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针刺背胶地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485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麻针刺背胶地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楼堂馆所、家庭住宅地面铺设用的地毯。
目前,西德产地毯,面层是丙纶,中层是化纤等回丝,底面是底布加乳胶,其工艺流程为(1)开松混合;(2)成网;(3)针刺;(4)后整理,采用浸渍法。总厚度为6-7毫米,每平方米重1050克。由于采用化纤和底布成本较高,每平方米价格合18元人民币,而且弹性不够理想,使用后变形度也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原地毯成本高、弹性差、易变形的缺点,提供一种成本低、弹性好、尺寸稳定的麻针刺背胶地毯。
附图为本发明麻针刺背胶地毯的断面图。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面层〔1〕是丙纶,中层〔2〕是纯红麻或者掺有0~20%化纤的红麻,底面〔2〕是乳胶加碳酸钙,其工艺流程是(1)前处理工序,开松混合;(2)成网;(3)针刺;(4)后整理,采用背胶法。纯红麻或者掺有0-20%化纤的红麻的中层〔2〕采用针刺法织成。针刺方法在国际上施行已久,但尚未有在纯红麻或者掺有0-20%化纤的红麻上应用成功的先例。这是由于针刺法是依靠纤维本身交叉织紧而成毡毯,所以它要求纤维具有一定的弹性,如通常用的化纤等。红麻纤维的弹性较差,不适于采用针刺法,但红麻的价格远低于化纤的价格,若地毯的中层采用红麻,不仅可节约生产成本,而且可以通过增加厚度使地毯的弹性提高。本发明突破了红麻纤维针刺后纤维断裂,不能成形的局限,利用红麻仅有的弹性,通过对红麻进行一前处理工序以及改变针号和穿刺速度,用针刺法将其织成毡毯。本地毯的底面〔3〕以乳胶加碳酸钙的背胶方法替代了底布加乳胶的浸渍方法,碳酸钙是一种廉价的但又能起到很好阻燃作用的物质,已有的地毯,有的是用价格昂贵的化学物质作阻燃之用,有的嫌贵则干脆不用,另一方面原地毯采用底布需要配置相应的纺纱织布设备因此,本发明采用乳胶加碳酸钙的背胶工艺,既降低了生产投资,又降低了产品成本,同时起到了阻燃的作用,一举三得,另外,由于碳酸钙的作用,使地毯尺寸稳定,不易变形。本发明地毯总厚度为8-10毫米,每平方米重1450克,每平方米价格为6元人民币。
红麻必须采用头梳机和二梳机进行一道前处理工序,针刺机加工麻毡毯时,针号为32-36,钢针洛氏硬度严格控制在15°-23°之间,针刺打击数为400-600次/分,机速在4-5米/分。
本发明地毯较之已有的地毯,厚度均匀、耐磨、尺寸稳定、弹性四次质量指标达到德国DIи标准,尤其是成本大大降低,适合于我国近、中期的消费市场。
权利要求
1.一种由丙纶面层[1]、中层[2]、乳胶底面[3]组成的地毯其特征在于中层[2]是纯红麻或者是掺有0-20%化纤的红麻,乳胶底面[3]加有碳酸钙。
2.一种生产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地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红麻在头梳机和二梳机上进行一道前处理;b、红麻中层〔2〕采用针刺法织成。
3.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刺法所采用的针号为32-36,钢针洛氏硬度在15°-23°之间,针刺打击数为400-600次/分,机速为4-5米/分。
专利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于楼堂馆所、家庭住宅用的麻针刺背胶地毯。该地毯采用纯红麻或者掺有少量比例化纤的红麻,突破了红麻纤维针刺后纤维断裂,不能成型的局限,用针刺法将其织成毡毯。这样不仅使成本远低于原有的化纤地毯,而且在弹性、尺寸稳定性、阻燃性诸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文档编号D04H11/00GK87103116SQ87103116
公开日1988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1987年4月25日
发明者姚巨韧 申请人:镇江市麻纺织厂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