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套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683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针织套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织的套子,特别地但并不是唯独地涉及用于座位的三维针织套子,尤其是用于汽车座位上的套子。
关于车座套子的一个问题是在套到座位坐垫和靠垫上之后,套子在使用中会相对于相应的坐垫或靠垫移动位置。这当座位使用者经常坐下、站起,和绕着相应的座位来回移动使坐垫套遭受经常的平移载荷的情况下尤其其如此。
克服这一问题的一个现有技术方法是铺一条带圈的Velcro(注册商标)条带在套子的内表面上以便接合到模制成或粘接在垫子芯上的带钩的Velcro(注册商标)条带上,最好是在垫子芯的凹入区域。在针织坐垫套的情况中,Velcro带圈条带可以例如缝在整体地编织在套子内表面上的一块织物翼片或管状部分上。一种整体地编织织物的管状部分的方法登载在英国专利申请GB-A-2223034上。另一种用来固定坐垫套,特别是针织套,的方法登载在英国专利申请GB-A-2253219中,该申请描述了一种坐垫套,其中一根管子形成在一个双面平针织物套子的体内,而一根杆穿过该管使套子可以被拉入到坐垫的结构芯体内。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针织套子接合到一个由套子包裹的支承体上的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织物软垫结构包括一个芯体,其外表面由一个针织织物套子所覆盖,芯体的外表面上具有至少一条连接在其上的任何钩/圈扣紧器的钩件条带,钩件的钩与整体地形成在织物套子上的针织圈相啮合。
如果针织套子包括在欧洲专利EP-A-627516中公开的类型的绳绒线,那么套子依附在一个钩件上就可能特别困难,在套子是一种包括一个前层和一个后层双面针织物型结构的情况下,那么最好是套子具有一个横向延伸的单面针织物管状部分整体地与所述后层编织在一起,钩子与单面针织物管状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编织针脚相啮合。
这使得套子可以通过在横向上延伸来被紧固在芯体上。
最好是单面针织物管被纵向裂开暴露出单面针织织物的技术后面以便与钩件相啮合。单面针织物管可以纵向被切开,或者单面针织物部分的儿个横列可以由一条脆的或可溶解的纱线形成。
另一个方法是,单面针织物管部分的至少几个横列数可以包括一个高度膨化/变形纱的数个针脚。
在又一种方法中,管状部分包括单面针织物结构的至少数个横列数,其中针织圈中的至少一些要比双面针织物结构的针织圈粗糙。较粗糙的圈可能包括在编织时形成的短而松的暗缝针迹或者可能是错织半针距或四分之一针矩针迹。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后层包括一个梯格横档提花结构的纵向延伸部分,最好是前层是由一根绳绒线形成的。
这使得套子能够通过在纵向上延伸而被紧固在芯体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将针织物套子紧固到一个芯体上的方法,其中一个钩/圈扣紧器的钩件的一个条带被连接到芯体的外表面上,而织物内表面上的针织圈与钩件的钩相啮合。
当织物套子具有一个双面针织物结构时,最好是一个单面针织物部分在横向上与双面针织物套子的后层编织成一个整体而钩则啮合在形成在单面针织物部分上的针脚上。
单面针织物部分可以是一个管状部分,该管状部分被分裂开使管状部分的若干部分向后卷使十字针脚露出来以便与钩啮合。
最好是单面针织物部分是至少部分地由一根高度膨化/变形纱编结成的。
另一种方法是单面针织物部分至少包括多个具有对齐部分的横列数,在这些对齐部分中多个以所需要间距隔开的针脚形成为短而松的暗缝针脚,或者是在编织过程中就脱圈了。
