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连续蒸呢机的布料传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40750发布日期:2021-07-27 13:51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连续蒸呢机的布料传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呢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连续蒸呢机的布料传输结构。



背景技术:

蒸呢是一种毛织物染整加工的工序。通过汽蒸,使毛织物形态稳定、不易变形,并且使手感丰厚、蓬松,外观光泽柔和的一种整理过程。化纤仿毛型织物也需要经过蒸呢工艺提高仿毛效果。开口式:一种间歇式常压蒸呢方式。汽蒸前,将毛织物和棉质衬布一起平整地卷绕在多孔的蒸呢滚筒上,外面包以衬布,滚筒内通入蒸汽使之透过毛织物。经过一定工艺时间之后,停止蒸汽抽吸冷风冷却。然后将织物调头卷绕后重新蒸一次,以保证内外圈织物受蒸的一致性。罐式:一种间歇式高压蒸呢方式。将喷雾给湿的毛织物夹入衬布卷绕在蒸呢滚筒上,外圈包覆衬布后,装入一密闭式的压力罐中,然后将蒸汽由内向外、再由外向内反复交替通过毛织物。经高压蒸呢的织物,具有比较耐久的定型效果。连续式:毛织物连续不断地在环状衬毯和多个多孔大蒸呢滚筒之间通过,先经蒸汽作用,再经抽吸冷风冷却,在前进运动中完成蒸呢过程。这种蒸呢方式劳动强度小,连续化程度高,但是蒸呢效果稍逊与上面两种。现在的蒸呢机不能连续加热汽蒸,使得毛织物形态不稳定容易变形,而且手感不丰厚蓬松,外观光泽不柔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连续蒸呢机的布料传输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用于连续蒸呢机的布料传输结构,包括相连接的蒸呢箱以及冷却箱,所述蒸呢箱的一侧设有放料辊,所述蒸呢箱上具有与放料辊对应的第一进料口,所述蒸呢箱内设有第一导入辊,所述第一导入辊与第一进料口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导入辊远离第一进料口一侧的上方设有第一蒸呢辊,所述第一蒸呢辊远离第一导入辊的一侧设有第二蒸呢辊,所述第二蒸呢辊远离第一蒸呢辊一侧的下方设有第一导出辊,所述蒸呢箱上具有与第一导出辊对应的第一出料口,所述冷却箱上具有与第一出料口对应的第二进料口,所述冷却箱内设有与第二进料口对应的第二导入辊,所述第二导入辊远离第二进料口一侧的上方设有第二导出辊,所述冷却箱上具有与第二导出辊对应的第二出料口,所述冷却箱的外侧设有与第二出料口对应的第一导向辊,所述冷却箱上还具有第三进料口,所述第三进料口位于第二出料口的下方,所述冷却箱内设有与第三进料口对应的第三导入辊,所述第三导入辊远离第三进料口一侧的上方设有第三导出辊,所述冷却箱上具有与第三导出辊对应的第三出料口,所述蒸呢箱上具有与第三出料口对应的第四进料口,所述蒸呢箱内设有与第四进料口对应的第四导入辊,所述第四导入辊的下方设有第三蒸呢辊,所述蒸呢箱上具有第四出料口,所述第四出料口位于第四进料口的下方,所述第三蒸呢辊靠近第四出料口的一侧设有第四蒸呢辊,所述第四蒸呢辊远离第三蒸呢辊一侧的上方设有第四导出辊,所述第四导出辊与第四出料口对应,所述冷却箱上具有与第四出料口对应的第五进料口,所述冷却箱内设有与第五进料口对应的第五导入辊,所述第五导入辊远离第五进料口一侧的下方设有第五导出辊,所述冷却箱上具有与第五导出辊对应的第五出料口,所述冷却箱的外侧设有与第五出料口对应的收料辊,所述收料辊通过第一旋转电机驱动转动。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放料辊与第一进料口之间设有第一张力调节装置,所述第一导向辊与第三进料口之间设有第二张力调节装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张力调节装置与第二张力调节装置结构一致,所述第一张力调节装置与第二张力调节装置均位于机架上,所述第一张力调节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摆臂,所述第一摆臂的上端与机架铰接,所述第一摆臂的下端转动设有浮动张力调节辊,所述第一摆臂通过第一气缸驱动摆动,所述第一气缸的尾端与机架铰接,所述第一气缸的前端与第一摆臂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张力调节装置还设有第二导向辊以及第三导向辊,所述第二导向辊位于浮动张力调节辊靠近放料辊一侧的下方,所述第三导向辊位于浮动张力调节辊靠近放料辊一侧的上方,所述第三导向辊的上方设有第四导向辊,所述第四导向辊与第一进料口对应。