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废热回收单元的衣物处理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79244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具有废热回收单元的衣物处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具有废热回收单元的衣物处理装置,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滚筒,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壳体的内部,循环管,形成用于将从上述滚筒排出的排出空气重新向上述滚筒供给的循环流路,冷凝器,使上述排出空气和从上述壳体的外部流入的冷却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送风管道,向上述冷凝器一侧引导冷却空气,以及送风扇,使外部空气向上述送风管道的内部流入;用于向上述壳体的内部吐出通过上述冷凝器的冷却空气的吐出口形成于上述送风管道,上述滚筒的旋转轴配置于上述吐出口和上述送风扇之间。
【专利说明】具有废热回收单元的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具有废热回收单元的衣物处理装置,更具体地,涉及具有利用从滚筒排出的热风所具有的热能的单元的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一般来说,干燥机等具有干燥功能的衣物处理装置作为向滚筒内送出由加热器生成的热风,并吸收干燥对象物的水分,来执行干燥对象物的干燥的设备,根据在吸收水分并对燥对象物进行干燥时所产生的湿空气的处理方式,大致分为排气式干燥机和循环式干燥机。
[0003]排气式干燥机利用向干燥机的外部排出从滚筒排出的湿空气的方式,为此,需要用于向外部排出包括在滚筒内蒸发的水分在内的高温的湿空气的排气管。此时,在利用气体作为热源的情况下,由于作为燃烧生成物的一氧化碳等一同被排出,因而排气管要以长的方式延伸至室外。另一方面,循环式干燥机使用的是使从滚筒排出的湿空气在热交换器冷凝,而除去水分之后,重新向滚筒传递除去水分的干燥空气并进行再循环的方式。
[0004]简单查看这种循环式衣服干燥机的结构如下,S卩,包括本体、滚筒、循环管、加热器及送风扇等,上述滚筒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本体的内部,上述循环管的两端与上述滚筒相连接,并形成使空气循环的流路,上述加热器设置于循环管的内部,用于加热空气,上述送风扇用于使空气强制循环。并且,循环式衣物干燥机包括用于除去从滚筒排出的空气中所含的水分的热交换部或冷凝器。
[0005]上述冷凝器使干燥机的外部的空气或冷却水流入,并与从滚筒排出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降低排出空气的温度及湿度,来使上述排出空气具有适合重新向滚筒的内部供给的条件。作为上述冷凝器,可以使用利用从外部的水源供给的冷却水的水冷式冷凝器和利用外部空气的空冷式冷凝器。在利用空冷式热交换器的情况下,通过与排出空气之间的热交换而被加热的冷却空气向本体的外部排出。
[0006]另一方面,在具有如上所述的干燥功能的衣物处理装置中,为了减少干燥过程中消耗的能源量,有必要使借助加热器生成的热能尽量只用于衣物的干燥。为此,以往是利用热泵将从滚筒排出的空气所具有的热能用于加热向滚筒供给的热风,或者在干燥过程中控制滚筒的动作,使得热风均匀地与衣物相接触。
[0007]但如上所述,虽然利用空冷式冷凝器的干燥机所排出的冷却空气也具有高于常温的温度,可予以利用,但与向滚筒供给的热风的温度相比非常低,因而具有提高效率的余地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8]因此,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有关如上所述的循环式衣物处理装置中,提供能够利用向本体的外部排出的高温的冷却空气所具有的热能来减少能源消耗量的衣物处理装置。
[0009]根据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技术问题的本发明的一侧面,提供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滚筒,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壳体的内部,循环管,形成用于将从上述滚筒排出的排出空气重新向上述滚筒供给的循环流路,冷凝器,使上述排出空气和从上述壳体的外部流入的冷却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送风管道,向上述冷凝器一侧引导冷却空气,以及送风扇,使外部空气向上述送风管道的内部流入;用于向上述壳体的内部吐出通过上述冷凝器的冷却空气的吐出口形成于上述送风管道,上述滚筒的旋转轴配置于上述吐出口和上述送风扇之间。
