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爽型美丽诺羊毛与腈纶混纺纱针织面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4653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舒爽型美丽诺羊毛与腈纶混纺纱针织面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面料领域,特别涉及舒爽型美丽诺羊毛与腈纶混纺纱针织面料结构。



背景技术:

美丽诺羊毛具有极好的吸湿性、弹性和保暖性,但对皮肤存在一定的刺痒及易起毛起,腈纶纤维具有柔软、膨松、易染、色泽鲜艳、耐光、抗菌、不怕虫蛀等优点,但易产生静电、吸湿性、容易起球,目前市场上,也有许多面料结构,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426820U(2015-07-01)公开的双面针织面料,能防雨雪浸湿,但是正因为在面料中设置了防水层,面料变得厚重并且坚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舒爽型美丽诺羊毛与腈纶混纺纱针织面料结构,具有舒适、轻薄、透气、抗静电、滑爽等特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舒爽型美丽诺羊毛与腈纶混纺纱针织面料结构,采用美丽诺羊毛与腈纶编制而成,它包括基本组织、纱罗组织和集圈组织;

所述纱罗组织包括多个独立的单元,每个独立的单元包括A、B、C、D、E、F六个横列,十五个纵列,所述A、B、C、D、E、F六个横列中的每个横列对应一条纱线;

所述A横列和B横列包括十五个线圈,所述C横列包括十三个线圈,所述D横列、E横列和F横列包含十一个线圈;

所述集圈组织包括1、2、3、4个横列,3个纵列,所述1、2、3、4个横列四个横列中的每个横列对应一条纱线。

本方案采用双向移圈与集圈组织相结合的花型结构设计,并且利用不同的纤维原料进行多组分混纺,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纤维的优点,实现其性能的互补性,同时也为开发出具有舒适、轻薄、透气、抗静电、滑爽等特性于一体的舒爽型美丽诺羊毛与腈纶混纺纱针织面料结构提供了基础。

美丽诺羊毛泛指美丽诺细毛羊所产的羊毛,美丽诺羊毛具有极好的吸湿性、弹性和保暖性,但对皮肤存在一定的刺痒及易起毛起,腈纶纤维具有柔软、膨松、易染、色泽鲜艳、耐光、抗菌、不怕虫蛀等优点,但易产生静电、吸湿性、容易起球;本方案中将美丽诺羊毛和腈纶以S向加捻在一起,以68Nm 50/50 美丽诺羊毛、腈纶混纺纱;通过筛选适用染料以及开发相应的染色工艺,解决该混纺纱染色同色性问题,通过聚醚改性氨基聚硅氧烷亲水柔软整理剂的亲水、柔软整理,赋予针织物的亲水、柔软、抗起毛起球和穿着舒适等功能,与传统的羊毛混纺类针织品相比,产品具有亲水柔软、滑爽透气、抗起球、抗静电、蓬松、光泽柔和等鲜明的优点,可用于制作高档T恤、短袖、长袖、女士裤等夏季服用服饰,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另外,本方案采用双面纱罗组织进行编制,本身就具备凹凸的效果,舒适感更加,面料中部分线圈的转移,使得凹凸的效果更加的明显,因为线圈的转移,同时产生了部分的孔眼,使得通气的效果更佳,更易于放湿,且更不易粘结皮肤,在美观的同时,更加的蓬松柔软。

作为优选,所述基本组织编制在所述纱罗组织或所述集圈组织中,所述纱罗组织与所述集圈组织相错编制。本方案中采用的纱罗组织和集圈组织,虽然结构不同,但是都能很好的使面料具有透气的功能,并且赋予面料不同的花纹,更具生产的价值,编制后的面料不仅通气,还具有舒适、轻薄、抗静电、滑爽等特性,十分适合制作高档T恤、短袖、长袖、女士裤等夏季服用服饰。

作为优选,所述美丽诺羊毛与所述腈纶以S向加捻在一起,形成双绞形结构。所述美丽诺羊毛与所述腈纶以S向加捻在一起是为了综合所述美丽诺羊毛与所述腈纶自身的特性,使得优点更加的突出,缺点不那么明显,最终使开发出的面料具有有舒适、轻薄、透气、抗静电、滑爽等特性。

作为优选,所述B横列第七个纵列上的线圈转移至所述B横列第五个纵列上的线圈上,所述B横列第九个纵列上的线圈转移至所述B横列第十一个纵列上的线圈上。所述B横列第七个纵列和第九个纵列编制后呈现倾斜状态,所述线圈位置的移动使得面料可以呈现出花纹和开孔,凹凸现象更加的明显,更加的美观,并且更具舒适性、轻薄、透气。

