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3948发布日期:2019-10-14 20:10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洗涤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衣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洗涤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洗衣机的排水管路设置于其机身的底部。该排水管路的一端与洗衣机的洗涤桶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洗衣机的外部连通,以便在排水管路被打开时,洗涤桶内的洗涤水能够通过其桶底的排水管路排出至洗衣机的外部。

波轮洗衣机包括洗涤桶以及设置于洗涤桶的桶底位置的波轮。在波轮洗衣机处于洗涤工况时,该波轮能够通过在洗涤桶内转动的方式来搅拌洗涤桶内的衣物和洗涤水,使衣物之间或者衣物和洗涤水之间互相摩擦,以便清洁衣物。因此,使波轮转动的驱动部以及传动部等主要动力部件均需要布置在波轮洗衣机的底部。在此情形下,如果将排水管路也布置在波轮洗衣机的底部,则排水管路的管道、阀体等零部件势必会在波轮洗衣机的底部占用较大的布置空间,从而导致洗衣机的机身的体积增大、对放置环境的适应性差等问题。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洗涤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波轮洗衣机的排水管路在波轮洗衣机的底部占用了较大的布置空间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洗涤设备,所述洗涤设备包括洗涤桶和以转动方式设置于所述洗涤桶内的波轮,其中,所述洗涤桶的上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波轮能够以上升的方式使所述波轮上方的液体被压入所述排水口以将液体排出。

在上述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洗涤设备还包括输气组件,所述输气组件能够以向所述洗涤桶中输气的方式驱动所述波轮上升。

在上述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波轮的底部和所述洗涤桶的桶壁之间形成有容积可变的密闭腔室,所述桶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输气组件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输气组件通过所述进气口向所述密闭腔室中输气。

在上述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输气组件包括气泵以及将所述气泵和所述洗涤桶连通的气体管路。

在上述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洗涤设备还包括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能够通过将所述洗涤桶中的气体排出的方式使所述波轮下降。

在上述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洗涤桶的桶壁上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组件包括与所述排气口连通的排气管和设置于所述排气管上的阀体,所述阀体能够关闭/打开所述排气管。

在上述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洗涤桶的顶部还设置有脱水压板,所述排水口设置于所述洗涤桶的桶壁上且位于所述脱水压板和所述波轮之间,所述波轮能够以上升的方式将衣物托起并与所述脱水压板共同挤压衣物,以便脱出衣物中的液体。

在上述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洗涤设备还包括能够封闭/打开所述洗涤桶的门体,所述门体设置于所述脱水压板的上方,所述脱水压板通过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至所述门体。

在上述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洗涤设备还包括储液装置,所述储液装置与所述洗涤桶和所述输气组件分别连通,所述波轮上设置有出液口,所述输气组件以向所述储液装置中输气的方式将所述储液装置中的液体通过所述出液口压入至所述洗涤桶内。

在上述洗涤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洗涤桶内设置有与所述输气组件相连的气体通道,所述洗涤设备还包括与波轮相连的、设置于所述气体通道中的旋转组件,所述输气组件能够向所述气体通道中输气以便在所述气体通道中形成驱动所述旋转组件的气流,从而驱动所述波轮转动。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洗涤设备包括洗涤桶和以转动方式设置于洗涤桶内的波轮,其中,洗涤桶的上部设置有排水口,波轮能够以上升的方式使波轮上方的液体被压入排水口以将液体排出。通过上述设置,一方面,使得与排水口相连的排水管路能够直接设置于洗涤设备的上部,从而极大程度地节省了洗涤设备底部的布置空间,在不减少洗涤设备部件的情形下优化了洗涤设备的整体尺寸,从而减小了洗涤设备在用户家中占用的放置空间。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洗涤设备能够满足部分放置场合的“上排水”需求,以防止部分洗涤设备的放置场合的地面不适合布置排水管路,提高了洗涤设备对其放置空间的适应性。

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洗涤桶的顶部还设置有脱水压板,上述排水口设置于洗涤桶的桶壁上且位于脱水压板和波轮之间,波轮能够以上升的方式将衣物托起并与脱水压板共同挤压衣物,以便脱出衣物中的液体。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洗涤设备能够通过按压衣物的方式脱出衣物中包含的液体。与利用洗涤桶高速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脱出衣物中的液体的方式相比,上述挤压衣物脱水的方式更有利于保持被脱水衣物的线条以及形状,避免了衣物脱水后出现较大变形或者衣物上的装饰物因与桶壁碰撞、摩擦等原因而掉落的问题。并且由于在洗衣机的整个工作过程中洗涤桶无需旋转,因此也减轻了洗涤桶内的衣物彼此之间的缠绕程度,使得用户能够更快捷地将每件衣物从洗涤桶内依次取出,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洗涤设备是洗衣机的情形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洗涤设备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波轮位于洗涤桶的下部的情形;

