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布装置和具有压布装置的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2728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压布装置和具有压布装置的缝纫机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压布装置和具有压布装置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缝纫机所具有的压布装置能够使布料沿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移动。在日本特许公开2008年第229223号公报中公开的缝纫机的压布装置具有送布板、压臂、压布板、x方向驱动机构、y方向驱动机构以及气缸。送布板支承布料。压臂能够利用x方向移动机构以及y方向驱动机构沿左右方向以及前后方向移动。压布板呈框状,以能够上下运动的方式设于压臂的顶端部。气缸设于压臂的左右两侧。通过使气缸驱动,从而使压布板在按压位置和待机位置之间上下运动。处于按压位置的压布板在其与送布板之间按压布料。处于待机位置的压布板向上方离开送布板。在压布板处于待机位置时,能够将布料载置于送布板。在将布料载置于送布板之后,压布板自待机位置向按压位置移动。压布装置在送布板与压布板之间按压布料。缝纫机对压布装置所按压的布料进行缝制。

在上述压布装置中,在按压位置和待机位置之间上下运动的压布板的可动范围受到限制。在缝纫机完成缝制动作后,压布板从按压位置向待机位置移动。此时,操作者将处在送布板和位于待机位置的压布板之间的位置的布料取出。由于压布板位于送布板的上方,因此,存在操作者难以取出布料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容易取出在送布板和按压板之间被按压着的布料的压布装置和具有压布装置的缝纫机。

技术方案1的压布装置具有:送布板,其能够沿与水平方向平行的第一方向和与所述水平方向平行且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移动,该送布板供布料载置;压臂,其与所述送布板相连结,自所述送布板的与该压臂相连结的连结部分向所述第一方向中的一方侧延伸,该压臂具有顶端部,该顶端部是该压臂的所述一方侧的端部且位于比所述送布板靠上侧的位置;连结构件,其以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与所述压臂的所述顶端部相连结;按压板,其支承于所述连结构件且与所述送布板平行,该按压板能够伴随着所述连结构件的上下运动在按压位置和离开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按压位置是在所述按压板和所述送布板之间按压所述布料时所述按压板的位置,所述离开位置是在比所述按压位置靠上侧的位置离开所述送布板时所述按压板的位置;以及第一驱动部,其设于所述压臂,通过使所述连结构件上下运动,从而使所述按压板在所述按压位置和所述离开位置之间移动,该压布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送布板支承机构,其支承于所述连结构件,以所述按压板能够在工作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所述按压板,所述工作位置是俯视时所述按压板与所述压臂的所述顶端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时所述按压板的位置,所述退避位置是所述按压板自所述工作位置相对于所述压臂的所述顶端部沿所述第二方向错开时所述按压板的位置;第二驱动部,其支承于所述连结构件,能够借助所述送布板支承机构使所述按压板在所述工作位置和所述退避位置之间移动;以及控制部,其能够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第二驱动部使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第二驱动部驱动,所述控制部具有:第一驱动控制部,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使所述第一驱动部驱动,使得位于所述工作位置的所述按压板自所述离开位置向所述按压位置移动;以及第二驱动控制部,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部使所述第二驱动部驱动,使得在所述第一驱动控制部的控制下移动到所述按压位置的所述按压板自所述工作位置向所述退避位置移动。第一驱动控制部使按压板移动到按压位置,从而使压布装置在送布板和按压板之间按压布料。第二驱动控制部控制第二驱动部的驱动,从而使按压板自工作位置向退避位置移动。布料与按压板一起沿第二方向移动。因此,压布装置能够容易取出在送布板和按压板之间被按压着的布料。

也可以是,在技术方案2的压布装置中,所述控制部具有:第三驱动控制部,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使所述第一驱动部驱动,使得在所述第二驱动控制部的控制下移动到所述退避位置的所述按压板自所述按压位置向所述离开位置移动;以及第四驱动控制部,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部使所述第二驱动部驱动,使得在所述第三驱动控制部的控制下移动到所述离开位置的所述按压板自所述退避位置向所述工作位置移动。在按压板位于离开位置的状态下,第四驱动控制部使按压板自退避位置向工作位置移动。因此,压布装置能够使按压板自退避位置向工作位置的移动容易化。

也可以是,在技术方案3的压布装置中,所述控制部具有:第五驱动控制部,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部使所述第二驱动部驱动,使得位于所述离开位置的所述按压板自所述工作位置向所述退避位置移动;以及第六驱动控制部,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部使所述第二驱动部驱动,使得在所述第五驱动控制部的控制下移动到所述退避位置的所述按压板向所述工作位置移动,所述第一驱动控制部使在所述第六驱动控制部的控制下移动到所述工作位置的所述按压板向所述按压位置移动。在按压板在第五驱动控制部的控制下自工作位置移动到退避位置时,布料能够载置于送布板。与位于工作位置时相比,位于退避位置的按压板相对于送布板沿第二方向错开。因此,压布装置能够容易将布料载置于送布板。

技术方案4的缝纫机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压布装置。缝纫机能够取得与上述压布装置同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输送系统300的立体图。

图2是缝纫机1的立体图。

图3是水平运动机构6的立体图。

图4是水平运动机构6的左视图。

图5是水平运动机构6的放大立体图。

图6是压脚73的立体图。

图7是延伸设置部73a的在图5中的a-a线箭头所指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8是输送装置100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缝纫机1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10是表示计算机200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11是系统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接着图11的图。

图13是缝制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缝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按压板74处于离开位置时的水平运动机构6的主视图。

图16是按压板74处于侧方位置时的水平运动机构6的立体图。

图17是按压板74处于按压位置时的水平运动机构6的主视图。

图18是按压板74处于侧方位置时的水平运动机构6的俯视图。

图19是替换安装后的压脚73的立体图。

图20是替换安装后的压脚73的另一立体图。

图21是替换安装后的气缸7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说明输送系统300的示意性结构。下面的说明使用附图中用箭头表示的左右、前后、上下。

如图1所示,输送系统300具有缝纫机1a、缝纫机1b这两台缝纫机,输送装置100a、输送装置100b这两台输送装置,以及一台计算机200。缝纫机1a和缝纫机1b为大致相同的结构。在下面的说明中,将缝纫机1a和缝纫机1b统称为缝纫机1。输送装置100a和输送装置100b为大致相同的结构。在下面的说明中,将输送装置100a和输送装置100b统称为输送装置100。

输送系统300具有框架301、框架302这两个框架,框架301、框架302这两个框架是通过将铁或铝制的棒材搭成矩形做成的。框架301配置在框架302的右侧。框架301、框架302在中段设有架板305。缝纫机1a固定在框架301的架板305上。输送装置100a设在缝纫机1a的右方。缝纫机1b固定在框架302的架板305上。输送装置100b设在缝纫机1b的右方。