为了要提供一个纵向延伸的圈部位以便与钩相啮合,双面针织物的后层被织成一个梯格横档提花织物,其横向宽度直至15纵行数。
最好是,编织的方法是这样的,在松驰状态时每厘米织物具有4至6个纵行数。在实际中这意味着编织工作最好在一个具有从10至14针距范围内的机器(即具有每厘米3.94至5.51针的机器)上进行,而一个12针距的机器对于用本发明方法编织物比较合适。
实施本发明方法所用的特别合适的纱线是喷气变形的长丝纱,最好是在松驰状态下具有600至1000分特,最好是680-780分特支数的聚酯纱线。用于本发明方法的不同纱线可以是不同材料和/或不同支数的。在另一方面,这两种纱线可以是同一材料和相同支数的,但具有不同的颜色以便在织物上产生一种彩色图案。使用这种聚酯纱线在一个12机号的机器上通过本发明的方法织出织物,最好能对所述弯纱三角装置的定位予以调整从而在成品织物处于松驰状态时,每厘米织物具有至少8个横列或横行数。每厘米可以提供高达16个横列数,最好是每厘米9至15或9.5至12或10至11横列数。每厘米可以有4.5至6.4纵行数,最好是4.7至6.3或5至6或5.5至5.7或5.6纵行数/厘米。
在绳绒线的情况中,合适的纱线细度在1500-2500分特范围内,最好是1750-2250分特。
软垫子织物套子在立即可使用的松驰状态下的重量超过500g/m2,最好是500至900g/m2。这是与重量为300-350g/m2的传统的针织制品作比较。
本发明将通过举例和参照附图予以描述,附图中

图1是一个座垫的等距视图;图2是针织双面针织物座套的一部分,示出一个单面针织物管状部分在横向上的成形;图3是针织双面针织物座套的一部分,示出一个在纵向上延伸的梯格横档区;图4是图1中座垫的截面图,显示出使用Velcro钩件条带通过在套子背面的连接部位将套子紧固到芯体上;图5是一个编织图说明一个在纵向上延伸的梯格横挡提花连接部位的形成;图6和6a是用于提供一个在横向上延伸的连接部位的第一方法的示意图和编织图;图7和7a是用于提供一个在横向上延伸的连接部位的第二方法的示意图和编织图;图7b是用于与图7b相似的一个改良型连接部位的编织图,而图8和8a用于提供一个在横向上延伸的连接部位的第三方法的示意图和编织图。
为了充分了解本发明,需要提到一种平板V型针织机。关于这种针织机的细节可参看由Edouard Dubied at Cie SA 1967年在瑞士Chatel附近出版的“Dubied”氏针织手册。平板V型针织机是很有名的,许多这种针织机已由计算机控制。最近已有人提出在这种平板V型针织机上制造软垫织物而且已经做出建议-参看例如GB-A-2223034以编织出适用于车辆中的软垫织物。
由本发明方法编织织物套子使用了一种Dubied喷射式2F机。它带有12个定位针(12 gauge needles)。这种机器是这种型式的平板V型针织机,其上配置有压脚装置以帮助将编织物取下。这种机器可以与多个纱线供应源同时操作,每个供应源上都连有一个三角座。
三角座横向穿过针床在每个动程方向上将纱线按需要供应给各个针。
参看图1,图中显示一个以1标示的软座垫或厚垫子。该座垫是在一个通常是半刚性泡沫形式的芯体2上覆盖以一个织物套子,套子以标号3标示。芯体的形状可以有侧翼4,或其它所想要的座位形状。
这种座椅特别是用于车辆中,但是也能用于其它多种用途。
张紧在芯体2上的是一个织物套子5,它具有一个覆盖住座位的主体部分,连成整体的侧翼部分6,7和侧边部分如部分8。还有一个前面部分9而织物套子摺合在座垫的底部并实际上以习知的方式固定。座位上还可以有形成在其上的凹入处10以产生美观的效应。
这种座椅结构登载在上述的英国专利第2223034号上。在那件申请中描述的针织物软座套子是以一个单一操作织成的。本发明显示在图4中,其中的织物套子5张紧在芯体2上。为了帮助形成凹入处10和额外地或另选地防止织物套子5在芯体2上移位,套子的底面上连接有至少一条一种钩圈扣紧器的钩件30的条带。钩圈扣紧器在英国专利721338上有描述并以商标名称Velcro出售。
