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4508发布日期:2018-08-21 20:15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使洗涤后的衣物等干燥的衣物干燥机。



背景技术:

衣物干燥机在旋转滚筒的内部容纳洗涤后的衣物(所谓洗涤物还包括毛巾、床单等布制品),在使旋转滚筒旋转的同时向内部通入暖风从而使衣物干燥。此时,从旋转滚筒内部的衣物产生的湿气通过排湿风扇被从旋转滚筒的内部强制排出。

以往,已知有在旋转滚筒的里壁的外侧附近设置排湿风扇的衣物干燥机(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这种排湿风扇从与旋转滚筒相向的前面侧与空气一同沿着轴向导入湿气并沿着径向释放。此外,排湿风扇被容纳于与排气通道连通的风扇箱,含有朝向排湿风扇的径向释放的湿气的空气被引导至风扇箱的周壁内表面并朝向排气管被导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7-27558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图4和图5所示那样,上述以往的排湿风扇具备圆盘状的基板部41和在基板部41的前侧面(与旋转滚筒相向的一侧的面)一体成型的多个叶片42。

基板部41不仅将各叶片42固定为一体并保持,还与叶片42旋转时生成的空气流碰撞从而将其沿着径向引导。

但是,穿过旋转滚筒的暖风会在比较高温的状态下碰撞到排湿风扇40。因此,如图5的虚线所示,排湿风扇40的基板部41上产生翘曲、歪斜之类的变形,这种变形变大时,风扇箱43的内表面与局部排湿风扇40相干扰。并且,当排湿风扇40与风扇箱43相干扰时,存在以下缺陷:伴随着排湿风扇40的旋转会产生异响,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不愉快的噪音。

于是,例如能够想到未图示的以下一种设置:通过在基板部41的背面侧(与设置有叶片42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突出设置凸条,能够抑制排湿风扇40的变形。

但是,若在基板部41的背面侧突出设置凸条,则排湿风扇40整体的厚度尺寸(轴线方向的长度尺寸)将变大,导致难以容纳于现有的风扇箱43的内部,因此出现因风扇箱的设计变更而导致成本升高、大型化的问题。

鉴于上述的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几乎不用改变排湿风扇的外形尺寸就能够抑制排湿风扇的变形从而防止产生异响的衣物干燥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式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衣物干燥机具备:容纳衣物的旋转滚筒以及与旋转滚筒的轴线方向的一侧相邻设置从而将该旋转滚筒内的湿气强制排出的合成树脂制的排湿风扇,该衣物干燥机的特征在于,该排湿风扇具备:与旋转滚筒围绕同一轴线旋转的轴部;在与该轴部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延展的圆盘状的基板部;和在该基板部上与所述旋转滚筒相向一侧的面上以所述轴部的轴线为中心延伸为放射状的多个叶片,在所述衣物干燥机中,在所述排湿风扇上的所述基板部的另一侧面上,具备:具有以与所述轴部成同心圆的台阶部(step)为轮廓朝向所述旋转滚筒的方向凹入的形状的凹部;以及与该凹部内一体形成的以所述轴部的轴线为中心延伸为放射状的多个凸条。

根据本发明,排湿风扇通过基板部的另一侧面上具备凸条,抑制了翘曲、歪斜。由此,排湿风扇不会与其他部分接触,并能够防止异响的产生。并且,通过将凸条设置于凹部内而抑制了其突出,排湿风扇的厚度尺寸(轴线方向的长度尺寸)几乎不发生变化。而且,所述凹部的轮廓上形成有台阶部,通过该台阶部防止了基板部的挠曲。由此,能够切实地防止排湿风扇的变形。

此外,在本发明中,特征还在于,所述旋转滚筒形成为:在与所述排湿风扇的相向的面中,该旋转滚筒的旋转轴以及该旋转轴的周围的规定区域被设置成暖风不通过区域,所述基板部的所述凹部形成于与所述暖风不通过区域相对应的位置上。

例如,在与旋转滚筒的排湿风扇的相向的面上,有配装加固旋转滚筒的旋转轴周围加固板的情况。并且,设置加固板时,旋转滚筒的旋转轴和该旋转轴的周围的规定区域成为暖风不通过区域。在排湿风扇中与该区域相向的部分,生成的气流也极少。