输送装置100a具有移动机构120a和布料把持装置150a。移动机构120a设在缝纫机1a的右方,固定在架板305上。布料把持装置150a设在缝纫机1a的右前方,布料盒102a设在布料把持装置150a附近。将待被缝纫机1a缝制的布料105a以摞起来的方式收容于布料盒102a。布料把持装置150a和布料盒102a固定在缝纫机1a的辅助板5上。

输送装置100b具有移动机构120b、布料把持装置150b和布料把持装置150c。移动机构120b设在缝纫机1b的右方,固定在架板305上。布料把持装置150b设在缝纫机1b的右前方,布料盒102b设在布料把持装置150b附近。将待被缝纫机1b缝制的布料105b以摞起来的方式收容于布料盒102b。布料把持装置150b和布料盒102b固定在缝纫机1b的辅助板5上。布料把持装置150c设在缝纫机1b的左前方,布料盒102c设在布料把持装置150c附近。将已被缝纫机1b缝制完的布料105c以摞起来的方式收容于布料盒102c。布料把持装置150c和布料盒102c固定在缝纫机1b的辅助板5上。框架301在缝纫机1a的左右两侧的与辅助板5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设有板306,框架302在缝纫机1b的左右两侧的与辅助板5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设有板306。

移动机构120a和移动机构120b为大致相同的结构。在下面的说明中,将移动机构120a和移动机构120b统称为移动机构120。布料把持装置150a、布料把持装置150b和布料把持装置150c为大致相同的结构。在下面的说明中,将布料把持装置150a、布料把持装置150b和布料把持装置150c统称为布料把持装置150。布料盒102a、布料盒102b和布料盒102c为大致相同的结构。在下面的说明中,将布料盒102a、布料盒102b和布料盒102c统称为布料盒102,将布料105a、布料105b和布料105c统称为布料105。

缝纫机1具有收容有控制部50(参照图9)的控制箱307。控制箱307设在框架301、框架302各自的架板305的下方。框架301、框架302在前框上段安装有由强化玻璃或透明的亚克力板制成的护板。护板能够通过左右滑动进行开闭。

框架302在下段设有架板308。计算机200配置在架板308上。计算机200分别与缝纫机1的控制部50和输送装置100的控制部电连接。计算机20例如是笔记本电脑,用于控制缝纫机1和输送装置100的动作。

缝纫机1具有机座部2、支柱部3和机臂部4。机座部2配置在架板305上。机座部2沿前后方向延伸,在内部具有垂直梭子等。支柱部3自机座部2的后侧部分向上方延伸。支柱部3在内部具有缝纫机马达31(参照图9)等。机臂部4自支柱部3的上端以与机座部2的上表面相对的方式向前方延伸,在前端具有前端部7。机臂部4在内部具有主轴、针杆驱动机构等。针杆10从前端部7的下端向下方延伸。机针11装配在针杆10的下端。

缝纫机1在机座部2的上方具有辅助板5和水平运动机构6。辅助板5位于比针杆10靠下方的位置,具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上表面。辅助板5具有针板12。针板12的上表面和辅助板5的上表面处于大致相同的高度。针板12在装配于针杆10的机针11的正下方具有容针孔13,机针11能够从该容针孔13中穿过。

如图2~图4所示,水平运动机构6具有x轴移动机构、x轴移动板、y轴移动板、送布板77、压臂65、y轴移动臂66、y轴移动机构、保持体70以及一对上下驱动部80。x轴移动机构设于机座部2的内部。x轴移动机构将x轴马达32(参照图9)作为驱动源,使x轴移动板沿x轴方向(左右方向)移动。x轴移动板的上表面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轨道。

y轴移动板设于x轴移动板的上表面的轨道上。轨道以y轴移动板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该y轴移动板。即,y轴移动板能够沿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移动。送布板77在俯视时呈大致矩形形状,位于比辅助板5靠上方的位置。送布板77的后端部77a与y轴移动板的上表面相连接。送布板77能够与y轴移动板一起沿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移动。送布板77能够支承布料105。压臂65自送布板77的后端部77a向上侧延伸,再向前侧弯曲并延伸。压臂65能够与送布板77一起移动。压臂65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对称的形状。下面,将在压臂65的左右方向中心沿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延伸的假想面称为假想面w(参照图18)。压臂65的前端部即顶端部65a位于比送布板77靠上侧的位置。顶端部65a在主视时呈大致矩形形状。压臂65在顶端部65a具有一对贯通孔。一对贯通孔以假想面w处于该一对贯通孔之间的方式排列。贯通孔是在上下方向上具有长径的长孔,其沿前后方向贯穿顶端部65a。

y轴移动臂66具有支承部67和臂部68。支承部67沿左右方向延伸。支承部67以压臂65能够沿x轴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该压臂65的后部。臂部68与支承部67的后侧部分相连结,且臂部68沿前后方向延伸。臂部68与设在机座部2内的y轴移动机构相连接。y轴移动机构用于以y轴马达34(参照图9)为驱动源使臂部68沿y轴方向(前后方向)移动。支承部67伴随着臂部68的移动沿y轴方向移动。压臂65与y轴移动臂66一起沿y轴方向移动。

如图4、图5所示,一对上下驱动部80设于压臂65的左侧和右侧。一对上下驱动部80位于相对于假想面w对称的位置。下面,说明设于压臂65的左侧的上下驱动部80。

上下驱动部80具有气缸69、转动构件81、升降杆82、连结构件83以及一对导轨部84。气缸69支承于压臂65的左表面。气缸69能够使轴69a进行直线移动。转动构件81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自压臂65向左方突出的突出轴85,且与轴69a相连结。转动构件81具有供螺钉86进行紧固的紧固孔。

升降杆82在转动构件81的左方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突出轴85。升降杆82是与突出轴85正交地延伸的板状构件。升降杆82在后端部具有与转动构件81的紧固孔相对的贯通孔82a。贯通孔82a呈以突出轴85为中心的圆弧状。螺钉86贯穿于贯通孔82a。升降杆82与转动构件81一起转动。升降杆82的前端部经由压臂65的贯通孔向顶端部65a的前方突出。在升降杆82转动时,升降杆82的前端部进行上下运动。

连结构件83在顶端部65a的前方与升降杆82的前端部相连结。一对导轨部84在顶端部65a的前表面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以连结构件83位于该一对导轨部84之间的方式沿左右方向排列。一对导轨部84引导连结构件83的上下运动。

