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树膏皮革再生皮的制备方法及制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85465阅读:662来源:国知局
一种仿树膏皮革再生皮的制备方法及制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生皮革,尤其是涉及一种仿树膏皮革再生皮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品。
【背景技术】
[0002]再生皮革制备工艺,其一般是采用制革厂、皮革制品厂等的烙鞣皮块或皮纤为主要原料,依次经过粉碎、打毛,加入胶粘剂、染料及大量的水等搅拌后挤水、挤平、烘干、片平、磨平等步骤制成皮胚,再对该皮胚表面进行加工,如进行喷涂料或覆PU膜等,制得成品。但是,采用这种工艺制得的皮革,因其皮胚表面杂质多,胶粘剂不够细化,花点多,所以必须做不通透的颜色处理全面覆盖。采用此工艺制得的皮胚表面色泽视觉上不具透明感,且很像烙鞣皮革,其制成品也为烙鞣皮再生皮革。此类皮革主要存在如下缺点:1.不环保:因为化学品鞣制的皮革,用其边角料或皮纤为主要原料;2.因是用涂料及HJ覆膜加工,其产品表面不具有透明感;3.定型度差,用模具加热、加压或滚压皮料不具定型性会反弹;
4.用模具加热后滚或压,无法达到自然的焦边或黑边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皮胚表面色泽视觉上具透明感、且在热压定型时同时可达到皮料表面颜色变深的效果的仿树膏皮革再生皮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所述制备方法直接获得的制品。
[0004]本发明为实现所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仿树膏皮革再生皮的制备方法,
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树膏皮边角料,经过粉碎、打毛,制成皮纤;
步骤二、将皮纤放入搅拌桶中,加入常用助剂、油脂、盐及染料、胶粘剂及2?5倍的水,经过充分搅拌后,制得混合物;
步骤三、制备皮坯,即对混合物进行挤水、挤平、加热烘干、打磨,制成皮胚;
步骤四、上色,即在所述皮胚表面涂覆树脂混合物并烘干,其涂覆表面包括上表面、下表面或上表面及下表面,该混合物包括常用染料、助剂及树脂,通过上色使其表面具有通透的透明感。
[0005]步骤五、定型制条,即将经过所述步骤四上色的皮胚,采用模具加热至50?100°C,对其滚或压,使其定型并使其表面颜色变深再进行刀切制条。
[0006]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皮胚的组分及重量比为:树膏皮纤50?94%,粘著剂2?25%,油脂2?20%,盐、染料及助剂共2?5%。
[0007]进一步的,所述树膏皮纤的组分及重量比为:植物鞣革皮纤80?90%,烙鞣皮纤10 ?20%。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树膏皮纤的组分及重量比为:植物鞣革皮纤90?100%,烙鞣皮纤O?10%。
[0009]并且,所述步骤四上色的方式为苯染喷涂,使产品表面具有透明感,更加增加了其仿真效果。
[0010]同时,其皮胚经干燥处理后,至少还含有成品重量的0.5%的油脂及树膏汁的成份。
[0011]—种采用仿树膏皮革再生皮的制备方法的再生皮制品,所述再生皮制品包括:一皮胚层;及一表面涂覆层,所述表面涂覆层通过苯染喷涂的方式涂覆于所述皮胚层的表面;并且所述再生皮制品的表面形成有通过模具滚压形成的均匀布置的突起及凹槽。
[0012]同时,所述突起的切面呈半椭圆形,此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不局限于此;并所述突起的颜色从所述突起的两侧向突起的中央逐步减淡。
[0013]最后,在所述的再生皮制品的两侧边上,涂有封边,并且所述封边油墨封边、浸染或喷涂封边中的一种。
[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植物鞣的边角料皮块及油脂,可以使皮胚本身达到高档植物鞣革皮应有的物理、化学特性;且皮胚表面杂质少,皮面光滑平整;经用染料水加助剂加树脂组成表面混合物进行涂覆、干燥,完成表面上色。再利用模具进行压光或滚光,使皮胚遇热后其中含有的油脂及树膏汁能透出来而形成自然的双色焦边效果,以达到与树膏皮相同的表面效果。
[0015]本发明提供的制品,其优点在于:可广泛适用于家具、鞋类、皮带等各类皮具制品上,效果可达到跟真皮树膏皮革90?100%的相似度。
[0016]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及制品还具备如下特性:1,定型度佳:树膏皮又称植物鞣革皮是用天然植物树膏汁为主要的鞣革用剂,当皮料用模具加热加压时,皮料遇热,皮革的生物分子会转换破坏。不会反弹,从而达到定型之效果。所以当采用树膏皮皮块边角料为主要原料时,仿树膏再生皮就具备了树膏皮应有的定型的效果。2,焦边或黑边的双色效果。因取用树膏皮的边角料为原料,但制成皮纤后需跟粘著剂加染料加盐混合,原有树膏皮的受热变色效果将减少,适当的加入油脂+助剂。有助于让仿树膏再生皮完全达到真树膏皮应有遇热变色的完全效果,当适当的模具加热至50摄氏度-100摄氏度滚或压时潜藏在仿树膏再生皮内油脂遇热后会浮出表面,所以皮料受热处除定型外,颜色变黑而产生焦边效果。使产品看起来有自然双色而变得更立体更美观。3,更经济更高效,因加热加压时会破坏其分子结构,所以树膏再生皮因此能定型,同时能焦边双色,一次到位,节省大量工时。传统的烙鞣再生革要达到此效果,要多次滚、压、定型,时间要长,效果不近理想。且如要表现双色焦边效果还要另外喷色。树膏皮本身是高单价产品,市场价格高,本产品是用树膏皮的边角料皮块,回收利用后,加工制成仿树膏再生皮,所以更经济。4,更环保:因树膏皮的制作过程大都产用植物丹宁(树膏皮又称植物鞣革)皮革本身就是无毒产品,本产品特点是采用其树膏皮的边角料制作,所以本产品能符合无毒环保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仿树膏皮革再生皮的制备方法,