另一方面,排湿风扇中设有凹部的部分的叶片宽度尺寸(朝向旋转滚筒的突出量)变小,设有凹部的部分的叶片所生成的气流也小。因此,通过将凹部设置于与原本生成的气流就小的所述暖风不通过区域相对应的位置,能够减小因设置凹部而导致的风量的影响。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凸条设置于与所述叶片相对应的位置。

以合成树脂为材料通过挤压成型制造排湿风扇时,例如,凸条和叶片借助基板部而相互配置于彼此不同的位置时,会有在与凸条相反侧基板部的面、在与叶片相反侧的基板部的面上产生缩痕等的可能。

相对于此,如本发明所述,通过使凸条和叶片的位置彼此对应地形成,能够降低在基板部的各面上的缩痕的产生。由此,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排湿风扇的挤压成型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衣物干燥机的结构的图。

图2a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排湿风扇的正面一侧的立体图。

图2b是示出本实施方式中排湿风扇的背面一侧的立体图。

图3是说明性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衣物干燥机的要部的截面图。

图4是以往的排湿风扇的正面图。

图5是截面式地示出以往的排湿风扇以及风扇箱的局部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w衣物

1衣物干燥机

2旋转滚筒

6滚筒旋转轴(旋转滚筒的旋转轴)

16排湿风扇

33毂部(轴部)

34基板部

35叶片

37凹部

38凸条

30台阶部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衣物干燥机1具备容纳衣物w并在旋转的同时使该衣物w干燥的旋转滚筒2。旋转滚筒2以转动自如的状态被设置于壳体3的内部。

壳体3具备从该背面壁4朝向正面延伸的支承轴5。在支承轴5上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装配有具备旋转滚筒轴6(旋转轴)的旋转滚动2。由此,旋转滚筒2被设置为横躺姿势(轴线为水平方向的姿势)。

在旋转滚筒2的前端形成有正面开放部7。在与旋转滚筒2的正面开放部7相对应的壳体3的正面侧上设置有被单开式的门8所覆盖的衣物投入口9。在壳体3的衣物投入口9的外周上装配有环板10,旋转滚筒2借助正面开放部7以转动自如的状态被支承于环板10上。

在旋转滚筒2的里壁11上,设置有前面所述的滚筒旋转轴6,在滚筒旋转轴6的旋转滚筒2的内部侧的端部上安装有过滤器单元12。此外,在滚筒旋转轴6的旋转滚筒2的外侧的端部上安装有用于加固被支承的旋转滚筒2的里壁11的加固板13。

在旋转滚筒2的里壁11的外侧上,设置有将旋转滚筒2内的空气导引至壳体3外部的排气通道14。排气通道14位于旋转滚筒2的里壁11与壳体3的背面壁4之间。在排气通道14的下游端设置有在壳体3的上部开口的排气口15,在排气通道14的上游侧设置有内部容纳有排湿风扇16的风扇箱17。排湿风扇16具备被支承轴5旋转自如地支承的风扇旋转轴18。

排湿风扇16排出伴随衣物w的干燥而成为高湿度的旋转滚筒2内的空气,同时产生将暖风吸入旋转滚筒2的内部的气流。即,当排湿风扇16旋转时,外气被从形成于壳体3底部的供气口19吸入至壳体3的内部。被吸入至壳体3内部的外气被后述的气体燃烧器20的火焰加热成为暖风,并通过后述的暖风管21被送至旋转滚筒2的内部。因此,在旋转滚筒2内部吸收了衣物w的湿气的暖风穿过过滤器单元12朝向排气通道14流动,并从排气口15向壳体3的外部被排出。

在壳体3的内部,设置有用于使旋转滚筒2以及排湿风扇16旋转的发动机22、加热外气并产生暖风的燃烧单元23、将暖风引导至旋转滚筒2内部的暖风管21。进一步,设置有在干燥运行时控制发动机22的驱动、燃烧单元23的点灭火动作等的控制器24。

发动机22具备两个驱动轴(第1驱动轴25以及第2驱动轴26)。第1驱动轴25的旋转力借助第1传动带27被传递至旋转滚筒2从而使旋转滚筒2旋转。旋转滚筒2的旋转是为了使容纳于其内部的衣物w一直移动而不停留在固定的位置上。

