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制造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94034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片材制造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防止纤维等微粉被排出到壳体部之外。具备:鼓部,在该鼓部中至少含纤维的材料通过多个开口;输送部,在该输送部中,通过了所述鼓部的所述材料在空气中堆积为幅材,输送所述幅材;壳体部,其覆盖所述鼓部、在所述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与所述幅材接触,在比在所述下游侧接触的部分靠所述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所述输送部接触;和成形部,其用所述幅材成形片材。
【专利说明】
片材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片材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已知有下述纸再生装置,其具备:将纸粉碎并解纤的干式解纤部;输送由干式解纤部解纤了的解纤物的第I输送部;对由第I输送部输送的解纤物进行气流分级而进行脱墨的分级部;输送由分级部脱墨了的解纤物的第2输送部;和用由第2输送部输送的解纤物来成形纸的纸成形部。而且,纸成形部中,具备具有多个小孔网筛的成形鼓(formingdrum),构成为,驱动该成形鼓使其旋转,从而使纤维从小孔网筛排出,并使排出的纤维堆积在网带(mesh belt)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12—1448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设置有覆盖上述所示的纸再生装置的纸成形部的成形鼓的壳体部,但是关于壳体部是什么样的物件没有详细记载。尤其是,希望做成下述结构:在使从成形鼓排出的纤维堆积在网带上时,纤维等微粉不会从壳体部与网带之间向外飞散。
[0008]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09]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能作为以下的形态或应用例实现。
[0010][应用例I]本应用例涉及的片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鼓部,在该鼓部中,至少含有纤维的材料通过多个开口;输送部,在该输送部中,通过了所述鼓部的所述材料在空气中堆积成幅材,输送所述幅材;壳体部,其覆盖所述鼓部、在所述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与所述幅材接触,在比在所述下游侧接触的部分靠所述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所述输送部接触;和成形部,其用所述幅材成形片材。
[0011 ]根据该结构,从鼓部的开口通过了的材料在输送部上作为幅材堆积并被输送。覆盖鼓部的壳体部,在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与所堆积的幅材接触。进一步,壳体部,在比在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与幅材接触的部分靠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输送部接触。在幅材的输送方向上游侧未堆积幅材,因此通过壳体部与输送部接触从而抑制材料向壳体部之外飞散。另外,在幅材的输送方向下游侧堆积有幅材,因此若壳体部与输送部接触则堆积的幅材就无法通过。因此,通过壳体部与幅材接触,从而使幅材通过,并且抑制通过了鼓部的幅材向壳体部之外飞散。因此,通过了鼓部的材料留在壳体部内,能抑制材料向壳体部之外飞散。
[0012][应用例2]上述应用例涉及的片材制造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所述壳体部具有与所述幅材接触的辊。
[0013]根据该结构,在壳体部的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配置有辊,该辊与堆积的幅材接触。因此,能抑制材料向壳体部之外泄露,并且能提高幅材的输送性。进一步,辊面与幅材接触,因此能不使幅材的堆积部分走形且不损伤幅材的表面地进行输送。
[0014][应用例3]上述应用例涉及的片材制造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具有驱动所述辊的驱动部。
[0015]根据该结构,能容易地将幅材向输送方向拉动,可靠地进行输送。
