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编机的针织物移动方法与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10316阅读:981来源:国知局
圆编机的针织物移动方法与装置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编机的针织物移动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袜子利用作为圆编机的一种的织袜机,按照罗口(cuff)部、腿部、脚后跟部、脚部、脚尖部的顺序编织。然后,脚尖开口部利用缝纫机缝合而制成袜子。

代替利用人手将由织袜机编织的针织物放置在缝纫机上进行缝合,而开发出各种自动地从织袜机的针织部取出并放置于缝纫机单元的针织物移动装置(参照专利第4268136号公报、专利第4030853号公报)。通过使用此种针织物移动装置,可自动地进行编织、缝合、移送,从而可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力,而效率佳地制造袜子等圆编制品。

例如,专利第4268136号公报的圆编机中,为了将如长袜(stocking)般的管状针织制品的边缘进行缝合,而利用去除元件来保持最后编结层的线迹(stitch)(线圈(loop)),并将针织物从编结台去除。而且,使针织物经由可动梭床(carrier)而移动至结合(hookup)台(缝合台),并利用缝纫机单元来结合(缝合)脚尖开口部。

而且,专利第4030853号公报的袜子移动装置中,在使袜子从编织针移动至移动针时,由支承各编织针的编织针导环的下表面与移动片(bit)的上表面夹持袜子的脚尖部,使袜子从编织针移动至移动针。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第4268136号公报的对管状针织制品的边缘进行缝合的方法与装置中,从编织针接收针织物的去除构件的前端部由倾斜部构成,进而在倾斜部侧形成凹槽(槽)。而且,在从编织针接收针织物时,使编织针的钩前端部插入至凹槽,使两者对接而一体化为直线状。

而且,因将编织针的钩前端部插入至去除构件的凹槽中,故当编织针或去除构件稍微偏移时,无法顺利进行两者的对接嵌合,而在两者之间产生阶差。所述情况下,因阶差部而针织物的最终线圈卡止而发生线圈断开或线圈的不对齐等,从而无法使线圈稳定地从编织针向去除构件移动。

为了将线迹从编织针拆下而示出用以使所述编织针上的线迹向上方转移的钩,但所述钩仅插入至编织针间而转移至编织针上的线迹上方。然而,因袜子类等在圆周方向的一部分具有脚后跟部或脚尖部等剩余部分,故因所述剩余部分的松弛,而施加到编织针的张力在脚背侧与具有剩余部分的底侧不同,尤其张力难以作用于底侧的线圈。因此,存在松弛的底侧的各线圈的形状不对齐的情况,而无法稳定地将线圈从编织针移动至去除构件。所述情况下,无法利用之后的缝纫机单元确实地缝合脚尖开口部,从而容易产生由缝合不良引起的次品。

对于专利第4030853号公报的袜子移动装置而言,记载了如下装置,即,使用支承各编织针的编织针导环与配置于编织针筒内的内侧的移动片,由移动片的上表面与编织针导环的下表面来夹持编成的袜子的脚尖部而使编织针上的最终线圈转移至移动针。然而,需要将移动片配置于编织针筒内,从而还存在不仅零件个数增加,而且编机中的针织物的针织中产生故障的情况。并且,因由编织针导环的槽支承各个编织针,故在使编织针与移动针连结、或使线圈从编织针移动至移动针时,编织针导环作为导件发挥功能。因此,如专利第4268136号公报般,虽编织针或去除构件不偏移地连结,但需要编织针导环,除零件个数增加外,构成变得复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编机的针织物移动方法与装置,所述圆编机的针织物移动方法能够使在周方向的一部分具有剩余部分的圆编机的针织物从编织针确实地移动至移动针。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圆编机的针织物移动方法为了将由圆编机编织成的针织物的一端闭合,而使针织物从圆编机的编织针筒的编织针移动至移动针时,使移动针与编织针向编织针轴方向相对地进入,使移动针与编织针相连。接下来,在编织针筒的各编织针间的间隙内,使移动沉降片从编织针筒的半径方向的外侧向内侧进入,利用移动沉降片的前端部的卡止部,将钩在编织针的针织物的最终线圈向编织针筒的内侧挤压,而在编织针的内侧面与最终线圈的之前的线圈之间形成间隙。接下来使移动沉降片从编织针沿编织针轴方向转移至移动针,利用移动沉降片使最终线圈从编织针移动至移动针。

本发明的圆编机的针织物移动装置是为了将由圆编机编织成的针织物的一端闭合,而使针织物从圆编机的编织针筒的编织针移动至移动针的装置,且包括移动针保持筒、移动沉降片、以及移动沉降片升降机构。移动针保持筒在编织针筒的上方配置成在编织针筒的中心线方向上升降自如,并在圆周方向上以固定间隔具有移动针。移动针保持筒在下降状态下与编织针的内侧面接近而移动针在轴方向上与编织针相连。移动沉降片以编织针筒的各编织针间的间隙,在编织针筒的半径方向上从外侧向内侧进退自如地配置。所述移动沉降片在进入至编织针筒内的状态下,利用卡止部,将钩在编织针的针织物的最终线圈向编织针筒的内侧挤压,而在编织针的内侧面与最终线圈的之前的线圈之间形成间隙。沉降片升降机构在移动针与编织针相连的状态下,使移动沉降片从编织针沿编织针轴方向转移至移动针。

