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莱卡棉针织物的染色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1097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含莱卡棉针织物的染色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含莱卡棉针织物的染色工艺,主要针对传统工艺用水量、需煤量多、工艺用时长和耗电量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依次执行的预定型工序、缝边工序、前处理工序、染色工序、后处理工序和后整理工序,所述预定型工序包括向定型机的轧液系统中加入助剂,所述前处理工序将浴缸升温再保温,然后溢流水洗。本发明采用茶皂素代替双氧水进行漂白,茶皂素不会损害设备,因此可以在预定型工序中加入茶皂素进行漂白,并且不需要在前处理工序中对双氧水进行去除工作,缩短了流程,使工艺变得简单,在前处理工序中的保温温度也降低了。更重要的是本发明不仅用水量、需煤量、耗电量都减小,实现了节省能源的目的,而且工艺用时减小。
【专利说明】含莱卡棉针织物的染色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含莱卡棉针织物的染色工艺。

【背景技术】
[0002]棉针织物因透气性好、吸湿性好、质感柔软和穿着舒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尤其是色彩艳丽的含莱卡棉针织物。含莱卡棉针织物已经广泛应用到运动服装系列、内衣系列等,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
[0003]在传统的含莱卡棉针织物的染色工艺包括预定型工序、缝边工序、前处理工序、染色工序、后处理工序和后整理工序。
[0004]传统的含莱卡棉针织物的染色工艺包括:
[0005](I)预定型工序
[0006]目前众多的染织企业在制造含莱卡棉针织物时都采用开幅式定型机进行预定型工序,为消除含莱卡棉针织物褶皱和去除含莱卡棉针织物内的油剂在轧液系统中轧清水和去油灵。
[0007]设定工艺参数:轧液率为85%?90%,定型机温度可控箱的温度分别控制为160 V、180 V、190 V、200°C、210°C、180 V、180 V、160 V,定型机的车速控制为 20m/min 左右,上下风量调节为80%?95%,超喂控制为60%?80%,幅宽调节为光坯布的110%左右。
[0008](2)缝边工序
[0009]将含莱卡棉针织物在放入染缸前,将含莱卡棉针织物两边对折,每隔40?50cm用针缝起来。
[0010](3)前处理工序
[0011]第I步,预设浴比1:8,将含莱卡棉针织物放入染缸中,染缸温度升至35°C,染缸运转I分钟,向染缸内加入去油灵、螯合剂、活化剂、煮练剂、消泡剂和精练酶,染缸运转5分钟,用3分钟时间向染缸内加入双氧水,将染缸以2V /分钟的速率升温至95?98°C,保温40?60分钟,放出残液。
[0012]第2步,放完残液后,按照原预设浴比向浴缸内加水,将浴缸升温至90°C,水洗10分钟,放出残液。水洗是为了去除含莱卡棉针织物中的双氧水和精练酶。
[0013]第3步,放完残液后按照原预设浴比向浴缸内加水,加入醋酸,将浴缸内的PH值调至4.5?5.5,加入除氧酶,将温度升至45 °C,运转40分钟。由于该步之前的染缸内的PH值呈碱性,调节浴缸内PH值至酸性,升温至45°C,是为提高除氧酶的活性,这样更有效的去除含莱卡棉针织物中的残存的双氧水。
[0014]第4步,升温至80°C,运转10分钟,溢流水洗5分钟,放出残液。升温至80°C是为了使除氧酶失去活性,以免影响含莱卡棉针织物的染色效果。
[0015]⑷染色工序
[0016]根据浴比向染缸中加入水,加水用时3分钟,加入匀染剂,加匀染剂用时5分钟,将染缸升温至40°C,运转10分钟,加入染料,加染料用时20分钟,运转10分钟,加入盐,加盐用时15分钟,运转10分钟,再加入盐,再加盐用时15分钟,运转10分钟,以1°C /分钟的速率升温至90°C,保温40分钟,以2°C /分钟的速率降温至60°C,保温30分钟,加入碱,加碱用时20分钟,运转10分钟,再加碱,再加碱用时20分钟,保温40分钟,放残液。
[0017](5)后处理工序;
[0018](6)后整理工序。