钩件上的钩子直接地粘合在针织物的纱线圈上。然而,在某些应用中,使钩件粘牢在针织的表面上如果不是不可能也将是困难的,例如,当针织的车座套子是由一种绳绒线制成的,如在欧洲专利EP-A-0627516中描述的那种。在这些例子中就必须在靠近芯体上的钩扣紧器处建立一个在套子5内表面上的连接部位。
根据凹入处或者套子5连接到芯体2上的合意连接线的方向,套子的内表面上可以形成一个横向延伸的连接部位(参看图2)或一个纵向延伸的连接部位(参看图3)。
如图3中所示,织物套子5具有一个纵向方向20和一个横向方向22。织物套子5是在一个V型针织机上纬编织成的并且在纵向方向20上形成有一个梯格横挡提花部位23以便形成钩件30(参看图4)可以粘接在其上的纱线圈。
图3中所示的织物套子根据图5中所示的缝纫图编织的。图5是一个以两个编织横列重复提花结构的6行针脚缝纫图,该结构在线A和线B之间有一个梯格横档部位23。
在图5的缝纫图中,每一标以1-6的行代表一个单独的编织行,行1,2和3在三角座一次通过时各使用一种不同的纱线,而行4,5和6在三角座的回程中使用所述不同的纱线。在每一行中,例如行1,上面一排小圆点代表在针织机后床上的各个针。类似地,下面一排小圆点代表针织机的前床。在这里所用的术语,织物的前层(F)是在由下排小圆点代表的前针上编织的。后层(R)是在由上排小圆点代表的后针床上编织的。所编织的纱线是由圈和相互连接的交联代表的。符号X代表脱套的针。
在线A和B以外的部位代表一个最好是从根据欧洲专利申请EP-A-0627516的绳绒线织成的双面针织物结构。在线A和B之间的部位23代表着纵向延伸的连接部位。在三角座第一次在针织机上通过时,例如在箭头X方向从右至左,现场或背景纱线,一个绳绒线51,就被编织到前床的针上。在线A和B之间的部位内没有什么不同。第一相对线52被编织在前床的交替针上和背床(行2)的所有的针上,在前床和后床上编织的纱线之间存在着相互交连的圈。第二相对线53于是就被编织在后床(行3)的所有的针上。在后床上标有符号X的针是在编织工作刚开始时就脱套的,并未参加在这工作过程中。第二相对线53将在线A和B之间的后面针织物上提供长的浮线组织54。
行4-6代表着三角座在箭头‘2’方向上从左至右的第二次通过。绳绒线51在前针床上的程序和第二相对线53都同以前一样。第一相对线52就被编织在前床的交替针上,这些针就是三角座在前一通过的那些针的可替换的针。
虽然第一相对线将在套子正面的相反的一侧提供较短的浮线组织55,但长的浮线圈54为钩件提供了主要的连接点。
上面的描述涉及一种双色的提花,但该程序也可应用于其它的提花结构和颜色组合。在线A-B之间的部位被称作梯格横档提花并提供一个连接部位。
基本上沿横向方向延伸的连接部位是用一种如在英国专利申请GB-A-2223034和GB-A-2253219中描述的整体地编织一个管状部分11(参看图2)的方法形成的。
由标号12总的标示的软垫织物是由一种双面针织物型结构形成的。一种双面针织物编织结构是在一个平板V型针织机上生产的并且可被认作是一对单面的针织物编织层,每一层都是由多个整体连接的圈或针脚形成的,其中的两个织物层,一个前层17和一个后层18,是由圈或针脚相互连接以形成一个双层结构,如图5中所示。管状部分可以被认作是由于面和后层之间的相互连接被省去后才形成的。
在图2中所示布置中,织物具有一个纵向方向13和一个横向方向14。编织的管状部分11是通过将织物的面上的编织工作停下来而继续进行在织物后针床上的编织以产生一个较大的后织物层而制成的,该织物层与面层并不相互连接,因而形成管状部分11。因此,织物的部分15和16连成整体地形成双面针织物层17和18,这两层通过相互咬接的圈而被编织在一起。管状部分11是通过过度地在后织物层上编织而停止了在前层上的编织才制成的。因此可以看出在管状部分11的部位中前编织层很短而后编织层具有一个单独的针织物结构并且非常长,而管的深度可以随意决定。继续进行编织就产生了双面针织物结构的部分16。因此可以看出,图2中所示的结构是一个在箭头13方向上编织的纬编结构,这个方向就是纵向方向,而横向方向是箭头14的方向并基本上平行于管状件11的纵向轴心。
现在参看图6和6a,图6中所示的是一种形成一个横向延伸连接部位的方法,其中套子5的管状部分11的形成如上面所述一样,并具有一个由变形/膨化纱形成的细长单面针织物部位61,该部位将呈现出一个起绒的表面用以连接到一个‘Velcro’钩件30的条带上。
