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3908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浆纱机。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世界纺织品市场需求逐步向着高支高密的高档织物发展,而国内纺织行业多年沿用的传统工艺和设备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高端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许多纺织企业特别是更多的中小企业,由于受现有设备限制而无法承接高档高附加值的产品订单,若完全依靠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则投资太大,回收期太长。

因此,如何研究改善现有的工艺条件,改造现有设备使其更好的适应国际国内高档产品的需要,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是占纺织行业多数的中小企业当前最现实的选择。

当前国内大多数纺织企业的浆纱的生产仍沿用传统的工艺设备,浆纱机居多。但传统的浆纱机主要采用对纱线进行浸染实现上浆,纱线的吸收性较差,浆纱的饱和度较低,上浆质量与纱线品质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浆纱机,通过冲击上浆,纱线与浆液充分接触,纱线充分吸收浆液,提高了浆纱的饱和度,达到了提升上浆质量和纱线品质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浆纱机,包括浆槽,还包括主辊、滑动块和冲击块,所述主辊转动连接在浆槽内,所述主辊的表面存在若干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靠近主辊轴心的一端连通有滑动槽,所述限位槽的宽度小于滑动槽的宽度,所述滑动块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往靠近或远离主辊轴心的方向滑动,所述滑动块远离主辊轴心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冲击块,所述冲击块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主辊的表面紧密围绕有纱线,所述冲击块远离主辊轴心的一端冲击纱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纱线紧密围绕在主辊的表面,主辊转动,滑动槽围绕主辊的轴心转动,滑动块和冲击块能沿靠近或远离主辊轴心方向滑动;当滑动槽位于远离浆槽的底部的一侧时,滑动块位于滑动槽靠近主辊轴心的一端,主辊转动,当滑动槽位于主辊轴心下方时,滑动块与冲击块在重力的作用下向远离主辊轴心的一端滑动,冲击块远离主辊轴心的一端离开限位槽,冲击块冲击纱线,将纱线抵触在阻挡壁的表面,纱线受到冲击,表面组织被冲击开,浆液能够浸透到纱线内部;上浆完成后,主辊继续旋转,滑动槽跟随主辊旋转至主辊轴心上方时,滑动块与冲击块向靠近主辊轴心的一端滑动,到达靠近主辊轴心一端的位置时,到达初始状态,完成了一次上浆过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槽靠近主辊轴心的一端连通有出液槽,若干个所述出液槽相互连通,所述出液槽的宽度小于滑动块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动槽跟随主辊旋转至主辊轴心上方时,滑动块向靠近主辊轴心的一端下滑,浆液随滑动块流动至滑动槽内,浆液继续流动至出液槽,浆液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主辊轴心下方的出液槽内流动,最终流动到浆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辊的轴心位置开设有连通孔,若干个所述出液槽通过所述连通孔相互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辊内的浆液能够汇聚在连通孔内,之后继续向主辊轴心下端的出液槽流动,减少了浆液在主辊内堵塞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块远离主辊轴心的一端倒有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块冲击纱线时,圆角与冲击纱线,圆角与纱线的接触面积较大,纱线受到的压强较小,对纱线损伤较小,减小了纱线断裂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辊的两端固定有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能够减小纱线从主辊的两侧脱落的可能,减小因纱线脱落主辊而引起设备故障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槽靠近限位槽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冲击块远离主辊轴心的一端滑动进入限位槽时,第一倒角使得冲击块易于滑动进入限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块靠近冲击块的一端开设有用于与第一倒角相抵触的第二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动块滑动至滑动槽远离主辊轴心的一端时,第一倒角与第二倒角抵触,滑动块能够更稳定地抵触在滑动槽远离主辊轴心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槽靠近出液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块,所述滑动块靠近限位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动块滑动至靠近主辊轴心的一端时,滑动块冲击在第一缓冲块上,当滑动块滑动至远离主辊轴心的一端时,滑动块冲击在第二缓冲块上,第一缓冲块与第二缓冲块的添加减小了滑动块对主辊的冲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浆槽一侧开设有存浆槽,所述存浆槽与浆槽之间固定有内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存浆槽和内挡板的设置能够控制浆槽内浆液的高度,使得上浆时浆液内的压力稳定,纱线能够上浆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挡板的顶端到浆槽底部的距离和主辊的轴心到浆槽底部的距离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槽旋转至主辊轴心上方时,滑动块下滑,随着滑动块下滑的浆液减少,减小了浆液在主辊内堵塞的可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滑动块向远离主辊轴心的一端滑动,冲击纱线,将纱线抵触在阻挡壁的表面,纱线受到冲击,纱线能够充分吸收浆液,提高了纱线的上浆率;

2、冲击槽远离主辊轴心的一端的圆角增加了冲击块与纱线的接触,减小了纱线的压强,对纱线损伤较小,减小了纱线断裂的可能性;

3、圆角、第一倒角和第二倒角相互配合,使得冲击块能够易于滑动进入限位槽内;

4、出液槽和连通槽将流进主辊内的浆液流回浆槽,减小了浆液在主辊内堵塞的可能;