[0016][应用例4]上述应用例涉及的片材制造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能移动,并具有对所述辊施力的施力部。
[0017]根据该结构,辊能移动且被施力,所以位置能根据所堆积的幅材的厚度而变化,SP使输送厚度不同的幅材也能不使幅材走形地进行输送。
[0018][应用例5]上述应用例涉及的片材制造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所述壳体部具有绒毛密封部。
[0019]根据该结构,壳体部的绒毛密封部与输送部接触,所以能不阻碍输送部运动地驱动输送部。另外,输送部不易磨损,因此耐久性优异。另外,即使不气密地接触也能减少纤维等材料向壳体部之外漏出的情况。
[0020][应用例6]上述应用例涉及的片材制造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所述壳体部具有绒毛密封部,所述绒毛密封部与所述辊接触。
[0021]根据该结构,使用绒毛密封部,从而即使与旋转的辊接触也不易磨损。另外,能塞住辊与壳体部的间隙,即使不气密地接触也能减少纤维等材料向壳体部之外漏出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表示片材制造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图。
[0023]图2是表示分散部的结构的概略图。
[0024]图3是表示鼓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0025]图4是表示分散部的壳体部周边的结构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此外,以下的各图中,为了使各部件等成为可识别程度的大小,将各部件等的比例尺不同于实际地示出。
[0027]首先,关于片材制造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片材制造装置例如是基于将纯纸浆片材和/或废纸等原料(被解纤物)Pu成形为新片材Pr的技术的装置。片材制造装置具备:鼓部,在该鼓部中,至少含有纤维的材料通过多个开口 ;输送部,在该输送部中,通过了鼓部的材料在空气中堆积成为幅材,输送幅材;壳体部,其覆盖鼓部、在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与幅材接触,在比在下游侧接触的部分靠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输送部接触;和成形部,其用幅材成形片材。以下,关于片材制造装置的结构具体进行说明。
[0028]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片材制造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片材制造装置I具备供给部10、粗碎部20、解纤部30、分级部40、接收部50、添加物投入部60、分散部70、输送部100、切断部110以及成形部200等。而且,具备控制这些部件的控制部。
[0029]供给部10对粗碎部20供给废纸Pu。供给部10例如具备:重叠存放多张废纸Pu的托盘11;和能将托盘11中的废纸Pu连续投入粗碎部20的自动进给机构12等。作为向片材制造装置I供给的废纸Pu,例如是当前在办公室中成为主流的A4尺寸的用纸等。
[0030]粗碎部20将被供给的废纸Pu裁断成数厘米见方的纸片。粗碎部20中,具备粗碎刀21,构成为将通常的碎纸机的刀的切断宽度拓宽后那样的装置。由此,能容易地将被供给的废纸Pu裁断成纸片。而且,被分断了的粗碎纸经由配管201被供给到解纤部30。
[°031 ]解纤部30具备旋转的旋旋转切刀(未图示),进行将从粗碎部20供给的粗碎纸拆解成纤维状的解纤。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解纤部30,在空气中以干式进行解纤。通过解纤部30的解纤处理,被印刷的墨和/或调色剂、防渗材料等对纸的涂敷材料等,成为数十μπι以下的颗粒并与纤维分离(以下,称为“墨粒”)。因此,从解纤部30出来的解纤物是通过纸片的解纤所得的纤维和墨粒。而且,是通过旋旋转切刀的旋转而产生气流的机构,解纤后的纤维经由配管202乘着该气流被输送到分级部40。此外,在使用不具备风产生机构的干式解纤部30的情况下,另行设置从粗碎部20向解纤部30产生气流的气流产生装置即可。
[0032]分级部40将解纤物分级成墨粒和纤维。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分级部40应用旋风分离器(cyclone)(以下,以作为分级部的旋风分离器40进行说明),将被输送的纤维气流分级成墨粒和脱墨纤维(脱墨解纤物)。此外,也可以取代旋风分离器40而利用其他种类的气流式分级器。该情况下,作为旋风分离器40以外的气流式分级器,例如可以使用弯头喷射器和/或涡流分级(Eddy Classifier)等。气流式分级器产生旋转气流、通过由于解纤物的尺寸和密度所承受的离心力之差进行分离、分级,能通过气流的速度、离心力的调整来调整分级点。由此,分成比较小且密度低的墨粒和比墨粒大且密度高的纤维。将从纤维中去除墨粒称为脱墨。
