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3955发布日期:2019-10-14 20:11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晾衣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衣物干燥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晾衣机。



背景技术:

衣物的晾晒很大程度上受到天气情况的限制,特别是在寒冷潮湿的季节,例如中国南方地区的梅雨季节,衣物不容易干,干燥耗时长,而且容易发生霉变或滋生细菌。

相关技术中,采用包括加热元件的晾衣机加快衣物的晾晒,该晾衣机利用加热元件加热空气,再将加热后的空气输送到晾衣区域以加快衣物的干燥。然而,现有的晾衣机在潮湿的环境下,加热后的空气湿度仍然较大,导致衣物干燥耗时仍然长。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晾衣机,该晾衣机可以降低输送到衣物的空气的湿度以及降低衣物晾晒区域的空气湿度,从而减少了衣物干燥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晾衣机包括除湿器,所述除湿器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除湿器用于对从所述第一进口进入该除湿器内的空气进行除湿并将除湿后的空气从所述第一出口排出;管路,所述管路具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二进口连通;第一加热元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设于所述管路,用于加热所述管路内的空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晾衣机,通过除湿器可以降低输送到衣物的空气的湿度以及降低衣物晾晒区域的空气湿度,通过加热元件可以提高输送到衣物的空气温度,减少了衣物干燥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除湿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一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输送件,所述输送件安装在所述本体内,用于将所述第一腔室内的吸水溶液输送到所述第二腔室内;扇叶,所述扇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腔室内,能够将空气从所述第一进口抽吸到所述第二腔室内、将所述第二腔室内的吸水溶液雾化以吸收所述第二腔室内的空气中的水分以及将脱水后的空气从所述第一出口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本体内,且所述输送件内具有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的横截面面积沿从所述第一腔室朝向所述第二腔室的方向逐渐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除湿器还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腔室内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筒体和从所述筒体的顶端外周缘沿所述筒体的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所述输送件设于所述筒体的底端,所述扇叶设在所述凸缘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除湿器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扇叶为多个,多个所述扇叶绕所述筒体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第一进口对应所述扇叶的内端与所述筒体的中心之间的区域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用于加热所述吸水溶液的第二加热元件,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之间设有连通口,所述扇叶能够将所述第二腔室内的吸水溶液雾化以及将空气从所述第一进口抽吸到所述第二腔室内以吸收所述第二腔室内的雾化后的所述吸水溶液的水分,脱水后的所述吸水溶液通过所述连通口回流至所述第一腔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晾衣机还包括用于支撑晾晒的衣物的晾衣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路内邻近所述第一出口设有用于阻止液滴排出所述除湿器的液滴捕捉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晾衣机还包括与所述管路的第二出口连通的气体分配元件,所述气体分配元件上设有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第三出口。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晾衣机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晾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晾衣机的转动组件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晾衣机的转动组件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

除湿器100,第一进口101,第一出口102,本体1,第一腔室11,第二腔室12,连通口13,转动件14,输送件2,扇叶3,输送通道4,连接件5,筒体51,凸缘52,连接板53,电机6,第二加热元件7,管路200,第二进口201,第二出口202,第一加热元件300,液滴捕捉器400,气体分配元件500,第三出口501,晾衣架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晾衣机包括除湿器100、管路200和第一加热元件300,除湿器100具有第一进口101和第一出口102,衣物的晾晒区域(例如阳台)的空气从第一进口101进入除湿器100内,除湿器100内的空气经除湿器100进行除湿,除湿后的空气从第一出口102排出,即除湿器100能够将晾晒区域的空气除湿并排出干燥的空气。

管路200具有第二进口201和第二出口202,第二进口201与第一出口102相连通,第二出口202用于向晾晒的衣物输送干燥的空气,第一加热元件300设于管路200,用于加热管路200内的空气。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除湿器100排出的干燥的空气经管路200的第二进口201进入管路200内,管路200内的空气经第一加热元件300加热,提高空气的温度,从而形成干燥的热空气,干燥的热空气再经管路200的第二出口202输送到晾晒区域,以加快晾晒区域的衣物的干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晾衣机,通过除湿器既可以降低输送到衣物的空气的湿度,也可以降低衣物晾晒区域的空气湿度,通过加热元件可以提高输送到衣物的空气的温度,减少了衣物干燥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除湿器100包括本体1、输送件2和扇叶3。