优选为移动沉降片包括:带板状的移动沉降片主体,具有倾斜部且形成为锐角的前端部,以及形成于倾斜部且卡止于最终线圈的卡止部,前端部及卡止部比移动沉降片主体的厚度薄,移动沉降片主体的厚度与编织针间的间隙相同。所述情况下,通过插入至各编织针间的移动沉降片主体,在针织物移动时,可对编织针与移动针前端的位置进行引导而使线圈移动。因此,不需要专利第4030853号公报的编织针导环等引导构件,从而实现了零件个数的削减与构成的简化。另外,沉降片主体的厚度与编织针间的间隙相同包括如下状态,所述状态与以移动沉降片主体能够进入至编织针的间隙内且转移的程度在两者之间具有间隙的状态大致相同。

编织针及移动针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配置,而构成编织针群及移动针群。移动针群以180°间隔一分为二,其中一个第1移动针群安装于固定哈夫盘,另一个第2移动针群安装于可动哈夫盘。优选为可动哈夫盘经由铰链部反转自如地安装于固定哈夫盘,并选择性地被设定为如下状态:固定哈夫盘及可动哈夫盘位于同一平面上的打开状态,及第2移动针群的前端接近或接触于第1移动针群的前端而两移动针相连的闭合状态。

优选为在闭合状态下,第1移动针群与第2移动针群将前端在哈夫盘的半径方向上错开位置而配置,在第1移动针群与第2移动针群的一者的前端形成着收纳另一者的前端的收纳槽,闭合状态下一者的前端收纳于另一者的收纳槽,第1移动针群与第2移动针群在移动针轴方向上相连。所述情况下,能够经由收纳槽,将第1移动针群与第2移动针群确实地在轴方向上连结。

优选为在使最终线圈从编织针移动至移动针前,在针织物的最终线圈的上方,使移动沉降片插入至编织针间的间隙后下降,由移动沉降片的前端部下表面挤压最终线圈,使移动前的最终线圈的高度对齐。具有脚后跟部或脚尖部等剩余部分的袜子类针织物中,即便欲使钩在编织针的针织物的线圈对齐而从针织物下降管抽吸针织物,在剩余部分也有松弛,因而无法使针织物充分拉伸,从而存在针织物的线圈不对齐的情况。通过事先使用移动沉降片使最终线圈的高度对齐,能够消除因线圈的不对齐而线圈钩挂在编织针的钩等的不良情况。并且,能够获得将针织物的最终线圈确实地卡止于移动沉降片的卡止部的效果。

优选为在最终线圈从编织针移动至移动针后,为了缝合针织物的最终线圈而使针织物转移至缝纫机单元,与缝纫机单元的缝纫机针的升降联动而使固定哈夫盘沿周方向旋转。所述情况下,无须将缝纫机单元沿着最终线圈移动而构成变得简单。而且,优选为固定哈夫盘侧的移动针在轴方向上具有缝纫机针导槽,在缝纫机针的升降时由缝纫机针导槽来引导缝纫机针。所述情况下,将缝纫机针确实地引导至各最终线圈,而进行确实的缝合。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具有剩余部分的圆编机的针织物从编织针确实地移动至移动针。并且,能够使针织物的线圈不会钩挂到编织针的钩等地顺畅地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圆编机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圆编机系统的平面图。

图3是表示圆编机的编织已结束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4是表示移动针、移动沉降片、编织针等的配置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针织物移动装置的整体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将针织物移动装置定位于编织位置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7是将针织物移动装置主体分解表示的立体图。

图8是将移动针单元分解表示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打开状态的移动针单元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闭合状态的移动针单元的立体图。

图11是将移动沉降片进退机构分解表示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移动沉降片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13A是表示移动沉降片为退避状态的移动沉降片进退机构的立体图。

图13B是表示移动沉降片为进入状态的移动沉降片进退机构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编织针、移动针、移动沉降片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圆编机的上部机构打开而向上方退避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6是表示圆编机的上部机构向上方退避后,针织物下降管上升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17是表示将针织物移动装置主体定位于编织位置的状态的系统整体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将针织物移动装置主体定位于编织位置的状态的系统整体的平面图。

图19是表示为了使针织物的最终线圈对齐而移动沉降片处于进入位置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20是移动沉降片下降而使针织物的最终线圈对齐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21是表示移动针下降而在轴方向上与编织针相连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22是对固定哈夫盘侧移动针及可动哈夫盘侧移动针与编织针相连的状态进行比较而表示的侧面图。

图23是表示为了使针织物从编织针移动至移动针而移动沉降片处于进入位置,并挤压针织物的最终线圈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24是表示针织物的最终线圈钩在编织针的状态的横剖面图。

图25是表示利用移动沉降片将针织物的最终线圈朝向内侧挤压的状态的横剖面图。

图26是表示利用移动沉降片将针织物的最终线圈朝向内侧挤压的状态的侧面图。

图27是表示为了使针织物从编织针移动至移动针而移动沉降片上升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28是表示针织物移动装置主体及针织物下降管上升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29是表示转移臂旋转而从针织物下降管拔出针织物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30是表示转向管(turning pipe)下降而将针织物的下端抽吸至转向管内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31是表示为了将针织物朝背面翻转而转向管上升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32是表示由夹紧装置握持使针织物朝背面翻转的转向管上部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33是表示针织物移动装置主体下降而可动哈夫盘通过反转装置反转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34是表示移动沉降片下降而进入至可动哈夫盘内的移动针间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35是表示为了将可动哈夫盘的移动针的线圈转移至对应的固定哈夫盘的移动针而移动沉降片上升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36是表示移动沉降片向上方退避而可动哈夫盘复位到原来位置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37是表示转向管支持具(holder)及下针织物挤压件上升而将保持于固定哈夫盘的针织物夹持在与半环(half ring)之间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38是表示将缝纫机单元放置于缝合位置而缝合针织物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39是表示沿着轴方向形成于移动针的外侧端面的缝纫机针导槽的移动针的立体图。