[0033]此外,关于旋风分离器40,切线输入方式的旋风分离器是比较简便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旋风分离器40由下述部分构成:从解纤部30导入的导入口 40a;导入口 40a沿切线方向相接的筒部41;与筒部41的下部相连续的圆锥部42;设置于圆锥部42的下部的下部取出口 40b;和设置于筒部41的上部中央、用于微粉排出的上部排气口 40c。圆锥部42的直径朝向铅垂方向下方而变小。
[0034]分级处理中,从旋风分离器40的导入口 40a导入的载有解纤物的气流,在筒部41变为圆周运动,受到离心力,在与气流的叠加效应下,纤维交缠而变大,向圆锥部42移动。另夕卜,分离出的墨粒与空气一起作为微粉向上部排气口40c被导出,而进行脱墨。并且,从旋风分离器40的上部排气口 40c排出含有大量墨粒的短纤维混合物。并且,被排出的含有大量墨粒的短纤维混合物,经由连接于旋风分离器40的上部排气口 40c的配管203而被回收到接收部50。另一方面,从旋风分离器40的下部取出口 40b经由配管204向分散部70输送脱墨后的纤维。此外,也可以在上部排气口 40c和/或配管203等处配置用于从上部排气口 40c高效地吸引短纤维混合物的吸引部。
[0035]另外,在将脱墨后的纤维从旋风分离器40向分散部70输送的配管204的中途,设置有对所输送的脱墨纤维添加树脂(例如,融粘树脂或热固化性树脂)等添加物的添加物投入部60。此外,作为添加物,除融粘树脂外,还可以投入例如阻燃剂、增白剂、片材力增强剂和/或上浆剂等。这些添加物贮存于添加物贮存部61,由未图示的投入机构从投入口62投入。
[0036]分散部70使至少含有纤维的材料分散于空气中。本实施方式的分散部70具备通过旋转运动使从配管204投入的含纤维和树脂的材料分散的机构。分散部70具备至少含有纤维的材料通过多个开口的鼓部300和覆盖鼓部300的壳体部400等。
[0037]在分散部70的下方,配置有由张架辊72(本实施方式中,4个张架辊72)张架的、形成有网眼的环状(无端状)的网带73(输送部100的一部分)。而且,张架辊72中的至少一个自转,从而该网带73向一个方向移动。
[0038]另外,在鼓部300的铅垂下方,隔着网带73设置有产生朝铅垂下方的气流的作为吸引部的抽吸装置75。通过抽吸装置75能将分散于空气中的纤维吸引到网带73上。
[0039]而且,构成为,通过了鼓部300的材料,由于抽吸装置75的吸引力而堆积在网带73上。此时,使网带73向一个方向移动,从而能成形使纤维和树脂堆积成长条状而成的幅材(web)W。连续地进行分散部70中的材料的分散和网带73的移动,从而成形带状的连续的幅材W。此外,网带73也可以是金属制、树脂制、无纺布,只要纤维能堆积且能使气流通过,是怎样的形式都可以。此外,若网带73的网眼的孔径过大则纤维进入网眼之间,在成形了幅材W(片材)时成为凸凹,另一方面,若网眼的孔径过小则难以由抽吸装置75形成稳定的气流,因此,优选,适当调整网眼的孔径。抽吸装置75能够通过如下构成:在网带73之下形成开设有所希望的尺寸的窗的密闭箱,从除了窗以外的部分吸引空气而使箱内与外界气体相比成为负压。此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幅材W是指含有纤维和树脂的物体的构成形态。因此,即使在幅材W的加热时、加压时、切断时和/或输送时等尺寸等形态变化了的情况下,也表示为幅材。
[0040]在网带73上成形的幅材W由输送部100输送。本实施方式的输送部100表示从网带73到最终作为片材Pr(幅材W)被投入堆积机160为止的期间的幅材W的输送过程。因此,除了网带73之外,后述的输送带装置101和/或各种辊等也作为输送部100的一部分发挥功能。作为输送部,只要有输送带和/或输送辊等中的至少一个即可。具体而言,首先,在作为输送部100的一部分的网带73上成形的幅材W,通过网带73的旋转移动而沿输送方向(图中的箭头)被输送。接下来,幅材W从网带73被交付到输送带装置101,沿输送方向(图中的箭头)被输送。此外,本实施方式中,输送部100包含用幅材W成形片材Pr的成形部200。
[0041 ]在幅材W的输送方向上的分散部70的下游侧配置有加压部。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加压部是具有对幅材W进行加压的一对辊141的加压部140。使幅材W在一对辊141之间通过,从而能对幅材W进彳丁加压。由此,能提尚幅材W的强度。
[0042]在幅材W的输送方向上的比加压部140靠下游侧,配置有切断部前辊120。切断部前辊120由一对辊121a和辊121b构成。辊121a、121b中的一方是驱动控制辊,另一方面是从动辊。
