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扭绳机中的变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75192发布日期:2022-08-09 21:37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扭绳机中的变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扭绳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扭绳机,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扭绳机中的变速装置。


背景技术:

2.扭绳机可以将两股以上的纱线相互扭合在一起形成扭绳。根据cn202020631237.0公开的一种多股扭绳机,该多股扭绳机包括底板,在底板上设置有立柱,立柱的轴线垂直底板,在立柱外套设有外转筒,立柱的上下端分别伸出外转筒之外,所述外转筒的上端设置有随外转筒同步转动的大转盘,所述外转筒由第一传动机构驱动在立柱上转动,第一传动机构由动力源驱动动作。当扭绳机在使用过程中,其内部的传动机构仅仅只通过第一电机来驱动,使扭绳机在工作的过程中无法很好的调节转盘的转速,使得所产出扭绳的稳定性不高,为了解决该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扭绳机中的变速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调节转盘转速且提高扭绳稳定性的应用于扭绳机中的变速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应用于扭绳机中的变速装置,该扭绳机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驱动电机,所述的底座上还设置有被驱动电机所驱动的转盘机构,所述的转盘机构通过立柱设置于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机构由大转盘、小转盘、驱动轴和传动组件组成,所述的小转盘通过转轴连接于大转盘上,所述的小转盘上设置有用于进行加工的锭杆,所述的传动组件设置于大转盘的腔室内,所述的底座上还固定安装有驱动驱动轴进行工作的动力装置,所述大转盘由驱动电机所驱动在立柱上进行转动,所述的驱动轴穿设于大转盘的腔室内且与传动组件相连,并被动力装置所调节。
5.在上述的一种应用于扭绳机中的变速装置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立柱上端的大同步带轮及转动设置在转轴上的小同步带轮组,每组小同步带轮组包括上下设置在同一转轴上的上同步带轮与下同步带轮,每组小同步带轮的上同步带轮通过上同步带传动连接,其中一组的小同步带轮组的下同步带轮通过下同步带与大同步带轮传动连接,所述上同步带轮、下同步带轮为一体式结构或固定连接的分体式结构,且所述小同步带轮组与小转盘固定连接。
6.在上述的一种应用于扭绳机中的变速装置中,所述的驱动轴与大同步带轮相连,所述的立柱上且相对于动力装置的位置处开设有开槽,所述驱动轴上且位于开槽的位置处安装有用于与动力装置相连接的连接带轮。
7.在上述的一种应用于扭绳机中的变速装置中,所述大转盘和驱动轴设置有轴承。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应用于扭绳机中的变速装置内具有设置在底座上的动力装置以及设置在立柱内的驱动轴,驱动轴与动力装置相连接并且被动力装置所控制,在扭绳机
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对动力装置进行调节,即可对大转盘内大同步带轮的转速进行调节,从而调节扭绳的松紧度,提高了扭绳整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1.图3是本实用新型大转盘内的部分结构意图。
1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立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3.图中,1、底座;2、驱动电机;3、转盘机构;4、大转盘;5、小转盘;6、驱动轴;7、立柱;8、传动组件;9、转轴;10、锭杆;11、动力装置;12、大同步带轮;13、上同步带轮;14、下同步带轮;15、上同步带;16、下同步带;17、开槽;18、连接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14.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15.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应用于扭绳机中的变速装置,该扭绳机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驱动电机2,底座1上还设置有被驱动电机2所驱动的转盘机构3,转盘机构3通过立柱7设置于底座1上,转盘机构3由大转盘4、小转盘5、驱动轴6和传动组件8组成,小转盘5通过转轴9连接于大转盘4上,小转盘5上设置有用于进行加工的锭杆10,传动组件8设置于大转盘4的腔室内,底座1上还固定安装有驱动驱动轴6进行工作的动力装置11,大转盘4由驱动电机2所驱动在立柱7上进行转动,驱动轴6穿设于大转盘4的腔室内且与传动组件8相连,并被动力装置11所调节。
16.在本实用新型中,大转盘4进行转动时,小转盘5随大转盘4公转,并发生自转,大转盘4的转动方向与小转盘5的转动方向为反向,通过各个小转盘5的自转实现对锭杆10上的线拧成一股的线扭成绳子。
