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旋梭油泵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407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旋梭油泵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衣行业中的平缝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旋梭油泵套结构,包括油泵套和旋梭轴,油泵套的内孔设置有凹槽,进油口、柱塞孔、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均与油泵套的内孔相连相通;螺旋槽的两端分别与进油口、凹槽相连相通;第一出油口与螺旋槽中部相连相通;第二出油口与凹槽相连相通;进油口和柱塞孔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均为度45;第一出油口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第一夹角为70~80度;第二出油口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第二夹角为30~35度。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既实现油的循环利用,也防止油过多产生溢出的现象,同时避免油飞溅到材料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的旋梭油泵套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衣行业中的平缝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旋梭油泵套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平缝机上众多的需润滑零部件中,旋梭的润滑显得尤为重要,是以二倍的上轴转速在运转,旋梭的导轨在高速运转中的摩擦,容易使旋梭发热烧焦,现有的解决方法是采用开放式的油润滑的方案。但是,采用开放式的油润滑的方案,机器在高速运转中润滑油容易飞溅,在润滑油飞溅中把缝纫的材料污染。故有必要对现有旋梭的供油润滑结构进行进一步技术革新。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新型的旋梭油泵套结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旋梭油泵套结构,包括油泵套和旋梭轴,所述旋梭轴紧密嵌套在油泵套的内孔中,所述油泵套的内孔设置有凹槽,所述油泵套还设置有进油口、柱塞孔、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进油口、柱塞孔、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均与油泵套的内孔相连相通;第一出油口位于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 ;柱塞孔紧密嵌套有活塞,该活塞与柱塞泵的塞杆相固定连接;所述旋梭轴沿轴向设置有螺旋槽,螺旋槽的进油端与进油口相连相通,螺旋槽的出油端与凹槽相连相通;第一出油口与螺旋槽中部相连相通;第二出油口与凹槽相连相通;油泵套和旋梭轴之间的右端还设置有油封;进油口和柱塞孔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均为度45 ;第一出油口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第一夹角为70?80度;第二出油口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第二夹角为30?35度。
[0006]进一步地,第一出油口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第一夹角为78度。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出油口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第二夹角为33度。
[0008]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旋梭油泵套结构,包括油泵套和旋梭轴,所述旋梭轴紧密嵌套在油泵套的内孔中,所述油泵套的内孔设置有凹槽,所述油泵套还设置有进油口、柱塞孔、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进油口、柱塞孔、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均与油泵套的内孔相连相通;第一出油口位于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 ;所述旋梭轴沿轴向设置有螺旋槽,螺旋槽的进油端与进油口相连相通,螺旋槽的出油端与凹槽相连相通;第一出油口与螺旋槽中部相连相通;第二出油口与凹槽相连相通;油泵套和旋梭轴之间的右端还设置有油封;进油口和柱塞孔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均为度45 ;第一出油口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第一夹角为70?80度;第二出油口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第二夹角为30?35度。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柱塞孔上的活塞不断往复运动,进油口从油盒中吸油到螺旋槽中,螺旋槽再将油运至凹槽中,由于凹槽又正对旋梭轴的进油孔,从而实现旋梭的润滑;当油过多时,多余的油从第二出油口排出,当油压力过高时,油会从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同时排出,排出的油再次回到油盒中,这样既实现油的循环利用,也防止油过多产生溢出的现象,同时避免油飞溅到材料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0011]图3是图1中B-B剖视图;