图40是表示使半环作用于下降方向而移动针单元向上方退避,将由缝纫机缝合的针织物从移动针取下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41是表示为了将缝合结束后的缝纫机线切断而切割器作动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42是表示转向杆上升而使针织物朝表面翻转并向排出单元搬送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43是表示排出朝背面翻转的织物后使转向管下降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44是表示针织物移动装置主体回到初始位置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45是表示针织物移动方法的各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圆编机系统10包括圆编机11、针织物开口部缝合装置12、及针织物移动装置13。如图3所示,圆编机11包括横杆14、剪刀台15、闩锁环(latch ring)16、线轨迹装置17、沉降片头18、编织针筒19、针织物下降管20或未图示的线供给部等。

如图4所示,多个编织针21沿圆周方向以固定间距并列设置于编织针筒19的上端。沉降片25以编织针21间的间隙且通过凸轮驱动在编织针筒19的半径方向上进退自如地设置于沉降片头18。通过所述各部联动,如周知般,相对于编织针21由针织纱依次形成线圈,如图3所示,作为针织物27的袜子按照罗口部27a、腿部27b、脚后跟部27c、脚部27d、脚尖部27e的顺序编织成筒状。

如图1所示,在圆编机11的侧方附设针织物开口部缝合装置12。针织物开口部缝合装置12包括缝纫机单元100、针织物朝背面翻转单元101、排出单元102。通过所述各单元100~单元102联动,在缝合针织物27(参照图3)的开口缘部后,可排出至未图示的制品接收盒等中。

如图5所示,针织物移动装置13包括针织物移动装置主体30、及使针织物移动装置主体30转移的转移机构31。转移机构31包括升降旋转轴32、转移臂33。升降旋转轴32通过引导筒部36而沿铅垂方向转移自如地且绕铅垂轴旋转自如地受到支持。升降旋转轴32的上部固定着转移臂33。转移臂33的前端安装着针织物移动装置主体30。转移臂33与引导筒部36之间安装着摆动气缸37。摆动气缸37以升降旋转轴32为中心,使转移臂33在水平面内例如旋转90°。通过所述旋转,使针织物移动装置主体30向如图17所示圆编机11的编织针筒19的上方区域(以下称作编织平台)、及如图1所示针织物开口部缝合装置12的转向管110的上方区域(以下称作缝合平台)转移。

如图5所示,在升降旋转轴32的下端从下开始依序串联连接着臂上下第1气缸32a、臂上下第2气缸32b、臂上下第3气缸32c。通过选择性地驱动一个或多个所述气缸32a~气缸32c,升降旋转轴32沿铅垂方向升降,从而转移臂33在一连串步骤中被设定为必要高度。

如图6所示,针织物移动装置主体30包括移动针单元40及移动沉降片单元41。移动针单元40包括保持着移动针34的固定哈夫盘43、可动哈夫盘44、及保持这些的移动针保持筒45。移动针单元40在编织针筒19的上方利用转移臂33(参照图5)升降,使保持于编织针21的针织物27从编织针21完全移动至固定哈夫盘43及可动哈夫盘44的移动针34。

移动针保持筒45经由轴承50旋转自如地安装于移动装置基座51。如图5所示,所述移动装置基座51固定着转移臂33的一端。如图6所示,移动针保持筒45被上下地分割为上保持筒部45a与下保持筒部45b,之间固定着移动针旋转齿轮52。如图7所示,在移动针旋转齿轮52连着马达53的驱动齿轮53b。通过马达53的旋转,移动针旋转齿轮52进行旋转,由此可经由移动针保持筒45使各哈夫盘43、哈夫盘44旋转。由所述马达53、移动针旋转齿轮52、移动针保持筒45等构成旋转机构106。旋转机构106如图40所示,在利用缝纫机单元100缝合针织物27的最终线圈26(参照图24)时,与缝纫机针107的升降联动地使固定哈夫盘43间歇旋转,将缝纫机针107确实地插入至各最终线圈26,使缝纫机线108穿过各最终线圈26,能够每一针目地缝合(也称作对目缝合(linking)或套环缝合(looping))。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与缝纫机针协动的弯针(looper needle)省略图示。而且,缝纫机线也不限于一根,也可使用两根、三根、及多根线。

如图8所示,固定哈夫盘43在哈夫盘主体43a的外周面具有移动针保持槽43b,在所述移动针保持槽43b内放置移动针34,由支持具43c从上开始挤压而构成。可动哈夫盘44也与固定哈夫盘43同样地构成,包括哈夫盘主体44a、保持移动针34的移动针保持槽44b、及支持具44c。由此,第1移动针群安装于固定哈夫盘43,第2移动针群安装于可动哈夫盘44。固定哈夫盘43与可动哈夫盘44利用铰链部46,将可动哈夫盘44相对于固定哈夫盘43能够旋转(反转)180°地安装。而且,固定哈夫盘43的支持具43c固定于移动针保持筒45。