[0043]另外,在使切断部前辊120旋转的驱动传递部使用单向离合器。单向离合器具有仅向一个方向传递旋转力的离合机构,构成为向相反方向空转。由此,在因切断部后辊125与切断部前辊120的速度差而对幅材W施加有过度的张力时,在切断部前辊120侧空转,因此能抑制对幅材W的张力,能防止幅材W被撕碎。
[0044]在幅材W的输送方向上的切断部前辊120的下游侧,配置有沿与所输送的幅材W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将幅材W切断的切断部110。切断部110具备切刀,将连续状的幅材W按照设定为预定长度的切断位置切断成单片状(片状)。切断部110例如可以应用旋转切刀。由此,能够一边输送幅材W—边将其切断。因此,在切断时不使幅材W的输送停止,所以能提高制造效率。此外,切断部110除旋转切刀外,也可以应用各种切刀。
[0045]与切断部110相比在幅材W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配置有切断部后辊125。切断部后辊125由一对辊126a和辊126b构成。辊126a与辊126b中的一方是驱动控制辊,另一方是从动辊。
[0046]本实施方式中,能通过切断部前辊120与切断部后辊125的速度差对幅材W施加张力。而且,构成为,在对幅材W施加了张力的状态下驱动切断部110来切断幅材W。
[0047]与切断部后辊125相比在幅材W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配置有构成加热加压部150的一对加热加压辊151 ο该加热加压部150使幅材W所含的纤维彼此经由树脂粘接(结合)ο在加热加压辊151的旋转轴中心部设置有加热器等加热部件,使幅材W通过该一对加热加压辊151之间,从而能对所输送的幅材W进行加热加压。而且,幅材W由一对加热加压辊151加热加压,从而树脂融化而容易与纤维交缠,并且纤维间隔变短而纤维间的接触点增加。由此,密度提高、作为幅材W的强度提高。
[0048]与加热加压部150相比在幅材W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配置有沿幅材W的输送方向将幅材W切断的后切断部130。后切断部130具备切刀,按照幅材W的输送方向上的预定的切断位置进行切断。由此,成形所希望的尺寸的片材Pr(幅材W)。接着,被切断了的片材Pr(幅材W)装载于堆积机160等。
[0049]此外,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片材,主要是指以废纸和/或纯纸浆等含纤维的物质为原料并将其制成片状所得的物件。但是,不限于这样的物件,也可以是板状和/或条幅状(和/或具有凸凹的形状)。另外,作为原料,也可以是纤维素等植物纤维,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等化学纤维,和/或羊毛、蚕丝等动物纤维。本申请中,所谓片材分为纸和无纺布。纸包含制成薄的片状的样态等,也包含以笔记和/或印刷为目的的记录纸、和/或壁纸、包装纸、厚纸签(日文:色紙)、绘图纸(Kent paper)等。无纺布是比纸厚和/或比纸低强度的物件,包含无纺布、纤维板、餐巾纸、厨房用纸、清洁用纸、滤纸、液体吸收材料、吸音体、缓冲材料、垫子等。
[0050]另外,上述本实施方式中,所谓废纸主要是指被印刷过的纸,但是只要是将作为纸而成形的物件作为原料,不管是否使用过都视为废纸。
[0051]接下来,关于分散部70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分散部的结构的概略图,图2(a)是旋转中心轴方向上的剖视图,图2(b)是图2(a)的A-A剖视图。另外,图3是表示鼓部的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分散部的壳体部周边的结构的概略图,图4(a)是在分散部包括了网带的剖视图,图4(b)是分散部的下侧和网带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分散部70具备鼓部300和壳体部400等。
[0052]如图3所示,鼓部300具有:开口部310,其设置于进行旋转的圆筒部305,并具有供至少含有纤维的材料在空气中通过的多个开口 311;和不具有开口 311的筒状部315。开口部310与筒状部315通过焊接和/或螺纹件等而紧固连接,一体地旋转。圆筒部305用具有均匀厚度的不锈钢等金属板形成为筒形,在其两端设置有开放口 306。
[0053]开口部310设置有多个开口311 (冲孔金属件)。构成为,被分散了的含纤维的材料从该开口 311通过,根据材料的大小、种类等适当设定开口 311的大小和/或形成区域等。此夕卜,开口部310不限定于冲孔金属件,也可以是金属网。多个开口311的大小(面积)相同,分别以等间隔配置。由此,通过了开口 311的材料以均匀的厚度、密度堆积在网带73上。另外,在通过开口 311时,交缠了的纤维被拆开。筒状部315是不具有开口 311等的部分,是与壳体部400接触的部分。