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向辊与第二出料口之间设有用于牵动布料的辅助牵引装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辅助牵引装置安装于机架上,所述辅助牵引装置包括主动牵引辊,所述主动牵引辊通过第二旋转电机驱动转动,所述主动牵引辊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五导向辊以及第六导向辊,所述第五导向辊与第二出料口对应,所述主动牵引辊位于第五导向辊以及第六导向辊的下方,所述辅助牵引装置还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摆臂,所述第二摆臂的一端与机架铰接,所述第二摆臂的另一端转动设有助力压辊,所述助力压辊位于主动牵引辊的下方并与主动牵引辊压紧,所述第二摆臂通过第二气缸驱动摆动,所述第二气缸的尾端与机架铰接,所述第二气缸的前端与第二摆臂的中部铰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该传输机构能够连续多次加热汽蒸,让使毛织物形态更加稳定、不易变形,并且使手感丰厚、蓬松,外观光泽柔和,让毛织物更加精细,结构简单,方便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放料辊;2、第一导入辊;3、第一蒸呢辊;4、第二蒸呢辊;5、第一导出辊;6、第二导入辊;7、第二导出辊;8、第一导向辊;9、第三导入辊;10、第三导出辊;11、第四导入辊;12、第三蒸呢辊;13、第四蒸呢辊;14、第四导出辊;15、第五导入辊;16、第五导出辊;17、收料辊;18、第一张力调节装置;19、辅助牵引装置;20、第二张力调节装置;21、第一摆臂;22、浮动张力调节辊;23、第二导向辊;24、第三导向辊;25、第四导向辊;26、第一气缸;27、第二摆臂;28、助力压辊;29、主动牵引辊;30、第五导向辊;31、第六导向辊;32、第二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一种用于连续蒸呢机的布料传输结构,包括相连接的蒸呢箱以及冷却箱,所述所述蒸呢箱的一侧设有放料辊1,所述蒸呢箱上具有与放料辊1对应的第一进料口,所述蒸呢箱内设有第一导入辊2,所述第一导入辊2与第一进料口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导入辊2远离第一进料口一侧的上方设有第一蒸呢辊3,所述第一蒸呢辊3远离第一导入辊2的一侧设有第二蒸呢辊4,所述第二蒸呢辊4远离第一蒸呢辊3一侧的下方设有第一导出辊5,所述蒸呢箱上具有与第一导出辊5对应的第一出料口,所述冷却箱上具有与第一出料口对应的第二进料口,所述冷却箱内设有与第二进料口对应的第二导入辊6,所述第二导入辊6远离第二进料口一侧的上方设有第二导出辊7,所述冷却箱上具有与第二导出辊7对应的第二出料口,所述冷却箱的外侧设有与第二出料口对应的第一导向辊8,所述冷却箱上还具有第三进料口,所述第三进料口位于第二出料口的下方,所述冷却箱内设有与第三进料口对应的第三导入辊9,所述第三导入辊9远离第三进料口一侧的上方设有第三导出辊10,所述冷却箱上具有与第三导出辊10对应的第三出料口,所述蒸呢箱上具有与第三出料口对应的第四进料口,所述蒸呢箱内设有与第四进料口对应的第四导入辊11,所述第四导入辊11的下方设有第三蒸呢辊12,所述蒸呢箱上具有第四出料口,所述第四出料口位于第四进料口的下方,所述第三蒸呢辊12靠近第四出料口的一侧设有第四蒸呢辊13,所述第四蒸呢辊13远离第三蒸呢辊12一侧的上方设有第四导出辊14,所述第四导出辊14与第四出料口对应,所述冷却箱上具有与第四出料口对应的第五进料口,所述冷却箱内设有与第五进料口对应的第五导入辊15,所述第五导入辊15远离第五进料口一侧的下方设有第五导出辊16,所述冷却箱上具有与第五导出辊16对应的第五出料口,所述冷却箱的外侧设有与第五出料口对应的收料辊17,所述收料辊17通过第一旋转电机驱动转动。