如图9所示,通常状态下固定哈夫盘43及可动哈夫盘44成为移动针34在圆周方向上相连的打开状态。所述状态下,如图19~图21、图23~图25所示,从编织针21向移动针34进行针织物27的交付。如图10所示,当可动哈夫盘44反转而对准固定哈夫盘43时,所述哈夫盘43、哈夫盘44成为闭合状态。所述闭合状态下,如图33所示,各哈夫盘43、哈夫盘44的移动针34的前端彼此接触而相连,因而,由可动哈夫盘44的移动针34保持的针织物开口的一半的最终线圈26分别对准于由固定哈夫盘43的移动针34保持的剩余的一半的最终线圈26。如此最终线圈26被对准的针织物27移动至固定哈夫盘43的移动针34后(参照图35),如图38所示,利用缝纫机单元100进行缝合。

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确实地进行闭合状态下的移动针34彼此的连结,可动哈夫盘44的移动针34的配置半径相对于固定哈夫盘43的移动针34的配置半径稍大。因此,如图10的表示放大部分的Z1般,在将可动哈夫盘44闭合时,成为相对于可动哈夫盘44的移动针34,固定哈夫盘43的移动针34在哈夫盘43的半径方向上偏移(offset)的状态。所述偏移的状态下,在可动哈夫盘44的移动针34的前端,在固定哈夫盘43的移动针34的前端所处的部分设置着前端收纳槽34a。固定哈夫盘43的移动针34的前端进入所述前端收纳槽34a。如此,与通过将反转时的上下的移动针34在半径方向上稍微偏移而配置,使移动针34的前端彼此对接而相连的情况相比,能够确实地进行两移动针34的连结。

如图8所示,在移动针保持筒45沿铅垂方向形成着插通孔45c,所述插通孔45c中升降自如地配置着锁紧轴56。锁紧轴56的下端部进入可动哈夫盘44的锁紧槽44d,限制可动哈夫盘44的反转。锁紧轴56的上端固定着锁紧环57。

如图7所示,以覆盖移动针旋转齿轮52的方式,在移动针保持筒45安装着可动哈夫盘44的锁紧罩55。锁紧罩55包括锁紧气缸55a与挡块55b。锁紧环57通过锁紧气缸55a而升降,下降时锁紧轴56的下端部进入锁紧槽44d(参照图8),限制可动哈夫盘44的反转。当利用锁紧气缸55a将锁紧环57提升而触碰到挡块55b并停止时,锁紧轴56的下端部从锁紧槽44d拔出,因而,可动哈夫盘44的反转限制被解除。

移动针保持筒45的上部升降自如地安装着半环升降筒58。在半环升降筒58经由升降轴59而固定着半环60。升降轴59被上下分割,并升降自如地安装于移动针保持筒45。如图6所示,半环升降筒58包含内筒58a与外筒58b,这些以筒心为中心旋转自如地构成。如图7所示,在外筒58b的上方,气缸安装板61经由撑条61a安装于锁紧罩55。气缸安装板61与外筒58b之间,安装着半环下降第1气缸62a、半环下降第2气缸62b。所述半环下降第1气缸62a或半环下降第2气缸62b被选择性地驱动,由此从使半环60向上方退避的第1位置(参照图36~图38),下降至使由缝纫机单元100缝合的针织物27从移动针34取下的第2位置(参照图40)、或用以切断缝合后的缝纫机线108的第3位置(参照图41)。所述下降时能够将缝纫机线108从缝合后的针织物27切断。

如以上所述,移动针旋转齿轮52及马达53、挤压缝合时的针织物开口部的半环60及所述半环60的升降机构68、可动哈夫盘44的反转锁紧机构69等联动,由此如以后说明般,针织物开口部缝合装置12的缝合平台上,针织物27的开口的一半重合于另一半,进行缝纫机线108的缝合及缝纫机线108的切断。

如图7所示,移动沉降片单元41包括移动沉降片进退机构70、及使其在铅垂方向上升降的移动沉降片升降机构71。如图11所示,移动沉降片进退机构70从下开始依次包括头72、基座73、移动沉降片49、沉降片带75、凸轮保持环76、凸轮77、盖体78、旋转环79、固定螺杆74、及移动沉降片进退气缸80。头72安装于环状的基座73。

移动沉降片49设置为与编织针21相同的数量,进入头72的放射槽72a,在头72的半径方向上呈放射状配置且转移自如地得到保持。如图12所示,移动沉降片49包括带板状的移动沉降片主体49a、形成于移动沉降片主体49a的内侧端部的前端部49b、及从移动沉降片主体49a的外侧端部向上方突出的突起49c。前端部49b具有倾斜部49d且形成为锐角。在倾斜部49d的上部,卡止爪49e向前端侧突出而形成,倾斜部49d与卡止爪49e之间形成着卡止部49f。前端部49b、倾斜部49d、卡止爪49e形成得比移动沉降片主体49a的厚度薄。而且,移动沉降片主体49a的厚度与编织针21间的间隙相同。另外,移动沉降片主体49a的厚度与编织针21间的间隙相同包括如下状态,所述状态与以移动沉降片主体49a能够进入至编织针21间的间隙内且转移的程度在两者之间留有空余的状态大致相同,不同于移动沉降片主体49a在间隙内无法进退的严格意义。移动沉降片49的外侧端面形成着带槽49g。如图11所示,带槽49g中放入橡胶制或螺旋弹簧制沉降片带75。沉降片带75对移动沉降片49朝向内侧施力。

凸轮77包含在周方向上分割的凸轮主体77a,这些凸轮主体77a呈环状地由固定螺杆74连结。凸轮主体77a通过凸轮保持环76与盖体78而在盖体78的半径方向上转移自如地受到夹持。在盖体78,用以将凸轮主体77a在大致半径方向上引导的导槽78a设置为凸轮主体77a的个数的2倍。在旋转环79,在与半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形成着凸轮槽79a。