本体1内具有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第一进口101和第一出口102分别与第二腔室12连通。其中,第一腔室11内盛装有吸水溶液,该吸水溶液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降低空气的湿度。为了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该吸水溶液可以为高浓度的盐溶液,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采用锂盐溶液,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吸水溶液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具体选择。

输送件2安装在本体1内,输送件2可以将第一腔室11内的吸水溶液输送到第二腔室12内。

扇叶3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腔室12内,扇叶3在第二腔室12内转动,可将外部的空气从第一进口101抽吸到第二腔室12内,并将通过输送件2从第一腔室11输送到第二腔室12内的吸水溶液打碎雾化,在除湿过程中,雾化后的吸水溶液吸收第二腔室12内的空气中的水分,以及将脱水后的空气从第一出口102排出第二腔室12。

换言之,如图1、2所示,第一腔室11位于本体1内的下部,第二腔室12位于本体1内的上部,扇叶3设于第二腔室12内,输送件2位于本体1内的中间位置并连通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除湿器100除湿工作时,扇叶3转动,可将通过输送件2从第一腔室11输送到第二腔室12内的吸水溶液打碎雾化,同时,外部的空气从第一进口101抽吸到第二腔室12内,打碎雾化的吸水溶液吸收第二腔室12内空气的水分进行除湿,脱水除湿后的干燥空气经第一出口102排出第二腔室12。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腔室11与第二腔室12之间具有连通口13,通过该连通口13,第二腔室12内吸水后的吸水溶液可回流到第一腔室1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送件2可转动地安装在本体1内,且输送件2内具有输送通道4,该输送通道4的一端与第一腔室11连通,输送通道4的另一端与第二腔室12连通,输送通道4的横截面面积沿从第一腔室11朝向第二腔室12的方向逐渐增大。其中,输送通道4的横截面定义为垂直于输送通道4的轴向截面。如图1所示,输送通道4的径向尺寸从下到上逐渐增大,可以理解的是,输送件2转动时,第一腔室11内的吸水溶液存在离心力,吸水溶液从输送通道4的下端进入输送通道4内且沿输送通道4的倾斜的内壁面从下向上进入第二腔室12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4所示,除湿器100还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腔室12内的连接件5,连接件5包括筒体51和凸缘52,该凸缘52从筒体51的顶端外周缘沿筒体51的径向向外延伸,输送件2设于筒体51的底端,扇叶3设在凸缘52上。可以理解的是,连接件5在第二腔室12内可转动,带动输送件2和扇叶3转动,吸水溶液通过输送通道4从第一腔室11输送到筒体51内,并进入到凸缘52上,经扇叶3打碎雾化以吸收第二腔室12内的空气中的水分。更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输送件2和连接件5为一体形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除湿器还包括电机6,电机6安装在第二腔室12内,连接件5与电机6的输出轴相连。通过电机6驱动连接件5转动,从而带动扇叶3和输送件2转动。具体地,如图1、3所示,连接件5还包括连接板53,连接板53设于所述筒体51的顶端且连接板53与筒体51之间具有间隙,以便沿输送通道4提升上来的吸水溶液经间隙到达扇叶3所在位置。电机6的输出轴与连接板53相连,与驱动连接件5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件5、输送件2和扇叶3组成了第二腔室12内的转动件14。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扇叶3为多个,多个扇叶3绕筒体51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第一进口101对应扇叶3的内端与筒体51的中心之间的区域设置。可以理解的是,扇叶3的内端为扇叶3的沿筒体51的径向向内的一端。换言之,如图1所示,电机6的输出轴与连接件5同轴设置,多个扇叶3绕连接件5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为便于外部的空气抽吸到第二腔室12内,第一进口101设置在扇叶3的沿筒体51的径向向内的一端与筒体51的中心之间的区域相对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一腔室11内设有第二加热元件7,通过第二加热元件可以加热吸水溶液,可以理解的是,除湿过程中,第一腔室11内的吸水溶液浓度降低,降低到预定浓度时,吸水溶液就不具备吸收空气中水分的能力,因此,需要定时提高第一腔室的吸水溶液浓度,即实现吸水溶液的再生过程。再生吸水溶液时,通过第二加热元件7将第一腔室11内的吸水溶液加热,加热后的吸水溶液通过输送件2输送到第二腔室12内,并经扇叶3打碎雾化,同时外部的空气经第一进口101抽吸到第二腔室12内,第二腔室12内的空气吸收热的雾化的吸水溶液中的水分,即雾化后的吸水溶液脱水,吸水溶液的浓度提高,浓度提高后的吸水溶液通过连通口13回流到第一腔室11内,从而提高第一腔室11内的吸水溶液的浓度,实现吸水溶液的再生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晾衣机还包括晾衣架600,该晾衣架600置于晾晒区域,用于支撑晾晒的衣物。进一步地,管路200的第二出口201与晾衣架600相对设置,以将管路200排出的干燥的热空气输送到晾衣架600上的衣物上,以加快衣物的干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管路200内邻近第一出口102设有液滴捕捉器400,通过在管路200内的邻近第一出口102的位置设置液滴捕捉器400,可以阻止液滴排出除湿器100而进入管路200内,以进一步保证输送出去的空气为干燥的空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晾衣机还包括气体分配元件500,该气体分配元件500的一端与管路200的第二出口201连通,气体分配元件500的另一端设有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第三出口501,通过多个第三出口501可以向晾晒的衣物均匀送干燥的热空气,以进一步降低衣物干燥的时间。可以理解的是,该气体分配元件500的第三出口501与晾衣架600相对,以将管路200排出的干燥的热空气通过第三出口501输送到晾衣架600上的衣物上,加快衣物的干燥。