[0019]以680kg坯布为例,在染色工序之前的用水量、需煤量、用时和耗电量的计算如下:浴比为1:8,6801^坯布需要水544(^,由于在预定型工序中需要按照浴比加三次水,所以共用水量为5440X3 = 16320L ;由于IL水升高温度1°C需要I千卡的热量,Ikg标煤的低热量值为7000千卡,常温按24°C算,所以将水从常温升至95°C,需要的热量为5440X (95°C~24°C ) = 386240千卡,需要标煤386240 + 7000 = 55.2kg ;将水从常温升至90°C,需要的标煤为5440X (90°C~24°C ) +7000 = 51.29kg ;将水从常温升至80°C,需要的标煤为5440 X (80°C~24°C ) +7000 = 43.52kg。以85 %的热能利用率来计算,至少需煤量为(55.2+51.29+43.52)+85%= 176.48kg。传统工艺在前处理工序中的第二次升温和第三次升温所需时间均忽略掉,至少工艺用时为160分钟,160 + 60 = 2.67小时,设备以50千瓦/小时计算,至少用电量为50X2.67 = 133度。
[0020]在染色工序中仍按照浴比为1:8计算,用水5440L,用时323分钟,即5.38小时,用煤量 5440X (90°C~24°C ) +7000 + 85%= 60.34kg,用电量 50X5.38 = 269 度。
[0021]可以看出,传统含莱卡棉针织物的染色工艺不仅用水量、需煤量多,而且工艺用时长、耗电量大,总之能源消耗太大、工艺用时太长。


【发明内容】

[0022]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节省能源和减少工艺用时的含莱卡棉针织物的染色工艺。
[002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含莱卡棉针织物的染色工艺包括
[0024]第一步,预定型工序:向定型机的轧液系统中加入助剂,对含莱卡棉针织物进行预定型,所述助剂至少包括去油灵、螯合剂、茶皂素、茶皂素分散液;
[0025]第二步,缝边工序;
[0026]第三步,前处理工序:将完成缝边的所述含莱卡棉针织物放入染缸中,根据浴比向染缸中加水,根据欲将所述含莱卡棉针织物染成颜色的深浅程度向染缸中加入预定量的助剂,控制染缸升温速度将染缸温度升至78°C~80°C,保温,溢流水洗,放残液;
[0027]第四步,染色工序:向染缸中加水,第一次升温至40°C,加入助剂、元明粉和碱,然后第一次保温运转,加入染料,第二次保温运转,第二次升温至60 V ±2°C,第三次保温运转,加入碱,第四次保温运转,放残液;
[0028]第五部,后处理;
[0029]第六步,后整理。
[0030]具体地,在所述染色工序中,染料与待染色的含莱卡棉针织物的质量比为α,当α >3%,含莱卡棉针织物染成的颜色为特深色;当1.5% <α <3%,含莱卡棉针织物染成的颜色为深色;当0.8% <α ( 1.5%,含莱卡棉针织物染成的颜色为中色;当0%〈α < 0.8%,含莱卡棉针织物染成的颜色为浅色。
[0031]进一步地,所述预定型工序中加入所述去油灵的量为5g/l,加入所述螯合剂的量为3g/l,加入所述茶皂素分散液的量为5?15g/l ;若欲将所述含莱卡棉针织物染成深色,在所述预定型工序中加入所述茶皂素的量为8?10g/l ;若欲将所述含莱卡棉针织物染成中色,在所述预定型工序中加入所述茶皂素的量为10?15g/l ;若欲将所述含莱卡棉针织物染成浅色,在所述预定型工序中加入所述茶皂素的量为15?20g/l。
[0032]进一步地,若欲将所述含莱卡棉针织物染成特深色或深色,在所述前处理工序中加入所述助剂的预定量为Og/ι ;若欲将所述含莱卡棉针织物染成中色或浅色,在所述前处理工序中加入所述助剂中去油灵的预定量为I?1.5g/l,所述螯合剂的预定量为0.8?lg/Ι,所述茶阜素分散液的预定量为2.5?3.5g/l,所述茶阜素的预定量为3.5?5g/l。
[0033]具体地,在所述前处理工序中所述染缸升温速度为4°C /分钟,所述溢流水洗的时间为5分钟;若欲将所述含莱卡棉针织物染成特深色或深色,所述前处理工序中保温的时间为30?40分钟,若欲将所述含莱卡棉针织物染成中色或浅色,所述前处理工序中保温的时间为40?50分钟。
[0034]具体地,在所述染色工序中加入元明粉的量为5?80g/l。
[0035]具体地,所述定型机为开幅式定型机。
