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涌染色机的走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1916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涌染色机的走布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染色机,尤其一种喷涌染色机的走布管。



背景技术:

染色机的用途较多,例如可主要用于纯棉、纯涤、涤棉、涤锦、涤氨、锦氨、羊毛、晴纶和棉毛等各种纯棉、化纤织物及其交织与混纺的织物的染色、漂白、煮炼和水洗等工艺,也可用于手套、袜子、毛巾等成品的漂染处理,是一种适应范围广泛的漂染设备。染色机内均会设置走布管,但是传统的染色机走布管均呈斜向下设置,为了保证染色机的容布量,必须要抬高提布高度,提升高度提高,提升张力就大,该种设计会使布料在重力及水流的作用下拉伸并快速通过呈斜向下设置的走布管,无法形成堆叠过程,除了减少二次浸染的时间外,长时间的大张力拉伸也会将布料拉长而幅宽变窄甚至出现断键现象,从而导致染色不均现象及后处理过程需要的拉幅量加大,布料的内应力也大;特别是一些弹力布、长丝织物及一些娇嫩织物,长期的拉伸会导致断键及织物内应力很大而无法释放,从而导致回缩量大及回缩不均匀,最终导致染色不良。再次传统的双喷嘴染色机对喷嘴无法实现流量、压力的单独自动控制,也无法根据布种的不同而进行选择性的控制其中某一喷嘴流量及压力的大小或开关其中某一喷嘴,适应范围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提升高度低、提升张力小、可延长二次浸染时间、使织物在走布管内可充分回缩及有张有弛、从而达到高品质染色效果的喷涌染色机的走布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喷涌染色机的走布管10呈类“U”型设置在喷涌染色机内,布料在类“U”型走布管10底部堆叠和二次浸染,所述的走布管10上设置有第一喷嘴20和第二喷嘴30,所述的第一喷嘴20设置在布料下落部分,第二喷嘴30设置在布料上升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喷嘴20沿走布方向斜向下朝布料喷水,所述的第二喷嘴30沿走布方向斜向上朝布料喷水。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喷嘴20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21,所述的第二喷嘴30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31。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喷嘴20上方设置有提布轮40,所述的提布轮40可正向或者反向旋转。

进一步的,在走布管10底部设置有第一辊轮50,在走布管10末端设置有第二辊轮60。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辊轮50包括三个非接触连接的被动辊轮。