如图5~图7所示,保持体70借助连结构件83安装于压臂65的顶端部65a。保持体70具有送布板支承机构90、第一支承件94、第二支承件95以及气缸72。送布板支承机构90具有升降板71、分叉部97、导轨75、压脚73、按压板74以及三个滑块76。升降板71固定于一对上下驱动部80各自的连结构件83。升降板71在前表面具有四个紧固孔。四个紧固孔中的两个紧固孔在升降板71的左部沿上下方向排列,剩下两个紧固孔在升降板71的右部沿上下方向排列。升降板71左部的两个紧固孔和升降板71右部的两个紧固孔位于相对于假想面w(参照图18)彼此对称的位置。升降板71在左表面和右表面各具有两个沿上下方向排列的圆孔71a。升降板71左表面的两个圆孔71a和升降板71右表面的两个圆孔71a位于相对于假想面w彼此对称的位置。

分叉部97固定于升降板71的左表面或右表面。下面,说明固定于升降板71右表面的状态的分叉部97。分叉部97是左视时呈大致字母c形的板状部。分叉部97具有两个贯通孔97a和一对接触部97b。两个贯通孔97a分别与升降板71右表面的两个圆孔71a相对。两个螺钉分别贯穿于贯通孔97a并紧固于圆孔71a。因此,分叉部97固定于升降板71的右表面。一对接触部97b在两个贯通孔97a的前方彼此之间空开间隔地沿上下方向排列。一对接触部97b沿前后方向延伸。

三个滑块76固定于升降板71的前表面下端部。三个滑块76彼此之间沿左右方向空开间隔地排列。导轨75以能够相对于三个滑块76沿左右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与该三个滑块76相连结。导轨75在处于一对接触部97b之间的上下方向位置处沿左右方向延伸。

压脚73利用多个螺钉固定于导轨75的前表面。压脚73具有延伸设置部73a和连结部73b。延伸设置部73a在左视时呈字母l形,且沿左右方向延伸。延伸设置部73a在左表面和右表面各有三个紧固孔91。在图5中,紧固构件99紧固于处在延伸设置部73a右表面的三个紧固孔91中的靠后侧的两个紧固孔91。详细而言,紧固构件99具有杆部99a和头部99b。杆部99a沿左右方向延伸。杆部99a的一端部插入并紧固于紧固孔91。头部99b设于杆部99a的另一端部。螺母98(参照图7)外套于杆部99a。螺母98抵接于延伸设置部73a的右表面并进行紧固。在本例子中,紧固构件99的头部99b向右方离开螺母98。在图5中,省略了对螺母98的图示(图19也一样)。

连结部73b固定于延伸设置部73a的左表面或右表面。下面,对固定于延伸设置部73a左表面的连结部73b进行说明。连结部73b是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厚度的板状部。连结部73b具有三个贯通孔92。各贯通孔92与延伸设置部73a左表面的各紧固孔91相对。三个螺钉93分别贯穿于贯通孔92并紧固于紧固孔91,从而将连结部73b固定于延伸设置部73a的左表面。螺钉93的杆径与紧固构件99的杆径相同。

按压板74固定于压脚73的下端部。按压板74例如为金属制。按压板74为沿水平延伸的板状构件,具有俯视时呈矩形形状的开口。按压板74的前端部74a比按压板74的后端部74b向下方突出。前端部74a位于比送布板77靠前侧的位置。后端部74b位于与送布板77相同的前后方向位置。

第一支承件94固定于升降板71前表面的左部和右部中的任一者,第二支承件95固定于升降板71前表面的左部和右部中的另一者(参照图5、图21)。下面,对固定于升降板71左部的第一支承件94和固定于升降板71右部的第二支承件95的结构进行说明。

第一支承件94具有固定部94a和支承部94b。固定部94a是固定于升降板71的前表面左部的板状部。固定部94a具有两个沿上下方向排列的贯通孔94c。两个贯通孔94c分别与升降板71的前表面左部的两个紧固孔相对。螺钉贯穿于贯通孔94c并紧固于紧固孔。因此,第一支承件94利用两个螺钉固定于升降板71的前表面左部。支承部94b是自固定部94a的右端向前方延伸的板状部。支承部94b具有侧视时呈圆形的支承孔。

第二支承件95具有固定部95a和支承部95b。固定部95a是固定于升降板71的前表面右部的板状部。固定部95a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左端部具有两个沿上下方向排列的贯通孔95c。两个贯通孔95c分别与升降板71的前表面右部的两个紧固孔相对。螺钉贯穿于贯通孔95c并紧固于紧固孔。因此,第二支承件95利用两个螺钉固定于升降板71的前表面右部。第二支承件95固定于升降板71的位置与第一支承件94固定于升降板71的位置相对于假想面w对称。支承部95b是自固定部95a的右端向前方延伸的板状部。支承部95b具有侧视时呈圆形的支承孔。第二支承件95的支承孔和第一支承件94的支承孔沿左右方向排列。

气缸72支承于第一支承件94和第二支承件95。气缸72具有筒部72a和轴72b。筒部72a分别贯穿于第一支承件94的支承孔和第二支承件95的支承孔,且沿左右方向延伸。轴72b以能够沿左右方向进退的方式支承于筒部72a。轴72b与气缸72的驱动相对应地在自筒部72a向左方伸出的位置(参照图18)和退入筒部72a的位置(参照图5)之间进行进退。轴72b的顶端部固定有轴承87。轴承87以能够脱离的方式嵌入压脚73的凹部73c。凹部73c设于连结部73b的上端。因此,按压板74能够伴随着气缸72的驱动与压脚73、导轨75一体地沿左右方向移动。

按压板74伴随着气缸72的驱动在正位置(参照图5)和侧方位置(参照图18)之间移动。在按压板74位于正位置时,紧固构件99的头部99b自左方与分叉部97的一对接触部97b接触。位于正位置的按压板74在俯视时与压臂65的顶端部65a沿前后方向排列。在本例子中,位于正位置的按压板74的后端部74b在送布板77的上方与送布板77相对(省略图示)。在按压板74位于侧方位置时,紧固构件99向左方离开一对接触部97b。位于侧方位置的按压板74相对于顶端部65a沿左右方向错开。在本例子中,位于侧方位置的按压板74在俯视时在左右方向上偏离送布板77。在图5所示的状态下,正位置处在比侧方位置靠右方的位置。