[0036]本发明采用茶皂素代替双氧水进行漂白,茶皂素不会损害设备,因此可以在预定型工序中加入茶皂素进行漂白,并且不需要在前处理工序中对双氧水进行去除工作,缩短了流程,使工艺变得简单,在前处理工序中的保温温度也降低了。更重要的是本发明的用水量、需煤量、工艺用时、耗电量都减小,实现了节省能源和工艺用时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37]本发明中在染色工序中染料与待染色的含莱卡棉针织物的质量比为α,当α >3%,含莱卡棉针织物染成的颜色为特深色;当1.5%〈α ( 3 %,含莱卡棉针织物染成的颜色为深色;当0.8%〈α ( 1.5%,含莱卡棉针织物染成的颜色为为中色;当0%〈α < 0.8%,含莱卡棉针织物染成的颜色为浅色。
[0038]实施例1
[0039]本实施例是针对欲将含莱卡棉针织物染成特深色或深色的染色工艺。
[0040]本实施例含莱卡棉针织物的染色工艺包括:
[0041](I)预定型工序
[0042]向轧液中加入助剂,助剂包括去油灵、螯合剂、茶皂素、茶皂素分散液,其中所述去油灵的量为5g/l,所述螯合剂的量为3g/l,所述茶阜素分散液的量为5?15g/l,所述茶阜素的用量为8?10g/l。加入去油灵的目的是去除含莱卡棉针织物中的油剂。加入茶皂素的目的是对含莱卡棉针织物漂白和去除含莱卡棉针织物中的纤维杂质,茶皂素分散液对茶皂素的漂白和去除杂质功能起到增强的作用。螯合剂能够在与含莱卡棉针织物和水中的钙、镁、铜、铁、锌等金属离子发生螯合作用,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络合物,这样金属离子就不会形成不溶于水的物质,例如碳酸钙,避免了染色时造成色花的问题。
[0043]设定工艺参数,进行预定型工序,工艺参数包括轧液率、定型机温度可控箱的温度、定型机的车速、上下风量、超喂和幅宽。其中轧液率设置为85%,定型机温度可控箱的温度分别控制为180°C、190°C、200°C、210°C、180°C、180 V、160°C,将定型机的车速设定为18m/min,上下风量调整为80%,超喂控制为60%,幅宽设定为光坯布的105%。
[0044](2)缝边工序
[0045]将含莱卡棉针织物在放入染缸前,将含莱卡棉针织物两边对折,每隔40cm进行缝制。
[0046]若含莱卡棉针织物不进行缝边的话,在后面的加工过程中以绳状物加工,容易造成含莱卡棉针织物褶皱、卷边等染疵,所以缝边工序可以起到防止含莱卡棉针织物褶皱、卷边等染疵。
[0047](3)前处理工序
[0048]预设浴比,将含莱卡棉针织物放入浴缸中,根据浴比向染缸中加水,以4°C /分钟的速度将浴缸温度升至78 °C,保温30?40分钟,溢流水洗5分钟,放残液。在本实施例的前处理工序中加入助剂的量为0,即不加入助剂。
[0049]该工序的目的是进一步去除含莱卡棉针织物中的油剂和纤维杂质。由于本实施例中利用茶皂素进行漂白,而并不是利用双氧水进行的漂白,在前处理工序中也并没有加入精练酶等碱性物质,所以并不需要去除双氧水和精练酶等碱性物质,即省去了传统工艺中前处理工序的第2、3步,节省了时间,减少了工艺步骤。传统工艺里采用双氧水进行漂白,由于双氧水有腐蚀性,会对设备造成一定的损伤,而茶皂素不会对设备造成伤害,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0050](4)染色工序:根据浴比向染缸中加水,加水用时3分钟,温度升至40°C,用5分钟的时间加入助剂、元明粉、碱,第一次保温运转15分钟,用20分钟时间加入染料,40°C保温,第二次保温运转15分钟,以1°C /分钟的速度将温度升至62°C,第三次保温运转15分钟,用25分钟时间加入碱,第四次保温运转40分钟,放残液。染色工序完成后进行后处理工序和后整理工序,最终完成整个染色工艺。
[0051]在染色工序之前的用水量、需煤量、用时和耗电量的计算如下:
[0052]本实施例为与传统工艺进行有效对比,本实施例的预定浴比为1:8,常温也是24°C,以680kg坯布进行计算:浴比为1:8,680kg坯布需要用水量为5440L ;将水从常温升至78°C,折合标煤为5440X (78°C?24°C )+7000 = 41.97kg ;以热能利用率85%计算,需煤量为41.97 + 85%= 49.37kg ;工艺用时为59分钟,即0.98小时;设备以50千瓦/小时计算,用电量为50X0.98 = 49度。
[0053]在染色工序中仍然按照浴比1:8计算,用水5440L,用时160分钟,即2.67小时,用煤量为 5440X (62°C?24°C ) +7000 + 85%= 34.74kg,用电量为 50X2.67 = 133.5 度。