17.进一步细说,传动组件8包括设置在立柱7上端的大同步带轮12以及转动设置在转轴9上的小同步带轮组,每组小同步带轮组包括上下设置在同一转轴9上的上同步带轮13与下同步带轮14,每组小同步带轮的上同步带轮13通过上同步带15传动连接,其中一组的小同步带轮组的下同步带轮14通过下同步带16与大同步带轮12传动连接,所述上同步带轮13、下同步带轮14为一体式结构或固定连接的分体式结构,且所述小同步带轮组与小转盘5固定连接。
18.在本实用新型中,当动力装置11发生改变,与动力装置11相连的驱动轴6的转速即会发生转动,由于大转盘4与驱动轴6相互连接,那么大转盘4的转动速率就会发生调整,因此小转盘5的转动速率会随着动力装置11所发生的改变而改变。
19.进一步细说,驱动轴6与大转盘4相连,驱动轴6与大转盘4之间设置有轴承,轴承的存在支撑驱动轴6的转动,并且驱动轴6的转动会干涉小转盘5的转动,所述的立柱7上且相对于动力装置11的位置处开设有开槽17,所述驱动轴6上且位于开槽17的位置处安装有用于与动力装置11相连接的连接带轮18。
20.进一步细说,该动力装置11可为减速电机。
21.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22.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底座1、驱动电机2、转盘机构3、大转盘4、小转盘5、驱动轴6、立柱7、传动组件8、转轴9、锭杆10、动力装置11、大同步带轮12、上同步带轮13、下同步带轮14、上同步带15、下同步带16、开槽17、连接带轮1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扭绳机中的变速装置,该扭绳机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驱动电机(2),所述的底座(1)上还设置有被驱动机构所驱动的转盘机构(3),所述的转盘机构(3)通过立柱(7)设置于底座(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盘机构(3)由大转盘(4)、小转盘(5)、驱动轴(6)和传动组件(8)组成,所述的小转盘(5)通过转轴(9)连接于大转盘(4)上,所述的小转盘(5)上设置有用于进行加工的锭杆(10),所述的传动组件(8)设置于大转盘(4)的腔室内,所述的底座(1)上还固定安装有驱动驱动轴(6)进行工作的动力装置(11),所述大转盘(4)由驱动电机(2)所驱动在立柱(7)上进行转动,所述的驱动轴(6)穿设于大转盘(4)的腔室内且与传动组件(8)相连,并被动力装置(11)所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扭绳机中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8)包括设置在立柱(7)上端的大同步带轮(12)及转动设置在转轴(9)上的小同步带轮组,每组小同步带轮组包括上下设置在同一转轴(9)上的上同步带轮(13)与下同步带轮(14),每组小同步带轮的上同步带轮(13)通过上同步带(15)传动连接,其中一组的小同步带轮组的下同步带轮(14)通过下同步带(16)与大同步带轮(12)传动连接,所述上同步带轮(13)、上同步带轮(13)为一体式结构或固定连接的分体式结构,且所述小同步带轮组与小转盘(5)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扭绳机中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轴(6)与大同步带轮(12)相连,所述的立柱(7)上且相对于动力装置(11)的位置处开设有开槽(17),所述驱动轴(6)上且位于开槽(17)的位置处安装有用于与动力装置(11)相连接的连接带轮(1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扭绳机中的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转盘(4)和驱动轴(6)设置有轴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扭绳机中的变速装置,属于扭绳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扭绳机在工作的过程中无法很好的调节转盘的转速,使得所产出扭绳的稳定性不高的问题。本应用于扭绳机中的变速装置,该扭绳机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驱动电机,所述的底座上还设置有被驱动电机所驱动的转盘机构,所述的转盘机构通过立柱设置于底座上,转盘机构由大转盘、小转盘、驱动轴和传动组件组成,小转盘通过转轴连接于大转盘上,所述的小转盘上设置有用于进行加工的锭杆,传动组件设置于大转盘的腔室内,底座上还固定安装有驱动驱动轴进行工作的动力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调节转盘转速且提高扭绳稳定性的优点。高扭绳稳定性的优点。高扭绳稳定性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朱玮杰 钟琴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岭市新中禾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7
技术公布日:2022/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