[0054]如图2(a)、(b)所示,壳体部400具有5个壁面接合而成的框体401,在内侧具有空间部。壳体部400的下方没有壁面,设置有开放口 406。另外,壳体部400在相对的2个壁面具有作为圆形的开口的框体接合面401a,在框体接合面401a接合有后述的绒毛密封部410。壳体部400除了开放口 406与框体接合面401a以外不具有开口。壳体部400进行包围使得鼓部300的开口部310来到内侧。也就是,鼓部300的开口部310位于壳体部400的内侧的空间内。而且,壳体部400与筒状部315接触。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鼓部300沿旋转中心轴R的延伸方向具有筒状部315a、开口部310、筒状部315b,如图2所示,壳体部400与筒状部315a、315b的从旋转中心轴R离开的一侧的表面(圆筒面)SI接触。这样,壳体部400与筒状部315a、315b接触,从而能抑制从开口 311通过了的含纤维的材料等从壳体部400的内部向外侧扩散。另夕卜,在鼓部300的旋转轴方向R上在鼓部300的内侧配置壳体部400,因此能得到与鼓部300的旋转轴方向R上的鼓部300的宽度尺寸相比壳体部400的宽度尺寸短的结构,能使装置结构小型化。此外,在与鼓部300的旋转轴方向R交叉的方向上,与鼓部300的外径尺寸相比壳体部400的外径尺寸大,从而在鼓部300的内侧配置壳体部400。
[0055]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壳体部400具有绒毛密封部410,筒状部315的表面SI与绒毛密封部410接触。绒毛密封部410例如由基部和在基部的一面侧密植的多个纤维构成。绒毛密封部中,以从鼓部300的开口311通过了的纤维无法通过的程度密植有多个纤维。而且,构成为,绒毛密封部410的基部的另一面与壳体部400的框体接合面401a接合,绒毛密封部410的纤维的顶端部与筒状部315的表面SI接触。绒毛密封部410接触的筒状部315的表面SI没有开口。另外,优选,至少绒毛密封部410接触的表面SI也没有凸凹。由此,壳体部400的框体401与鼓部300的筒状部315的间隙由绒毛密封部410大致塞住。因此,能将从鼓部300的开口311通过了的含纤维的材料等留在壳体部400的内部,抑制其向壳体部400的外侧排出。另夕卜,在鼓部300绕旋转中心轴R旋转时,能抑制筒状部315与绒毛密封部410的滑动部处的磨损,能降低对于鼓部300的旋转负荷。此外,绒毛密封部410的纤维长度设定为,比壳体部400的框体401与鼓部300的筒状部315的间隔长。这是为了使绒毛密封部410可靠地与筒状部315接触。此外,也可以筒状部315具有绒毛密封部410。但是,在鼓部300相对于壳体部400在旋转中心轴R的延伸方向上偏移时,绒毛密封部410与框体401的接触面积变小。因此,优选,将绒毛密封部410设置于壳体部400,并使其与在旋转中心轴R的延伸方向上比绒毛密封部410大的筒状部接触。
[0056]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鼓部300的筒状部315的内侧具有固定的凸缘部500,筒状部315与凸缘部500经由第2绒毛密封部510而接触。本实施方式中,在鼓部300的两筒状部315a、315b的内侧配置有凸缘部500。凸缘部500固定于凸缘固定板550。而且,凸缘固定板550固定于未图示的外部框架。在凸缘固定板550设置有用于将含纤维的材料供给到鼓部300内部的材料供给口 560。
[0057]具体而言,在筒状部315的里面S2与凸缘部500的表面500a之间设置有第2绒毛密封部510。第2绒毛密封部510例如由基部和在基部的一面侧密植的多个纤维构成。绒毛密封部中,以含纤维的材料无法通过的程度密植有多个纤维。而且,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第2绒毛密封部510的基部的另一面与凸缘部500的表面500a接合,第2绒毛密封部510的纤维的顶端部与筒状部315的里面S2接触。由此,凸缘部500与鼓部300的筒状部315的间隙由第2绒毛密封部510大致塞住。因此,能抑制鼓部300的含纤维的材料等从鼓部300的筒状部315与凸缘部500的间隙被排出。另外,鼓部300绕旋转中心轴R旋转,因此通过将第2绒毛密封部510用在筒状部315与第2绒毛密封部510摩擦的滑动部,从而能抑制磨损的发生,降低对于鼓部300的旋转负荷。此外,第2绒毛密封部510的纤维长度设定为,比凸缘部500与鼓部300的筒状部315的间隔长。这是为了使第2绒毛密封部510可靠地接触筒状部315。第2绒毛密封部510接合于凸缘部500,所以可以说凸缘部500具有第2绒毛密封部510。此外,也可以将第2绒毛密封部510接合于筒状部315。另外,第2绒毛密封部510在凸缘部500接合于开口部310侦U。不限于此,也可以将第2绒毛密封部510设置于远离开口部310的位置。该情况下,在凸缘部500与筒状部315之间空开间隔、含纤维的材料进入该间隙,由此有时鼓部300的滑动负荷会增大。若第2绒毛密封部510在凸缘部500接合于开口部310侧,则能防止滑动负荷的增大,从这一点来看是优选的。此外,鼓部300由未图示的支撑部支撑,鼓部300的自重没有施加于绒毛密封部410和/或第2绒毛密封部510。