[0010]根据本发明的一侧面,通过使以往与排出空气进行热交换之后向外部排出的冷却空气向壳体的内部吐出,能够加热滚筒或使壳体的内部的温度上升。由此,可利用冷却空气所具有的热能,将滚筒的温度的下降最小化,并且,在壳体的内部形成绝热层,从而将向壳体的外部的热能损失最小化。在此,以滚筒的旋转轴为基准,将上述冷却空气的吐出口配置于送风扇的相反侧,从而能够直接将所吐出的冷却空气向滚筒供给,而非向送风扇或设置于送风扇的电机供给,由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0011]在此,通过上述冷凝器的冷却空气可全部通过上述吐出口吐出,也可以仅有一部分通过吐出口吐出,剩余部分直接向壳体的外部吐出。
[0012]此时,从上述吐出口吐出的冷却空气可向壳体的内部向任意方向吐出,也可向上述滚筒吐出。
[0013]在此,上述冷凝器可设置于上述壳体的底面。
[0014]并且,用于排出所吐出的冷却空气的通气孔可形成于上述壳体。
[001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侧面,提供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滚筒,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壳体的内部,底座,安装于上述壳体的底面,并形成循环流路及冷却流路,上述循环流路将从上述滚筒排出的排出空气重新向滚筒供给,上述冷却流路与上述循环流路交叉,冷凝器,设置于上述循环流路及冷却流路的交叉点,使冷却空气和排出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以及送风扇,使上述冷却空气向上述冷却流路的内部流入;用于向上述壳体的内部吐出在上述冷却流路上通过上述冷凝器的冷却空气的吐出口形成于上述送风管道,上述滚筒的旋转轴配置于上述吐出口和上述送风扇之间。
[0016]上述循环流路及冷却流路可分别设置额外的管道,但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配置于衣物处理装置的底面的底座形成冷却流路及循环流路。
[0017]在此,可以包括底座盖,上述底座盖安装于上述底座的上部,并形成上述冷却流路及循环流路的一部分。此时,上述吐出口可形成于上述底座盖。
[0018]并且,还可以包括引导部件,上述引导部件安装于上述吐出口,用于引导所吐出的冷却空气。在此,上述引导部件可包括:紧固部,紧固于上述吐出口的外周部;以及吐出引导部,用于决定冷却空气所吐出的方向。
[0019]此时,上述吐出引导部使冷却空气向上述滚筒吐出或使冷却空气沿着上述底座盖的表面吐出。
[0020]并且,可在上述引导部件的一侧端部形成钩部,并在上述吐出口的周围形成与上述钩部紧固的钩结合部。
[0021]根据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由于冷却空气在进行热交换之后,向壳体的内部吐出,因而能够将壳体的内部及滚筒的温度的降低最小化,从而能够减少能源消耗量。并且,由于冷却空气位于送风扇的相反侧,因而所排出的冷却空气所具有的热能的大部分都能向滚筒供给,由此能够有效地对滚筒进行保温或对外部空气进行绝热。
[0022]并且,由于所吐出的冷却空气可在加热滚筒或壳体的内部之后向外部排出,因而与直接向壳体的外部排出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与常温之间的温度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4]图2为示出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除去侧面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5]图3为示出图1所示的实施例所具有的底座的立体图。
[0026]图4为示出图1所示的实施例所具有的底座盖的立体图。
[0027]图5为示出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空气流动的内部结构图。
[0028]图6为示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第二实施例所具有的吐出引导件的立体图。
[0029]图7为示出图6所示的吐出引导件安装于底座盖的状态的立体图。
[0030]图8为示出图6所示的吐出引导件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0031]图9为示出图8所示的吐出引导件安装于底座盖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33]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示出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除去侧面板的状态的立体图。参照图1及图2,上述第一实施例100将衣物干燥机作为对象,并包括壳体110和滚筒120,上述壳体110用于构成外观,上述滚筒12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壳体110。
[0034]在上述壳体110的前表面的上部具有控制面板112,上述控制面板112用于控制干燥机的功能,并显示工作状态。在上述控制面板112的下部设有门114,上述门与上述滚筒120相连通,用于开闭投入口。
[0035]并且,在上述壳体110的内部底面设置底座130。上述底座130提供用于安装设置于上述壳体110的内部的各种部件的场所,并形成即将后述的循环流路及冷却流路。