第2驱动轴26的旋转力借助第2传动带28被传达至排湿风扇16的风扇旋转轴18,从而使排湿风扇16旋转。通过排湿风扇16的旋转,使旋转滚筒2的内部形成气流。

燃烧单元23构成为具备气体燃烧器20、气体喷射喷嘴29以及气体供给阀装置30。由气体供给阀装置30供给的燃料气体被从燃气喷射喷嘴29朝向气体燃烧器20的气体入口31喷射。由此,燃料气体与燃气入口31周围的空气一同被引导至气体燃烧器20并燃烧,从而加热外气。需要说明的是,供给至气体燃烧器20的燃烧用空气也与用于加热的空气同样地从壳体3底部的供气口19被吸入。

暖风管21由气体燃烧器20的上方朝向形成于环板10的暖风出口32延伸设置,通过气体燃烧器20加热生成的暖风沿着暖风管21被引导至暖风出口32,并被送入旋转滚筒2内。

被送入旋转滚筒2内部的暖风,将容纳于旋转滚筒2的衣物w干燥后,穿过过滤器单元12朝向排气风扇16流动。此时,由衣物w产生的碎绒类被过滤器单元12捕捉。

穿过过滤器单元12朝向排湿风扇16流动的高湿暖风从排湿风扇16的正面侧进入朝向排湿风扇16的外周流动,并被集中于排气通道14,由排气口15朝向机外被排出。

在此,对作为本发明的重点的排湿风扇16的结构进行了详细说明。排湿风扇16通过以合成树脂(例如聚丙烯)为材料的挤压成型的方式形成。如图2a以及图3所示,该排湿风扇16一体地具备:固定于风扇旋转轴18的毂部(boss)33(轴部)、朝向与毂部33的轴线(非图示)相垂直的方向扩散的圆盘状的基板部34、被设置于基板部34的正面侧(一个侧面)并以放射线形状排列的多个叶片35以及为了保持各叶片35的姿势从而与各叶片35的外周侧端部相连结的环状框板36。

进一步,如图2b以及图3所示,基板部34的背面侧(另一个侧面)上形成有朝向前方(旋转滚筒2的方向)凹入的圆形的凹部37,在该凹部37上一体地设置有:以毂部33为中心的以放射线形状排列的多个凸条38。凹部37形成为以毂部33和同心圆的台阶部39为轮廓。

凸条38抑制基板部34的翘曲、歪斜,并防止伴随排湿风扇16和风扇箱17接触而产生的异响。并且,通过将凸条38设置于凹部37,能够消除凸条38朝向基板部34后方的突出,或者将突出控制为极小。由此,能够以几乎不改变排湿风扇16的外形尺寸、即厚度尺寸(轴线方向的长度尺寸)的方式实现通过凸条38的加固。进一步,形成凹部37的轮廓的台阶部39发挥抑制基板部34弯曲(向周方向波动的变形)的效果。

另外,如图3所示,凹部37形成于与安装于旋转滚筒2的里壁11的加固板13相对应的位置上。

加固板13是如上所述作为加固旋转滚筒2的里壁11的构件,包含滚筒旋转轴6在内的加固板13的安装区域(规定区域)形成下述区域(暖风不通过区域):即,从旋转滚筒2的内部朝向排气通道14流动的暖风与其发生碰撞而使该暖风无法通过的区域。因此,该区域的朝向排湿风扇16的气流变为较少量。

另一方面,由于排湿风扇16的凹部37从基板部34的背面侧朝向前方凹入,因此形成了朝向基板部34的前面侧隆起的部分。因此,与凹部37相对应的部分的叶片35的局部(叶片35的毂部33一侧的端部)比其他部分的宽度尺寸(朝向旋转滚筒2的叶片35的突出尺寸)小。叶片35的宽度尺寸影响生成的风量,因此由与凹部37相对应的部分的叶片35获得的风量变小。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排湿风扇16的凹部37设置于与滚筒旋转轴6的位置以及安装有加固板13的区域(暖风不通过区域)相对应的部分,因此能够在几乎不影响排湿风扇16所生成的风量的同时防止排湿风扇16的变形。

另外,排湿风扇16形成为各凸条38分别与叶片35的位置相对应。排湿风扇16以挤压成型的方式形成,但通过被设置于与凸条38和叶片35相对应的位置上,从而使得在基板部34上难以产生缩痕等,并能够提高排湿风扇16的成型精确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