图2是本发明的洗涤设备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波轮位于洗涤桶的上部的情形;

图3是本发明的洗涤设备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洗涤设备中能够实现衣物的洗涤的结构。

附图中:1、洗涤桶;11、第一进液口;12、进气口;13、出气口;14、排水口;15、排液管路;2、波轮;21、本体;211、凸筋;2111、出液口;22、第一隔板;221、第二进液口;222、挡板;23、第二隔板;24、第三隔板;25、密封圈;3、门体;31、脱水压板;4、储液组件;41、储液箱;42、第一阀体;43、第二阀体;5、输气组件;51、气泵;52、第一进气管路;53、第二进气管路;54、第三阀体;55、第一出气管路;56、第二出气管路;57、排气阀体;6、旋转组件;61、叶轮;62、转轴;63、轴承;64、轴承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虽然本发明的洗涤设备是结合洗衣机来描述的,但是除洗衣机以外,本发明的洗涤设备显然还可以是其他具有洗涤桶和波轮的衣物处理设备,如洗干一体机等。

再者,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首先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发明的洗涤设备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波轮位于洗涤桶的下部的情形,图2是本发明的洗涤设备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波轮位于洗涤桶的上部的情形。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洗衣机包括用于盛装衣物的洗涤桶1、波轮2和门体3。波轮2以转动方式设置于洗涤桶1内,并且波轮2包括至少一个凸筋211,以便波轮2在转动时能够通过凸筋211搅拌洗涤桶1内盛装的衣物和用于洗涤衣物的液体,使得衣物能够通过衣物之间互相摩擦、衣物与洗涤桶1的桶壁/波轮2之间互相摩擦的方式被洗涤。门体3设置于洗涤桶1的顶端开口位置,用于封闭/打开洗涤桶1。并且洗涤桶1的上部设置有排水口14,波轮2能够以上升的方式使波轮2上方的液体被压入排水口14以将液体排出。具体地,当洗衣机处于排水工况时,排水口14被打开。波轮2沿洗涤桶1的桶壁上升,使得波轮2上方的衣物和液体也随之上升。当液体的液面上升至排水口14位置时,液体开始通过排水口14排出至洗涤桶1的外部。此时,在波轮2的上升速度较快的情形下,部分液体不能及时进入排水口14,使得液体的液面高度高于排水口14的高度。波轮2持续上升,液面处于被波轮2挤压至波轮2和门体3之间的状态,以使液体在波轮2的挤压作用下通过排水口14快速地排出。当波轮2上升至与排水口14近似齐平的位置时,波轮2上方的液体基本被完全排出至洗涤桶1的外部,洗衣机的排水过程结束。更具体地,排水口14位置设置有排液管路15,排水管路15和外部环境连通,以使洗涤桶1中的液体能够通过排水口14流入排水管路15内,并在排水管路15的作用下流出至洗衣机的外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洗涤设备还包括输气组件5。输气组件5包括气泵51以及将气泵51和洗涤桶1相连的、作为气体管路的第二进气管路53。密封圈25将波轮2的外缘和洗涤桶1的桶壁之间密封且波轮2能够在此密封状态下沿桶壁上、下滑动(即波轮2除了能够在洗涤桶中转动外,还以活塞形式沿洗涤桶1的轴向可升降地设置于洗涤桶1内),并且波轮2和洗涤桶1的桶壁之间设置有间距,以使波轮2的底部和洗涤桶1的桶壁之间能够形成容积可变的密闭腔室。洗涤桶1的桶壁上设置有进气口12。气泵51通过第二进气管路53与上述密闭腔室相连通,使得气泵51输出的气体能够通过第二进气管路53以及进气口12进入上述密闭腔室中,使得密闭腔室内的气体增多、密闭腔室的体积增大,从而驱动波轮2在不断增多的气体的作用下沿桶壁上升。