[0054]由此可见本实施例中染色工序之前的用水量、需煤量、工艺用时、耗电量均比传统工艺中染色工序之前的用水量、需煤量、工艺用时、耗电量少,本实施例中染色工序的需煤量、工艺用时、耗电量均比传统工艺中染色工序的需煤量、工艺用时、耗电量少,从而使整个染色工艺达到了节省能源和减少工艺用时的目的。
[0055]实施例2
[0056]本实施例是针对欲将含莱卡棉针织物染成中色的染色工艺。
[0057]本实施例含莱卡棉针织物的染色工艺包括:
[0058](I)预定型工序
[0059]向轧液中加入助剂,助剂包括去油灵、茶皂素、茶皂素分散液、螯合剂,其中所述去油灵的量为5g/l,所述螯合剂的量为3g/l,所述茶阜素分散液的量为5?15g/l,所述茶阜素的用量为10?15g/l。加入去油灵的目的是去除含莱卡棉针织物中的油剂。加入茶皂素的目的是对含莱卡棉针织物漂白和去除含莱卡棉针织物中的纤维杂质,茶皂素分散液对茶皂素的漂白和去除杂质功能起到增强的作用。螯合剂能够在与含莱卡棉针织物和水中的钙、镁、铜、铁、锌等金属离子发生螯合作用,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络合物,这样金属离子就不会形成不溶于水的物质,例如碳酸钙,避免了染色时造成色花的问题。
[0060]设定工艺参数,进行预定型工序,工艺参数包括轧液率、定型机温度可控箱的温度、定型机的车速、上下风量、超喂和幅宽。其中轧液率设置为90%,定型机温度可控箱的温度分别控制为I80°c、i90°c、20(rc、2i(rc、i8(rc、i8(rc、i6(rc,将定型机的车速设定为22m/min,上下风量调整为95%,超喂控制为80%,幅宽设定为光坯布的115%。
[0061](2)缝边工序
[0062]将含莱卡棉针织物在放入染缸前,将含莱卡棉针织物两边对折,每隔45cm进行缝制。
[0063]若含莱卡棉针织物不进行缝边的话,在后面的加工过程中以绳状物加工,容易造成含莱卡棉针织物褶皱、卷边等染疵,所以缝边工序可以起到防止含莱卡棉针织物褶皱、卷边等染疵。
[0064](3)前处理工序
[0065]预设浴比,将含莱卡棉针织物放入浴缸中,根据浴比向染缸中加水,向浴缸中放入助剂,助剂中去油灵的量为I?1.5g/l,螯合剂的量为0.8?lg/Ι,茶阜素分散液的量为
2.5?3.5g/l,茶皂素的量为3.5?5g/l,以4°C /分钟的速度将浴缸温度升至80°C,保温40分钟,溢流水洗5分钟,放残液。
[0066]由于本实施例中利用茶皂素进行漂白,而并不是利用双氧水进行的漂白,在前处理工序中也并没有加入精练酶等碱性物质,所以并不需要去除双氧水和精练酶等碱性物质,即省去了传统工艺中前处理工序的第2、3步,节省了时间,减少了工艺步骤。传统工艺里采用双氧水进行漂白,由于双氧水有腐蚀性,会对设备造成一定的损伤,而茶皂素不会对设备造成伤害,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0067](4)染色工序:根据浴比向染缸中加水,加水用时3分钟,温度升至40°C,用5分钟的时间加入助剂、元明粉、碱,第一次保温运转15分钟,用20分钟时间加入染料,40°C保温,第二次保温运转15分钟,以1°C /分钟的速度将温度升至60°C,第三次保温运转15分钟,用25分钟时间加入碱,第四次保温运转50分钟,放残液。染色工序完成后进行后处理工序和后整理工序,最终完成整个染色工艺。
[0068]在染色工序之前的用水量、需煤量、用时和耗电量的计算如下:
[0069]本实施例为与传统工艺进行有效对比,本实施例的预定浴比为1:8,常温也是24°C,以680kg坯布进行计算。浴比为1:8,680kg坯布需要用水量为5440L ;将水从常温升至80°C,折合标煤为5440X (80°C?24°C )+7000 = 43.52kg ;以热能利用率85%计算,需煤量为43.52 + 85% = 51.2kg ;工艺用时为59分钟,即0.98小时;设备以50千瓦/小时计算,用电量为50X0.98 = 49度。
[0070]在染色工序中仍然按照浴比1:8计算,用水5440L,用时168分钟,即2.8小时,用煤量为 5440X (60°C?24°C ) +7000 + 85%= 32.91kg,用电量为 50X2.8 = 140 度。
[0071]由此可见本实施例中染色工序之前的用水量、需煤量、工艺用时、耗电量均比传统工艺中染色工序之前的用水量、需煤量、工艺用时、耗电量少,本实施例中染色工序的需煤量、工艺用时、耗电量均比传统工艺中染色工序的需煤量、工艺用时、耗电量少,从而使整个染色工艺达到了节省能源和减少工艺用时的目的。