针迹图6a是一幅寻常型的图,只代表编织后床的单独各行,针织机的前床如前所述地被停了下来。
选出的纱线63,64只是在前床上被织成多行或横列,只是由于为了举例的缘故被显示成横列1至3。在此之后一根高度膨化/变形纱65被织在背床的所有针上(行4和5)以代替原来的纱线。在图6中虽然只显示了两行高度膨化/变形纱,但显然任何数量的行都能随意编织。在高度膨化的纱已被编织后,原来的纱63,64又被重新引入行6-8以完成管状部分11。
可以意识到高度膨化变形纱可以被用作为两种被选择的纱中之一种,或者是整个管状部分(行1-7)可以以变形纱编织。当织物被热减缓时,高度膨化/变形纱将呈现出一个起绒的表面用于接合Velcro钩件。
一种形成一个连接部位的第二种方法显示在图7和7a中,其中的管状部分11是如前所述那样制成的。然后将其纵向裂开使两个从中形成的翼片71,72向两边卷开暴露出内部的针脚以与Velcro的钩相接合。
同样情况,编织图7a也是只代表后针床,前床是不活动的。两根被选择的纱线73,74编织在交替的针上形成多行,由行1-3代表。一根可溶解或一根脆的纱线75然后是被编织在所有的选出的针上形成至少一个和最好是两个横列(行4-5)。在可溶解的纱线或脆的纱线被编织后,原来选出的纱线73,74叉被重新引入以完成管状部分(行6-8)。当编织的织物经热减缓后,可溶解的纱线就分离使两个翼片71,72自身卷回,暴露出交叉浮纱76以使Velcro的钩可以接合在其上。
一根脆的纱线可以用任何适当的方法同样地予以去除。
第二种方法的一个变异显示在图76中,其中的被选出的纱线73,74被交替地编织在每隔三针的针上以产生出带有非常长浮线78的非常疏松织出的翼片71,72。使用这个方法就必须织出两个横列来形成一个编织行,因而为了要形成同样大小的翼片就必须比上面的(即图7a)织出更多的横列。
可溶解的纱线75与上述的一样使用。
形成一个连接部位的第三种方法显示在图8和8a中,其中的管状部分也是通过在后针床上过度地编织出一个单面针织物管状部分81而在此同时前针床停止不活动制成的。在这情况下从两根选出的纱线83,84编织出多个横列,该纱线是编织在交替的针上的,如图中的行1-3所示。然后,通过使标有X符号的选出的针脱套和只使用选出纱线中的任一条或是一条不同的纱线85每隔两针继续编织,如图所示,从而在行4-7中产生一个疏松的编织或是一个梯格横档效应。在疏松编织的横列被织出后,原来的纱线83,84又重新被引入以完成该翼片。
虽然图中所示的梯格横档部位是每隔两针编织而成,但也可以每隔三针或每隔四针编织,这将取决于机器的机号和纱线的分特。虽然在较佳实施例中,纱线85被编织形成短而松的暗缝针脚,它们与针脱套,但也可以仅仅使相应的针停止不活动,但是这将造成一个更紧的梯格横档效应。
权利要求
1.一种织物软垫结构(1),它包括一个其外表面覆盖有一个针织物套子(5)的芯体(2),芯体的外表面上具有至少一条连接在其上的任何钩/圈扣紧器的钩件条带(30),钩件的钩子与连成整体地形成在织物套子上的编织圈(54,86)相咬合。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套子(3)是一种双面针织物型结构,包括一个前层(F)和一个后层(R),而一个沿着横向方向延伸的单面针织物(11)部分连成整体地编织在所述后层(R)上,钩子与单面针织物管(61,81)的至少一部分的编织针脚相咬合。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单面针织物部分(11)是一个沿管子纵向裂开的管状部分暴露出单面针织物材料的技术后面以与钩件(30)相咬合。
4.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单面针织物部分(11)是一个从至少一根高度膨化/变形纱线(65)织成的管状部分。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管状部分(61)是由多根纱线(63、64、65)编织而成,而所述管状部分的多个横列仅由高度膨化/变形纱线组成。
