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毒纺织染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25047阅读:6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纺织染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毒纺织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手工纺织工具。直至今天,日常生活中的服装、安全气囊和窗帘地毯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

中国古代用于着色的材料可分为矿物颜料和植物染料,其中以后者为古代主要的染料。矿物颜料着色是通过粘和剂使之粘附于织物的表面,但颜色遇水即容易脱落。植物染料则不然,染制时,其色素分子是通过与织物纤维亲合而改变纤维的色彩,所着之色虽经日晒水洗,均不易脱落或很少脱落。

古代常用的矿物植物染料实在多不胜数,古人根据不同的染料特性而创造的染色工艺计有:直接染、媒染、还原染、防染、套色染等。染料品种和工艺方法的多样性使古代印染行业的色谱十分丰富,古籍中见于记载的就有几百种,特别是在一种色调中明确地分出几十种近似色,这需要熟练地掌握各种染料的组合、配方及改变工艺条件方能达到。

纺织品染液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值的行业,而且耗能较大,产生的毒也是很大的,但是作为服装产业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以及环保呼声的高涨,人们的节能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在这种背景下针对传统纺织染色高耗能和毒严重的现状,国家提出了节能减排的发展目标。目前造成染色行业的痛点主要在于染料,所以制备出一种无毒环保节能的染料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毒纺织染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毒,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毒纺织染料,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ea50染料20~38份,润湿剂10~19份,氧化剂0.5~3.5份,二氨基二苯乙烯二磺酸5~15份、渗透剂7~14份,无水乙醇2~15份,冰醋酸14~20份,扩散剂6~18份,合成纤维11~19份,乳化剂8~14份,防尘剂8~12份,催化剂0.1~1.5份,多官能度化合物18~25份。

进一步地,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ea50染料20份,润湿剂10份,氧化剂0.5份,二氨基二苯乙烯二磺酸5份、渗透剂7份,无水乙醇2份,冰醋酸14份,扩散剂6份,合成纤维11份,乳化剂8份,防尘剂8份,催化剂0.1份,多官能度化合物18份。

进一步地,所述ea50染料每100ml包括以下组分:刚果红0.12~0.24g,磷钨酸0.1~0.5g,甲醇5~25ml,冰醋酸6~9ml,余量为水。

进一步地,所述催化剂选自二氧化锰、高锰酸钾、铂铑金银铜、高铁酸酒精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进一步地,所述渗透剂为硫酸化蓖麻油、烷基磺酸钠、烷基苯磺酸钠、烷基硫酸酯钠、仲烷基磺酸钠、仲烷基硫酸酯钠、a-烯基磺酸钠、烷基萘磺酸钠、琥珀酸烷基酯磺酸钠、胰加漂t、氨基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醚、磷酸酯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所述防尘剂为油酸酯,所述多官能度化合物包括单官能单体、双官能单体以及活性单体。

一种无毒纺织染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单官能单体、双官能单体以及活性单体加入乳化剂中进行乳化,在1200~2000r/min的转速搅拌20~30min,期间不断加入去离子水得到混合液体,然后在混合液体中加入催化剂反应2~3h,制得多官能度化合物;

步骤2:在多官能度化合物中依次加入ea50染料、润湿剂、氧化剂、扩散剂、渗透剂和消泡剂,混合搅拌均匀,并加入浓度为70~80%的乙醇溶液;

步骤3:将步骤2中制得的混合溶液静置12~36小时,即得无毒纺织染料成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润湿剂选自烷基硫酸盐、磺酸盐、脂肪酸或脂肪酸酯硫酸盐、羧酸皂类、磷酸酯、聚氧乙烯烷基酚醚和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毒纺织染料,在染料中加入乳化剂使之形成均匀稳定的分散体系或乳浊液,从而提高染料的染色效果,该染料具有低带液量织物染色加工、优异的得色量及匀染性的特点,显著降低染料及化学品的用量;该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大幅度减少了水资源和能源毒,且全程制备过程不含甲醛、重金属等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使用染料时也可以放心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无毒纺织染料,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ea50染料20份,润湿剂10份,氧化剂0.5份,二氨基二苯乙烯二磺酸5份、渗透剂7份,无水乙醇2份,冰醋酸14份,扩散剂6份,合成纤维11份,乳化剂8份,防尘剂8份,催化剂0.1份,多官能度化合物18份。

所述ea50染料每100ml包括以下组分:刚果红0.12g,磷钨酸0.1g,甲醇5ml,冰醋酸6ml,余量为水。

所述催化剂选自二氧化锰、高锰酸钾、铂铑金银铜、高铁酸酒精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所述渗透剂为硫酸化蓖麻油、烷基磺酸钠、烷基苯磺酸钠、烷基硫酸酯钠、仲烷基磺酸钠、仲烷基硫酸酯钠、a-烯基磺酸钠、烷基萘磺酸钠、琥珀酸烷基酯磺酸钠、胰加漂t、氨基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醚、磷酸酯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防尘剂为油酸酯,所述多官能度化合物包括单官能单体、双官能单体以及活性单体。