固定螺杆74贯通各凸轮槽79a及导槽78a,螺固于凸轮主体77a。旋转环79旋转自如地保持于盖体78。在旋转环79形成着向外侧突出的突部79b。而且,在基座73延伸设置着移动沉降片进退气缸80的基端部安装用的托架部73b。在所述突部79b与托架部73b安装着移动沉降片进退气缸80。

移动沉降片49通过沉降片带75而被朝向内侧施力,因而,移动沉降片49的突起49c抵接于凸轮77的外周面。通过移动沉降片进退气缸80的杆80a出没,旋转环79旋转规定角度。

如图13A所示,在移动沉降片进退气缸80的杆80a突出的状态下,固定螺杆74位于凸轮槽79a的外侧端部。由此,凸轮77(参照图11)成为大径,成为移动沉降片49后退的退避状态。

而且,如图13B所示,在移动沉降片进退气缸80的杆80a被拉进的状态下,固定螺杆74位于凸轮槽79a的内侧端部。由此,凸轮77为小径,移动沉降片49因沉降片带75的向内侧的施力而前进,成为进入状态。

如图14所示,在移动沉降片49为进入状态下,从编织针筒19的外侧朝向内侧在半径方向上将移动沉降片49插入至编织针21间的间隙。前端部49b与移动沉降片主体49a相比,以随着朝向前端而逐渐变薄的方式倾斜切断两侧面的上侧部分,因而,可确实地将移动沉降片49插入至编织针21间的间隙。而且,插入后,移动沉降片主体49a位于编织针21间的间隙,因而,可将编织针21在周方向上进行引导。另外,包含卡止爪49e的前端部49b除以逐渐变薄的方式形成之外,也可形成为比移动沉降片主体49a薄的固定的厚度。

如图7所示,移动沉降片升降机构71包括移动沉降片升降气缸71a、移动沉降片下降第1气缸71b、移动沉降片下降第2气缸71c、移动沉降片上升移动气缸71d、气缸安装板71e。移动沉降片升降气缸71a安装于移动装置基座51与移动沉降片进退机构70的基座73之间,对这些基座彼此的间隔进行调节。在气缸安装板71e安装着固定于移动装置基座51的移动沉降片下降第1气缸71b、移动沉降片下降第2气缸71c、移动沉降片上升移动气缸71d的作用点。通过选择性地驱动所述各气缸71a~气缸71d,移动沉降片进退机构70可从上升最高的第1位置(参照图6)起依序下降至第2位置(参照图27)、第3位置(参照图19)、第4位置(参照图20),通过对这些位置进行切换,而可使移动沉降片49在规定的范围内升降。

通过使用移动沉降片进退机构70及移动沉降片升降机构71使各部联动,而可使编织针筒19的针织物27移动至移动针34。而且,在使针织物27移动至移动针34后,利用针织物开口部缝合装置12,使可动哈夫盘44反转,使缝合的开口部分的半周的最终线圈26彼此对准,并由缝纫机单元100缝合,由此袜子完成。

如图40所示,缝纫机单元100包括:缝纫机主体103,将缝纫机主体103放置于脚尖开口部的转移机构104,从上下方向夹着并保持脚尖开口部的脚尖开口部保持机构105,以及使脚尖开口部旋转的旋转机构106。

针织物朝背面翻转单元101如图31所示包括:转向管110,供转向管110的下端部插入而升降的下侧管升降机构111,转向管夹紧机构112,转向杆113(参照图42、图43),以及转向杆升降机构(未图示)。

以下,按照圆编机系统10的动作顺序,将各部的构成及其动作一并进行说明。图3表示圆编织刚结束后的编织平台的纵剖面。另外,以下的各纵剖面中,为了避免附图的复杂化,仅表示剖面(端面),省略其内侧可看见的构件。由剪刀台15切断线的刚编织后的针织物27将最终线圈26钩在各编织针21(参照图24),并收纳于针织物下降管20内。包含剪刀台15、闩锁环16、线轨迹装置17的上部装置安装于横杆14。横杆14通过未图示的气缸而沿铝垂方向摆动。通过所述摆动而在如图2、图3所示圆编机11的编织针筒19中闩锁环16等面对面的编织位置,与如图15、图16所示闩锁环16等从编织位置向上方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移位。

在图3所示的状态下,针织物下降管20经由未图示的阀而连结于吸风机(suction blower),针织物27在针织物下降管20内被朝向下方抽吸。针织物下降管20虽省略图示,但构成为通过多个气缸而在上层、中层、下层的三阶段的位置升降。横杆14向上方旋转时,剪刀台15、闩锁环16、线轨迹装置17转移至退避位置(参照图16)。

如图16所示,沉降片头18上的沉降片凸轮18a或橡胶沉降片凸轮(未图示)为作用状态,沉降片25在编织针21间在编织针筒19的半径方向上朝向外侧转移,沉降片25的卡止爪脱离编织针21。由此,卡止爪对针织物27的卡止被解除。接下来,编织针21上升至非编成水平高度,成为从编织针筒19向上方突出最多的状态。而且,针织物下降管20上升而放置于上层。由此,针织物27的最终线圈26位于编织针21的舌针(latch)(也称作钩针(latch needle))21a的附近(参照图26)。接下来,使编织针筒19旋转,使编织针21与移动针34成为对应的位置关系后停止,并利用未图示的锁紧装置进行锁紧以使编织针筒19不会意外地旋转。然后,图7所示的移动沉降片下降第1筒71b、移动沉降片下降第2筒71c成为伸长状态,准备移动沉降片49的下降定位用的挡块。