[0012]图4是图1中C-C剖视图;
[0013]附图标记说明:
[0014]1、油泵套;1-1、凹槽;1-2、进油口; 1-3、柱塞孔;
[0015]1-4、第一出油口 ;1_5、第二出油口 ; 2、旋梭轴;2_1、螺旋槽;
[0016]3、油封;Y、第一夹角;δ、第二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旋梭油泵套结构,包括油泵套I和旋梭轴2,所述旋梭轴2紧密嵌套在油泵套I的内孔中,所述油泵套I的内孔设置有凹槽1-1,凹槽1-1正对旋梭轴的进油孔。
[0019]所述油泵套I还设置有进油口 1-2、柱塞孔1-3、第一出油口 1-4和第二出油口1-5,进油口 1-2、柱塞孔1-3、第一出油口 1-4和第二出油口 1-5均与油泵套I的内孔相连相通;第一出油口 1-4位于进油口 1-2和第二出油口 1-5;柱塞孔1-3紧密嵌套有活塞(图中未示出),该活塞与柱塞泵的塞杆(图中未示出)相固定连接。进油口 1-2、第一出油口 1-4和第二出油口 1-5均分别通过管道与油盒(图中未示出)相连相通。
[0020]所述旋梭轴2沿轴向设置有螺旋槽2-1,螺旋槽2-1的进油端与进油口 1-2相连相通,螺旋槽2-1的出油端与凹槽1-1相连相通;第一出油口 1-4与螺旋槽2-1中部相连相通;第二出油口 1-5与凹槽1-1相连相通;油泵套I和旋梭轴2之间的右端还设置有油封3。
[0021]进油口 1-2和柱塞孔1-3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均为45度。
[0022]第一出油口 1-4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第一夹角Y为70?80度;这样便使得第一出油口 1-4的垂直高度要高于进油口 1-2的垂直高度,既可以防止润滑油流出,又可以保证润滑油的压力过高时,第一出油口 1-4可以实现泄压排油,避免溢流的现象。
[0023]第二出油口 1-5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第二夹角δ为30?35度,这样便使得第二出油口 1-5的垂直高度要低于进油口 1-2的垂直高度,可以实现正常排油功能。
[0024]进一步地,第一出油口 1-4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第一夹角Y为78度。
[002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出油口 1-5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第二夹角δ为33度。
[0026]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柱塞孔上的活塞不断往复运动,进油口从油盒中吸油到螺旋槽中,螺旋槽再将油运至凹槽中,由于凹槽又正对旋梭轴的进油孔,从而实现旋梭的润滑;当油过多时,多余的油从第二出油口排出,当油压力过高时,油会从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同时排出,排出的油再次回到油盒中,这样既实现油的循环利用,也防止油过多产生溢出的现象,同时避免油飞溅到材料上。另外,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
[00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的旋梭油泵套结构,包括油泵套(I)和旋梭轴(2),所述旋梭轴(2)紧密嵌套在油泵套(I)的内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套(I)的内孔设置有凹槽(1-1 ),所述油泵套(I)还设置有进油口(1-2)、柱塞孔(1-3)、第一出油口(1-4)和第二出油口(1-5),进油口(1-2)、柱塞孔(1-3)、第一出油口(1-4)和第二出油口(1-5)均与油泵套(I)的内孔相连相通;第一出油口( 1-4)位于进油口( 1-2)和第二出油口( 1-5);柱塞孔(1-3)紧密嵌套有活塞,该活塞与柱塞泵的塞杆相固定连接; 所述旋梭轴(2)沿轴向设置有螺旋槽(2-1),螺旋槽(2-1)的进油端与进油口(1-2)相连相通,螺旋槽(2-1)的出油端与凹槽(1-1)相连相通;第一出油口(1-4)与螺旋槽(2-1)中部相连相通;第二出油口(1-5)与凹槽(1-1)相连相通;油泵套(I)和旋梭轴(2)之间的右端还设置有油封(3); 进油口(1-2)和柱塞孔(1-3)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均为45度;第一出油口(1-4)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第一夹角(Y )为70?80度;第二出油口(1-5)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第二夹角(δ )为30?35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旋梭油泵套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出油口(1-4)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第一夹角(Y )为78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旋梭油泵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油口(1-5)的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第二夹角(δ )为33度。
【文档编号】D05B71/00GK203938866SQ201420392763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6日
【发明者】林尔福 申请人:林尔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