[0058]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壳体部400,在幅材W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与幅材W接触,与在下游侧与幅材W接触的部分相比在幅材W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网带73 (输送部100的一部分)接触。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 (a)所示,在幅材W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壳体部400具有与幅材W接触的辊450。而且,与在下游侧接触的位置、即、配置有辊450的位置相比在幅材W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具有与网带73(输送部100的一部分)接触的第3绒毛密封部410a。
[0059]第3绒毛密封部410a例如由基部和在基部的一面侧密植的多个纤维构成。绒毛密封部中,以通过了鼓部300的含纤维的材料无法通过的程度密植有多个纤维。而且,如图4(b)所示,在壳体部400的配置有辊450的位置以外的位置配置第3绒毛密封部410a。构成为,第3绒毛密封部410a的基部的另一面与壳体部400的框体接合面401a接合,第3绒毛密封部410a的纤维的顶端部与网带73的表面SI接触。即,在壳体部400的框体401的配置有辊450的位置以外的三侧位置,配置有第3绒毛密封部410a。由此,壳体部400的三侧与网带73的间隙由第3绒毛密封部410a大致塞住。为了使得壳体部400的三侧与网带73的表面接触,关于与网带73的移动方向(幅材W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网带73的比壳体部400的大。另外,网带73相对于分散部70移动,因此能抑制网带73与第3绒毛密封部410a的磨损,降低对于网带73的负荷。第3绒毛密封部410a的纤维长度设定为,比壳体部400的框体401的框体接合面401a与网带73的间隔长。这是为了使第3绒毛密封部410a可靠地接触网带73。在第3绒毛密封部410a的内侧有从壳体部400向下方延伸的第I覆盖部402。第I覆盖部402的下方在不接触网带73的范围内,覆盖绒毛密封部410a的内侧的一半以上的面积。若第3绒毛密封部410a的纤维飞出到内侧,则该纤维有可能勾住通过了开口 411的含纤维的材料、并交缠而成为大的纤维团。若这样的纤维团混入幅材W,则成为局部密度大的片材,因此不好。因而,用壳体部400的第I覆盖部402覆盖第3绒毛密封部410a的内侧,从而防止纤维从第3绒毛密封部410a飞出。另外,也能防止通过了开口411的含纤维的材料附着于第3绒毛密封部410a的内侦U。
[0060]如图4(b)所示,壳体部400的辊450沿与幅材W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幅材W的宽度方向)具有旋转中心轴。另外,辊450处在框体401中设置有第3绒毛密封部410a的三侧以外的位置,具有与幅材W的宽度方向上的框体401的宽度尺寸同等的长度。
[0061 ]另外,在辊450具有驱动辊450的马达等驱动部(未图示)。这样,使辊450驱动,从而容易地将幅材W拉向输送方向,能可靠地输送幅材W。进一步,辊450能移动,并具有对辊450施力的弹簧件等施力部(未图示)。本实施方式中,辊450能沿上下方向(与幅材W的堆积面交叉的方向)移动,设置有对该辊450的上下方向的移动施力的施力部。由此,该辊450的位置能根据由鼓部300堆积在网带上的幅材W的厚度而变化,即使输送厚度不同的幅材W也能不使幅材W走形地进行输送。
[0062]另外,在幅材W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壳体部400具有第4绒毛密封部410b,第4绒毛密封部410b与辊450接触。第4绒毛密封部410b的结构与第3绒毛密封部410a的结构相同,所以省略说明。而且,构成为,第4绒毛密封部410b的基部的另一面与壳体部400的框体接合面401b接合,第4绒毛密封部410b的纤维的顶端部与辊450的表面接触。由此,壳体部400的框体接合面401b与辊450的间隙由第4绒毛密封部410b大致塞住。另外,辊450旋转驱动,因此第4绒毛密封部410b被用在辊450与第4绒毛密封部410b摩擦的滑动部,所以能抑制磨损的发生,降低对于辊450的负荷。第4绒毛密封部410b的纤维长度设定为,比壳体部400的框体401的框体接合面401b与辊450的表面的间隔长。这是为了使第4绒毛密封部410b可靠地接触辊450。在绒毛密封部410b的内侧也有从壳体部400向下方延伸的第2覆盖部403。第2覆盖部403的下方在不接触辊450的范围内,覆盖绒毛密封部410b的内侧的一半以上的面积。第2覆盖部403的作用和效果与第I覆盖部402的作用和效果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0063 ]如上所述,如图4 (b)所示,在壳体部400的框体401的与网带7 3的表面SI相对应的四侧位置中的三侧的位置,壳体部400与网带73的间隙由第3绒毛密封部410a大致塞住。另夕卜,在剩余的一侧位置,壳体部400与网带73的间隙由第4绒毛密封部410b和辊450大致塞住。因此,能将从鼓部300的开口通过了的含纤维的材料等留在壳体部400的内部,抑制其向壳体部400的外侧排出。