下面参考附图1-4描述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晾衣机。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晾衣机包括除湿器100、管路200、第一加热元件300、液滴捕捉器400、气体分配元件500和用于支撑晾晒的衣物的晾衣架600。

除湿器100包括本体1、输送件2、扇叶3、连接件5、电机6和第二加热元件7。

本体1内具有位于下部的第一腔室11和位于上部的第二腔室12,本体1的顶部具有分别与第二腔室12连通的第一进口101和第一出口102。第一腔室11内设有用于加热吸水溶液的第二加热元件7。

第二腔室12内的顶部设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轴连接连接件5,用于驱动连接件5转动。

连接件5包括筒体51和从筒体51的顶端外周缘沿筒体51的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52。筒体51的底端设有输送件2,输送件2内具有输送通道4,输送通道4的下端与第一腔室11连通,输送通道4的上端与第二腔室12连通,;凸缘52上设有多个围绕筒体51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的扇叶3,多个扇叶3与电机6之间围成环形区域,本体1顶部的第一进口101设置在于该环形区域相正对的位置。

第一腔室11与第二腔室12之间具有连通口13,通过该连通口13,第二腔室12内吸水后的吸水溶液可回流到第一腔室11内。输送件2的上端穿过该连通口13伸入第二腔室12内,且输送件2与该连通口13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第二腔室12内吸水后变稀的吸水溶液通过该间隙回流到第一腔室11内。输送件2和连接件5一体形成。

管路200具有第二进口201和第二出口202,第二进口201与第一出口102相连通,第二出口202用于向晾晒的衣物送空气;管路200内邻近第一出口102的位置设有液滴捕捉器400,以阻止液滴排出除湿器100而进入管路200内,管路200内设有用于加热管路200内的空气的第一加热元件300,以使第二出口202排出的空气为干燥的热空气。

气体分配元件500的一端与管路200的第二出口201连通,气体分配元件500的另一端设有多个均匀间隔设置的第三出口501,第三出口501与晾衣架600相对,以通过多个第三出口501向晾衣架600上的衣物上均匀输送干燥的热空气,以进一步降低衣物干燥的时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