作为优选,所述C横列第五个纵列上的线圈转移至所述C横列第三个纵列上的线圈上,所述C横列第十一个纵列上的线圈转移至所述C横列第十三个纵列上的线圈上。所述C横列第五个纵列和第十一个纵列编制后呈现倾斜状态,所述线圈位置的移动使得面料可以呈现出花纹和开孔,凹凸现象更加的明显,更加的美观,并且更具舒适性、轻薄、透气。

作为优选,所述D横列第三个纵列上的线圈转移至所述D横列第一个纵列上的线圈上,所述D横列第十三个纵列上的线圈转移至所述D横列第十五个纵列上的线圈上。所述D横列第三个纵列和第十三个纵列编制后呈现倾斜状态,所述线圈位置的移动使得面料可以呈现出花纹和开孔,凹凸现象更加的明显,更加的美观,并且更具舒适性、轻薄、透气。

作为优选,所述E横列第一个纵列上的线圈转移至所述E横列第三个纵列上的线圈上,所述E横列第六个纵列上的线圈转移至所述E横列第四个纵列上的线圈上,所述E横列第十个纵列上的线圈转移至所述E横列第十二个纵列上的线圈上,所述E横列第十五个纵列上的线圈转移至所述E横列第十三个纵列上的线圈上。所述E横列第一个纵列、第六个纵列、第十个纵列和第十五个纵列编制后呈现倾斜状态,所述线圈位置的移动使得面料可以呈现出花纹和开孔,凹凸现象更加的明显,更加的美观,并且更具舒适性、轻薄、透气。

作为优选,所述集圈组织中,第一横列包括3个线圈,每个纵列上对应一个线圈;

第二横列包括2个线圈,1个悬弧,所述2个线圈分别编制于第一和第三纵列上,所述悬弧编制在第二纵列上,并套于所述集圈组织第一横列上的第二个线圈上。

作为优选,所述集圈组织中,第三横列包括2个线圈,1个悬弧,所述2个线圈分别编制于第一和第三纵列上,所述悬弧编制在第二纵列上,并套于所述集圈组织第一横列上的第二个线圈上。

作为优选,所述集圈组织中,第四横列包括3个线圈,每个纵列对应一个线圈,其中第二纵列上的线圈编制在所述集圈组织第一横列上的第二个线圈上。集圈组织的编织手法可以使面料呈现出凹凸的效果,三根纱线套于一个位置,使得重叠部分厚重,下部疏松,具有更好的通气性,且更美观,可以增加出售的效益,赋予面料舒适、轻薄、透气、抗静电、滑爽等特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舒爽型美丽诺羊毛与腈纶混纺纱针织面料结构,将美丽诺羊毛与腈纶加捻在一起很好的综合美丽诺羊毛与腈纶自身的特性,使得优点更加的突出,最终使开发出的面料具有有舒适、轻薄、透气、抗静电、滑爽等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纱罗组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集圈组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基本组织,22-纱罗组织,33-集圈组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舒爽型美丽诺羊毛与腈纶混纺纱针织面料结构,采用美丽诺羊毛与腈纶编制而成,它包括基本组织11、纱罗组织22和集圈组织33;

纱罗组织22包括多个独立的单元,每个独立的单元包括A、B、C、D、E、F六个横列,十五个纵列,A、B、C、D、E、F六个横列中的每个横列对应一条纱线;

A横列和B横列包括十五个线圈,C横列包括十三个线圈,D横列、E横列和F横列包含十一个线圈;

集圈组织33包括1、2、3、4个横列,3个纵列,1、2、3、4个横列四个横列中的每个横列对应一条纱线。

本方案采用双向移圈与集圈组织相结合的花型结构设计,并且利用不同的纤维原料进行多组分混纺,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纤维的优点,实现其性能的互补性,同时也为开发出具有舒适、轻薄、透气、抗静电、滑爽等特性于一体的舒爽型美丽诺羊毛与腈纶混纺纱针织面料结构提供了基础。