[0072]实施例3
[0073]本实施例是针对欲将含莱卡棉针织物染成浅色的染色工艺。
[0074]本实施例含莱卡棉针织物的染色工艺包括:
[0075](I)预定型工序
[0076]向轧液中加入助剂,助剂包括去油灵、茶皂素、茶皂素分散液、螯合剂,其中所述去油灵的量为5g/l,所述螯合剂的量为3g/l,所述茶阜素分散液的量为5?15g/l,所述茶阜素的用量为15?20g/l。加入去油灵的目的是去除含莱卡棉针织物中的油剂。加入茶皂素的目的是对含莱卡棉针织物漂白和去除含莱卡棉针织物中的纤维杂质,茶皂素分散液对茶皂素的漂白和去除杂质功能起到增强的作用。螯合剂能够在与含莱卡棉针织物和水中的钙、镁、铜、铁、锌等金属离子发生螯合作用,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络合物,这样金属离子就不会形成不溶于水的物质,例如碳酸钙,避免了染色时造成色花的问题。
[0077]设定工艺参数,进行预定型工序,工艺参数包括轧液率、定型机温度可控箱的温度、定型机的车速、上下风量、超喂和幅宽。其中轧液率设置为90%,定型机温度可控箱的温度分别控制为I80°c、i90°c、20(rc、2i(rc、i8(rc、i8(rc、i6(rc,将定型机的车速设定为22m/min,上下风量调整为95%,超喂控制为80%,幅宽设定为光坯布的115%。
[0078](2)缝边工序
[0079]将含莱卡棉针织物在放入染缸前,将含莱卡棉针织物两边对折,每隔50cm进行缝制。
[0080]若含莱卡棉针织物不进行缝边的话,在后面的加工过程中以绳状物加工,容易造成含莱卡棉针织物褶皱、卷边等染疵,所以缝边工序可以起到防止含莱卡棉针织物褶皱、卷边等染疵。
[0081](3)前处理工序
[0082]预设浴比,将含莱卡棉针织物放入浴缸中,向浴缸中放入助剂,助剂中去油灵的量为I?1.5g/l,螯合剂的量为0.8?lg/Ι,茶皂素分散液的量为2.5?3.5g/l,茶皂素的量为3.5?5g/l,以4°C /分钟的速度将浴缸温度升至80°C,保温50分钟,溢流水洗5分钟,放残液。
[0083]由于本实施例中利用茶皂素进行漂白,而并不是利用双氧水进行的漂白,在前处理工序中也并没有加入精练酶等碱性物质,所以并不需要去除双氧水和精练酶等碱性物质,即省去了传统工艺中前处理工序的第2、3步,节省了时间,减少了工艺步骤。传统工艺里采用双氧水进行漂白,由于双氧水有腐蚀性,会对设备造成一定的损伤,而茶皂素不会对设备造成伤害,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0084](4)染色工序:根据浴比向染缸中加水,加水用时3分钟,温度升至40°C,用5分钟的时间加入助剂、元明粉、碱,第一次保温运转15分钟,用20分钟时间加入染料,40°C保温,第二次保温运转15分钟,以1°C /分钟的速度将温度升至58°C,第三次保温运转15分钟,用25分钟时间加入碱,第四次保温运转60分钟,放残液。染色工序完成后进行后处理工序和后整理工序,最终完成整个染色工艺。
[0085]在染色工序之前的用水量、需煤量、用时和耗电量的计算如下:
[0086]本实施例为与传统工艺进行有效对比,本实施例的预定浴比为1:8,常温也是24°C,以680kg坯布进行计算。浴比为1:8,680kg坯布需要用水量为5440L ;将水从常温升至80°C,折合标煤为5440X (80°C?24°C )+7000 = 43.52kg ;以热能利用率85%计算,需煤量为43.52 + 85%= 51.2kg ;工艺用时为69分钟,即1.15小时;设备以50千瓦/小时计算,用电量为50X 1.15 = 57.5度。
[0087]在染色工序中仍然按照浴比1:8计算,用水5440L,用时166分钟,即2.77小时,用煤量为 5440X (58°C?24°C ) +7000 + 85%= 31.09kg,用电量为 50X2.77 = 138.5 度。
[0088]由此可见本实施例中染色工序之前的用水量、需煤量、工艺用时、耗电量均比传统工艺中染色工序之前的用水量、需煤量、工艺用时、耗电量少,本实施例中染色工序的需煤量、工艺用时、耗电量均比传统工艺中染色工序的需煤量、工艺用时、耗电量少,从而使整个染色工艺达到了节省能源和减少工艺用时的目的。
[0089]本发明采用茶皂素进行漂白,茶皂素不会损害设备,因此可以在预定型工序中加入茶皂素进行漂白,并且不需要在前处理工序中对双氧水进行去除工作,缩短了流程,使工艺变得简单,在前处理工序中的保温温度也降低了。更重要的是本发明的用水量、需煤量、工艺用时、耗电量都减小,实现了节省能源和工艺用时的目的。