当从图15的状态起,使摆动气缸37的杆向收缩方向作用而转移臂33旋转时,如图17、图18所示,针织物移动装置主体30向编织针筒19的上方即编织平台转移,成为图6的状态。接下来,图5所示的臂上下第1气缸32a、臂上下第2气缸32b成为收缩的状态,移动针34从图6的位置下降,并如图19所示,停止于从移动位置算起10mm上的位置。而且,来自针织物下降管20的抽吸停止。接下来,移动沉降片升降气缸71a(参照图7)为非作用状态(自由的状态),如图19所示,移动沉降片进退机构70因自重而下降至移动沉降片下降第1气缸71b伸长状态的高度。而且,利用移动沉降片进退机构70,移动沉降片49从图13A所示的退避状态成为图13B所示的进入状态。

然后,如图20所示,针织物下降管20下降而位于中层的位置。而且,移动沉降片下降第1气缸71b成为收缩的状态,移动沉降片进退机构70下降至移动沉降片下降第2气缸71c的伸长状态的高度。利用因所述下降而为进入状态的移动沉降片49使针织物27下降,各最终线圈以在铅垂方向上为固定位置(同一水平高度)的方式对齐。由此,移动沉降片49的卡止爪49e一直以固定位置与各最终线圈26接触,从而可由移动沉降片49确实地卡止最终线圈26。

接下来,如图21所示,移动沉降片49处于退避位置。而且,移动沉降片下降第2气缸71c(参照图7)成为收缩的状态,移动沉降片49下降至移动沉降片进退机构70与沉降片盖体18b接触的高度。进而,臂上下第3气缸32c(参照图5)成为收缩状态。由此,如图22所示,移动针34的前端与编织针21的背面接触或接近。

接下来,成为从如图13A所示移动沉降片进退气缸80的杆突出的状态,到如图13B所示杆隐没的状态,移动沉降片49从退避位置变为进入位置。由此,如图26所示,使最终线圈26卡止于移动沉降片49的卡止部49f。

图24表示最终线圈26钩在编织针21的状态的编织针21周边的针织物27的横剖面。图25表示在编织针21间的间隙,在半径方向上从外侧朝向内侧插入移动沉降片49的状态的编织针21周边的针织物27的横剖面。图26表示在编织针21间插入了移动沉降片49的状态的侧面。移动沉降片49插入至编织针21的内侧,由此,钩在编织针21的邻接的最终线圈26的连结部分26b由移动沉降片49的前端部49b的突起49c的卡止爪49e向内侧挤压。由此,如图25所示,钩在编织针21的最终线圈26的背面侧延伸,在与内侧线圈26a之间形成着间隙G1。由于所述间隙G1,当使针织物27从下向上提升而从编织针21向移动针34转移时,最终线圈26能够不卡止于移动针34的前端地顺畅地行进。

如图22所示,移动针34下降而在相对于编织针21在上下方向上相连的移动位置,成为移动针34的外侧前端面与编织针21的内侧背面接触的状态或接近的状态。如此,成为接触的状态或接近的状态取决于,可动哈夫盘44的移动针34的配置半径相对于固定哈夫盘43的移动针34的配置半径稍大。因此,在两哈夫盘43、哈夫盘44为打开状态时,若编织针21接近移动针34,则两者间的间隙不同,正因为固定哈夫盘侧的移动针34的配置半径小,固定哈夫盘侧的移动针34与编织针21之间形成间隙。然而,如图26所示,因由移动沉降片49将针织物27的最终线圈26朝向内侧按压,编织针21朝内侧稍微挠曲,编织针21的背面与移动针34的前端接触,因而,微小间隙的发生并不特别存在问题。因此,编织针21与移动针34在铅垂方向上大致一体化,能够使针织物27的最终线圈26从编织针21向移动针34确实地移动。

另外,图26中,在使移动针34的前端相对于编织针21的背面密接的状态下一体化,此外,也可将编织针21的背面倾斜切割,使移动针34的前端与所述倾斜切割形成的锥形物接触或扩开间隙而接近。在接近的情况下,所述间隙比编织线的粗细度小,通过例如设为1/4以下,由此防止最终线圈26卡止于编织针21与移动针34的连结部分的间隙。

接下来,如图27所示,移动沉降片上升移动气缸71d成为伸长状态,由移动沉降片49使针织物27上升到移动针34的上部。由此,在针织物27的最终线圈26进入至移动针34的状态下,由移动沉降片49,阻止最终线圈26从移动沉降片49的脱落,从而针织物27被确实地保持于各移动针34。

接下来,臂上下第1气缸32a~第3气缸32c(参照图5)成为伸长状态,如图28所示,移动装置基座51恢复至转移高度(上层)。而且,针织物下降管20上升至上层。接下来,在解除编织针筒19的旋转锁紧后,使编织针筒19旋转,编织针21达到成为被沉降片25遮蔽的高度的浮子水平高度(float level)之前,编织针21下降。由此,在下一步骤中,即便使转移臂33摆动,针织物27也不会与编织针21接触地将针织物27从针织物下降管20拉抽。