具有上述结构的保持体70与连结构件83一起上下运动。保持体70上下运动,从而使按压板74在按压位置(参照图17)和离开位置(参照图15)之间上下运动。在按压板74位于按压位置时,前端部74a的下表面位于与辅助板5的上表面大致相同的上下方向位置,后端部74b的下表面位于与送布板77的上表面大致相同的上下方向位置。因此,按压板74在位于按压位置且是位于正位置时,从与送布板77、辅助板5所处侧相反的那一侧夹住布料105并保持该状态。在按压板74位于离开位置时,按压板74分别相对于送布板77和辅助板5向上方离开。

参照图8说明输送装置100的机械结构。输送装置100具有移动机构120、吸附机构130、布料把持装置150、拍摄装置117和吸引机构140。移动机构120具有支承柱部131、第一臂部132、第二臂部133和第三臂部134。支承柱部131沿上下方向延伸,支承柱部131的下端部固定在架板305上。支承柱部131的上端部与第一臂部132的一端部相连结,以第一臂部132能够水平转动的方式支承该第一臂部132。第一臂部132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一臂部132的另一端部与第二臂部133的一端部相连结,以第二臂部133能够水平转动的方式支承该第二臂部133。第二臂部133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其另一端部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臂部133能够相对于第一臂部132转动。

第三臂部134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棒状。第二臂部133的另一端部以第三臂部134能够上下运动且能够绕第三臂部134的轴中心线旋转的方式保持该第三臂部134。第三臂部134的下端部与吸附机构130的安装台124相连接。

吸附机构130具有安装台124和带电装置135。安装台124为俯视时呈大致矩形形状的板构件。带电装置135通过通电来实现带电。带电装置135为俯视时呈大致矩形的板状,固定在安装台124的下部。带电装置135的下表面为吸附面136。带电装置135通过带电携带静电,能够将布料105吸附在吸附面136。输送装置100能够将带电装置135以任意朝向移动到移动机构120在辅助板5上的可动范围内的任意位置。

布料把持装置150用于从摞起来的多块布料105中取出一块布料105。布料把持装置150具有转动机构160、上下运动机构170和把持机构180。转动机构160具有基座部161、气缸162、支承柱163和转动臂164。基座部161呈盒状,其底部固定在辅助板5上。支承柱163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棒状。基座部161以支承柱163能够绕该支承柱163的轴中心线旋转的方式支承该支承柱163。支承柱163的下端部在基座部161内。气缸162设于基座部161的侧部。气缸162的杆165延伸到基座部161内,能在支承柱163的侧方沿左右方向伸缩。支承柱163的下端部具有小齿轮。气缸162的杆165具有齿条,该齿条与小齿轮相啮合。当气缸162进行驱动时,支承柱163转动。转动臂164的一端部固定在支承柱163的上端部。转动臂164沿水平方向延伸,在转动臂164的另一端部固定有上下运动机构170。上下运动机构170是方形的气缸,且在下端连接有把持机构180。

如图8所示,辅助板5在比基座部161靠后方的部分具有圆形的窗部101。窗部101设有强化玻璃或透明的亚克力板。框架301、框架302在窗部101的下方固定有拍摄装置117。拍摄装置117能透过窗部101对辅助板5的上方进行拍摄。在移动机构120使带电装置135移动到窗部101上方的拍摄位置时,拍摄装置117对带电装置135的吸附面136和被吸附在吸附面136上的布料105进行拍摄。

布料盒102设于基座部161的左方,并固定在辅助板5上。布料盒102在俯视时呈大致矩形形状,与前后方向相比布料盒102在左右方向上较长。作为缝制对象的布料105以摞起来的方式配置在布料盒102内。本实施方式的布料105呈大致长方形形状,以长边延伸方向为左右方向的方式收容在布料盒102内。把持机构180自布料盒102把持一块布料105。如图8中的双点划线所示,布料把持装置150a、150b的转动机构160使支柱163转动约90度,使上下运动机构170和把持机构180自布料盒102a、102b上方移动到窗部101的上方。布料把持装置150c的转动机构160使支柱163转动约180度,使上下运动机构170和把持机构180自布料盒102c的上方移动。在辅助板5上,窗部101附近的位置是配置位置。布料把持装置150将自布料盒102取出的一块布料105置于配置位置。移动机构120使带电装置135移动到配置位置,接受布料105。

辅助板5在比布料盒102靠后方的部分具有开口部。开口部在俯视时呈大致矩形形状,与前后方向相比开口部在左右方向上较长。吸引机构140设于开口部,固定在辅助板5的下侧。吸引机构140吸引由移动机构120置于交接位置的布料105,并保持布料105直到完成交接为止。交接位置是移动机构120的带电装置135将吸附于吸附面136的布料105交接给水平运动机构6的按压板74的位置。

缝纫机1的控制部50具有cpu51、rom52、ram53、存储装置54、通信接口(i/f)55、输入输出接口56和驱动电路57~驱动电路59。cpu51、rom52、ram53和存储装置54借助总线与输入输出接口56电连接。cpu51负责控制缝纫机1,按照rom52中存储的各种程序执行与缝制相关的各种运算和处理。rom52存储有各种程序、各种初始设定参数等。ram53用于临时存储cpu51的运算结果、指针、计数值等。存储装置54为用于存储多个样式的缝制数据、操作者输入的各种设定信息等的非易失性的存储装置。缝制数据为用于使保持体70移动,从而使用于缝制样式的多个落针点按顺序位于机针11的正下方的数据。落针点为机针11与针杆10一起向下方移动时机针11所刺入的布料105上的预定位置。缝制开始位置是与最初的落针点相对应的保持体70的位置。落针点的坐标为以保持体70的原点位置为基准位置的坐标。保持体70的原点位置例如是压板74的中心处于机针11的正下方时保持体70所在的位置。保持体70的原点位置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也可以是,例如压板74的端部处于机针11的正下方时保持体70所在的位置。

通信接口55与输入输出接口56电连接。通信接口55例如是串行通信用的接口。通信接口55与计算机200的通信接口210相连接。驱动电路57~驱动电路59与输入输出接口56电连接。驱动电路57与缝纫机马达31电连接。cpu51能控制驱动电路57,驱动缝纫机马达31。缝纫机马达31能使主轴旋转。驱动电路58与x轴马达32电连接。驱动电路59与y轴马达34电连接。cpu51能控制驱动电路58,驱动x轴马达32,cpu51能控制驱动电路59,驱动y轴马达34。x轴马达32、y轴马达34为步进马达。x轴马达32用于驱动x轴移动机构,y轴马达34用于驱动y轴移动机构。保持体70能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移动。x轴马达32在输出轴具有x轴编码器33,y轴马达34在输出轴具有y轴编码器35。x轴编码器33和y轴编码器35与输入输出接口56电连接。x轴编码器33能检测到与x轴马达32的输出轴的旋转角度相对应的值,并向cpu51输出该值,y轴编码器35能检测到与y轴马达34的输出轴的旋转角度相对应的值,并向cpu51输出该值。cpu51能基于这些值来运算保持体70的当前位置的坐标,并将该坐标存储至ram53。cpu51在缝制时驱动缝纫机马达31使主轴旋转,控制针杆10的上下运动和对垂直梭子的驱动。cpu51在缝纫机马达31驱动的同时,基于缝制数据驱动x轴马达32和y轴马达34来控制对水平运动机构6的驱动。因此,缝纫机1能对布料105进行缝制。