[0090]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含莱卡棉针织物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 第一步,预定型工序:向定型机的轧液系统中加入助剂,对含莱卡棉针织物进行预定型,所述助剂至少包括去油灵、螯合剂、茶皂素、茶皂素分散液; 第二步,缝边工序; 第三步,前处理工序:将完成缝边的所述含莱卡棉针织物放入染缸中,根据浴比向染缸中加水,根据欲将所述含莱卡棉针织物染成颜色的深浅程度向染缸中加入预定量的助剂,控制染缸升温速度将染缸温度升至78°c?80°C,保温,溢流水洗,放残液; 第四步,染色工序:向染缸中加水,第一次升温至40°C,加入助剂、元明粉和碱,然后第一次保温运转,加入染料,第二次保温运转,第二次升温至60°C ±2°C,第三次保温运转,力口入碱,第四次保温运转,放残液; 第五部,后处理; 第六步,后整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莱卡棉针织物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染色工序中,染料与待染色的含莱卡棉针织物的质量比为α,当α >3%,含莱卡棉针织物染成的颜色为特深色;当1.5% <α <3%,含莱卡棉针织物染成的颜色为深色;当0.8% <α <1.5%,含莱卡棉针织物染成的颜色为中色;当0%〈 α < 0.8%,含莱卡棉针织物染成的颜色为浅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含莱卡棉针织物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型工序中加入所述去油灵的量为5g/l,加入所述螯合剂的量为3g/l,加入所述茶皂素分散液的量为5 ?15g/l ; 若欲将所述含莱卡棉针织物染成深色,在所述预定型工序中加入所述茶皂素的量为8?10g/l ;若欲将所述含莱卡棉针织物染成中色,在所述预定型工序中加入所述茶皂素的量为10?15g/l ;若欲将所述含莱卡棉针织物染成浅色,在所述预定型工序中加入所述茶皂素的量为15?20g/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含莱卡棉针织物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若欲将所述含莱卡棉针织物染成特深色或深色,在所述前处理工序中加入所述助剂的预定量为Og/1 ;若欲将所述含莱卡棉针织物染成中色或浅色,在所述前处理工序中加入所述助剂中去油灵的预定量为I?1.5g/l,所述螯合剂的预定量为0.8?lg/Ι,所述茶皂素分散液的预定量为2.5?3.5g/l,所述茶阜素的预定量为3.5?5g/l。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含莱卡棉针织物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处理工序中所述染缸升温速度为4°C /分钟,所述溢流水洗的时间为5分钟; 若欲将所述含莱卡棉针织物染成特深色或深色,所述前处理工序中保温的时间为30?40分钟,若欲将所述含莱卡棉针织物染成中色或浅色,所述前处理工序中保温的时间为40?5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莱卡棉针织物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染色工序中加入元明粉的量为5?80g/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含莱卡棉针织物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机为开幅式定型机。
【文档编号】D06P1/00GK104074045SQ201410308787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日
【发明者】岳维华 申请人:际华三五四三针织服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