美丽诺羊毛泛指美丽诺细毛羊所产的羊毛,美丽诺羊毛具有极好的吸湿性、弹性和保暖性,但对皮肤存在一定的刺痒及易起毛起,腈纶纤维具有柔软、膨松、易染、色泽鲜艳、耐光、抗菌、不怕虫蛀等优点,但易产生静电、吸湿性、容易起球;本方案中将美丽诺羊毛和腈纶以S向加捻在一起,以68Nm 50/50 美丽诺羊毛/腈纶混纺纱;通过筛选适用染料以及开发相应的染色工艺,解决该混纺纱染色同色性问题,通过聚醚改性氨基聚硅氧烷亲水柔软整理剂的亲水、柔软整理,赋予针织物的亲水、柔软、抗起毛起球和穿着舒适等功能,与传统的羊毛混纺类针织品相比,产品具有亲水柔软、滑爽透气、抗起球、抗静电、蓬松、光泽柔和等鲜明的优点,可用于制作高档T恤、短袖、长袖、女士裤等夏季服用服饰,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另外,本方案采用双面纱罗组织进行编制,本身就具备凹凸的效果,舒适感更加,面料中部分线圈的转移,使得凹凸的效果更加的明显,因为线圈的转移,同时产生了部分的孔眼,使得通气的效果更佳,更易于放湿,且更不易粘结皮肤,在美观的同时,更加的蓬松柔软。

基本组织11编制在纱罗组织22或集圈组织33中,纱罗组织22与集圈组织33相错编制。本方案中采用的纱罗组织22和集圈组织33,虽然结构不同,但是都能很好的使面料具有透气的功能,并且赋予面料不同的花纹,更具生产的价值,编制后的面料不仅通气,还具有舒适、轻薄、抗静电、滑爽等特性,十分适合制作高档T恤、短袖、长袖、女士裤等夏季服用服饰。

美丽诺羊毛与腈纶以S向加捻在一起,形成双绞形结构。美丽诺羊毛与腈纶以S向加捻在一起是为了综合美丽诺羊毛与腈纶自身的特性,使得优点更加的突出,缺点不那么明显,最终使开发出的面料具有有舒适、轻薄、透气、抗静电、滑爽等特性。

B横列第七个纵列上的线圈转移至B横列第五个纵列上的线圈上,B横列第九个纵列上的线圈转移至B横列第十一个纵列上的线圈上。B横列第七个纵列和第九个纵列编制后呈现倾斜状态,线圈位置的移动使得面料可以呈现出花纹和开孔,凹凸现象更加的明显,更加的美观,并且更具舒适性、轻薄、透气。

C横列第五个纵列上的线圈转移至C横列第三个纵列上的线圈上,C横列第十一个纵列上的线圈转移至C横列第十三个纵列上的线圈上。C横列第五个纵列和第十一个纵列编制后呈现倾斜状态,线圈位置的移动使得面料可以呈现出花纹和开孔,凹凸现象更加的明显,更加的美观,并且更具舒适性、轻薄、透气。

D横列第三个纵列上的线圈转移至D横列第一个纵列上的线圈上,D横列第十三个纵列上的线圈转移至D横列第十五个纵列上的线圈上。D横列第三个纵列和第十三个纵列编制后呈现倾斜状态,线圈位置的移动使得面料可以呈现出花纹和开孔,凹凸现象更加的明显,更加的美观,并且更具舒适性、轻薄、透气。

E横列第一个纵列上的线圈转移至E横列第三个纵列上的线圈上,E横列第六个纵列上的线圈转移至E横列第四个纵列上的线圈上,E横列第十个纵列上的线圈转移至E横列第十二个纵列上的线圈上,E横列第十五个纵列上的线圈转移至E横列第十三个纵列上的线圈上。E横列第一个纵列、第六个纵列、第十个纵列和第十五个纵列编制后呈现倾斜状态,线圈位置的移动使得面料可以呈现出花纹和开孔,凹凸现象更加的明显,更加的美观,并且更具舒适性、轻薄、透气。

集圈组织33中,第一横列包括3个线圈,每个纵列上对应一个线圈;

第二横列包括2个线圈,1个悬弧,2个线圈分别编制于第一和第三纵列上,悬弧编制在第二纵列上,并套于集圈组织33第一横列上的第二个线圈上。

集圈组织33中,第三横列包括2个线圈,1个悬弧,2个线圈分别编制于第一和第三纵列上,悬弧编制在第二纵列上,并套于集圈组织33第一横列上的第二个线圈上。

集圈组织33中,第四横列包括3个线圈,每个纵列对应一个线圈,其中第二纵列上的线圈编制在集圈组织33第一横列上的第二个线圈上。集圈组织的编织手法可以使面料呈现出凹凸的效果,三根纱线套于一个位置,使得重叠部分厚重,下部疏松,具有更好的通气性,且更美观,可以增加出售的效益,赋予面料舒适、轻薄、透气、抗静电、滑爽等特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