输入输出接口56与x方向原点传感器36、y方向原点传感器37、电磁阀38、电磁阀39电连接。x方向原点传感器36设于x轴移动机构。x方向原点传感器36用于设定保持体70的原点。y方向原点传感器37设于y轴移动机构。y方向原点传感器37用于设定保持体70的原点。cpu51能基于x方向原点传感器36的检测结果控制x轴马达32的驱动,cpu51能基于y方向原点传感器37的检测结果控制y轴马达34的驱动。在缝制开始前,cpu51使保持体70向原点位置移动。电磁阀38设于压缩机向气缸69供给空气的空气的供给路径。cpu51通过使电磁阀38开闭来控制气缸69的驱动,使压板74升降。电磁阀39设于压缩机向保持体70的气缸72供给空气的空气的供给路径。cpu51通过使电磁阀39开闭来控制气缸72的驱动,使压板74沿左右方向移动。

计算机200具有cpu201。cpu201负责控制计算机200。cpu201与芯片组204相连接,借助芯片组204与rom202、ram203、显示控制部208电连接。芯片组204是用于管理cpu201与rom202、ram203、显示控制部208之间发送接收数据的一连串的电路组。rom202存储有bios等。ram203用于存储各种临时数据。显示控制部208用于控制向显示部209显示影像。

芯片组204与芯片组205相连接。cpu201借助芯片组205与存储装置206、输入部207、通信接口210电连接。芯片组205是用于管理cpu201与存储装置206、输入部207、通信接口210之间发送接收数据的一连串的电路组。存储装置206例如是hdd、ssd等非易失性的存储装置。存储装置206存储有操作系统、各种应用程序、数据等。输入部207为键盘、鼠标等能进行针对计算机200的操作的输入的装置。通信接口210例如是串行通信用的接口。通信接口210与缝纫机1(缝纫机1a、缝纫机1b)、输送装置100(输送装置100a、输送装置100b)相连接。

在下面的说明中,在将缝纫机1a和输送装置100a的各位置与缝纫机1b和输送装置100b的各位置区分开进行说明时,为了便于说明,将缝纫机1a、输送装置100a的各位置称为位置a,将缝纫机1b、输送装置100b的各位置称为位置b。将输送装置100a从布料盒102a中取出的待被缝纫机1a缝制的布料105称为布料105a,将输送装置100b从布料盒102b中取出的布料105称为布料105b。缝纫机1b将布料105a和布料105b叠合起来进行缝制。

输送系统300进行下述一连串的处理:计算机200的cpu201执行存储装置206中存储的系统控制处理的程序,控制缝纫机1和输送装置100的动作,对布料105进行缝制。如图13所示,当操作者接通缝纫机1的电源时,cpu51从rom52读出缝制控制处理的程序并执行该程序。cpu51等待接收由计算机200发送的各种指示的信号(s121:否,s129:否,s132:否,s121)。

如图11所示,当操作者接通计算机200的电源时,cpu201启动rom202中存储的bios,读入存储装置206中存储的操作系统并执行该操作系统。当操作者操作计算机200,指示执行系统控制处理时,cpu201从存储装置206读出系统控制处理的程序并执行该程序。

cpu201能接收基于操作者的操作所进行的对加工数的输入。加工数为待被缝制的缝制对象的数量。操作者预先将与加工数相应的块数的布料105a以摞起来的方式收容在布料盒102a中,将与加工数相应的块数的布料105b以摞起来的方式收容在布料盒102b中。cpu201将操作者输入的加工数存储至ram203,设定加工数(s1)。cpu201向所有装置(缝纫机1a、缝纫机1b、输送装置100a、输送装置100b)发送初始配置信号(s2),之后待机(s3:否),直至从所有装置接收到配置完成信号。

当输送装置100a、100b接收到初始配置信号时,驱动移动机构120,进行将该移动机构120设定为待机时形态的处理。待机时形态是移动机构120不会干扰到其他装置进行动作的形态。输送装置100a、100b向计算机200发送配置完成信号,等待接收来自计算机200的各种指示的信号。

如图13所示,当缝纫机1a、1b的cpu51接收到初始配置信号时(s121:是),该cpu51使电磁阀38工作来驱动气缸69,借助升降杆82使保持体70上升(s122)。如图15所示,保持体70的按压板74自按压位置上升到离开位置。cpu51使电磁阀39工作来驱动气缸72,使压脚73向左方移动(s123)。如图16所示,导轨75相对于三个滑块76向左方移动,并且压脚73和按压板74自正位置向侧方位置移动。成为压脚73和按压板74的左右方向中心不在送布板77上方的状态。cpu51驱动水平运动机构6,使保持体70向原点位置移动(s126)。cpu51基于x轴编码器33、y轴编码器35的值和x方向原点传感器36、y方向原点传感器37的检测结果,控制x轴马达32和y轴马达34的驱动,直至保持体70移动到原点位置(s127:否,s126)。当保持体70移动到原点位置时(s127:是),cpu51向计算机200发送配置完成信号(s128)。cpu51使处理返回到s121,等待接收来自计算机200的各种指示的信号。

如图11所示,当计算机200的cpu201从所有装置接收到配置完成信号时(s3:是),将工序数设定为0,并将该值存储至ram203(s4)。cpu201将所有装置进行的一连串的处理的重复次数作为工序数进行计数,进行对各装置的控制。若工序数不为0,则cpu201使处理前进到s7(s6:否),若工序数为0,则cpu201使处理前进到s9(s6:是)。因为是在s4中将工序数设定为0之后,因此,cpu201使处理前进到s9。若工序数与加工数不同,则cpu201使处理前进到s11(s9:否),若工序数与加工数相同,则cpu201使处理前进到s13(s9:是)。在s9的处理中工序数为0时,cpu201向输送装置100a发送供给开始信号(s11),向缝纫机1a发送接受准备信号(s12)。cpu201使处理前进到s13。