6.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单面针织物部分(81)是一个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管状部分而管状部分是由单面针织物结构的多个横列(4-7)组成,其中至少一些编织圈(85)要比双面针织物结构的编织圈(86)更粗些。
7.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较粗糙的圈是由在编织过程中形成的短而松的暗缝针脚(86)所组成。
8.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编织圈(86)是错织半针距或四分之一针距的针脚。
9.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套子(5)是一个具有一个前层和一个后层(R)的双面针织物结构,该后层包括梯格横档提花的纵向延伸部分(23),钩子咬合在梯格横档提花部分的编织针脚(54)内。
10.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梯格横档提花部位(23)延伸跨过大约15个纵行,而对于一个经纬密度为12的编织物每隔四纵行就形成一个编织圈(54),而对于一个经纬密度为5的编织物则每隔一纵行就形成一个编织圈(54)。
11.一种将一个针织物套子(5)紧固在一个芯体(2)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钩/圈扣紧器的钩件条带(30)附接在芯体(2)的一个外表面上,而织物内表面上的编织圈(54,86)与钩件(30)的钩相咬合。
12.如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套子(5)具有一个带有一个前层(F)和一个后层(R)的双面针织物结构,其中一个单面针织物部分(23,11)被连成整体地编织在双面针织物套子的后层(R)上,而钩子与形成在单面针织物部分上的针脚(54,86)相咬合。
13.如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单面针织物部分(11)是一个管状部分,它包括至少一个由脆的或可溶解的纱线(75)织成的横列使管子的两个部分(71,72)当织物被热减缓时可以分开。
14.如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根高度膨化/变形纱(65)作为纱线的整个横列,或者作为横列中的交替针脚被织入管状单面针织物部分(11)中。
15.如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单面针织物部分(23)包括至少多个具有对齐部分(23)的横列,在其中多个适当间距的针脚或者形成为短而松的暗缝针脚或者在编织过程中被脱圈。
16.如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套子具有一个带一个前层(F)和一个后层(R)的双面针织物结构,其中套子的后层上织有一个梯格横档提花的纵向延伸部分(23)。
全文摘要
一种织物软垫结构具有一个芯整体(2),其外表面上覆盖有一个针织物套子(5),套子的外表面上具有至少一条附接在其上的任何钩/圈扣紧器的钩件条带。钩件咬合在套子内表面上的编织圈内,编织圈与针织套子连成整体。
文档编号D04B1/00GK1145424SQ96103670
公开日1997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1日 优先权日1995年4月1日
发明者G·J·力克, G·T·格雷戈里, M·F·普罗格特 申请人:通用汽车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