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针纫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87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顶针纫针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工具。
手针缝制工艺是服装缝制的一项传统手艺。虽然随着服装工业的发展,服装机械设备越来越多,但到目前为止,缝制服装,尤其是缝制毛呢料服装,很多工艺过程,仍然依赖于手针来完成。例如,毛呢料西服的纳驳头等。另外还有些服装的装饰、花边、花形的点缀,特别是装和舞蹈服装,工艺刺绣,生活日常缝纫,都要用到手针。但是纫针却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也是缝纫中经常遇到的困难。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化纤线被广泛使用,但通常纫针时需要捻尖,由于化纤线的吸水性差,弹性强,故很难捻尖,这就更增加了纫针的难度,尤其是弹性较强,又柔软蓬松的尼龙绒线,纫针更加困难,另外,捻尖时还得用手指从口中蘸取唾液,因此,很容易将手指上的病菌带入口中,故很不卫生。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简单、方便、迅速、省时省力,能纫各种纤维线,以及各种型号手针的顶针纫针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具体结构的剖面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它是由环箍(1)、导轨(2)、探头(3)、导槽(4)、嵌口(5)、针眼(6)构成。
环箍(1)、导轨(2)、导槽(4)、嵌口(5)、针眼(6)为一整体。导轨(2)呈相对凸超,并对称设置在探头(3)的两侧,其一端为轴向开口,且相对导槽(4)呈凸台状,另一端设有轴向嵌口(5)针眼(6)均匀分布于环箍的表面。探头(3)可用薄钢片制造,其头端有凹口,另一端的宽面镶嵌在嵌口(5)上,探头(3)的头端至嵌口(5)端与导槽(4)的底平面及导轨(2)的内侧面均间隔一定空间,导槽(4)的作用是将针鼻孔自动导向和对准探头(3),导轨(2)可使针鼻在这一范围内沿轴向滑动,同时可保护探头(3),避免被刮碰。
使用时可按普通顶针的用法,套置在中指上,纫针时可用拇指和食指夹持线头,横搭在探头(3)的头端的凹口和导槽(4)与导轨(2)所形成的凸起端面上,再用另一只手捏针杆,让针鼻座在导槽(4)上,当针鼻沿导槽(4)滑动时,便可自动对准并套入探头(3)由于探头(3)处于相对静心状态。这时搭在探头(3)端的线头便被针鼻压弯,并被一起顶穿过针鼻孔,既此时的线头被折贴在探头(3)的两侧面上,当针鼻孔沿反向从探头(3)上退出时,线头也同时从探头(3)上退出,既线头仍被滞留穿过针鼻孔,这时用手指出线头,便完成纫针过程。
本发明是通过钢性的探头(3)将线头顶穿过针鼻孔,因此它不需要捻尖,故可纫各种化纤、棉、毛、麻等丝、绒线,并可适用于各种型号的手针。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和顶针为一整体结构,故它同时具有顶针和纫针的多种功能,且构造简单、轻巧、使用方便、纫针迅速、省时、省力,可提高缝制工艺的质量和效率。本发明完全克服了纫针工作的困难和麻烦,尤其对视力缺陷者更为适用。
本发明只需要将线头搭在探头,既可迅速将针纫上,它同时克服了现有技术需要蘸取唾液捻尖的缺点,故还具有清洁卫生的特点。
权利要求
1.一种由环箍(1)、导轨(2)、探头(3)、导槽(4)、嵌口(5)、针眼(6)构成的顶针纫针器。其特征是在环箍(1)上设有导轨(2)、导槽(4)、嵌口(5),探头(3)镶嵌在嵌口(5)上。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顶针纫针器,其特征是导槽(4)、嵌口(5)设在环箍(1)的对称轴线上,在轴线两侧设有凸起的导轨(2)。
3.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顶针纫针器,其特征是探头(3)与导槽(4)的底平面和导轨(2)的两侧面间隔一定空间,探头(3)的头端带有凹口。
专利摘要
纫针是手针缝制工艺经常遇到的困难,尤其是吸水性差,弹性强的化纤线,由于不能捻尖;则更增加了纫针的难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和顶针为一体的、具有多种功能的顶针纫针器,它克服了纫针的困难和蘸唾液捻尖的缺点,可纫各种化纤、棉、毛、麻等纤维线,以及各种型号的手针,且具有构造简单、使用方便、清洁卫生、省时、省力、可提高缝制工艺的质量和效率的特点,尤其对视力缺陷者更为适用。
文档编号D05B91/00GK87101619SQ87101619
公开日1988年9月7日 申请日期1987年2月25日
发明者冯井春, 冯井云, 褚富林, 冯井祥, 冯井江, 陈新, 冯井川 申请人:冯井川, 冯井云, 褚富林, 冯井祥, 冯井江, 陈新, 冯井春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