接下来,通过使摆动气缸37(参照图5)向杆伸长的方向发挥作用,如图29所示,转移臂33朝向针织物开口部缝合装置12而开始旋转。然后,转移至图2所示的位置。接下来,针织物下降管20处于下层位置。接下来,如图3所示,横杆14从退避位置向编织位置摆动,在编织位置放置剪刀台15、闩锁环16、线轨迹装置17,而开始下一次编织。

如图30所示,未图示的抽吸切换阀成为打开状态,从转向管110进行抽吸。接下来,臂上下第1气缸32a~第3气缸32c(参照图5)成为收缩的状态,针织物移动装置主体30处于下层位置。接下来,未图示的抽吸切换阀成为闭合状态,停止从转向管110进行抽吸。

如图31所示,通过转向管支持具109的上升而转向管110上升,转向管110穿过针织物27中。由此,针织物被朝背面翻转。接下来,如图32所示,转向管夹紧机构112的升降气缸112a伸长而下降后,夹紧气缸112b发挥作用而保持转向管110。接下来,仅转向管支持具109下降。接下来,移动沉降片49处于退避位置后,移动沉降片升降气缸71a成为收缩的状态,移动沉降片49向上方退避。

接下来,如图33所示,可动哈夫盘反转驱动部85从退避位置转移至能够作用于可动哈夫盘44的位置。而且,锁紧罩55的锁紧气缸55a成为伸长状态而可动哈夫盘44的锁紧被解除。哈夫盘反转驱动部85具有供使可动哈夫盘44反转的反转销44e插入的反转销承接部85a,通过旋转180°而将可动哈夫盘44反转。当哈夫盘反转驱动部85作动时,可动哈夫盘44的移动针34以成为一直线状的方式与固定哈夫盘43的移动针34接触。接下来,反转锁紧机构69作动,可动哈夫盘44闭合的状态得以维持。然后,可动哈夫盘反转驱动部85回到退避位置。

如图34所示,移动沉降片升降气缸71a发挥作用成为伸长的状态,使移动沉降片49转移至下方后,移动沉降片进退机构70成为进入状态,移动沉降片49的前端上端部进入至钩在可动哈夫盘44的移动针34的最终线圈26的下端部。接下来,如图35所示,移动沉降片上升移动气缸71d成为伸长状态,可动哈夫盘44侧的移动针34的最终线圈26被朝向上方提升,转移至固定哈夫盘43的移动针34。

如图36所示,移动沉降片49达到退避位置后,移动沉降片升降气缸71a成为收缩的状态,移动沉降片49向上方退避。接下来,哈夫盘反转驱动部85再度上升后,反转锁紧机构69不发挥作用而可动哈夫盘44的反转状态的锁紧被解除。然后,由哈夫盘反转驱动部85进行可动哈夫盘44的反转复原后,锁紧罩55的锁紧气缸55a成为收缩的状态,可动哈夫盘44成为离开固定哈夫盘的打开状态后,再度被锁紧。然后,哈夫盘反转驱动部85下降而转移至退避位置。

如图37所示,转向管支持具109及下针织物挤压件115上升而在与半环60之间夹持针织物27。

如图38所示,利用马达53(参照图7)使移动针旋转齿轮52旋转,使缝合开始部转移至缝纫机针107的位置。然后,使缝纫机进退气缸104a伸长,将缝纫机主体103放置于缝合位置。接下来,对缝纫机主体103进行驱动,与缝纫机针107的动作联动而驱动马达53,由此,利用缝纫机针107将最终线圈26逐针目地缝合。

如图39所示,在移动针34的固定哈夫盘43的半径方向外侧面,沿着移动针34的轴方向形成剖面例如为V字形或半圆形、圆弧形的缝纫机针导槽34b。而且,移动针34的下端部(前端部)包括朝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面34c、及与移动针34的轴方向平行的平坦面34d。缝纫机针导槽34b在倾斜面34c开口。因此,缝纫机针107进入缝纫机针导槽34b而下降,因而缝纫机针107的前端确实地引导至保持于移动针34的最终线圈26内。由此,针对每个最终线圈26确实地进行缝合。移动针34的前端34e变尖成三角锥状。

如图40所示,缝合后,在使半环下降第1气缸62a成为伸长的状态后,使臂上下第1气缸32a成为伸长的状态,使移动针34例如上升20mm,将缝合的最终线圈26从移动针34拔出。此时,针织物27由下针织物挤压件115与半环60夹持的状态得以维持。然后利用缝纫机主体103将缝纫机线108的空环例如制作成10针目左右。

如图41所示,半环下降第2气缸62b成为伸长状态,由下针织物挤压件115与半环60夹持的针织物27的位置向下方转移。然后,切割器进退气缸120向伸长方向作动,切割器121进入缝纫机线108的空环的上部。接下来,切割器上下气缸122成为伸长状态而将切割器121放置于空环的切断位置。接下来,切割器进退气缸120成为收缩的状态,利用切割器121的退避动作将空环切断。然后,使切割器上下气缸122成为收缩状态而使切割器121回到初始的位置。接下来,缝纫机进退气缸104a收缩而缝纫机主体103被放置于退避位置。

接下来,如图42所示,喷出口侧抽吸切换阀(未图示)成为打开状态,经由排出单元102从转向管110进行抽吸。接下来,下针织物挤压件115下降而处于退避位置,转向管支持具109也暂时转移至最下层。然后,转向杆113与转向管支持具109一并上升,将针织物27在转向管110内提升,由此,针织物27再次以针织物27的表侧成为表面的方式反转,经由图1所示的排出单元102的排出管102a排出至未图示的制品接收盒。然后,喷出口侧抽吸切换阀成为闭合状态,排出管102a的抽吸被解除。而且,半环下降第1气缸62a、半环下降第2气缸62b成为收缩的状态,半环60向上方退避。而且,转向管支持具109进而上升而处于上层位置。