继续参阅图1和图2,作为一种有优选的实施方式,洗衣机还包括脱水压板31。脱水压板31设置于门体31的下方,并通过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至门体31上。排水口14具体设置在洗涤桶1的桶壁上部,且排水口14位于脱水压板31和波轮2之间,以使沿桶壁上升的波轮2能够将衣物托起并与脱水压板31共同挤压衣物,以便脱出衣物中的液体。

在此情形下,当波轮2上方的液体被基本排出至洗涤桶1的外部后,波轮2位于洗涤桶1的上部且波轮2的最低位置(即凸筋211的底部)位于排水口14的下方靠近排水口14的位置,洗涤桶1内的衣物位于波轮2和脱水压板31之间。在此情形下,继续保持排水口14的开启状态,并使气泵51继续向洗涤桶1内的密闭腔室中输气,使得波轮2继续上升。此时,衣物被波轮2托举至能够和脱水压板31接触的位置。并且随着波轮2的持续上升,衣物被脱水压板31和本体21共同挤压,衣物中的液体被挤压至洗涤桶1中,并通过排水口14以及排液管路15排出至洗涤桶1的外部,直至衣物中的液体被基本被全部挤压出来,衣物的脱水过程结束。

波轮2的下降方式设置为:洗衣机还包括排气组件,排气组件能够通过将洗涤桶1中的密闭腔室的气体排出的方式使波轮2下降。具体而言,洗涤桶1的桶壁上设置有作为排气口的出气口13,排气组件包括作为排气管的第一出气管路55以及设置于第一出气管路55上的排气阀体57,洗涤桶1能够通过第一出气管路55和外部环境连通,排气阀体57能够关闭/打开第一出气管路55。

在洗衣机的排水以及脱水过程全部结束后,气泵51停止工作,打开排气阀体57,第一出气管路55被打开,密闭腔室通过出气口13以及第一出气管路55和外部环境连通。在波轮2以及波轮2上方的衣物的重力作用下,密闭腔室内的气体以被下降的波轮2向下挤压的方式通过出气口13以及第一出气管路55排出至洗涤桶1的外部,密闭腔室的体积变小,波轮2下降至洗涤桶1的底部。此时,用户可以打开门体3,将衣物从洗涤桶1内取出。

当然,在洗衣机的排水以及脱水过程全部结束后,还可以通过先释放少量气体或者在洗涤桶1的顶部增加防护结构等方式使波轮2能够在门体3打开后平稳地停置于洗衣机的上部,以时波轮2能够在用户取完衣物后再下降,使得用户无需弯腰即可将衣物从洗涤桶1中取出。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虽然波轮2的下降方式是结合被波轮2以及衣物下压的加速排气方式来描述的,但这并不是限定的,例如,密闭腔室内的气体还能够被排气泵等装置快速抽出。也就是说,波轮2的下降方式可以根据下降速度等需求进行设定。

再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的洗涤设备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洗涤设备中能够实现衣物的洗涤的结构。如图3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洗衣机还包括与洗涤桶1连通的储液组件4,储液组件4与气泵51密封连接。气泵51能够以向储液组件4中输气的方式将储液组件4中的液体压入至洗涤桶1内,从而使洗涤桶1内的衣物被浸湿并且被液体穿透,使得含有洗涤成分(溶于液体中的洗涤液、洗衣粉和柔顺剂等洗涤用剂)的液体能够作用到衣物的表面和内部,以清除沾染至衣物表面以及浸入衣物的污渍。也就是说,气泵51将气体输送至密封的储液组件4中,以增大储液组件4内的气压,使得储液组件4内部的气压高于洗涤桶1内的气压,从而使得储液组件4中的液体在气压差的作用下被压入至洗涤桶1内,以便对洗涤桶1内部的衣物进行洗涤。

