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用增白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39412发布日期:2019-05-22 03:36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增白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用增白剂。



背景技术:

增白剂是一类能提高纤维织物和纸张等白度的有机化合物,又称光学增白剂、荧光增白剂。织物等常常由于含有色杂质而呈黄色,过去都采用化学漂白的方法进行脱色,现在采用在制品中添加增白剂的方法,其作用是把制品吸收的不可见的紫外线辐射转变成紫蓝色的荧光辐射,与原有的黄光辐射互补成为白色,提高产品在日光下的白度。

当前纺织印染行业对所使用的荧光增白剂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荧光增白剂保证增白的织物色光纯正鲜亮,而且荧光具有较高的增白能力。现有的增白剂大多具有较强的增白能力,但普遍存在耐洗牢度差,热稳定性差,白度值容易受酸碱度影响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增白剂耐洗度差、稳定性差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耐洗度好、稳定性好、增白效果好的纺织用增白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纺织用增白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荧光增白剂0.2-0.5%、硫酸钠40-50%、表面活性剂5-15%、助溶剂4-15%、稳定剂3-10%,其余为水。

进一步的,所述荧光增白剂为棉用荧光增白剂mst和ps-1涤纶荧光增白剂,所述棉用荧光增白剂mst和ps-1涤纶荧光增白剂的质量比为1:1-1.5。

进一步的,所述s-1涤纶荧光增白剂的颗粒度大小为小于2μm。

进一步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进一步的,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碳链上的碳原子个数为10-18。

进一步的,所述助溶剂选为己内酰胺。

进一步的,所述稳定剂为edta。

进一步的,一种纺织用增白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荧光增白剂0.3%、硫酸钠45%、表面活性剂10%、助溶剂10%、稳定剂6%,其余为水。

本发明中采用棉用荧光增白剂mst和ps-1涤纶荧光增白剂的混合剂作为增白剂的目的是:棉用荧光增白剂mst具有较高的白度和提升率,优异的耐硬水性、耐酸碱稳定性以及与其它整理助剂的复配性;ps-1涤纶荧光增白剂具有白度高、荧光强、用量少、能够提高印染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不含国际上禁用的24种芳香胺、甲醛、apeo,无毒环保。将两者复配使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增白效果更好。

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纺织用增白剂不仅耐洗度好,而且热稳定性好、白度值不易受酸碱度影响,增白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纺织用增白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荧光增白剂0.2%、硫酸钠40%、表面活性剂5%、助溶剂4%、稳定剂3%,其余为水。

实施例2

一种纺织用增白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荧光增白剂0.3%、硫酸钠45%、表面活性剂10%、助溶剂10%、稳定剂6%,其余为水。

本实施例为最佳实施方式。

实施例3

一种纺织用增白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荧光增白剂0.5%、硫酸钠50%、表面活性剂15%、助溶剂15%、稳定剂10%,其余为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增白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纺织用增白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荧光增白剂0.2‑0.5%、硫酸钠40‑50%、表面活性剂5‑15%、助溶剂4‑15%、稳定剂3‑10%,其余为水;所述荧光增白剂为棉用荧光增白剂MST和PS‑1涤纶荧光增白剂,所述棉用荧光增白剂MST和PS‑1涤纶荧光增白剂的质量比为1:1‑1.5。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纺织用增白剂不仅耐洗度好,而且热稳定性好、白度值不易受酸碱度影响,增白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魏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丹阳市宁大卫防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0
技术公布日:2019.05.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