当输送装置100a接收到供给开始信号时,驱动布料把持装置150a,使布料盒102a内的处于最上面的布料105a向配置位置a的上方移动。移动机构120a在配置位置a驱动带电装置135,将配置位置a的布料105a吸附于吸附面136,使带电装置135向交接位置a移动。吸引机构140将布料105a定位于交接位置a,带电装置135停止驱动。输送装置100a向计算机200发送供给结束信号,等待接收来自计算机200的各种指示的信号。

如图13所示,当缝纫机1a的cpu51接收到接受准备信号时(s129:是),该cpu51驱动水平运动机构6的x轴移动机构和y轴移动机构,使保持体70移动到交接位置a(s131)。交接位置是针板12右方的位置,且是送布板77能够进入布料105的后部下方的位置。如图16所示,在保持体70移动后,送布板77自下方支承交接位置a的布料105a的后部(s131)。其结果,布料105a的后部载置于送布板77,布料105a的前部载置于辅助板5。cpu51使处理返回至s121,等待接收来自计算机200的各种指示的信号。

如图11所示,若计算机200的cpu201在s13的处理中判断为工序数不为0,则cpu201使处理前进到s14(s13:否),若cpu201在s13的处理中判断为工序数为0,则cpu201使处理前进到s17(s13:是)。在cpu201在s13的处理中判断为工序数为0时,cpu201待机,直至从所有已发送供给开始信号的输送装置100接收到供给完成信号(s17:否)。当cpu201从输送装置100a接收到供给完成信号时(s17:是),使处理前进到s18。如图12所示,若cpu201判断为工序数与加工数不同,则cpu201使处理前进到s19(s18:否),若cpu201判断为工序数与加工数相同,则cpu201使处理前进到s21(s18:是)。在s18的处理中工序数为0时,cpu201向缝纫机1a发送缝制开始信号(s19),使处理前进到s21。

如图13所示,当缝纫机1a的cpu51接收到缝制开始信号时(s132:是),该cpu51执行缝制处理(s133)。如图14所示,cpu51使电磁阀39工作来驱动气缸72,使压脚73相对于升降板71向右方移动。两个紧固构件99的头部99b分别自左方与一对接触部97b接触(参照图5),从而停止压脚73向右方的移动。此时,按压板74自侧方位置移动到正位置(s141)。cpu51使电磁阀38工作来驱动气缸69,借助升降杆82使压脚73下降(s142)。如图17所示,按压板74自离开位置下降到按压位置。按压板74的后端部74b在其与送布板77之间夹住并保持处于交接位置a的布料105a的后部,按压板74的前端部74a在其与辅助板5之间夹住并保持处于交接位置a的布料105a的前部。在图17中,省略了对布料105a的图示。cpu51向计算机200发送接受完成信号(s143)。

cpu51驱动水平运动机构6的x轴移动机构和y轴移动机构,进行使保持体70向缝制开始位置移动的处理(s147)。cpu51驱动缝纫机马达31(s148),按照缝制数据使保持体70移动,对布料105a进行缝制(s149)。具体地讲,cpu51通过驱动缝纫机马达31,驱动主轴使主轴旋转,来控制针杆10的上下运动和对垂直梭子的驱动。cpu51与主轴被驱动进行的旋转同步地,将缝制数据所示的旋转方向、驱动脉冲数的脉冲分配给x轴马达32和y轴马达34。cpu51使保持体70依次向与落针点相对应的位置移动,继续往布料105a上形成线迹的缝制动作(s151:否,s149)。

当形成基于缝制数据的线迹,缝制完成时(s151:是),cpu51停止驱动缝纫机马达31(s152)。cpu51驱动水平运动机构6的x轴移动机构和y轴移动机构,使保持体70向承接位置a移动(s153)。承接位置是位于针板12的左方且能够使完成缝制的布料105a移动的位置。承接位置a是输送装置100b接受已被缝纫机1a缝制完的布料105a的位置。在保持体70位于承接位置a且按压板74位于侧方位置a时,布料105a位于承接位置a。承接位置b是布料把持装置150c能够把持已被缝纫机1b缝制完的布料105c的位置。

cpu51使电磁阀39工作来驱动气缸72,使压脚73相对于升降板71向左方移动(s154)。如图18所示,按压板74自正位置移动到侧方位置。此时,按压板74的上下方向位置为按压位置。因此,布料105与按压板74一起向左方移动。如图14所示,cpu51使电磁阀38工作来驱动气缸69,借助升降杆82使压脚73上升(s156)。按压板74自按压位置移动到离开位置。

cpu51驱动水平运动机构6的x轴移动机构和y轴移动机构,使保持体70向原点位置a移动(s158)。cpu51控制x轴马达32和y轴马达34的驱动,直到保持体70移动到原点位置a为止(s159:否,s158)。此时,布料105a维持处于承接位置a的状态,送布板77与保持体70一起移动。当保持体70移动到原点位置a时(s159:是),cpu51向计算机200发送缝制完成信号(s161)。cpu51使处理返回至缝制控制处理的s121,等待接收来自计算机200的各种指示的信号。

如图12所示,若计算机200的cpu201在s21的处理中判断为工序数不为0,则cpu201使处理前进到s22(s21:否),若cpu201在s21的处理中判断为工序数为0,则cpu201使处理前进到s23(s21:是)。在cpu201在s21的处理中判断为工序数为0时,cpu201等待接收接受完成信号,并等待接收来自所有已发送缝制开始信号的缝纫机1的缝制完成信号(s23:否,s26:否,s23)。当cpu201接收到缝纫机1在缝制动作开始前发送的接受完成信号时(s23:是),cpu201向与接受完成信号发送源的缝纫机1相对应的输送装置100发送吸引停止信号(s24)。即,cpu201在从缝纫机1a接收到接受完成信号时,向输送装置100a发送吸引停止信号,cpu201在从缝纫机1b接收到接受完成信号时,向输送装置100b发送吸引停止信号。cpu201使处理前进到s26。

当输送装置100接收到吸引停止信号时,停止吸引机构140对布料105a的吸引。即使吸引机构140的吸引停止,由于缝纫机1a在按压板74和辅助板5之间夹住并保持布料105a,因此,也能够维持布料105a定位于交接位置a的状态。输送装置100等待接收来自计算机200的各种指示的信号。

如图12所示,当计算机200的cpu201在s26的处理中接收到来自所有已发送缝制开始信号的缝纫机1的缝制完成信号时(s26:是),cpu201使处理前进到s27。由于cpu201已在工序数为0时向缝纫机1a发送了缝制开始信号,因此,当cpu201从缝纫机1a接收到缝制完成信号时,cpu201使处理前进到s27。若cpu201判断为工序数不为0,则cpu201使处理前进到s28(s27:否),若cpu201判断为工序数为0,则cpu201使处理前进到s31(s27:是)。在cpu201在s27的处理中判断为工序数为0时,cpu201在工序数上加1(s31)。cpu201对工序数是否大于加工数进行判断(s32),若cpu201判断为工序数为加工数以下,则cpu201使处理返回到s6(s32:否)。