与从可靠密封的洗涤桶1内抽出气体以将液体吸入至洗涤桶1内的进液方式相比,由于洗涤设备的洗涤桶通常需要连通有排水管组、进水管组等多组管路,因此将洗涤桶1可靠密封显然要比将储液组件4和输气组件5可靠密封更难实现。也就是说。在同样实现对洗涤桶1内的衣物进行穿透性洗涤的情形下,本发明的上实施方式对洗衣机的密封要求更低,洗衣机(储液组件4以及输气组件5)的密封可靠性更易得到保障。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洗涤桶1的桶壁上设置有与能够与储液组件4连通的第一进液口11。储液组件4包括用于盛装液体的储液箱41和设置于储液箱41以及洗涤筒1之间的第一阀体42。储液箱41上开设有允许液体流出的开口,且该开口和第一进液口11之间形成有能够允许液体流入至洗涤桶1内的通路,第一阀体42设置于上述通路上,以便打开或者关闭上述通路,从而在洗涤桶1内需要进入液体时使储液箱41中的液体通过上述通路流入至洗涤桶1内,在洗涤桶1内不需要进入液体时关闭上述通路,以阻止液体从储液箱41内流出。如图3所示,储液箱41上的开口可以直接通过第一阀体42与第一进液口11连通。或者,除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外,储液箱41上的开口还可以通过管道和第一进液口11相连通,第一阀体42设置在该管道上。也就是说,储液箱41和洗涤桶1之间的通路的设置方式并不是限制的。如图1所示,作为示例,储液箱41为设置于洗涤桶1外壁上的至少一个储液容器。该储液容器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如两个),且多个储液容器相连通,以形成一个整体形式的储液装置。或者该储液容器的数量为一个,且这一个储液容器为环绕洗涤桶1的外壁设置的、横截面为环状的储液装置。允许液体流出的开口设置于上述储液箱41的底部,以便储液箱41的底部和洗涤桶1相连通。储液箱41的顶部设置有允许气体进入储液箱41内部的开口,气泵51通过该顶端开口连通至储液箱41。当然,储液箱41外置于洗涤桶1的情况还包括设置于洗衣机的箱体外部,洗涤桶1设置于洗衣机的箱体内部,即储液箱41的具体设置方式可以根据洗衣机的实际需求来设定。

输气组件5还包括第一进气管路52。第一进气管路52的一端密封连接至气泵51,第一进气管路52的另一端密封连接至密闭的储液箱41——具体可以连接至储液箱41的顶部开口位置,以将气泵51和储液箱41相连通。在洗涤桶内需要进入液体的情形下,第一阀体42打开,洗涤桶1和储液箱41之间处于连通状态,储液箱41内的少量液体缓慢地涌入洗涤桶1内。与此同时,气泵51工作,将气体沿第一进气管路52输入至储液箱41内,使储液箱41内部位于液面上方的气体快速增多,储液箱41内部的气压变高。在储液箱41和洗涤桶1内的气压的差值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储液箱41内部的液体在气压差的作用下以压入至洗涤桶1内的方式喷射至洗涤桶1内,液体进入洗涤桶1内的速度变大,直至液体完全进入洗涤桶1内,完成对洗涤桶1内部的衣物的一次冲洗。

继续参阅图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储液组件4中的液体进入洗涤桶1内的方式为:洗涤桶1内设置有液体通道,波轮2上设置有出液口2111(下文将对出液口2111进行详细描述),该液体通道设置为能够将储液组件4与出液口2111连通,使得储液组件4内的液体能够通过液体通道以及出液口2111被压入所述洗涤桶内。使得储液组件4内的液体能够通过液体通道以及出液口2111进入波轮2上方的洗涤桶1内。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储液组件4中的液体能够通过储液组件4-液体通道-出液口2111-洗涤桶1的路径被压入至洗涤桶内,从而从衣物的底部向上喷射,以便在衣物的重力作用下,使得喷射出的液体对衣物的冲击力度更大、穿透效果更好,进而使得衣物的洗涤效果得到优化。具体地,第一进液口11位于波轮2的下方。液体通道设置于波轮2的下方并且液体通道与第一进液口11和出液口2111分别连通(连通的情形包括:液体通道设置有两个开口,这两个开口中的一个和第一进液口11连通,另一个和出液口2111连通,或者,第一进液口11和出液口2111中的至少一个为直接形成于液体通道上的开口),以便储液组件4中的水在通过第一进液口11进入液体通道后,能够流经液体通道从出液口2111喷出至波轮2上方的洗涤桶1内。

作为一种具体地实施方式,上述液体通道的具体设置方式可以为:按照图1方位,波轮2包括本体21、设置于本体21下方的第一隔板22和间隔地设置于第一隔板22下方的第二隔板23。其中,多个凸筋211设置于本体21上,且每个凸筋211上设置有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的出液口2111;第一隔板22和第二隔板23均为圆环形板,且第一隔板22的内环位置沿竖直向下的方向设置有筒状的挡板222,挡板222的两端均与第一隔板22和第二隔板23密封连接,以在第一隔板22和第二隔板23的内环位置形成一个密封容纳空间,以便用于连接波轮2和驱动元件的转接件能够穿过该容纳空间后与本体21相连(即转接件从挡板222中间的筒状腔体穿过后连接至本体21);第一隔板22和第二隔板23的外环均通过密封圈25密封连接至洗涤桶1的内壁,以在第一隔板22和第二隔板23之间形成能够允许液体进入的腔室。并且第一隔板22上贯穿设置有多个第二进液口221,使得上述腔室能够和主体1上的出液口2111相连通。第一进液口11位于第一隔板22和第二隔板23之间,作为液体通道的另一个开口。也就是说,液体通道包括第一进液口11、上述腔室以及第二进液口。