[0064]接下来,关于分散部70的工作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包含由旋风分离器40分级后的纤维和从添加物投入部60投入的融粘树脂的材料,经由配管204从凸缘固定板550的材料供给口 560向鼓部300侧供给。配管204与材料供给口 560的连接部没有间隙,材料不会从连接部漏出。在此,本实施方式中,壳体部400为与鼓部300的筒状部315接触那样的大小,比筒状部315靠外侧的配管204与壳体部400不接触。从配管204经过凸缘部500侧供给材料。而且,从材料供给口 560供给的材料,经过鼓部300的开放口 306向开口部310侧流动。
[0065]而且,由未图示的驱动部(马达等)驱动鼓部300绕旋转中心轴R旋转。由此,被供给到鼓部300内部的纤维与树脂混合,并且含纤维和树脂的材料由于离心力而分散。接着,分散后的材料通过开口部310的开口 311。通过了开口 311的材料F,向设置于壳体部400的下方的开放口 406侧下落并堆积在网带73上。
[0066]在此,在以材料被供给到鼓部300内的状态驱动鼓部300旋转而使材料分散时,分散后的材料的一部分向鼓部300与壳体部400的边界部和/或鼓部300与凸缘部500的间隙扩散。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鼓部300与壳体部400的边界部配置有绒毛密封部410。由此,向鼓部300与壳体部400的边界部方向分散的材料,其分散受绒毛密封部410限制。另外,在鼓部300与凸缘部500的间隙配置有第2绒毛密封部510。由此,向鼓部300与凸缘部500的间隙方向分散的材料,其分散受第2绒毛密封部510限制。
[0067]另外,在由鼓部300分散后的材料F向开放口406侧下落并堆积在网带73上时,分散后的材料F的一部分向壳体部400与网带的间隙扩散。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幅材W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配置有与幅材W接触的辊450、和设置于壳体部400的框体401与辊450之间的第4绒毛密封部410b。进一步,在幅材W的输送方向上的比辊450靠上游侧,配置有与网带73的表面SI接触的第3绒毛密封部410a。由此,向壳体部400与网带73的间隙方向分散的材料F,其分散受第3绒毛密封部410a和辊450等限制。
[0068]另外,通过与幅材W接触的辊450和与网带73接触的第3绒毛密封部410a,壳体部400的内部形成封闭的空间。而且,通过鼓部300的旋转驱动而通过了开口的材料F,向设置于壳体部400的下方的开放口 406侧下落,此时,通过在鼓部300的铅垂下方隔着网带73配置的抽吸装置75(参照图1)的驱动来吸引分散在空气中的含纤维的材料F。因此,在壳体部400的封闭空间中材料F—边被吸引一边堆积在网带73上,所以能均匀地堆积材料F(幅材W)。
[0069]如以上那样,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得到以下的效果。
[0070]覆盖鼓部300的壳体部400,具备与堆积于幅材W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幅材W接触的辊450,还具备在比辊450靠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网带73接触的绒毛密封部410a。因此,通过了鼓部300的材料F,留在壳体部400内,能抑制材料F向壳体部400外流出。此外,在该实施方式是大量用水的湿式的情况下,在绒毛密封部不能气密地进行密封,因此水会漏出。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通过了鼓部的材料在空气中堆积成幅材的干式。因此,即使空气漏出也没有问题。只要是以使得含纤维的材料不外漏的方式壳体部400与网带73接触即可,也可以是以使得含纤维的材料不外漏的方式壳体部400与幅材W接触即可。另外,在湿式的情况下,需要将橡胶等弹性材料用作密封部件。该情况下,出现网带73的滑动负荷变大并且/或者磨损量变大等的问题。与橡胶相比,绒毛密封能减小滑动负荷和/或磨损量。尤其是,在是会磨损的那样的材料的情况下,会出现间隙而含纤维的材料漏出,并且/或者磨损了的材料会混到含纤维的材料中、成形的片材的品质降低。