[0036]现在,对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图3为示出图1所示的实施例所具有的底座的立体图,图4为示出图1所示的实施例所具有的底座盖的立体图,图5为示出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空气流动的内部结构图。参照图3至图5,以与上述门114相邻的方式设置棉绒过滤器122。上述棉绒过滤器122起到除去从上述滚筒120排出的高温的空气所包括的棉绒,并向后述的循环流路侧第一次引导排出空气的作用。
[0037]并且,上述底座130包括用于设置上述棉绒过滤器的过滤器设置部132。并且,在上述过滤器设置部132的背面形成用于配置循环用送风扇124的风扇放置部133,循环用送风扇124用于吸入滚筒120的内部的空气并向循环流路一侧引导,在上述风扇放置部133的侧面形成循环流路部136,上述循环流路部136形成从上述循环用送风扇124吐出的排出空气向上述滚筒的内部重新供给的循环流量。
[0038]如图2所示,在上述循环流路部136的内部设有作为冷凝单元的热交换器140,从上述循环流路部136流入的排出空气在通过上述热交换器之后,通过排气口 138向滚筒的内部重新供给。另一方面,上述循环流路部136的上部面开放,在这样开放的上部面安装底座盖150,来形成循环流路。对于底座盖将进行后述。
[0039]另一方面,在上述底座130设置冷却用送风扇126,上述冷却用送风扇126与上述循环用送风扇单独地从壳体的外部吸入冷却空气,并向上述热交换器侧供给,在上述冷却用送风扇126的流入侧设置用于使壳体的外部的空气流入的外罩127,上述外罩127放置并固定于上述底座。并且,上述冷却用送风扇126配置于设在上述底座的冷却风扇设置部135。
[0040]上述冷却风扇设置部135形成用于使冷却空气流入的冷却流入的一部分,从冷却用送风扇吐出的冷却空气朝向上述循环流路部136移动。因此,上述热交换器140配置于上述循环流路和冷却流路相互交叉的地点,使排出空气和冷却空气之间能够进行热交换。在此,上述排出空气和冷却空气通过上述热交换器的表面进行热传递,但并不相互混合或接触。另一方面,附图标记134所表示的空间为用于安装驱动电机(未图示)的空间,上述驱动电机(未图示)用于驱动上述循环用送风扇及冷却用送风扇。
[0041]参照图4,上述底座盖150可覆盖上述循环流路部136的上部,上述底座盖150的一侧端部(以图4为基准的右侧)与上述冷却用送风扇的吐出口侧相连接,另一侧端部覆盖上述热交换器140的侧面。并且,两个吐出口 152与上述另一侧端部相邻。上述吐出口 152起到向壳体的内部吐出通过(经过)上述热交换器的冷却空气的作用,所吐出的冷却空气与位于吐出口上部的滚筒相接触。
[0042]在此,上述冷却空气的一部分通过上述吐出口吐出,而剩余一部分直接向上述壳体的外部吐出。为此,在上述底座的前表面的下部形成辅助吐出部131,上述辅助吐出部131与上述壳体的底面一同形成用于使冷却空气的一部分吐出的吐出口。
[0043]并且,在上述底座盖150的上部面形成有环156,上述环156用于固定配置于壳体的内部的各种管或配线。
[0044]现在,对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工作进行说明。
[0045]若干燥行程开始,则借助未图示的加热器向滚筒的内部供给高温的热风,所供给的热风与滚筒的内部的洗涤物相接触并使洗涤物干燥。之后,含有水分的高温的排出空气从上述滚筒排出,并向上述棉绒过滤器122流入。这种排出空气的流动由上述循环用送风扇124引起,已在上文中进行了说明。
[0046]通过棉绒过滤器122的排出空气在通过上述循环用送风扇之后向由循环流路部及底座盖形成的循环流路流入。另一方面,如上所述,上述冷却用送风扇通过上述外罩使壳体的外部的空气流入,并向上述热交换器侧移送。因此,高温多湿的排出空气在经过上述热交换器的过程中降低温度及湿度,并重新向滚筒供给。此时,上述排出空气可在温度及湿度降低的状态下,被上述加热器加热之后,重新向滚筒供给。并且,冷却空气由于从排出空气接收的热能而使温度上升,而具有以这种方式上升的温度的冷却空气通过上述吐出口向壳体的内部吐出。
[0047]此时,上述冷却空气向位于吐出口的上部的滚筒移动。在上述实施例中,滚筒的表面温度约为40度,所吐出的冷却空气的温度约为50度。因此,若上述冷却空气与滚筒相接触,则可以对滚筒的表面进行加热,由此能够减少生成热风所需的能源消耗量。并且,由于被加热的冷却空气残留于壳体的内部,因而可将壳体的内部可维持高温状态。由此,能够将通过壳体的表面的热损失最小化。
[0048]在此,当以上述滚筒的旋转轴为基准时,上述吐出口的位置位于上述电机的相反侦U。即,上述滚筒的旋转轴位于吐出口和电机之间。由此,所吐出的冷却空气能够以优先于其他结构要素向滚筒传递热,因而能够将滚筒的加热或保温效果最大化。
[0049]另一方面,向壳体的内部吐出的冷却空气可通过形成于上述壳体的背面的通气孔向外部排出。
[0050]根据情况,也可在上述吐出口设置额外的引导部件,并将所吐出的冷却空气的方向设定为所需方向。
[0051]图6为示出这种引导部件的一例立体图,参照图6,上述引导部件180包括吐出引导部182,上述吐出引导部182以具有与吐出冷却空气的方向相对应的角度的方式弯曲,在本体部184的下端部的附近形成用于与上述吐出口相紧固的卡止部186。上述卡止部186包括使上述吐出口的外周部能够插入于内部的槽,并且,为了能够更加稳定地被紧固,在卡止部186的下部形成多个凸缘部186a。
[0052]上述凸缘部186a按压上述吐出口周围的部分,并防止卡止部186轻易脱离。