接下来,如图43所示,夹紧气缸112b成为收缩的状态而转向管110的保持从夹紧机构112过渡到转向管支持具109。然后转向管支持具109与转向杆113及转向管110一并下降而放置于下层。

接下来,图43所示的夹紧机构112的升降气缸112a成为收缩的状态,夹紧管112c向上方退避。而且,臂上下第2气缸32b、臂上下第3气缸32c向伸长方向作动,转移臂33被放置于上层的位置。所述上层位置中,转移臂33在水平面内能够转移。

通过重复进行以上的动作,由圆编机11编织针织物27后,利用针织物移动装置13送到针织物开口部缝合装置12,使脚尖开口部闭合后,经由排出单元102排出到制品接收盒。而且,在利用针织物开口部缝合装置12将脚尖开口部闭合时在圆编机11中编织下一个针织物27,从而可效率佳地生产袜子类等针织物27。

尤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一种针织物移动方法,为了将由圆编机11编织的针织物27的一端闭合而使针织物27从圆编机11的编织针筒19移动至针织物移动装置13,且如图45所示包括:移送准备步骤ST1,针织物移动装置转移步骤ST2,针织物线圈对齐步骤ST3,线圈间隙形成步骤ST4,针织物移动步骤ST5,针织物转移步骤ST6,针织物朝背面翻转步骤ST7,脚尖开口部对准步骤ST8,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ST9,针织物朝表面翻转步骤ST10,针织物排出步骤ST11,以及装置复位步骤ST12。

移送准备步骤ST1中,如图3、图16所示,相对于由圆编机11编织的针织物27,使圆编机11的上部装置从编织位置转移至退避位置,使保持于圆编机11的编织针21的针织物27的最终线圈26(参照图26)转移至编织针21的舌针21a的下方,而使圆编机11的编织针筒19停止在固定位置。

针织物移动装置转移步骤ST2中,如图6所示,使移取有针织物27的最终线圈26的针织物移动装置13转移至圆编机11的正上方。针织物线圈对齐步骤ST3中,如图20所示,使针织物移动装置13的移动沉降片49与针织物27接触而下降,将针织物27的最终线圈26的高度在铅垂方向上在固定位置处对齐。线圈间隙形成步骤ST4中,如图23所示,使针织物移动装置13的移动针34转移至与编织针21的钩背部接触的高度,如图26所示,利用移动沉降片49的卡止部49f保持编织针21间的针织物27的最终线圈26,且朝向编织针筒19的中心挤压而在最终线圈26与编织针21的背面之间形成间隙G1。针织物移动步骤ST5中,如图27所示,使移动沉降片49转移至超过编织针21的钩的高度,而使针织物27的最终线圈26移动至移动针34。另外,也可代替使移动沉降片49转移,而使移动针34下降至移动沉降片49夹持最终线圈26的高度后,使移动装置整体上升,而使最终线圈26从编织针21移动至移动针34。

针织物转移步骤ST6中,如图28~图30所示,利用针织物移动装置13使针织物27从编织平台向缝合平台转移。

针织物朝背面翻转步骤ST7中,如图31、图32所示,将转向管110插入至针织物27内而使针织物27朝背面翻转。

脚尖开口部对准步骤ST8中,如图33所示,在将可动哈夫盘44的移动针34对准于固定哈夫盘43的移动针34后,如图34所示,利用移动沉降片单元41的移动沉降片49,使可动哈夫盘44的移动针34的最终线圈26移动至固定哈夫盘43的移动针34。

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ST9中,如图38所示,将重合于固定哈夫盘43的移动针34的最终线圈彼此利用缝纫机线108每一最终线圈(每一针目)地缝合。此时,利用固定哈夫盘43的旋转机构106而与缝纫机针的升降联动地对针织物27的各最终线圈逐一针目地进行传送,从而确实地将最终线圈每一针目地由缝纫机线108缝合。而且,脚尖开口部缝合步骤中,如图39所示,因由移动针34的缝纫机针导槽34b在缝纫机针的升降时对缝纫机针进行引导,故可确实地使缝纫机针穿过各最终线圈内。

针织物朝表面翻转步骤ST10中,如图42所示,通过将转向杆113插入至针织物内,在转向管110内使针织物27朝表面翻转。

针织物排出步骤ST11中,如图42所示,在转向管110内朝表面翻转的针织物27被抽吸,如图1所示,经由排出单元102的排出管102a而排出到设置于圆编机11的外部的未图示的制品接收盒。

装置复位步骤ST12中,如图43、图44所示,各作动部成为初始的位置状态,而等待下一个针织物编结。

而且,所述实施方式中,缝合最终线圈时每一针目地使缝纫机线穿过一次,缝纫机线的穿过次数不仅可为一次也可设为两次以上。而且,通过将缝纫机线多次穿过的区域设为最终线圈的闭合开始数线圈与闭合结束数线圈,而可加强缝合的闭合部分。而且,缝纫机线多次穿过的部分不限于闭合开始或闭合结束的区域,也可为适宜的区域。而且,关于穿过最终线圈的缝纫机线,也可例如替换为每次数个间距地穿过。例如可将缝纫机线穿过一次的线圈与穿过两次的线圈交替,进而也可设为每次数个间距地多次穿过缝纫机位置的线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