[0071]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对上述的实施方式施加各种变更和/或改良等。以下描述变形例。
[0072](变形例I)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辊450设置有绒毛密封部410b,但是也可以不设置。该情况下,壳体部400与辊450的间隙只要窄到材料不会被向外排出的程度即可。辊450在壳体部侧的旋转方向是朝向壳体部的内侧的旋转方向,因此即使材料F堆积在辊450上也不会由于旋转方向被向外排出。
[0073](变形例2)上述实施方式中壳体部400设为长方体形状,但是框体401既可以弯曲也可以倾斜。
[0074](变形例3)上述实施方式中壳体部400与鼓部300的筒状部315接触。但是,在鼓部300的旋转中心轴的方向上,壳体部400也可以比鼓部300大。
[0075](变形例4)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鼓部的记载,可以具有对通过开口311的物质和不通过开口 311的物质进行分选的作用,也可以具有通过开口 311从而进行拆解的作用,也可以具有通过开口 311从而进行分散的作用。或者,可以具有至少一个作用。
[0076](变形例5)此外,第I覆盖部402、第2覆盖部403可以与壳体部400分体,接合于壳体部400,也可以接合于第3绒毛密封部410a的内侧。
[0077](变形例6)上述实施方式中,“相同”、“均匀”、“等间隔”、“圆”等用语,包含误差和/或误差的累积等,可以不是完全相同、均匀、等间隔和/或正圆。
[0078](变形例7)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与网带73的移动方向(幅材W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尺寸,网带73大于壳体部400,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壳体部400比网带73大,设置绒毛密封部410a使得其抵接于网带73的侧面。也就是,壳体部400也可以与网带73的表面SI (堆积幅材W的面)以外的部分接触。
[0079]附图标记说明
[0080]I...片材制造装置、10...供给部、20...粗碎部、30...解纤部、40...分级部、50...接收部、60...添加物投入部、70...分散部、73...网带、75...抽吸装置、100…输送部、110…切断部、120…切断部前辊、125…切断部后辊、130…后切断部、140…加压部、150…加热加压部、160…堆积机、200…成形部、300…鼓部、400…壳体部、401…框体、402…第I覆盖部、403...第2覆盖部、406…开放口、410,410a,410b,510…绒毛密封部、450…辊、F…材料、W…幅材、Pr…片材。
【主权项】
1.一种片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鼓部,在该鼓部中,至少含有纤维的材料通过多个开口 ; 输送部,在该输送部中,通过了所述鼓部的所述材料在空气中堆积成幅材,输送所述幅材; 壳体部,其覆盖所述鼓部,在所述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与所述幅材接触,在比在所述下游侧接触的部分靠所述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所述输送部接触;和成形部,其用所述幅材成形片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所述壳体部具有与所述幅材接触的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驱动所述辊的驱动部。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片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能移动,并具有对所述辊施力的施力部。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所述壳体部具有绒毛密封部。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幅材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所述壳体部具有绒毛密封部,所述绒毛密封部与所述棍接触。
【文档编号】D04H1/732GK105849328SQ201480071061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4年8月28日
【发明人】宫泽真, 宫泽一真, 藤田惠生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