如上所述,在工序数为0时,cpu201控制输送装置100a,利用移动机构120a将利用布料把持装置150a从布料盒102a中取出的布料105a置于交接位置a。cpu201控制缝纫机1a,使缝纫机1a在交接位置a接受布料105a,对布料105a进行缝制。缝纫机1a将缝制完的布料105a置于承接位置a。在此期间,输送装置100b和缝纫机1b等待处理。

如图11所示,在工序数为1以上且小于加工数时,cpu201重复执行s6~s32的所有处理。在cpu201判断为工序数不为0时(s6:否),cpu201向输送装置100b发送承接开始信号(s7)。cpu201待机,直至从输送装置100b接收到承接完成信号(s8:否)。

当输送装置100b接收到承接开始信号时,使带电装置135移动到承接位置a的规定位置。输送装置100b驱动带电装置135,将承接位置a的布料105a吸附于吸附面136,使带电装置135向交接位置b移动。吸引机构140将布料105a定位于交接位置b,带电装置135停止驱动。输送装置100b向计算机200发送承接完成信号,等待接收来自计算机200的各种指示的信号。

如图11所示,当计算机200的cpu201在s8的处理中从输送装置100b接收到承接完成信号时(s8:是),使处理前进到s9。在cpu201判断为工序数与加工数不同时(s9:否),cpu201向输送装置100a发送供给开始信号(s11),向缝纫机1a发送接受准备信号(s12),使处理前进到s13。缝纫机1a使保持体70移动到交接位置a。输送装置100a自布料盒102a取出新的布料105a,将新的布料105a置于交接位置a。如果输送装置100a完成处理的话,输送装置100a向计算机200发送供给完成信号。

在cpu201在s13的处理中判断为工序数不为0时(s13:否),cpu201向输送装置100b发送供给开始信号(s14),向缝纫机1b发送接受准备信号(s16),使处理前进到s17。缝纫机1b使保持体70移动到交接位置b。输送装置100b执行布料供给处理,在交接位置b将从布料盒102b中取出的布料105b叠在布料105a上。如果输送装置100b完成处理的话,输送装置100b向计算机200发送供给完成信号。

当cpu201从输送装置100a、输送装置100b这两者接收到供给完成信号时(s17:是),cpu201使处理前进到s18。如图12所示,在cpu201在s18的处理中判断为工序数与加工数不同时,cpu201向缝纫机1a发送缝制开始信号(s19),使处理前进到s21。缝纫机1a执行缝制处理,接受被输送装置100a新置于交接位置a的布料105a,对该布料105a进行缝制。详细而言,按压板74位于侧方位置且是位于离开位置(s154、s156)。当cpu51使保持体70移动到交接位置a时(s131),在将布料105a新置于交接位置a时送布板77能够进入布料105a的后部下方。cpu51在使按压板74自侧方位置向正位置移动后(s141),使按压板74自离开位置向按压位置移动(s143)。缝纫机1a执行缝制动作(s149,s151:是)。当将缝制后的布料105a置于承接位置a时,cpu51向计算机200发送缝制完成信号。

在cpu201在s21的处理中判断为工序数不为0时,cpu201向缝纫机1b发送缝制开始信号(s22),使处理前进到s23。缝纫机1b接受由输送装置100b在交接位置b叠起来的布料105a和布料105b,对该布料105a和布料105b进行缝制。当缝纫机1b结束缝制动作,将缝制完的布料105c配置在承接位置b时,cpu201向计算机200发送缝制完成信号。

当cpu201从缝纫机1a、缝纫机1b这两者接收到缝制完成信号时(s26:是),使处理前进到s27。由于cpu201判断为工序数不为0(s27:否),因此,cpu201向输送装置100b发送回收指示信号(s28)。cpu201待机,直至从输送装置100b接收到回收完成信号(s29:否)。

当输送装置100b接收到回收指示信号时,驱动布料把持装置150c,在承接位置b保持布料105c。布料把持装置150c使布料105c移动到布料盒102c内。输送装置100b向计算机200发送回收完成信号,等待接收来自计算机200的各种指示的信号。

如图12所示,当计算机200的cpu201在s29的处理中从输送装置100b接收到回收完成信号时(s29:是),cpu201在工序数上加1(s31)。若cpu201判断为工序数为加工数以下,则cpu201使处理返回到s6(s32:否)。

如上所述,在工序数为1以上且小于加工数时,cpu201控制输送装置100b,利用移动机构120b将已被缝纫机1a缝制完的布料105a从承接位置a移动到交接位置b。cpu201控制输送装置100b,利用移动机构120b将利用布料把持装置150b从布料盒102b中取出的布料105b移动到交接位置b,将该布料105b叠在布料105a上。cpu201控制缝纫机1b,在交接位置b接受布料105a和布料105b,对该布料105a和布料105b进行缝合。缝纫机1b将缝制完的布料105c置于承接位置b。与此并列进行地,cpu201控制输送装置100a,利用移动机构120a将利用布料把持装置150a从布料盒102a中取出的布料105a置于交接位置a。cpu201控制缝纫机1a,在交接位置a接受布料105a,对该布料105a进行缝制。缝纫机1a将缝制完的布料105a置于承接位置a。cpu201控制输送装置100b,利用布料把持装置150c将已被缝纫机1b缝制完的布料105c收容在布料盒102c内。

如图11所示,在重复s6~s32的处理后,工序数变为与加工数相同时,cpu201省去执行s11、s12、s19的处理。cpu201在s7的处理中向输送装置100b发送承接开始信号。输送装置100b将被缝纫机1a置于承接位置a的布料105a移动到交接位置b,向计算机200发送承接完成信号。cpu201在s14的处理中向输送装置100b发送供给开始信号,在s16的处理中向缝纫机1b发送接受准备信号。缝纫机1b使保持体70移动到交接位置b。输送装置100b在交接位置b将布料105b叠在布料105a上。在配置好之后,输送装置100b向计算机200发送供给完成信号。

cpu201在s22的处理中向缝纫机1b发送缝制开始信号。缝纫机1b接受处于交接位置b的布料105a和布料105b,对该布料105a和布料105b进行缝制。在缝制之后,缝纫机1b将布料105c置于承接位置b,向计算机200发送缝制完成信号。cpu201在s28的处理中向输送装置100b发送回收指示信号。输送装置100b利用布料把持装置150c将布料105c收容在布料盒102c内,向计算机200发送回收完成信号。在此期间,输送装置100a和缝纫机1a等待处理。cpu201在s31的处理中在工序数上加1。工序数变得大于加工数(s32:是)。cpu201结束执行系统控制处理。