5、内挡板使得浆槽内的浆液高度一定,纱线能够均匀上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示意图;

图3为图2的B-B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C处放大图;

图5为图4的D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1、顶盖;2、浆槽;21、存浆槽;22、内挡板;3、引纱辊;4、浸没辊;51、第一上浆辊;61、第一压浆辊;561、第一间隙;52、第二上浆辊;62、第二压浆辊;562、第二间隙;71、第一缓冲块;72、第二缓冲块;8、组合浸没辊;81、主辊;82、挡板;83、连通孔;84、出液槽;85、滑动槽;86、滑动块;87、冲击块;88、圆角;89、限位槽;91、第一倒角;92、第二倒角;10、导出辊;11、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浆纱机,包括浆槽2,所述浆槽2上方固定有顶盖1,浆槽2的右侧设置有存浆槽21。如图3所示,浆槽2与存浆槽21之间还固定有矩形的内挡板22,内挡板22向存浆槽21的一侧倾斜设置。

如图2和图3所示,引纱辊3位于浆槽2的最左侧,浸没辊4位于引纱辊3右下方,第一上浆辊51位于浸没辊4的右上方,第一压浆辊61位于第一上浆辊51的正上方,第一压浆辊61与第一上浆辊51之间有第一间隙561,主辊81位于第一上浆辊51的右下方,主辊81的轴心到浆槽2底部的距离与内挡板22的上端到浆槽2底部的距离相等,主辊81的右上方为第二上浆辊52,第二压浆辊62位于第二上浆辊52的正上方,第二压浆辊62与第二上浆辊52之间有第二间隙562,浆槽2的最右侧为导出辊10。

引纱辊3、浸没辊4、第一上浆辊51、主辊81、第二上浆辊52和导出辊10都转动连接在浆槽2的内壁上,第一压浆辊61和第二压浆辊62转动连接在顶盖1的内壁上,所有辊轴的轴心相互平行。

如图4和图5所示,主辊81的两端垂直固定有挡板82,挡板82为圆形厚度板,挡板82与主辊81同轴,挡板82的半径大于主辊81的半径。

主辊81的轴心处开设有圆形的连通孔83,连通孔83的外侧均匀分布有四个矩形的出液槽84,出液槽84远离主辊81的一端有滑动槽85,滑动槽85的宽度大于出液槽84的宽度,滑动槽85靠近主辊81轴心一端固定连接有长方体的第一缓冲块71;滑动槽85远离主辊81轴心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89,限位槽89的宽度小于滑动槽85的宽度,滑动槽85与限位槽89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一倒角91,第一倒角91表面固定连接有长方体的第二缓冲块72。

滑动槽85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86,滑动块86远离主辊81轴心的一端固定有冲击块87,冲击块87与滑动块86一体构成,冲击块87与限位槽89滑动连接,滑动块86与冲击块87能够往靠近或远离主辊81轴心的方向滑动,冲击块87与滑动块86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二倒角92,冲击块87远离主辊81轴心的一端倒有圆角88。

纱线11紧密围绕在主辊81的表面,当滑动块86与冲击块87位于主辊81轴心的下方时,第二倒角92通过第二缓冲块72与第一倒角91抵触,冲击块87远离主辊81轴心的圆角88离开限位槽89,冲击主辊81表面的纱线11。

工作原理:

纱线11从引纱辊3导入,向右下方前进至浸没辊4进行第一次上浆,完成第一次上浆后,纱线11穿过第一间隙561,第一压浆辊61与第一上浆辊51抵触在纱线11的两侧,完成纱线11的脱浆,纱线11经过主辊81,完成纱线11的第二次上浆,且上浆效果优于第一次上浆,纱线11从主辊81向右上方前进,经过第二间隙562,第二压浆辊62与第二上浆辊52对纱线11再次进行脱浆,纱线11继续水平向右前进,从导出辊10导出。

当滑动槽85位于主辊81轴心的上方时,滑动块86位于滑动槽85靠近轴心的一端,主辊81转动,带动滑动槽85转动,当滑动槽85转动至主辊81轴心的下方时,滑动块86与冲击块87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动,纱线11紧密围绕在主辊81的表面,冲击块87冲击主辊81表面的纱线11,纱线11受到冲击,纱线11的表面组织被冲击开,浆液能够浸透到纱线11内部,纱线11能够充分吸收浆液,提高了纱线11了饱和度。

冲击完成后,主辊81继续旋转,带动滑动块86与冲击块87上升,当滑动槽85滑动至位于主辊81轴心的上方时,滑动块86与冲击块87向靠近主辊81轴心的一端滑动,滑动块86回到滑动槽85的底部,滑动块86与第一缓冲块71碰撞,主辊81完成一次上浆。

当冲击块87向靠近主辊81轴心的一端滑动时,浆液跟随冲击块87流到限位槽89内,浆液继续向下流动,经过滑动槽85和出液槽84,到达连通孔83汇聚,浆液在重力作用下,流到主辊81下方的滑动槽85内,浆液最终流回浆槽2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