一种无毒纺织染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单官能单体、双官能单体以及活性单体加入乳化剂中进行乳化,在1200r/min的转速搅拌20min,期间不断加入去离子水得到混合液体,然后在混合液体中加入催化剂反应2h,制得多官能度化合物;

步骤2:在多官能度化合物中依次加入ea50染料、润湿剂、氧化剂、扩散剂、渗透剂和消泡剂,混合搅拌均匀,并加入浓度为70%的乙醇溶液;

步骤3:将步骤2中制得的混合溶液静置12小时,即得无毒纺织染料成品。

所述步骤2中润湿剂选自烷基硫酸盐、磺酸盐、脂肪酸或脂肪酸酯硫酸盐、羧酸皂类、磷酸酯、聚氧乙烯烷基酚醚和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实施例2

一种无毒纺织染料,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ea50染料35份,润湿剂15份,氧化剂2.5份,二氨基二苯乙烯二磺酸10份、渗透剂12份,无水乙醇8份,冰醋酸18份,扩散剂10份,合成纤维15份,乳化剂12份,防尘剂10份,催化剂1.3份,多官能度化合物20份。

所述ea50染料每100ml包括以下组分:刚果红0.18g,磷钨酸0.3g,甲醇15ml,冰醋酸7ml,余量为水。

所述催化剂选自二氧化锰、高锰酸钾、铂铑金银铜、高铁酸酒精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所述渗透剂为硫酸化蓖麻油、烷基磺酸钠、烷基苯磺酸钠、烷基硫酸酯钠、仲烷基磺酸钠、仲烷基硫酸酯钠、a-烯基磺酸钠、烷基萘磺酸钠、琥珀酸烷基酯磺酸钠、胰加漂t、氨基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醚、磷酸酯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防尘剂为油酸酯,所述多官能度化合物包括单官能单体、双官能单体以及活性单体。

一种无毒纺织染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单官能单体、双官能单体以及活性单体加入乳化剂中进行乳化,在1800r/min的转速搅拌25min,期间不断加入去离子水得到混合液体,然后在混合液体中加入催化剂反应2~3h,制得多官能度化合物;

步骤2:在多官能度化合物中依次加入ea50染料、润湿剂、氧化剂、扩散剂、渗透剂和消泡剂,混合搅拌均匀,并加入浓度为75%的乙醇溶液;

步骤3:将步骤2中制得的混合溶液静置24小时,即得无毒纺织染料成品。

所述步骤2中润湿剂选自烷基硫酸盐、磺酸盐、脂肪酸或脂肪酸酯硫酸盐、羧酸皂类、磷酸酯、聚氧乙烯烷基酚醚和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实施例3

一种无毒纺织染料,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ea50染料38份,润湿剂19份,氧化剂3.5份,二氨基二苯乙烯二磺酸15份、渗透剂14份,无水乙醇15份,冰醋酸20份,扩散剂18份,合成纤维19份,乳化剂14份,防尘剂12份,催化剂1.5份,多官能度化合物25份。

所述ea50染料每100ml包括以下组分:刚果红0.24g,磷钨酸0.5g,甲醇25ml,冰醋酸9ml,余量为水。

所述催化剂选自二氧化锰、高锰酸钾、铂铑金银铜、高铁酸酒精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所述渗透剂为硫酸化蓖麻油、烷基磺酸钠、烷基苯磺酸钠、烷基硫酸酯钠、仲烷基磺酸钠、仲烷基硫酸酯钠、a-烯基磺酸钠、烷基萘磺酸钠、琥珀酸烷基酯磺酸钠、胰加漂t、氨基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醚、磷酸酯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防尘剂为油酸酯,所述多官能度化合物包括单官能单体、双官能单体以及活性单体。

一种无毒纺织染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单官能单体、双官能单体以及活性单体加入乳化剂中进行乳化,在2000r/min的转速搅拌30min,期间不断加入去离子水得到混合液体,然后在混合液体中加入催化剂反应3h,制得多官能度化合物;

步骤2:在多官能度化合物中依次加入ea50染料、润湿剂、氧化剂、扩散剂、渗透剂和消泡剂,混合搅拌均匀,并加入浓度为80%的乙醇溶液;

步骤3:将步骤2中制得的混合溶液静置36小时,即得无毒纺织染料成品。

所述步骤2中润湿剂选自烷基硫酸盐、磺酸盐、脂肪酸或脂肪酸酯硫酸盐、羧酸皂类、磷酸酯、聚氧乙烯烷基酚醚和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