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料轧车用轧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85192发布日期:2022-09-03 01:22阅读:67来源:国知局
布料轧车用轧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布料轧车用轧辊。


背景技术:

2.传统的织物布料在进行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到轧车对布料进行轧布,以便于布料进行后整理处理,而传统的轧车所使用的轧辊通常为平直辊,使得轧辊在轧压布料时贴合度不足,进一步的造成布料轧压效果不佳,因此仍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到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布料轧车用轧辊,包括固定架、第一被动轧辊、第二被动轧辊和主动轧辊,所述第一被动轧辊、第二被动轧辊和主动轧辊均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主动轧辊设置在第一被动轧辊和第二被动轧辊之间,所述第一被动轧辊和第二被动轧辊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被动轧辊的外表面设置成凹弧形结构,所述第一被动轧辊设置成空心辊,所述第一被动轧辊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透水孔,所述主动轧辊的外表面设置成凸弧形结构,所述主动轧辊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条橡胶条,所述主动轧辊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固定架上,所述第二被动轧辊的左、右两端位置处均设置有伸缩油缸,所述伸缩油缸安装在固定架上。
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使主动轧辊与被动轧辊之间更加贴合,从而提高布料的轧压效果。
附图说明
5.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动轧辊侧视结构示意图;
8.图中:1、固定架;2、第一被动轧辊;3、透水孔;4、电机;5、主动轧辊;6、第二被动轧辊;7、伸缩油缸;8、橡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9.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10.本说明书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11.如图1、2所示的一种布料轧车用轧辊,包括固定架1、第一被动轧辊2、第二被动轧辊6和主动轧辊5,所述第一被动轧辊2、第二被动轧辊6和主动轧辊5均设置在固定架1上,所述主动轧辊5设置在第一被动轧辊2和第二被动轧辊6之间,所述第一被动轧辊2和第二被动轧辊6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被动轧辊2的外表面设置成凹弧形结构,所述第一被动轧辊2设
置成空心辊,所述第一被动轧辊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透水孔3,所述主动轧辊5的外表面设置成凸弧形结构,所述主动轧辊5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条橡胶条8,所述主动轧辊5的一侧设置有电机4,所述电机4安装在固定架1上,所述第二被动轧辊6的左、右两端位置处均设置有伸缩油缸7,所述伸缩油缸7安装在固定架1上。
12.在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一被动轧辊2和第二被动轧辊6的外表面设置成凹弧形结构以及主动轧辊5的外表面设置成凸弧形结构,能够使第一被动轧辊2、第二被动轧辊6和主动轧辊5在轧压布料时更加贴合,从而更好的实现对布料的轧压;所述透水孔3的设置能够在布料轧压时将轧压处的水分快速排出;所述橡胶条8的设置能够使主动轧辊5与第一被动轧辊2和第二被动轧辊6接触更加紧密,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布料的轧压效果。
13.所述伸缩油缸7的设置能够便于顶撑第二被动轧辊6,从而调节第二被动轧辊6与主动轧辊5之间的间隙距离,从而便于轧压不同厚度的布料,提高了轧辊的使用灵活性。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使主动轧辊与被动轧辊之间更加贴合,从而提高布料的轧压效果。
15.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布料轧车用轧辊,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第一被动轧辊(2)、第二被动轧辊(6)和主动轧辊(5),所述第一被动轧辊(2)、第二被动轧辊(6)和主动轧辊(5)均设置在固定架(1)上,所述主动轧辊(5)设置在第一被动轧辊(2)和第二被动轧辊(6)之间,所述第一被动轧辊(2)和第二被动轧辊(6)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被动轧辊(2)的外表面设置成凹弧形结构,所述第一被动轧辊(2)设置成空心辊,所述第一被动轧辊(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透水孔(3),所述主动轧辊(5)的外表面设置成凸弧形结构,所述主动轧辊(5)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条橡胶条(8),所述主动轧辊(5)的一侧设置有电机(4),所述电机(4)安装在固定架(1)上,所述第二被动轧辊(6)的左、右两端位置处均设置有伸缩油缸(7),所述伸缩油缸(7)安装在固定架(1)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布料轧车用轧辊,包括固定架、第一被动轧辊、第二被动轧辊和主动轧辊,所述第一被动轧辊、第二被动轧辊和主动轧辊均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主动轧辊设置在第一被动轧辊和第二被动轧辊之间;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使主动轧辊与被动轧辊之间更加贴合,从而提高布料的轧压效果。从而提高布料的轧压效果。从而提高布料的轧压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吴浩 徐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阴市联达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07
技术公布日:2022/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