进一步的,还设置有隔板70,所述的隔板70设置在走布管10的布料下沉部分与第一辊轮50之间,所述的隔板70与第一辊轮50之间留出小于3cm的空隙。

本实用新型的贡献在于提供了一种喷涌染色机的走布管,该走布管呈类“U”型的设置在喷涌染色机内,类“U”型走布管内充满染液,织物在充满染液的类“U”型走布管中是处于松驰飘浮状态,从而使布料在走布管底部充分回缩,不会一直处于拉伸状态,减少张力,使内应力充分释放,避免断键及长丝织物的收缩不均造成的染色不均匀,从而提高染色品质,减少后道定型工序的拉幅量。其次,因类“U”型走布管内充满染液,相当于布料与染液又进行了一次交换过程(二次浸染),由于重力作用,布料在走布管底部停留的时间会增加,从而延长二次浸染的时间,提高染色效率,达到更好的染色效果,缩短染色工艺时间。再次,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喷嘴分别设置有可调节开度的模拟量控制的控制阀,可分别自动控制喷嘴的流量和压力,也可选择性的开关其中某一喷嘴,可根据不同布种及不同工艺阶段而选择不同的喷嘴或不同的喷嘴压力及喷嘴流量,适应面更广。第四,织物经过第二喷嘴后随染液是向上抛出的,织物在下落的过程中会自动展开,对织物是一个很好的纬向扩展过程,从而降低产生折痕的可能性,且在抛的过程中染液与织物自然分离,从而达到布水快速分离及减小染色浴比的作用;最后,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走布管呈类“U”型设置,当导布轮反转,织物有可能会因为布料与走布管内壁摩擦,或者与走布管内部转角卡住而导致织物不能顺利反向运行,因此还设置了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的相对位置使织物在导布轮反转的过程中,织物不会形成突变的折角,并利用辊轮转动减小摩擦力,从而使织物顺利反向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实用新型不构成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喷涌染色机的走布管10呈类“U”型设置在喷涌染色机内,布料在类“U”型走布管10底部堆叠和二次浸染,所述的走布管10上设置有第一喷嘴20和第二喷嘴30,所述的第一喷嘴20设置在布料下落部分,第二喷嘴30设置在布料上升部分。传统的染色机走布管均呈斜向下设置,另外,为了保证染色机的容布量,必须要抬高提布高度,提升高度提高,提升张力就大,该种设计会使布料在重力及水流的作用下拉伸并快速通过呈斜向下设置的走布管,无法形成堆叠过程,除了减少二次浸染的时间外,长时间的大张力拉伸也会将布料拉长而幅宽变窄甚至出现断键现象,从而导致染色不均现象及后处理过程需要的拉幅量加大,布料的内应力也大;特别是一些弹力布、长丝织物及一些娇嫩织物,长期的拉伸会导致断键及织物内应力很大而无法释放,从而导致回缩量大及回缩不均匀,最终导致染色不良。而本实施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将走布管10设置成类“U”型,类“U”型走布管内充满染液,织物在充满染液的类“U”型走布管中是处于松驰飘浮状态,从而使布料在走布管底部充分回缩,不会一直处于拉伸状态,减少张力,使内应力充分释放,避免断键及长丝织物的收缩不均造成的染色不均匀,从而提高染色品质,减少后道定型工序的拉幅量。其次,因类“U”型走布管内充满染液,相当于布料与染液又进行了一次交换过程(二次浸染),由于重力作用,布料在走布管底部停留的时间会增加,从而延长二次浸染的时间,提高染色效率,达到更好的染色效果,缩短染色工艺时间。本实施例的走布管第一是延长了二次浸染的时间,第二是不会使布料一直处于拉伸状态。对染色效率和染色效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走布管10上设置有两个喷嘴,第一喷嘴20设置在布料下落部分,第二喷嘴30设置在布料上升部分。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喷嘴20沿走布方向斜向下朝布料喷水,所述的第二喷嘴30沿走布方向斜向上朝布料喷水。第一喷嘴20沿走布方向斜向下朝布料喷水,使布料尽快到达堆叠区域。第二喷嘴30沿走布方向斜向上朝布料喷水,达到使织物顺水流方向运动的目的,另外,织物经过第二喷嘴30后随染液是向上抛出的,织物在下落的过程中会自动展开,对织物是一个很好的纬向扩展过程,从而降低产生折痕的可能性,且在抛的过程中染液与织物自然分离,从而达到布水快速分离及减小染色浴比的作用。

实施例3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喷嘴20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21,所述的第二喷嘴30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31。第一控制阀21自动控制第一喷嘴20的流量、压力,以及控制第一喷嘴20的开关。所述的第二控制阀31自动控制第二喷嘴30的流量、压力,以及控制第二喷嘴30的开关。本实施例的该种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第一喷嘴20和第二喷嘴30的开关及流量、压力控制。

实施例4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喷嘴20上方设置有提布轮40,所述的提布轮40可正向或者反向旋转。在走布管10底部设置有第一辊轮50,在走布管10末端设置有第二辊轮60。所述的第一辊轮50包括三个非接触连接的被动辊轮。提布轮40在正常工作的时候正向旋转,将织物提升后放入走布管10内,当需要织物反向运行时,提布轮40反向旋转,将织物从走布管10内拉出,但是这个时候往往会因为布料与走布管10内壁摩擦,或者与走布管内部转角卡住从而达不到将布料从走布管10内拉出的目的,因此本实施例在走布管10内部设置了第一辊轮50和第二辊轮60,第一辊轮50设置在走布管10底部,第二辊轮60设置在走布管10末端。这样布料在被拉出时,由于第一辊轮50和第二辊轮60与布料的滚动摩擦小,从而轻松的实现布料被拉出的目的。

实施例5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还设置有隔板70,所述的隔板70设置在走布管10的布料下沉部分与第一辊轮50之间,所述的隔板70与第一辊轮50之间留出小于3cm的空隙。隔板70的主要作用在于布料初次进入走布管10时,隔板70可挡住布料的料头不进入第一辊轮50与走布管10上壁之间的缝隙,避免布料不经过第一辊轮50而直接于走布管10内壁接触。

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揭示,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条件下,对以上各构件所做的变形、替换等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