲水性柔软剂,其用量为重量比1.0%。
[0067](六)烘干
[0068](七)定型
[0069]采用进口韩国理和热定型机(10箱),工艺参数:机架幅度155CM,温度160°C,机速30r/min,轧棍压力2.5t,超喂28个,机箱风量:上风500r/min,下风800r/min。
[0070]为确保定型后成品充分体现凸点的效果,有立体感,在入布轧辊调低压力为2.5t浸扎布面。设定温控电脑10箱温度160°C。调整超喂28个,此时入布不产生直拉,确保布面凸点不拉平。入布机速30m/min通过定型,出布测量布幅宽155CM。
[0071](八)预缩
[0072]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亲肤的按摩凸点编织物的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染纱工艺中加入⑶-1000N,还包括脱水、针织、平洗、硅油洗、烘干、定型、预缩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亲肤的按摩凸点编织物的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染纱工艺为:采用进口意大利巴佐尼环保O型低张力染色机,染色机入水并在常温下分管入布,加入CD-1000N,将其在染色机副缸中搅拌并开具自动加料系统,其将被自动泵入染色机内,PH值控制在3?6之间;然后在电脑系统输入以下工艺参数:张力20N,转速150m/min,喷嘴压力0.2MP/cm2,主泵转速1005r/min,浴比1: 5,前处理温度98°C,升温2V /min,保温时间20min ;然后以1.5°C /min的速度降温至常温,水洗2次,并加入⑶-1OOON ;然后以2V /min的速度升温至后处理温度50°C,保温时间2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亲肤的按摩凸点编织物的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针织工艺为:将40S棉排列织机第一口 ;40S棉麻灰排列在织机第二口 ;40S棉麻灰排列在织机第三口,后续依次排列;开始进行编织调试,有纱线张力调试;喂纱咀位置调试;织针弯纱深浅的具体调试;卷布机的张力调试等;织机初步调试完成,在第二口喂入30D氨纶;此时调试完成,确定产品风格正确,织机各部位调试准确无误后进行织造生产;坯布进入正常生产,织机运转速度为15r/min ;然后检验人员进行还布检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亲肤的按摩凸点编织物的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硅油洗过程中加入了 TK-R02亲水性柔软剂,其用量为重量比0.5%?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亲肤的按摩凸点编织物的织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定型工艺为:采用进口韩国理和热定型机,工艺参数:机架幅度155CM,温度160°C,机速30r/min,轧棍压力2.5t,超喂28个,机箱风量:上风500r/min,下风800r/min ;在入布轧棍调低压力为2.5t浸扎布面;设定温控电脑10箱温度160°C;调整超喂28个;入布机速30m/min通过定型,出布测量布幅宽155CM。
6.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亲肤的按摩凸点编织物的织造工艺所生产的编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编织物由采用40S锦/棉混纺纱+40D氨纶丝的面层、中间的连接采用单丝纤度.0.57dtex的75D/144F超细旦涤纶丝作为中间连接丝、采用单丝纤度0.43dte的150D/384F超细旦涤纶丝作为里层的三部分组成;且该编织物通过上述织造工艺形成了固定的按摩凸点。
【文档编号】D06C7/02GK103741350SQ201410023887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0日
【发明者】苟中华, 赵生全, 叶小平 申请人:浙江航艇针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