[0053]并且,在上述本体部184的下端形成钩188。上述钩188插入于图4所示的钩结合部154,并与上述卡止部一同牢牢紧固上述引导部件。图7为示出上述引导部件180紧固于上述底座盖150的状态的立体图。在图7中,上述吐出引导部相对于上述壳体的底面形成约45度的角度,因而所吐出的冷却空气向箭头所指的方向吐出。
[0054]因此,由于冷却空气朝向滚筒吐出,因此,冷却空气所具有的热能最大限度地向滚筒传递。
[0055]另一方面,可任意设定吐出引导部的吐出角度。即,图8所示的引导部件190具有以几乎与本体部194正交的方向配置的吐出引导部192。上述图8所示的引导部件190也包括卡止部196、凸缘部196a及钩部198。
[0056]参照图9,借助上述图8所示的引导部件190,冷却空气沿着上述底座盖的表面大致平行地排出。通常,热空气由于密度差而上升,因而平行地排出的冷却空气在移动过程中上升,因而不会集中于滚筒的特定部分,而是与滚筒的下部均匀地相接触。因此,能够更加均匀地加热滚筒。
【权利要求】
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壳体, 滚筒,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壳体的内部, 循环管,形成用于将从上述滚筒排出的排出空气重新向上述滚筒供给的循环流路, 冷凝器,使上述排出空气和从上述壳体的外部流入的冷却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 送风管道,向上述冷凝器一侧引导冷却空气,以及 送风扇,使外部空气向上述送风管道的内部流入; 用于向上述壳体的内部吐出通过上述冷凝器的冷却空气的吐出口形成于上述送风管道,上述滚筒的旋转轴配置于上述吐出口和上述送风扇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上述吐出口吐出的冷却空气向上述滚筒吐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冷凝器设置于上述壳体的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排出所吐出的冷却空气的通气孔形成于上述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上述冷凝器的冷却空气的一部分通过上述吐出口向壳体的内部吐出,剩余部分直接向上述壳体的外部吐出。
6.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壳体, 滚筒,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壳体的内部, 底座,安装于上述壳体的底面,并形成循环流路及冷却流路,上述循环流路将从上述滚筒排出的排出空气重新向滚筒供给,上述冷却流路与上述循环流路交叉, 冷凝器,设置于上述循环流路及冷却流路的交叉点,使冷却空气和排出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以及 送风扇,使上述冷却空气向上述冷却流路的内部流入; 用于向上述壳体的内部吐出在上述冷却流路上通过上述冷凝器的冷却空气的吐出口形成于上述送风管道,上述滚筒的旋转轴配置于上述吐出口和上述送风扇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盖,上述底座盖安装于上述底座的上部,并形成上述冷却流路及循环流路的一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吐出口形成于上述底座盖。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导部件,上述引导部件安装于上述吐出口,用于引导所吐出的冷却空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引导部件包括: 紧固部,紧固于上述吐出口的外周部;以及 吐出引导部,用于决定冷却空气所吐出的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吐出引导部使冷却空气向上述滚筒吐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吐出引导部使冷却空气沿着上述底座盖的表面吐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引导部件的一侧端部形成钩部,在上述吐出口的周围形成与上述钩部紧固的钩结合部。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上述冷凝器的冷却空气的一部分通过上述吐出口向壳体的内部吐出,剩余部分向上述壳体的外部直接吐出。
15.根据权利要求6或1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底座的前表面形成辅助吐出部,上述辅助吐出部与上述冷却流路相连通,用于使冷却空气的一部分向壳体的外部吐出。
【文档编号】D06F58/04GK104131443SQ201410155988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30日
【发明者】许善一, 金明锺, 李俊锡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