在储液组件4中的液体被压入洗涤桶1内的情形下,液体通过第一进液口11进入第一隔板22和第二隔板23之间,并通过第一隔板22上的第二进液口221以及出液口2111从本体21上喷出,从而进入波轮2上方的洗涤桶1。

更优选地,出液口2111以倾斜方式设置在波轮2的凸筋211上。也就是说,在波轮2的多个凸筋211上分布有多个倾斜方向一致的出液口2111的情形下,液体能够从波轮2上倾斜地喷射至波轮2上方的洗涤桶1,从而使波轮2还能被液体在倾斜喷射的过程中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而转动,使得液体进入洗涤桶1内对衣物进行洗涤的同时还能够驱动波轮2转动,使得波轮2能够在洗衣机不消耗多余能量的情形下更加有力地搅拌衣物,优化了洗衣机的洗涤性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洗衣机还包括与波轮2相连的旋转组件6,气泵51能够以输气的方式驱动旋转组件6旋转,从而使波轮2旋转。具体而言,洗涤桶1内设置有与气泵51相连的气体通道,气体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气口12和出气口13连通,使得气泵51输出的气体能够沿第二进气管路53以及进气口12进入气体通道。旋转组件6设置于气体通道中。气体通过第二进气管路53以及进气口12进入气体通道后,流经气体通道并通过出气口13以及第一出气管路55排出,以便气体能够通过进气口12的不断进气和出气口13的不断出气在气体通道中形成能够驱动旋转组件6的气流。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气泵51不仅能够将储液组件4中的液体压入到洗涤桶1内,还能够驱动波轮2转动,从而保证了波轮2搅拌衣物时的力度,以使衣物能够通过衣物和波轮之间、衣物彼此之间以及衣物和洗涤水之间的互相摩擦被洗涤,使得衣物既被液体不断穿透进行洗涤又通过上述摩擦被洗涤,提升了衣物的洗涤效果,保证了衣物的洗涤效率。

如图3所示,在波轮2下方设置有上述液体通道的情形下,上述气体通道的具体设置方式可以为:按照图3方位,波轮2底部的第二隔板23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三隔板24,第三隔板24为与第二隔板23间隔设置的圆形板,且密封圈25将该圆形板的外缘和洗涤桶1的内壁之间密封(密封圈25的数量为三个,每个隔板和洗涤桶1的内壁之间均密封有密封圈25),以在第二隔板23和第三隔板24之间形成能够允许气体进入的腔室。进气口12和出气口13设置于洗涤桶1的左右两侧,并且进气口12和出气口13均位于第二隔板23和第三隔板24之间,以使上述允许气体进入的腔室能够通过进气口12与输气组件5连通,通过出气口13与外部环境连通,从而形成上述气体通道(即气体通道包括上述允许气体进入的腔室以及进气口12和出气口13)。

旋转组件6包括设置在第二隔板23和第三隔板24之间的叶轮61和将叶轮61与本体21同轴连接的转轴62(即上述转接件)。转轴62的一端连接至叶轮61的转动中心,转轴62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隔板23的内环以及挡板222中间筒状的容纳空腔连接至本体21的转动中心。在此情形下,洗衣机还包括轴承63和轴承密封件64,其中,轴承63的内圈紧密套设至转轴62上,轴承63的外圈紧密抵靠至挡板222中间的内侧表面,从而将转轴62可靠地支撑在波轮2的底部、第二隔板23和第三隔板24位置。轴承密封件64以套设至转轴62的方式覆盖在第一隔板22的内环位置,以避免液体进入挡板222内。

在输气组件5通过进气口12向上述气体通道输气时,输气组件5输出的气体不断通过进气口12-第二隔板23和第三隔板24之间的腔室-出气口13的流动路径排出至外部环境,以便在第二隔板23和第三隔板24之间的腔室内形成能够推动叶轮61转动的气流,并通过转轴62将叶轮61转动时产生的转动力传递至本体21,以带动本体21转动,从而达到搅拌洗涤桶1内的衣物和液体的目的。