毛织物由放料辊1释放后,经过第一进料口进入蒸呢箱,从第一导入辊2的下方绕过至第一蒸呢辊3,并从第一蒸呢辊3以及第二蒸呢辊4的上方绕过至第一导出辊5,由第一导出辊5的下方绕过至第一出料口输出蒸呢箱,并从第二入料口进入冷却箱,从第二导入辊6的下方绕至第二导出辊7的上方后,从第二出料口输出冷却箱,绕过第一导向辊8改变方向后,从第三入料口再次进入冷却箱,从第三导入辊9的下方绕至第三导出辊10的上方后,从第三出料口输出冷却箱,从与第三出料口相连的第四入料口进入蒸呢箱,从第四导入辊11的上方绕过第四导入辊11后从第三蒸呢辊12以及第四蒸呢辊13的下方通过,接着从第四导出辊14的上方通过并从第四出料口输出蒸呢箱,通过与第四出料口连接的第五入料口进入冷却箱,并从第五导入辊15的上方绕至第六导出辊的下方后,从第五出料口输出冷却箱,并有收料辊17收卷。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放料辊1与第一进料口之间设有第一张力调节装置18,所述第一导向辊8与第三进料口之间设有第二张力调节装置20。毛织物在传送过程中,张力过小,毛织物毛织物两侧会朝向中部移动,形成褶皱,影响蒸呢的质量,通过第一张力调节装置18以及第二张力调节装置20控制张力使得毛织物在传输过程中保持平整。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张力调节装置18与第二张力调节装置20结构一致,所述第一张力调节装置18与第二张力调节装置20均位于机架上,所述第一张力调节装置18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摆臂21,所述第一摆臂21的上端与机架铰接,所述第一摆臂21的下端转动设有浮动张力调节辊22,所述第一摆臂21通过第一气缸26驱动摆动,所述第一气缸26的尾端与机架铰接,所述第一气缸26的前端与第一摆臂21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张力调节装置18还设有第二导向辊23以及第三导向辊24,所述第二导向辊23位于浮动张力调节辊22靠近放料辊1一侧的下方,所述第三导向辊24位于浮动张力调节辊22靠近放料辊1一侧的上方,所述第三导向辊24的上方设有第四导向辊25,所述第四导向辊25与第一进料口对应。

毛织物呈“s”形依次绕过第二导向辊23、浮动张力调节辊22以及第三导向辊24,接着从第四导向辊25的上方通过,通过第一气缸26驱动第一摆臂21摆动,调节浮动张力调节辊22的位置用以调节毛织物的张力。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向辊8与第二出料口之间设有用于牵动布料的辅助牵引装置19。收料辊17通过第一旋转电机主动转动,牵动毛织物的传输移动,但毛织物的传输路径弯曲复杂,增大了摩擦力,需要第一旋转电机输出较大的功率,通过增加辅助牵引装置19,辅助第一旋转电机牵动毛织物的移动。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辅助牵引装置19安装于机架上,所述辅助牵引装置19包括主动牵引辊29,所述主动牵引辊29通过第二旋转电机驱动转动,所述主动牵引辊29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五导向辊30以及第六导向辊31,所述第五导向辊30与第二出料口对应,所述主动牵引辊29位于第五导向辊30以及第六导向辊31的下方,所述辅助牵引装置19还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摆臂27,所述第二摆臂27的一端与机架铰接,所述第二摆臂27的另一端转动设有助力压辊28,所述助力压辊28位于主动牵引辊29的下方并与主动牵引辊29压紧,所述第二摆臂27通过第二气缸32驱动摆动,所述第二气缸32的尾端与机架铰接,所述第二气缸32的前端与第二摆臂27的中部铰接。

毛织物从第五导向辊30的上方绕过至主动牵引辊29的下方,绕过主动牵引辊29后从第六导向辊31的上方通过,通过第二气缸32驱动第二摆臂27摆动,驱动助力压辊28将毛织物压紧在主动牵引辊29上,主动牵引辊29通过第二旋转电机驱动转动,带动毛织物传输。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