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架体式小圆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9114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双层架体式小圆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架体式小圆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底部形成固定架,在上端形成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4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之间形成圆形第一安装圈体,在第一安装圈体上形成第二安装圈体;本实用新型能够分散机架的共振点,提高机器高速工作的稳定性和降低振动,提高编织效率和质量,同时提高机架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双层架体式小圆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架体式小圆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双层架体式小圆机,其机架采用单层结构,心脏、三角、卷布机、信克盘、纱架等受力和共振在同一个平面,高速度震动大,无法分散共振点,影响机架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同时也影响了编织性能,有待改进。
[0003]由上可知,解决这些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0004]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做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凭借着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设计出一种双层架体式小圆机,能够分散机架的共振点,提高机器高速工作的稳定性和降低振动,提高编织效率和质量,同时提高机架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架体式小圆机,能够分散机架的共振点,提高机器高速工作的稳定性和降低振动,提高编织效率和质量,同时提高机架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双层架体式小圆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底部形成固定架,在上端形成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4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之间形成圆形第一安装圈体,在第一安装圈体上形成第二安装圈体。
[0008]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圈体包括圆形安装圈,在安装圈之间形成2根垂直交叉安装条,所述安装条的上端中部通过短支撑杆连接第二安装圈;所述安装条的下端中部内侧连接支撑杆。
[0009]进一步,所述支撑杆上通过延伸条固连第一固定圈和第二固定圈。
[0010]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圈的横截面直径大于第一固定圈的横截面直径。
[0011]进一步,在第一固定圈和第二固定圈之间形成多个加强支撑条。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机架采用双层架体,即第一安装圈体和第二安装圈体,这样在第一安装圈体上设有心脏、三角和卷布机;在第二安装圈体上设有信克盘和纱架;这样能够有效的分散共振点,提高了机器高速工作的稳定性和降低振动,提高编织效率和质量,也提高机架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0013]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能够分散机架的共振点,提高机器高速工作的稳定性和降低振动,提高编织效率和质量,同时提高机架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0014]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架体式小圆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I的底部形成固定架2,在上端形成安装架3,所述安装架3包括4个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顶端之间形成圆形第一安装圈体10,在第一安装圈体10上形成第二安装圈体20,所述第一安装圈体10包括圆形安装圈11,在安装圈11之间形成2根垂直交叉安装条12,所述安装条12的上端中部通过短支撑杆13连接第二安装圈20 ;所述安装条12的下端中部内侧连接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上通过延伸条固连第一固定圈30和第二固定圈40,所述第二固定圈40的横截面直径大于第一固定圈30的横截面直径,在第一固定圈30和第二固定圈40之间形成多个加强支撑条5。
[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双层架体式小圆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底部形成固定架,在上端形成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4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之间形成圆形第一安装圈体,在第一安装圈体上形成第二安装圈体,所述第一安装圈体包括圆形安装圈,在安装圈之间形成2根垂直交叉安装条,所述安装条的上端中部通过短支撑杆连接第二安装圈;所述安装条的下端中部内侧连接支撑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层架体式小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上通过延伸条固连第一固定圈和第二固定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层架体式小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圈的横截面直径大于第一固定圈的横截面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层架体式小圆机,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固定圈和第二固定圈之间形成多个加强支撑条。
【文档编号】D04B15/00GK204000149SQ201420373209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8日
【发明者】徐挺 申请人:徐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