参照图5、图7,说明操作者调整正位置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的方法。操作者旋松螺母98,之后使紧固构件99以不脱落的程度绕右视时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紧固构件99的头部99b向右方位移。操作者再次拧紧螺母98。螺母98抵接于延伸设置部73a的右表面,调整作业结束。头部99b与螺母98之间的间隔距离变长。头部99b与螺母98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当于尺寸l。通过使头部99b向右方位移,从而使按压板74的正位置向左方位移。因此,操作者能够沿左右方向调整按压板74的正位置。

参照图5~图7、图19~图21,说明操作者使气缸72翻转的方法以及向顶端部65a替换安装气缸72的方法。图5所示的气缸72是替换安装前的状态。操作者卸下贯穿于贯通孔94c、95c的四根螺钉。第一支承件94和第二支承件95分别在支承气缸72的状态下被自连结构件83卸下。操作者将气缸72、第一支承件94以及第二支承件95向上方提起。气缸72的轴承87被自连结部73b的凹部73c卸下。操作者卸下紧固于延伸设置部73a右表面的两个紧固构件99和紧固于延伸设置部73a左表面的三个螺钉93。因此,螺母98、紧固构件99、螺钉93以及连结部73b被自延伸设置部73a卸下。操作者将两个紧固构件99紧固于处在延伸设置部73a左表面的三个紧固孔中的靠后侧的两个紧固孔。操作者利用三个螺钉93将连结部73b固定于延伸设置部73a的右表面。下面,将紧固构件99固定于延伸设置部73a的左表面且连结部73b固定于延伸设置部73a的右表面的压脚73称为替换安装后的压脚73。

操作者将固定于升降板71右表面的两个紧固螺钉卸下,将分叉部97自升降板71右表面卸下。操作者将紧固螺钉贯穿于分叉部97的贯通孔97a,并将该紧固螺钉紧固于升降板71左表面的圆孔71a。分叉部97固定于升降板71的左表面。下面,将固定于升降板71左表面的分叉部97称为替换安装后的分叉部97。

操作者使气缸72、第一支承件94以及第二支承件95一体地左右翻转。操作者将气缸72的轴承87嵌入于凹部73c。操作者将贯穿于第一支承件94的贯通孔94c的螺钉紧固于升降板71的前表面右部的紧固孔。操作者将贯穿于第二支承件95的贯通孔95c的螺钉紧固于升降板71的前表面左部的紧固孔。因此,第一支承件94固定于升降板71的右部,第二支承件95固定于升降板71的左部(参照图21)。下面,将该状态的气缸72称为替换安装后的气缸72。替换安装后的压脚73与替换安装后的气缸72相连结(参照图21)。

第一支承件94在升降板71上的固定位置与第二支承件95在升降板71上的固定位置相对于假想面w彼此对称。连结部73b在延伸设置部73a右表面上的固定位置与连结部73b在延伸设置部73a左表面上的固定位置相对于延伸设置部73a的左右方向中央对称。分叉部97在升降板71右表面上的固定位置与分叉部97在升降板71左表面上的固定位置相对于假想面w对称。因此,在气缸72的替换安装前后,按压板74相对于送布板77的相对位置是相同的。

对于替换安装后的气缸72,与替换安装前的气缸72同样,在轴72b退入筒部72a时按压板74位于正位置。在轴72b自筒部72a向右方伸出后,按压板74位于侧方位置。在图21中,用实线图示位于正位置的按压板74,用双点划线图示位于侧方位置的按压板74。在气缸72的替换安装前后,按压板74的正位置不变。因此,无论是气缸69的替换安装前的状态还是气缸69的替换安装后的状态,位于正位置的按压板74在俯视时都与压臂65的顶端部65a沿前后方向排列。另一方面,在气缸72的替换安装前后,按压板74的侧方位置以假想面w为基准翻转过来。即,升降板71对轴72b自筒部72a向右方伸出的形态的气缸72进行支承。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cpu51使按压板74移动到按压位置(s142),从而使水平运动机构6在送布板77和按压板74之间按压布料105。cpu51使位于按压位置的按压板74从正位置向侧方位置移动(s154),从而使缝制后的布料105与按压板74一起向承接位置移动。因此,水平运动机构6能够容易取出在送布板77和按压板74之间被按压着的布料105。

cpu51使位于离开位置的按压板74从侧方位置向正位置移动(s141)。向正位置移动的按压板74位于离开位置。因此,水平运动机构6能够使按压板74自侧方位置向正位置的移动容易化。

在cpu51使按压板74自正位置向侧方位置移动时(s123),布料105能够载置于送布板77。与位于正位置时相比,位于侧方位置的按压板74相对于送布板77沿左右方向错开。因此,水平运动机构6能够容易将布料105载置于送布板77。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水平运动机构6是本发明的压布装置的一例。气缸69是本发明的第一驱动部的一例。后端部77a是本发明的连结部分的一例。气缸72是本发明的第二驱动部的一例。前后方向是本发明的第一方向的一例。左右方向是本发明的第二方向的一例。前侧是本发明的一方侧的一例。正位置是本发明的工作位置的一例。侧方位置是本发明的退避位置的一例。

执行s142的cpu51是本发明的第一驱动控制部的一例。执行s154的cpu51是本发明的第二驱动控制部的一例。执行s156的cpu51是本发明的第三驱动控制部的一例。在工序数为2以上时执行s141的cpu51是本发明的第四驱动控制部的一例。执行s123的cpu51是本发明的第五驱动控制部的一例。在工序数为1时执行s141的cpu51是本发明的第六驱动控制部的一例。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上述输送系统300中,在按压板74向侧方位置移动后(s123),通过使保持体70向交接位置a移动(s131),从而使送布板77支承布料105。在输送系统300中,也可以是,在按压板74向侧方位置移动后,操作者将布料105载置于送布板77,从而使送布板77支承布料105。

在上述输送系统300中,在水平运动机构6将布料105a置于承接位置a后,带电装置135将布料105a吸附于吸附面136并取出该布料105a。在输送系统300中,也可以由操作者取出承接位置a的布料105。按压板74也可以不利用气缸72的动力进行左右运动,而是利用马达、致动器等的动力进行左右运动。保持体70也可以不利用气缸69的动力进行上下运动,而是利用马达、致动器等的动力进行上下运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