优选地,液体从洗涤桶1内流回储液箱41的一种实施方式为:储液箱41上设置有允许气体排出的开口,该开口位置设置有第二阀体43,第二阀体43能够打开/关闭该开口,以使储液箱41和外部环境连通/断开。在需要液体需要流回储液箱41时,打开第二阀体43,使储液箱41和外部环境连通,储液箱41中的气体溢出至外部环境中,直至储液箱41的气压减小至和外部环境的气压相同。由于处于洗涤状态时洗涤桶1被门体3密封且与洗涤桶1相连的排水管路处于关闭状态,因此此时的洗涤桶1处于被封闭的状态。在液体不断被压入至洗涤桶1内时,不断增多的液体会压缩洗涤桶1内的液面上方的空气,从而使得洗涤桶1内的气压变大,所以此时洗涤桶1内的气压大于储液箱41内的气压,洗涤桶1内的液体在气压差的作用下被压回至储液箱41内,直至液体全部流回储液箱41中,液体在洗涤桶1和储液箱41之间完成一次循环。使液体不断重复该循环至洗衣机的洗涤过程结束,以便使洗涤桶1内的衣物被彻底清洁。

在洗衣机包括上述液体通道以及气体通道等结构的情形下,当洗衣机处于排水工况时,洗衣机的排液管路15被打开,洗衣机的第一阀体42、第二阀体43、第三阀体54和第四阀体57均处于关闭状态,输气组件5和储液箱41之间不连通,第一出气管路55处于不能排出气体的关闭状态。此时,使气泵51工作,气泵51输出的气体沿第二进气管路53以及进气口12进入第二隔板23和第三隔板24之间的气体通道中,并在流经气体通道后沿出气口13-第一出气管路55-第二出气管路56的流动路径进入位于洗涤桶1底部的密闭腔室中,从而使密闭腔室内的气体增多、密闭腔室的容积变大,波轮2被其下方的密闭腔室内增多的气体不断向上顶升;当波轮2在被密闭腔室内不断增多的气体顶升至进气口12和出气口13的上方时,进气口12和出气口13之间的气体通道断开,第三隔板24上升至进气口12和出气口13的上方(第三隔板24的厚度尺寸可以小于进气口12和出气口13的最大径向尺寸,以避免第三隔板24在上升过程中堵塞进气口12和出气口13。)。此时,气泵51输出的气体通过第二进气管路53以及进气口12直接进入至洗涤桶1内、波轮2下方的密闭腔室中(或者部分气体从出气口13溢出后,沿出气口13-第一出气管路55-第二出气管路56的流动路径再次回到密闭腔室中),使得密闭腔室内的气体持续增多,以将波轮2不断向上顶升、抬升波轮2上方的液体的液面高度,从而将波轮2上方的液体通过洗涤桶1上部的排水口14排出,直至波轮2被顶升至接近排水口14的位置,本体21和排水口14近似齐平,此时,波轮2上方的液体基本被全部排出,排水过程结束。

当然,虽然上述排水过程包括两种不同输气路径,但这并不是限定的。例如,密闭腔室和气泵51之间还可以直接连通输气管路,使得气泵51能够将气体直接输入密闭腔室中,无需在开始输气时使气体通过气体通道输入密闭腔室。也就是说,上述输气的路径可以根据实际的设计需求具体设定,只要不影响气体正常进入密闭腔室中即可。

由于脱水过程以及波轮2的下降过程与前文所述基本相同,所以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洗衣机包括洗涤桶1、以转动方式设置于洗涤桶1内的波轮2、和设置于洗涤桶1顶部的门体31以及设置于门体31下方的脱水压板,其中,洗涤桶1的上部设置有排水口14,排水口14设置于洗涤桶1的桶壁上且位于脱水压板31和波轮2之间,波轮2能够以上升的方式使波轮2上方的液体被压入排水口14以将液体排出,并且波轮2还能够以上升的方式将衣物托起并与脱水压板31共同挤压衣物,以便脱出衣物中的液体。通过上述设置,使得与排水口14相连的排水管路能够直接设置于洗涤设备的上部,极大程度地节省了洗涤设备底部的布置空间。另外,上述按压衣物的脱水方式能够避免衣物在脱水后出现较大变形,并且避免了衣物上的装饰物因与桶壁碰撞、摩擦而掉落。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