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 S1、将树膏皮边角料,经过粉碎、打毛,制成皮纤;
步骤二 S2、将皮纤放入搅拌桶中,加入常用助剂、油脂、盐及染料、胶粘剂及2?5倍的水,经过充分搅拌后,制得混合物;
步骤三S3、制备皮坯,即对混合物进行挤水、挤平、加热烘干、打磨,制成皮胚;
步骤四S4、上色,即在所述皮胚表面涂覆树脂混合物并烘干,其涂覆表面包括上表面、下表面或上表面及下表面,,该混合物包括常用染料、助剂及树脂,通过上色使其表面具有通透的透明感。
[0018]步骤五S5、定型制条,即将经过所述步骤四上色的皮胚,采用模具加热至50?100C,对其滚或压,使其定型并使其表面颜色变深,再进行刀切制条。
[0019]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皮胚的组分及重量比为:树膏皮纤50?94%,粘著剂2?25%,油脂2?20%,盐、染料及助剂共2?5%。
[0020]进一步的,所述树膏皮纤的组分及重量比为:植物鞣革皮纤80?90%,烙鞣皮纤10 ?20%。
[0021]更进一步的,所述树膏皮纤的组分及重量比为:植物鞣革皮纤90?100%,烙鞣皮纤O?10%。
[0022]并且,所述步骤四上色的方式为苯染喷涂。
[0023]同时,其皮胚经干燥处理后,至少还含有成品重量的0.5%的油脂及树膏汁的成份。
[0024]一种采用仿树膏皮革再生皮的制备方法的再生皮制品,所述再生皮制品包括:一皮胚层;及一表面涂覆层,所述表面涂覆层通过苯染喷涂的方式涂覆于所述皮胚层的表面;并且所述再生皮制品的表面形成有通过模具滚压形成的均匀布置的突起及凹槽。
[0025]同时,所述突起的切面呈半椭圆形,此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不局限于此;并所述突起的颜色从所述突起的两侧向突起的中央逐步减淡。
[0026]最后,在所述的再生皮制品的两侧边上,涂有封边,并且所述封边为油墨封边、浸染或喷涂封边中的一种。
[002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植物鞣的边角料皮块及油脂,可以使皮胚本身达到膏档植物鞣革皮应有的物理、化学特性;且皮胚表面杂质少,皮面光滑平整;经用染料水加助剂加树脂组成表面混合物进行涂覆、干燥,完成表面上色后,再利用加热的同时进行压光或滚光,使皮胚遇热后其中含有的油脂及树膏汁能透出来而形成自然的双色焦边效果,以达到与树膏皮相同的表面效果。
【主权项】
1.一种仿树膏皮革再生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树膏皮边角料,经过粉碎、打毛,制成皮纤;步骤二、将皮纤放入搅拌桶中,加入常用助剂、油脂、盐及染料、胶粘剂及2?5倍的水,经过充分搅拌后,制得混合物;步骤三、制备皮坯,即对混合物进行挤水、挤平、加热烘干、打磨,制成皮胚;步骤四、上色,即在所述皮胚表面涂覆树脂混合物并烘干,该混合物包括常用染料、助剂及树脂,通过上色使其表面具有通透的透明感,步骤五、定型制条,即将经过所述步骤四上色的皮胚,采用模具加热至50?100°C,对其滚或压,使其定型并使其表面颜色变深,再进行刀切制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树膏皮革再生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胚的组分及重量比为:树膏皮纤50?94%,粘著剂2?25%,油脂2?20%,盐、染料及助剂共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树膏皮革再生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膏皮纤的组分及重量比为:植物鞣革皮纤80?90%,烙鞣皮纤10?20%。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仿树膏皮革再生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膏皮纤的组分及重量比为:植物鞣革皮纤90?100%,烙鞣皮纤O?10%。
【专利摘要】一种仿树膏皮革再生皮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品,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树膏皮边角料,经过粉碎、打毛,制成皮纤;步骤二、将皮纤放入搅拌桶中,加入常用助剂、油脂、盐及染料、胶粘剂及2~5倍的水,经过充分搅拌后,制得混合物;步骤三、制备皮坯,即对混合物进行挤水、挤平、加热烘干、打磨,制成皮胚;步骤四、上色,即在所述皮胚表面涂覆树脂混合物并烘干,该混合物包括常用染料、助剂及树脂,通过上色使其表面具有通透的透明感。步骤五、定型制条,即将经过所述步骤四上色的皮胚,采用模具加热至50~100℃,对其滚或压,使其定型并使其表面颜色变深,再进行刀切制条。
【IPC分类】D06N3/00, B32B37/02, B32B9/02, B32B38/06, B32B27/06
【公开号】CN105002741
【申请号】CN201410164696
【发明人】王志龙
【申请人】王志龙
【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请日】2014年4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